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大明 >

第293章

燃烧大明-第293章

小说: 燃烧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战,胜了。

    虽然一路人仰马翻,但更多的骑兵都冲了过来,如同最凶残的猛兽捕猎,要撕碎猎物最后的外壳。

    “虎蹲炮上!”

    接着密集的小炮就堵在豁口这里,瞬间的烟雾,把长城都淹没了,只留下战马惨叫声音。

    “刘帅,挡不住骑兵的,放进来打吧。”守兵看着鞑子决死冲锋,心有余悸的说道。

    人都是肉长的,怎么能挡住这战马冲锋。

    “不行,不准后退半步。”刘喜子的眸子都是血红,他并不聪明,没有王铁军等人灵活,他不知道他们遇到会怎么指挥,但他在这里就认一个死理,不退半步。

    “冲上去了!”包衣一挑老高,兴奋对多铎喊着。

    如今这攻城战都被他们打成平地了,多铎露出的只有苦笑,还好没有让他失望。

    他这才发现,原来他的双手都是汗水,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

    越来越多的铁骑冲上长城城墙,隔着城墙都能够看到民军狼突豕奔的身影,多铎的眸子恢复狰狞和锐气。

    “我老赵来也!”

    就在刘喜子都认为挡不住的时候,一声大喝,听得他热泪盈眶。

    援军终于赶上了,他拼死拖住时间,就是为了给援军留下时间。

    你们都没有白死。

    老赵虽然身材佝偻了,头发也发白了,但是不变的依旧能左右开弓的真本事。

    多铎已经上马,准备踏上长城,也不是他第一次了,但却是最难的一次,他绝不会在让民军有机会登上长城。

    “什么情况?”

    多铎脸色大变,因为看到正在冲锋的骑兵停下,城墙外的骑兵上不去了。

    里面有变故!

    他最讨厌的就是变故。

    “随本王冲上去!”

    多铎桀骜叫着,看看他们究竟能不能挡住他这大军。

    万马奔腾,多铎的大军更是超乎葛尔傣数倍,发起冲锋。

    正贤元年夏七月初八这一天,也成为了满清与后明都深深铭记的一天。

 第六十二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

    黑狼垛子,并不是什么地名,只是守兵给这里起的名而已,它只是长城的一部分,在之前除了这里守兵,外人根本不知道这里。

    但黑狼垛子一战,也让这里成名,被满清炸塌的城墙,城砖都被染红。

    最后,因为到了傍晚,尸体多的战马都上不去了,多铎这才饮恨放弃。

    “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多铎捶胸顿足,无数八旗子弟哭泣,因为他们就差一点打破这里。

    民军的韧性到底有多强,他们没有试出来,但已经深深恐惧,只是一个豁口,就搭进去了双方几万性命。

    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捷报一早就传进了京都,后明太需要这个消息了,百姓太需要一个胜利了,这个胜利来的比粮食都及时。

    “好,太好了。”武义听到,兴奋的声音都发抖了。

    他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捷报,随后抖得更加厉害,特别看到熟悉名字的时候,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最特别的名字出现,更是让武义身体一颤。

    “老赵?这是那个老赵?他为什么会在这里?”武义咆哮起来。

    大明姓赵的多如牛毛,没名字的叫老赵比比皆是,肯定不是他。

    宫内无比安静,没有人给他答案,武义对这份捷报忌惮,一眼都不想看。

    但上面的文字已经印入脑海,镇北将军刘喜子重伤昏迷,新兵营教头老赵身亡……

    “陛下……”

    武义阻止别人靠近。

    他的思绪被拉回了八年前,那时候被逼得走投无路,结果来了一个人贩子,他吃大饼时候的谨慎……

    又想到了,他们在草原上遭遇鞑子攻击,这个老赵为了人头差点把命都丢了……

    这个谜一样的老赵,自己多次盘问,都没有透露。

    “你说你会回到宣府,还真被你说中了,你这次永远都留在宣府了。”武义发现自己的眼角都湿润了,这个自己的老搭档圆了自己的梦。

    “我也不问了,姑且就是把你当成还有一颗心的大明老兵,笔墨。”武义抽动鼻子。

    武义的字很难看,很少留下笔墨。

    但这次他动笔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

    忠烈不死镇北疆。

    他没有文采,只是想到要给老赵这点什么,没有老赵民军也不会这么快就成立,或许在最初就被改写……

    这一战还没结束,紧紧只是三天时间,满清就死伤超过十万,民军将士也壮烈牺牲三万余人,仅是“黑狼垛子”一战,就占了其中半数。

    “陛下,请节哀。”下人急忙来劝说。

    “老赵,我发誓,五年平定南明,十年除掉鞑子。”武义向着半空说道。

    北方一战还没有落下帷幕,但是胜负基调已经定下,这也给多事之秋的后明最好的金疮药。

    如今更是死咬不放粮食价格,甚至还威胁南明。

    国内的百姓也在这一战中恢复信心,原本不安定的几地,都平静下来。

    武义也在这个时候病了。

    “朕还不能病倒,该病倒的是多尔衮。”武义咬着牙,挤出一丝笑容。

    满清举国之力,没有攻破后明的防御,如今已经瞒不住了,锐气已失,多铎就算不甘心,也无力改变,反而被草原联兵给盯上,更加有心无力。

    消息传到盛京,多尔衮久久沉默不语,最后才仰天长啸,生不逢时。

    “朕本来最得意的就是带领大清铁骑,攻破大明京都,逼死崇祯皇帝,灭了前明,可是朕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给自己树立一个强敌……”

    说道这里,多尔衮突然停住,脸色通红,眼睛凸出,接着喷出血箭。

    “皇上!”一群奴才都吓得爬上去查看,多尔衮气若游丝,只有一双眼睛瞪着。

    “火速召回多铎……”多尔衮清醒时候,留下最后一句话。

    洪承畴如今都要气得骂娘了,手里拿着北方战报,狠狠的拍在桌子上,大骂道:“什么狗屁东西,他多尔衮不是不可一世,战无不胜吗?怎么到武大郎这里就打一次败一次?”

    洪侗如今也得伯父信赖,留在身边,此刻也是同样恨之入骨骂道:“可不是,前明那阵,那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呸。”

    随后洪侗就试探说道:“伯父,这武大郎倒是厉害的很,依我看,不如就答应他们也好,免得留下祸根,被他们记恨。”

    如今这北方的大战都快打完了,结果他们这里的谈判还没有眉目呢,怎么让他不急,他家手里可是压着大批的粮食呢,每一天都有损耗,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洪承畴怒视,冷声说道:“你以为就是答应他武大郎,就不记恨了吗?他武大郎早把我们当成眼中钉了。”

    洪侗顿时有些慌神,毕竟这北边的民军太能打了,连鞑子都奈何不了。

    洪承畴却冷笑出声,攥紧拳头,不屑说道:“武大郎你能打又怎样?还不是被我抓住把柄,还是要乖乖的向我低头,命令他们三天后答应后明条件。”

    同时洪承畴也传令下去,如今齐鲁他们势在必得,拖延三天就是为了集合部队,到时候粮食和大军一同过河。

    “妙,伯父的这招真的是太妙了,武大郎如今实力肯定受挫,我们趁此机会,肯定能把齐鲁经营的铁桶一块。”洪侗急忙上前拍马屁。

    洪承畴的眸子里有些失望,洪家的这一代,是真的没有人才了……

    “谁说我要齐鲁?”洪承畴否定。

    “啊?伯父的意思?是不打算经营?也好,我们就把那里搜刮一空,留下烂摊子,让武大郎收拾去吧,我们只管发财。”说道这里洪侗的眼睛再次的笑得见眉不见眼。

    洪承畴如今是对他失望至极,偏偏这就是他洪家人,只能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我这次要攻打京都!”

    正在考虑美事的洪侗,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到,气得洪承畴脸色都变了。

    如今武大郎虽然胜了,但是实力肯定被鞑子伤了,所以他就要趁着这个机会刁难,齐鲁一地又怎么能满足他的胃口呢。

    可惜,他有这宏图霸业的心思,却没有多少知己,只怕就是北面的孙传庭才能够想到,如今也要拉上他才行。

    至于左良玉和满天星斗不过是匹夫而已,等收拾了武大郎,就是收拾他们的时候。

    “鞑子退兵了,鞑子退兵了!”这个消息从边境一直传到京都,上到朝廷,下到百姓都是松了一口气。

    鞑子突然退兵,有些让人迷惑,本来多铎还想打消耗战的,结果突然就撤走了,而且撤的干脆,大军都带走了。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多尔衮出问题了,前段时间听说,多尔衮曾经昏迷整整三天三夜,这次恐怕旧病复发。”武义脸色苍白的说着,他也病了。

    民军遭遇了从创建开始的第一次大创伤,死亡一下子就破三万啊,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又牺牲那么多的将领,连刘喜子都差点保不住。

    “咱们又不是没有经历过,最惨的时候,不是死伤过半呢,不依旧挺过来了,你就放心吧。”吴苭娘安慰着,自家的男人,她最了解了,这民军就是他的命根子。

    “不一样啊,这里还有一个南明呢,他们肯定不安分。”武义起身,活动下筋骨,还是浑身无力。

    太医看过了,这是心病,也只能让他静养,但如今怎么能安静下来,他的一颗心都快操碎了。

    “你啊……”吴苭娘打住。

    此刻突然又有人进来,是侍卫,只怕又有事情了,吴苭娘忍不住皱眉,这连休息个半天都不成,人都病倒了。

    这侍卫也是老兵了,如今武义身边没有人,只留下老兵,他脸色出奇的坏,但偏偏这事又丢在自己身上。

    “说,朕还撑得住呢。”

 第六十三章 多铎监国

    新修葺的宫殿,并不是富丽堂皇,但是大气,摒弃了全部土木结构,在原来基础上选用水泥等近代材料,而且搪瓷厂去年也烧出琉璃来,三个月装修后,新宫美轮美奂。

    虽然与故宫比较,这里就小的太多,但新帝根本就不需要太多人,只要几个放心的下人而已。

    这也是大家啧啧称奇的地方。

    但在外面等待的人却没有心情欣赏,很简单因为他们心中担忧。

    “唉,陛下听闻北方战事情报,伤心病倒,如今我们再把这消息传进去,只怕……”

    王棉花也是不安的踱步,无奈说道:“但与南明敲定,这事非同小可,又怎能不让陛下知道,唉……”

    其实这个消息对后明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对陛下对朝廷来说,就不是了。

    南明突然松口了,要求齐鲁一地外,更是需要支付大把的银子,这才能换来粮食。

    大明从没有向外割地,如今就要改变了。

    正贤皇帝一直都反对这事的,如今已经定下来,只怕对陛下都是一个沉重打击,所以百官都找上了王棉花,王棉花又找了侍卫。

    很快就看到侍卫走出来,王棉花努力的察看,没有挨揍的痕迹,脸色也没有多大变化,急忙问道:“怎样?你都向陛下说清楚了?”

    “王叔,这也就你求我,否则谁也不行。”侍卫不满说道。

    “快说里面情况。”王棉花不耐烦的催促,他这心里可是七上八下呢。

    “陛下听了只是点头,然后说应该差不多到时候……”侍卫回忆说道。

    “应该差不多到时候?”王棉花咂摸着这句话,明显陛下早就有预料,同时听出了弦外之音,只是不知是何事。

    “陛下早就说过,只要拖过两月,就肯定没事,如今虽然没到两月,难道是陛下已经准备妥当?”其他人都是如此说着。

    此事一直都是正贤朝的一桩秘辛,文武百官都猜测不出。

    “陛下……”众人回头见到武义出来,急忙行礼。

    “恩,此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去吧。”

    武义脸上的愁容可没有减少,这北方的大战结束,鞑子退兵,粮食也有了着落,怎么这陛下的脸上愁容反而增加了呢?

    王棉花留下来,因为陛下也算自己的女婿,他也不免关心问道:“不知道陛下为何事担忧?臣等罪该万死,不能为陛下分忧……”

    武义笑出来,摇头道:“好了,这里没有外人,就不要学那一套了,苭娘昨天还念叨你来着,进入看看吧,我的事情,别人都帮不上。”

    “嘿,都怪臣管教无方,这不仅她都是皇后,怎么还如此胡来,我这就说她去。”王棉花虽然责备的话,但脸上都是自豪,武义终于露出笑容。

    但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