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大明 >

第287章

燃烧大明-第287章

小说: 燃烧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已经气得骂不出来了,这个武大郎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竟然把国法凌驾于皇帝之上,岂不是把自己的地位都削弱,加上下有参议院,被众人成为“国会”,几乎是把他的皇权都架空了。

    武义一两个月来都是与众人完成这件事,只是一个架子,但以后会慢慢的填补完整。

 第五十二章 内忧外患

    盛京的皇宫,御书房,多尔衮把多铎、范文程等几位重臣都叫过来,一同商讨着后明的一系列让人应接不暇的事情。

    “这武大郎是真的傻了吗?竟然硬生生给自己脖子上加了一道绳索,还有下面放了一个火盆,他到底要做什么?”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才把众人叫来,一同讨论。

    多尔衮吃惊的是,这武大郎绝不是凡人,阴险狡诈,卑鄙无耻,这样的人怎么会傻呢,所以他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绝不会自掘坟墓才对。

    一个“国法大于天”,就已经彻底否定皇权了,天子犯法也同样不可饶恕,这不就是把自己往死里整呢?

    “还不会这武大郎认为自己出身卑贱,无法服众,做样子的吧?”范文程眉头紧锁,因为他都认为这武大郎就是如此,否则的话,谁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这个武大郎肯定吃错药了,要我说,他搞了一个什么国会,大权在握,只怕不出一个月,就会撤掉,什么后明朝廷,不过是让人贻笑大方罢了。”多铎更加坚定的说着,这可是皇帝的天敌啊,皇帝能忍受权力被他人夺取?

    连范文程最后的结论也是同样,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对,武大郎若是这么昏庸,又怎么会成为我大清的心腹大患。”多尔衮不会相信,武大郎肯定还有后手。

    但如今能做的就是等待,看武大郎的笑话。

    这第二点就是关于乱民的事情,去年绿营因为朝堂争斗被牵连,让乱民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这点就不得不防。

    最致命的就是冬天没有下雪,今年的年景就让人担忧了,大清如今早已经不是那个渔猎的国度。

    “最好的办法,还是祸水东流,皇上这山海关留不得啊。”多铎与多尔衮一唱一和的说道。

    范文程也是同样点头,大清虽然兵强马壮,但底子还是太薄弱了,去年被乱民一折腾,就已经捉襟见肘,今年若是再有变化,只怕就要无米下锅了。

    “武大郎如今已经封锁了所有贸易往来,张家口已经被驻兵把守起来,这是要釜底抽薪啊。”范文程刻骨铭心的说着。

    大清还是太贫瘠了,如今被武大郎抓住这条命脉,去年后半年让大清苦不堪言。

    没有铁,就没有装备,更无法打造火炮,其他等必需品紧缺已经让满清贵族都破口大骂。

    “武大郎这是逼我们跟他打一仗啊,我大清又怎么会怕了他。”多尔衮一拳砸在了桌案上,偏偏这一仗不打不行,否则这绳索只会越勒越紧。

    “南明那边怎么样了?”多尔衮虽然被南明气得吐血,但还不能放弃,因为这个南明可以成为他的盟友,如今他是迫切希望能够结盟,攻打后明。

    “皇上,都这个时候了,还提那群只知道窝里斗的家伙,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多铎脸色不好,对南明可是有着深深的悬念,别的不说,仅仅这拉后腿就受不了。

    说道这里,多铎甚至还鄙弃的看范文程一眼,迁怒到他的头上。

    范文程心中叹息一声,没想到这南明如今都打汉人的脸,这样的朝廷……

    但如今范文程还是不得不说出来:“皇上,南明虽然百般不是,但它与我大清有共同敌人,武大郎不在乎他,恰恰就是他们也是我们机会,只要大乱武大郎,我们不仅可以攻打中原,甚至可以收复山海关,更可以把乱民祸水东流。”

    范文程的话一出口,顿时就没有人反驳了,是啊,这武大郎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清的心腹大患,不能打开局面,只怕大清的都要从此走下坡路。

    这还并非最可怕的,没有资源,加上乱匪无法剿灭,大清若是陷入这个泥潭,只怕就真的无法脱身了。

    “好一个武大郎,这才刚刚登基,就已经给朕出了这么多难题。”多尔衮脸色潮红,众位大臣急忙的安慰,生怕多尔衮再次病倒。

    “可恶,朕正值壮年,不想却如今被病魔缠身。”多尔衮这个恨啊,曾经可以带兵征讨的汉子,经过一冬天折磨,已经瘦的皮包骨了,这春季一到,病根又有复发趋势。

    多尔衮难免生出英雄气短感慨。

    “皇上,太医说过了,你这是心病,只要武大郎一除,自然就会康复,到时候,皇上依旧是那上马可开疆阔图,下马可治理国家的明君。”多尔衮咧嘴说着。

    多尔衮眼睛一瞪,突然笑了,指着他笑骂:“几日不见,都学会溜须拍马了,不错。”

    说笑以后,这多尔衮也感觉到喘气顺畅许多。

    “大家都备战吧,大明一直以来都是卡在我大清脖子上的绳索,不能撕破绳索,我大清再强也没有用,让大清重走先辈的道路,把大明的障碍都踏碎,让武大郎在我大清的铁蹄下瑟瑟发抖吧。”多尔衮此刻的脸色更加潮红,说完之后,忍不住的剧烈咳嗽,打破了这个神圣,恨恨的攥紧拳头。

    但就是他的一句话已经把所有人的热血都激发出来,没错,如今大清比先辈强盛不知多少倍,当初后金只是以十一具铠甲起家,结果就造就如此的丰功伟业。

    如今的大清正是强盛,而大明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取而代之已经是不可避免。

    虽然跳出来一个武大郎,但大清从来都不怕敌人,敌人越强,才能激发勇士的士气来。

    武义也是同样如此,从去年开始,他就死死的抓住了与满清的贸易,甚至一些以身犯险的奸商都不能得逞,从源头掐死。

    “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如今只怕满清已经着急了,若是我是多尔衮的话,此刻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满清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必须要尽快的打破困境,所以,吴虎、李二斗和刘喜子,你们三人必须给我守住。”武义召集了手下的四大金刚,不过这次没有王铁军什么事情,因为这次是防御,不是进攻。

    刘喜子这次又被临危授命,接收宣府的边军,这也是在后明唯一有战斗力的官军。

    虽然边军在大家眼中不值一提,但这个宣府边军不同,一直都是苦苦支撑,直到后明成立,这才无奈归顺,这已经是非常难得。

    武义就是看中这点,所以特地拍刘喜子去接收,只要士兵合格,武义就不会轻易撤掉他们的。

    这是一个干旱的春季,没有一场春雨,地面都浮着一层的浮土,百姓都目光麻木的仰望苍天。

    此时还没有转暖,出入都要穿厚衣,但这空气干燥,给人错觉,仿佛闷热一般。

    但错觉始终都是错觉,很多人不注意防寒,京都周围感染风寒众多,而且还不断恶劣。

    此刻商会是最先发现,随后户部也重视起来,武义没有忘记防范瘟疫,这里环境比晋省恶劣多了,这老鼠就成灾。

    然后,所有事情都还算顺利,朝中也并不是没有烦心事,反而还就在眼前,后明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其中一群人一直都是默默的抵抗,偏偏这群人还是让人无法忽视的。

    山东一个历朝历代都无法忽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孔子,还有众多的名人名家,更是以礼义孝廉显著,偏偏这一次,这一带的大家族对后明都是抗拒的。

    首先拒绝向后明臣服,随后又有大能轰然敬拜先帝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后明的目光都聚集这里。

    “武教头……陛下……让我去收拾他们,区区几个世家和几个糟老头子而已,我就不信还能顶住我的马蹄。”王铁军气急败坏的说道。

    此事非常棘手,这里与江南盛产文人士子,不可莽撞啊。

 第五十三章 空前绝后

    本来此事并没有引起武义的关注,后明新立,而且还是他这个曾经的叛逆建立,有人不能接受也算是常事,但不想这鲁县一地公然对峙朝廷。

    “这群顽固不化的学究,如今朝廷哪里不好,他们竟然敢破口大骂,还出书指名道姓的骂陛下,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商会的干事看着这鲁地一片讨伐朝廷的声音就气不打一出来。

    特别是孔子故乡曲阜一地,反对的声音就更大了,因为这个武大郎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以商立国,让万里河山都飘着铜臭恶臭,更是让唯利是图的奸商横行霸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只是第一条罪过,也是最轻的。

    接着就是这“天地君恩师”,都被武大郎这个畜牲给抛弃了,国法大于天,这把天地放在何处?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造反?

    这些可都是圣人教育,什么是圣人,那是流芳百世,旷古绝今的,圣人的话,就代表着天地自然,其实一个昏君就能污蔑的。

    所以,这鲁县突然爆发出来了空前的巨浪,反弹惊人,不仅是后明被惊动,南明都尽知此事。

    最先支持他们的竟然还是鞑子,鞑子直接就把武大郎的所有罪孽都一条不差的说出来,简直是汗牛充栋来形容。

    甚至还有一些诗人做出了诗词来,讽刺武大郎的独断专行,切断南北贸易,让北方女子与胭脂,南面的商人无活路。

    被这群文人一说以后,武大郎的昏君名头是真的坐稳了,南明更是有些江南的文人集团军呢,他们早就对武大郎大刀阔斧的政策所惊动,此刻声讨起来,更是空前绝后。

    “你啊,反正空前绝后是肯定的了,你听听外面那还有读书人不骂你的。”幸灾乐祸的朱由检,天天都找来相关的东西给武义,就是不看都不行。

    朱由检被武大郎搞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差点气死,皇权天给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结果但他这里,变成了国法比天都大了,这不是大逆不道,什么是大逆不道。

    “再看看这一个,‘目无天下,一意孤行,必将头破血流’说得好啊。”朱由检得意的眉毛都翘起来了,武大郎这次终于是惹众怒了。

    武义乐呵呵的看着这些东西,没想到被天下士子所摒弃,这点好啊,本来他还觉得太顺利了呢,果然就有这么多人跳出来。

    特别是鞑子那边的,处处都是挑衅,字字都充满仇恨。

    “看来多尔衮已经耐不住寂寞了,北方的防御必须要抓紧了,不出两月,多尔衮肯定会再次动兵。”

    武义笃定说道,连满清国内文人都如此,只怕军队就准备的更充分了。

    至于南明嘛,没有建树,大多都是江南文人的无病呻吟,看了不少就没有在点子上的,武义反而希望看到那位大能突然跳出来,指责武义推行新政的缺点,这样武义不仅唾面自干,负荆请罪也要把这人请回来。

    但这样的国士武义是一个都没有碰到,包括鲁地的那些大能都是一个调调,那就是祖宗规矩不可违逆,只要触碰就是大逆不道。

    “哼,我看你就知道嘴硬,如今还不知道厉害呢,千万不能得罪这些人,他们虽然没有千军万马,但是笔下胜过千军万马,只要他们骂出来之后,这后明只怕就彻底让文人士子失望了,谁还敢投奔?到时候,你就算是有一百个国会,没有可用之人,我看你怎么办?”

    朱由检痛心疾首的说着,不想让这个武大郎在继续错下去,做皇帝可是一个又苦又累的活计,其中苦楚也只有他才知道,所以想要管理好后明,还不快乖乖的低头给他认错。

    说了厉害关系后,朱由检得意的看着武大郎,心里想着:“只要你低头,我也就看在大明江山份上,当然也有一点念在你我翁婿的面子上,不与你计较太多,再晚了,恐怕你后悔都来不及。”

    武义看着朱由检这头发都花白了,还在他面前傲娇,真是受不了。

    “不过,这事还真的不能小觑。”武义蹭着下巴说道,吴苭娘都说过他多次,如今他可是一国之君了,怎么还这般随意,只是这个习惯,武义也习以为常了。

    “那是不能小觑吗?你还不知道吗?如今这是全天下士子都要与你为敌,后明都会非常危险,你快点醒悟吧。”朱由检觉得这个武大郎就是反应迟钝。

    “恩,有道理。”武义再次蹭着下巴说道。

    “哼。”朱由检没好气的看过来,不过也就是武大郎做皇帝,换了其他人早就把去拖出去杖毙了,那轮到他啰哩啰嗦。

    朱由检其实也是心里着急,因为他发现这个武大郎还真的不是做皇帝的料子,不可否认,他带兵打仗是天下无双,但做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