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

第23章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23章

小说: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想起有些事,到底意难平。

    刘大娘本就跟在她身边都十多年了,自然也清楚这些事情,对姑爷和小姐的夫妻情份自然一清二楚。当年姑爷其实早就有了意中人,而且那还是姑爷家里打小养着的远房小表妹。但这一桩亲事说下来,姑爷家哪里会不同意,可姑爷从成亲开始,对小姐就不热乎,虽然也是一直敬着,但年轻的夫妻不热乎,明眼人都能看出,姑爷并不喜欢小姐。

    并且这回的事,也是因为这位表妹,延误了他们出门的时间,要不然提前半个月,大家早早就到达安全地界了。哪能有这么多事情发生啊。

    “小姐,您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往后的日子也要好好打算一下了。”刘大娘连忙转移了话题,生怕她家小姐又因姑爷伤心了。小姐一开始也生了很多闷气,后来有了小石头,也就转移了大半的精神,但还是会偶尔生些闲气,她可不希望这个时候,小姐再伤心。

    “是要好好打算了。我们带在身上的银子虽然不多,但还有些首饰,等日子太平了就去当了,多留些本钱,在这个村子好好经营。听大郎他们的语气,这村子里田地不少,我们也买一房下人回来种田,当个小地主,再打听下有没有能教小石头读书的夫子。往后,我们就在这个村子是扎根下来了。夫君如果还在,他有心,我相信他能找到我们。”张婶婶平静的说。

    “是这个理。大郎他们一家四个孩子,都能在这个村子里活下来,我们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难道还赶不上他们吗?而且有田有地有屋子,这都是不花钱的。我们这日子能过得红火起来。”刘大娘颇有些摩拳擦掌的意思,说。

    她并不喜欢在朱家的生活。张小姐在朱家也并不太如意,表面上看一家子和和气气的,但其实却是冷冷淡淡的。要不是,小姐一踏入张家门,就怀上了小石头,平安生下来,并且当年老爷还好好在位,说不得姑爷后来就会纳了那位表妹当贵妾。

    虽然姑爷这些年对小姐还算可以,房里也只有两个通房,也只有小石头和小姐肚子里,共二个子嗣。但他们夫妻真心不算恩爱夫妻。小姐满腔热情得到了冷遇,后来也学会了朱家人那套表面和气,内里冷漠的一套。现在这种生活,反倒更适合小姐,自由自在,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也不用整天端着了。就连刘大娘自己也觉得现在的生活,舒心多了。

    “小石头,还是得继续练武艺,虽不指望他去健功立业,但有个好身体,也能保护自己。”张婶婶又说。

    “那是,这武艺可不能落下。”刘大娘笑道。

    在朱家,因为张小姐带去的人都会几下子,朱家的人对他们都有点敬而远之的态度。小石头也是打小就练武艺的,并且他这个身子骨也合适练功夫,他打小就身体壮实。朱家人也就默认了,张小姐刘大娘教小石头学功夫的事情。

    只可惜,跟着张小姐一起逃出来的就只剩下刘大娘这个贴身人了。其他的人,全部分开来保护朱家的几个主子了。要是全跟过来,他们这会的生活可就好过多了,哪里需要刘大娘一切事务都亲力亲为啊。

    “我看大郎他们只怕也是打小练过的,以后我们教小石头时,就一起教他们吧,几个孩子打小一起,长大后自然会有情份。对小石头也是好事。”张婶婶又说。

    “是这个理。反正教一个也是教,几个孩子一起教,说不定小石头还学得更认真些呢。”刘大娘一想到,自己往后要教一群孩子学功夫,心里就痒起来了。她一身的功夫,在朱家完全得不到施展,平时也只能在内宅教教小石头。

    两人越说越热烈,开始认真的计划往后的生活起来。大郎和辛湖他们不知道,自己这会儿连练功的夫子都有现存的了。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第34章 又遇上事

    接下来,大家在家里歇了两天。第三天,又结伴出去砍柴。

    如此这般,一连砍了三次芦苇,刘大娘决定还要去远处砍木柴,因为芦苇只能烧饭或者喂马,晚上烧炕,还是比不得木柴经烧。

    “那可得走远些了。不知道安不安全啊?”辛湖有些担心的问。

    “不打紧的。我们边走边看,要是实在不行,就还是再去砍芦苇,不过是夜里多起来几次罢了。”刘大娘安抚道。

    “行。我们正好可以顺道四处看看,免得就困在这小块地方。”大郎说。他也想趁机看看外面,都是个什么样了。说不得还能遇上人呢,别看现在不是外出的好时机,但那只是平常,现在这个乱世,说不定就有人特意挑了这种时候外出呢。

    因要走远些,大家出门的时间自然就提前了些,并且,三人还带了干粮。辛湖自然又煮了饭团子,包好了和烧水的小炉子与碗筷一起放进篓子里。刘大娘也一样,做了两个饭团子,一起放进辛湖的篓子里。只不过,辛湖还带了三块阴干的咸鱼,到时候和饭团一起烤烤,也算是有菜有饭了。毕竟是要干体力活的,大家很应该吃得好点。

    临出门前,大郎想了想,又带了一个篮子,说:“带着,说不定用得上呢。”

    刘大娘看着篮子,又回去拿了菜刀,说:“最好还带上菜刀,说不定又有收获呢。”

    “我也去拿一把菜刀。”辛湖笑道,回灶房拎了一把菜刀装进篓子里。她也巴不得出门一趟,有收获。天天是菜粥,鱼汤,实在是想换些口味,而且大家也馋肉馋得欢。

    三个这次直接骑马往村外走,他们是打算到远一点的山脚下砍些树枝或者小树回来当柴烧的。可没想到,一走出平时活动的范围,路就完全被雪淹没了。根本无处下脚,一眼望去都是白雪。

    “小心点,我在前面带路。你们慢慢来。”刘大娘说着,下了马,独自一个驻着根粗棍子,慢慢往前面探路。走出个十几二十米,才让大郎辛湖他们骑着马跟上来。

    这样行路,速度极慢,到后来,大家都不耐烦了,干脆直接骑着马探路。只不过一样走得极慢,不过,辛湖并不会骑马,独自一个人无法控制,依旧和大郎共骑一马。刘大娘骑着最高大的一匹马走在最前头。

    放眼望远,除了远处的山峰,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偶尔有些高大的树木还笔挺的站着,但树枝上也落满了雪,完全找不到路来。大家又对此地不熟,路又极不好走,走走停停的,又失去了参照物,不知不觉间就偏离了原本要去的路。直走了一个多时辰,大郎才发现走错了路。

    “停下来,刘大娘,我们走错了。”

    “啥?迷路了吗?”刘大娘停下来,惊讶的问。

    “有点迷失了方向。这四周全是雪,也搞不清楚哪里有路了。”大郎有些担心的说。

    “这下怎么办?”辛湖焦急的问。

    “不会迷路的,我们顺着脚印返回就好了。”大郎回头,指指身边那清晰的脚印,说。

    刘大娘猛松了一口气,又好笑的拍拍自己的胸说:“我这也是糊涂了。我们的脚印这么清楚,还怕什么迷路啊。原路返回就好了。”

    “就到前面去砍点柴再返回吧,反正都到这个地方了。”大郎说着,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块不高的土坡,上面倒有不少的树木。因为风大,雪地上还能看得见不少和枯树枝,并没有完全被大雪淹没。

    “也好。来都来了,再找其他的地方也麻烦。这种天气,说不得以前熟习的地方都难得找到呢。”刘大娘说着,率先往前走了。

    岂料走到跟前才发现,这片山坡前面居然是悬崖断壁。

    “哎,这么高。”刘大娘说,她人高,而且走在最前面自然最先看见。

    “什么?”大郎问。

    “你们过来看看,小心点吧。这要落下去就麻烦,这起码得有三丈高吧。可是,下面又说不定有路出去呢。”刘大娘说着让开路,让大郎他们上前。

    原来,断壁下面是宽阔平地,虽然被大雪覆盖了,但那么宽阔平整,一直延伸到大家看不到的远方,就算是不是出口,也肯定是个大峡谷。大郎心里想着,只恨不得下去好好探探路。他们出去的,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上次救了刘大娘他们一家的那条路,不仅荒凉无比,更兼有歹人出没,一个不小心就会连命都没了。

    那条路,大郎哪里敢随意再去,可是困在这个偏僻小村子不出去,也是不可能的,家里的粮食再怎么省着吃,也不可能真正坚持到春暖花开,说不得到后来,只能光吃菜来度日了。如果能找到另一条出去的路,到有城镇的地方去,就能拿着银子买回一些粮食了。

    “我们四下转转吧,说不定有路下去呢?”大郎有些雀跃的说。

    结果,三个转了几圈,也没发现哪里能下去,因为到处都一个样,全是厚厚的白雪,这要不是冬天,说不定还能看得出哪里能下得去,这个时候,完全没办法了。

    “算了,算了,等雪化了再来探路吧。”刘大娘首先打起了退堂鼓。这要真是脚下一滑,掉下去了,想要上来就不容易了呢。

    “行吧,我们先砍柴吧。”大郎也有同感,不过这里既然有可能是出入口,他就打算春天冰雪融化后再来探探路。

    三人在雪地里埋头砍柴,寂静的旷野里只有他们挥砍刀的嘣蹦声和砍断树枝的咔嚓声。因为雪都没到辛湖和大郎的膝盖处了,他俩没办法直接去树上砍柴,就刘大娘一个人围着树林嘣嘣的砍着,砍下来的大树枝就扔给辛湖和大郎两人再加工,砍成小段,再捆扎起来。因难得出来一趟,大家都很卖力的在干活。

    几匹马大家也顾不上它们了,就地放开,让它们自己找吃的,大雪覆盖了大量的植被和野草,马儿们奋力翻着雪,也在埋头找吃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远处隐隐传来了些声响。

    辛湖停下手来,侧耳倾听了一会儿,说:“大郎,我好象听到有人声了。”

    “啥?”大郎正在埋头干活,还以为辛湖是累了在歇气,根本就注意到有什么声音。

    “你仔细听听。”辛湖指指远方,说。

    大郎放下手中的砍刀,少了他砍柴发出的咔嚓声,果然一阵喧嚣传入耳中来,好似来的人马不少。

    “果然是有人来了。也不知道会不会经过我们这里?”大郎皱眉,有些担心的说。

    刘大娘砍了好几根大树枝,都没见到大郎和辛湖过来拖,还以为他们累了,就大叫道:“大郎,阿湖,你们累了吗?累了,就休息会。我们正好烧点热水吃东西。”

    她这一叫不打紧,把大郎和辛湖两人可惊到了。旷野里原本很安静,她的嗓门本来就大,而且是放开了嗓子叫的,风把她的声音传得老远。

    “糟了。肯定让别人听到了。”大郎着急的说。

    辛湖连忙叫了一声:“刘大娘,有人来啦。”不过,她的声音放得较低,刘大娘能听清,远处的人可听不到。

    听到她的话,刘大娘也侧耳细听,听到声音她三步并两步的跨了回来,对两个孩子说:“不怕的,我们下不去,他们照样上不来。”

    但话虽是如此,三人心里却也十分担心,就怕人家能找到上来的途径,况且这里也就个三丈多高,爬上来也不算是件很难的事。三个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四处是大雪,足迹完全无法隐盖。他们的足迹清晰无比。

    “要是别人问我们是哪村的,我们就说是芦苇村的人,村子里贫寒,缺衣少食,连柴禾都不够烧,才会在这种天气出门砍柴。我们是邻居。”大郎脑子飞快的转动着,很快就交代刘大娘和辛湖几句话。这种话,要三个人口径一致。

    “嗯,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外人知道我们村子里,就两户人家,还光是妇孺。”刘大娘加了一句。

    敢在这种天气出门的人,不是没办法活不下去了,就是有倚仗,根本就不怕这种恶劣天气。这时候,他们不敢往回走,就算往回跑,又能跑多远呢?更何况,雪地上这么清晰的足迹,简直是在告诉别人,他们往哪儿跑了。这要是把歹人引回村子就坏事了,他们能不能活下去都两说呢?现在,他们只能先等着,得等这队人马过去了,才能回家。

    “我们做点做备吧,先砍些粗枝当武器。”听着声音越来越近,大郎稳下心神来,率先拿起了砍刀,选了粗壮的树枝,砍掉多余的枝枝桠桠,留下主杆,再把两头削尖,这样也算是得了件武器。

    刘大娘和辛湖立马也和他一样,各人捡了一根大树枝,学着他的样子,也削出一根利器来,三个好象根本就不知道远处来了一群人马似的,认真的干着自己的活。其实却张大了耳朵,仔细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