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大明帝国 >

第160章

新大明帝国-第160章

小说: 新大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打乱了套,所有幸存者无论哪一方的,在他们的余生中都无数次为自己能够参与这场空前的大战而骄傲,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后一次在一场战斗中投入如此众多的作战飞机。

甚至到后来,很多处战场上,那些双方的士兵都忘记了厮杀,不约而同地瞩目自己头顶的战场。

而在以后的战争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壮观的场景,随着导弹时代的到来,大型喷气式战斗机的出现,空战已经走向了另一种模式,古老的大机群机炮厮杀时代,就像夕阳般带着瑰丽的余晖逐渐沉下地平线。

叶文站在一辆装甲指挥车上,抬头看了看天空,一架佩刀正在追着一架冒烟的米格15,后者拼命在低空左右晃动,但它的挣扎在装有雷达测距瞄准具的佩刀面前毫无意义,紧接着一连串炮弹划过天空,这架米格15的右侧机翼在瞬间和身体脱离,然后它一头撞在叶文不远处,变成了一团烈焰炸开。

叶文耸耸肩,举起望远镜看着前方,在他前方一字排开的一百多辆百夫长,正如同等待冲锋的古老骑士般,一个个昂起了一零五毫米坦克炮的炮口。

“开火!”

这位旅长大人,很是郁闷地对着通话器喊道,很显然作为指挥官,他只能在一辆没有火炮的装甲车内,看着别人战斗,而且还得是在坦克的保护下,这对习惯于冲锋陷阵的他来说无疑是很痛苦的。

一百余门L7型坦克炮,几乎同时向着对面喷射出火焰,而在它们对面,正在阿萨姆军阵地上驰骋的PT76中间,正在响起无数惊恐绝望的尖叫。

“明军坦克!”

“百夫长!”

……

然而这时候已经晚了,一枚枚一零五毫米钨芯脱壳穿甲弹,带着数倍音速划破空气时,那尖锐而又刺耳的呼啸声转瞬即至,就像刺破纸片的锥子般,毫无阻滞地击穿了PT76那单薄的装甲,然后绝大多数炮弹又直接从另一面飞出,其中一枚在飞出后,甚至又钻进了后面一辆PT76。

转眼间登上南岸的超过一半PT76,就这样化作了燃烧的火团。

第二六二章中流砥柱

“全国总动员,三个月扩军一百万,把所有螳臂当车的家伙统统碾成渣!”

大明军总参谋部内,刚刚上任的陆军总参谋长陈虎挥舞拳头吼道,他旁边的新任海军总参谋长吴祖荣口号更血腥,这个刚把班达亚齐夷平的家伙,喊出的口号是:“把公海舰队开过去,把战列舰和航母都开过去,把孟买从地球上抹去!”

天竺人悍然撕毁科伦坡停战协议的行为,让大明帝国一片全国总动员的吼声。

毕竟大家都知道,明军现在兵力又不足了,原本加上三十万新军后,总兵力扩充到五十五万的陆军在驻防各地之余,应付爪哇战场绰绰有余,但亚齐人加入战争后,就基本无余了,现在天竺人再参战,那就完全不够了。上次战争中,最后明军在战场上的兵力实际上已经增加到了十二万,而现在那里只有不到四万驻军,更何况这一次,天竺人也是准备了三年,肯定也不是上次那么容易对付。

不过但凡明白人都知道,扩军这种事情对大明不值一提,杨元首只要下命令,三个月扩军一百万,半年扩军两百万,都是毫无压力的,无论工业还是兵员都足够用的,去年钢铁产量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吨,而兵员更简单,无数每年定期接受军事训练的青壮年正在工厂里,瞪大眼睛盼望着能够上战场为元首效忠呢!

随着一连串战争的胜利,再加上对外经济殖民的成就驱动,目前大明帝国上下已经不复华人那谦良恭顺的美德,反而倒是有点向着战前倭国的风格发展,别的不说首先好战的倾向正在越来越严重。

但元首一直不下这种命令,已经让很多小伙子伤心失望了。

“元首,真纳宣布巴基斯坦将履行同盟义务,驻孟加拉的巴基斯坦军,已经分三路向天竺发起进攻,克什米尔方面也已经开始进攻。”

一名军官向拎着节钺。一本正经坐在自己专用宝座上,看着将领们在那里吵嚷的杨丰报告。

杨丰很满意地点了点头,真纳这个人还是很讲义气的,当然他也没有不讲义气的余地。双方完全是捆绑在一起的,傻子都明白一旦尼赫鲁打败明军和阿萨姆军,会毫不犹豫地对着孟加拉下手,只要不想丢掉他之前得到的一切,真纳这时候就必须紧跟着杨丰。

“干嘛都这样看着我?”

杨丰很疑惑地看着周围。那些大小将领们都眼巴巴看着他呢。

“元首,全国总动员啊?”

吴祖荣小心翼翼地提醒他。

“呃,这才什么时候,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你们也太看得起尼赫鲁了!”

杨丰无语地说道。

现在他担心的并不是天竺战场,次大陆上四国一直就是停战而不是和平,虽然天竺人有一定突袭效果,但无论明阿两军还是巴基斯坦军,都一直处备战状态,双方各自加起来,谁也不会对谁形成绝对优势。尼赫鲁只不过欺负明军无力增兵,想着豁出去赌一把而已。

杨丰最担心的是李宗仁那里,尤其是李同志大举增兵云南后,就更让他纠结了,这段时间吴努和李同志可是很亲,甚至都亲自访问新华了,他和李同志手拉手好得就跟亲兄弟一样,陈外长都说了一个住江头一个住江尾共饮一江水,如果他把李同志拉进战场,那杨丰就很难做了。

别以为李同志没能力同时打两场战争。四亿人口的战争动员能力摆在那儿,原本历史上高丽战争都没耽误他在国内大规模剿匪作战,匀出一个兵团入缅还是很轻松的。

但他要是加入战争,那么就会破坏杨丰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了。

不但特贸没了。而且此时双方关系已经不是从前了,无论玩威逼利诱都不好使了,要是真在洪沙瓦底打一场战争,无疑就是给米国人吸引火力了。

更何况全国总动员,这种事情杨丰是不会干的,那得让他少赚多少钱啊!虽然高丽战场上赚得还不多。但接下来光哈达,真纳,阿萨姆这些小弟们买军需物资就够大明GDP再暴涨好几个百分点了,在这种时候把工人抽空那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了,他现在技术工人可比士兵宝贵多了。

“看来需要李宗仁做出一点牺牲了。”

杨元首立刻做出了决定。

“元首,阿萨姆战场空军遭遇米格15,咱们的三十六架佩刀对天竺四十架米格15,目前战斗已经结束,我们损失四架佩刀,击落天竺十二架米格15。”

空军总参谋长杨杰拿着崭新出炉的战场报告说道。

“把咱们的战果夸大三倍公布。”

杨丰很淡然说道。

杨杰茫然了一下,杨元首对战果和损失上,都从来不做文章,这一点全世界都知道,尤其是空战损失上,更是从来不注水的,现在怎么突然换风格了。

“就按照我说的公布!”

杨丰没好气地说。

就让米国人继续沉浸在对米格系列战斗机的蔑视中好了,因为米格9在爪哇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再加上佩刀的辉煌战绩,米国空军此时都充满着对苏联人的不屑,虽然苏联空军二战中也表现不错,但现在可是喷气时代,完全没有可类比的,就他们那技术水平,那粗制滥造的工艺,能和米国相提并论那简直笑话了。

既然这样那就让米国人继续保持这种心态好了。

“元首,米国大使求见。”

胡好对杨丰说道。

“让他先等一下。”

杨丰说这话的时候笑得很深沉,这可是送上门的肥羊了,天竺人参战后,他可就真成了整个南亚和东南亚的中流砥柱,这些年尼赫鲁和史达林,实际上就是一种准盟友关系。苏联一家国营公司在天竺南部,还开发了一座港口,另外还有机场,虽然喊着都是民用,但谁都知道军舰和飞机开过去就是航母基地,再加上芝拉扎港的海军基地,很明显史达林已经在为他的航母舰队铺路了。

而且尼赫鲁本人在政治上也在开始学史达林,尤其是在经历了海德拉巴王室财产失踪,特里凡得琅神庙空荡荡藏宝室之类事件后,他已经很清楚,自己其实守着一堆宝山了。这几年天竺财政一直靠打土豪支撑,那些但凡有钱的土王,都被他找个莫须有的罪名抓起来,然后财产充了公,他之所以迅速恢复实力,就是靠着打土豪的收获,据说在巴地阿拉土王家,光搜刮出的黄金就数十吨。

而这些财富,则迅速变成了从苏联购买的各种军火。

而慕梭是史达林的小弟,亚齐人又是慕梭的小弟,苏联人的势力已经通过这一连串跳板深深地插入了这片地区,唯一的缺陷就是都不连贯,之所以不连贯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杨丰和他的那些小伙伴们。

巴基斯坦和阿萨姆左右夹着天竺,同样隔绝着天竺和立场摇摆的吴努,哈达隔绝着慕梭和尼赫鲁,以及现在的亚奇,杨丰则横在南海上,东印度群岛上随时阻断史达林和这些盟友半盟友的联系,一旦他倒下,整个东南亚秩序轰然崩塌,苏联的旗帜立刻飘扬在这片土地上,再加上北部已经拉不住的新华,可以说整个亚洲完全一片红色!

这种场景太可怕了,米国人能不着急吗?

不但米国人,不列颠人同样着急,甚至就连此前一直没有太过靠拢杨丰的澳大利亚人都急了,还有高卢,暹罗,吕宋这些,所以正当杨丰在总参谋部看着他手下将领们忙碌时候,大批帝国zhu义者及其党羽们,已经在元首府开始聚集等着他了。

这里面最着急的,倒不是米国,不列颠,而是澳大利亚,袋鼠们是真吓坏了。

慕梭的控制区并不只有爪哇岛,包括爪哇向东的那些临近岛屿也在他控制下,势力范围甚至达到帝汶岛,距离达尔文港不到一千公里,只要愿意轰炸机随时可以飞过去。

此前袋鼠们就已经加强了北方的防御,在达尔文港不但驻有海空军,甚至还有一个师的陆军,好在杨丰压在北方,慕梭必须全力应付这个强敌,他们那里压力还不是很迫切,但即便是这样,赤军的战舰也多次出现在达尔文港外海,搞得袋鼠们心惊肉跳。

现在一旦杨丰撑不住,那么肯定要转入战略收缩,如果尼赫鲁野心够大,或者苏联对慕梭的支持力度够大,说不定能把杨丰一直逼回婆罗洲,然后接着倒霉的同样是袋鼠。因为杨丰最多是战略收缩,退回婆罗洲自保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澳大利亚却没有他那么强的军事力量,他们不但要面对一个近在咫尺的苏联盟友,而且还要面对一个失去了制约,可以得到尽情发展的天竺,无论哪一个,都不会对澳大利亚友好的。

更何况接下来还有苏联海军的航母舰队。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必须鼓励杨丰战斗下去。

第二六三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首先我缺钱!”

面对一帮帝国zhu义分子,杨元首毫不客气地哭穷。

“仅仅是支撑爪哇战场,我就已经必须靠发债券来维持了,而要想接下来坚守阿萨姆,抵御尼赫鲁的百万大军,那么在军费方面最少也得翻翻,这已经超出了大明经济的承受能力,我不可能为了一场本土以外的战争,把自己国家的经济拖垮,相信这一点大家都能明白,所以没有钱我什么都办不到。”

他一本正经地说,然后眼睛还瞟了瞟詹森。

“元首阁下,米国政府已经决定,再向您追加一亿美元军事援助,另外向巴基斯坦追加五千万美元,阿萨姆共和国和爪哇共和国各两千五百万美元,而且将允许大明帝国银行,在纽约证券市场上销售贵国债券。

除此之外雪佛龙和斯坦维克,加德士等公司,将联合为贵国和爪哇共和国,各提供五千万美元捐款,而战争期间供应贵国的所有原油,将按照战前价格计费,无论国际油价如何上涨,都维持不变。”

约翰逊立刻说道。

“非常感谢贵国政府和人民的帮助。”

杨丰很公式化地表达了谢意。

“不列颠政府将向贵国赠送两百辆百夫长MKⅢ型坦克,另外再加两万吨海军弹药,包括航空炸弹和舰炮炮弹。”

詹森说道。

“呃,非常感谢!”

杨丰说道。

好吧,不列颠人真没钱,弹药肯定是战争剩余的,至于坦克他们目前正在转产最新型的MK7,现有的MKⅢ升级也挺麻烦,干脆送给杨丰好换新的,反正短期内不列颠陆军也没什么真正的战争需求,虽然MKⅢ是老的20磅炮,但打史达林2还是没什么太大压力的。

同样扇贝也向大明捐献了五千万美元。至于油价和雪佛龙等公司一致,最近这些年扇贝因为战争损失不小,不但中爪哇的油田没了,而且还死了人。亚奇du立后把他们在兰沙的一座不算太大的油田也没收了。唯一的好处是北婆罗洲和东婆罗洲的油田都在杨丰地盘上,安全性可以保证,当然除非杨丰想吞掉,不过至少暂时还没看到杨丰有这种心思,这种情况下扇贝得更小心地伺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