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大明 >

第23章

燃烧大明-第23章

小说: 燃烧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的村人都是心里一紧,默默的离开,不少眼红马群的,也感觉到这真的太不容易了。

    第二天清晨两个人才醒来,武义和老赵都精神十足,草原上,吴虎和王铁军虽然也被折腾的要命,但他们可以把两个人做为依靠,每次都能睡个安稳,但他们两个人却不能,老赵在马上整体都昏昏欲睡,那是因为他晚上几乎都没有好好睡过,这一趟是让两个人都瘦了下来,反倒是吴虎和王铁军还壮实不少。

    村子里非常的拥挤,一下子来了一倍多的匠户,他们都如同叫花子一样的蹲下村子里,只有身体不好的才能有屋子住,屋子就这么多,村民和匠户全部五百三十二人怎么都装不下的。

    武义看着墙根随便立的破棚子,有的干脆就是个铺盖,心里也有些苦,但匠户都是很满足了,他们现在能不空着肚子就非常高兴。

    过了这九月份,只怕在外面就受不了的,现在都冷的厉害,武义计划着还是要改善一下才好,他没有资本家的心肠啊。

    水渠都修好了,两条延长到远处的水渠,很快这里就会被开荒,明年这边就会成片的田地,有了粮食,这操蛋的日子就会结束。

    此刻,不少人都扛着锄头下地劳作,但看着他们踉跄的步伐,效率就不用提了。

    “原来大郎在这里,怪不得在村里没有寻到你。”里正虞海这个老人走过来,手里还多了一个册子,就是来给武义汇报的。

    虞海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偏偏拿这些人没有办法,太愚昧了,怪不得武义说要让孩子们都读上书。

    武义也没有看,只是指着荒地问道:“里正比我懂田,不知这冬天前开垦与冬后,有没有不同。”

    里正虞海满是皱纹的老脸顿时就红了,沉默一下,这才说道:“早些翻了,被风吹日晒后,土地才能更熟,说来惭愧啊,大郎把田事都交给了老朽,但我却无法做好,唉……”

    武义本来就是想早点把这里弄好,没想到还有这一方面,顿时就点头说道:“我也不是黑心的人,这些人已经尽力,正好有马,尽快用上,尽量在入冬前开出大部分来。”

    既然关系到收成,武义就不会含糊,别说这些驽马了,就是战马他也要用,肚子吃不饱,一切都做不好。

    “可村里只有一犁,就是有匠户,但也赶不出那么多来。”里正虞海苦闷的说着,他不是没有想过,这次也是要与武大郎说这事。

    武义没有多说,反而让人把能做木工的匠户还有王棉花都找来,很快大家就来到这里,正中间放了一架曲辕犁,大家围着它说话,武义还真的没有农事经验,看着简陋的东西也有些挠头,这是吴虎家的也是村里唯一的犁。

    “要做需要时间啊,只怕就是有经验的人,也要半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做好。”王棉花最熟悉了,他不用看就能说出来。

    而且这么多的匠户,有把握能做的才有三人,武义皱眉,这里有些不下五十人呢。

    详细的一问,这才知道是多么操蛋的一件事情,原来他们都是一个人做,徒弟就是打下手的,甚至一些部件都要保密,这他娘的什么想法?

    “这不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王棉花老脸一红,其他人都认为这是常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武义让王棉花直接把这个犁给拆了,拿起一个木条来,问道:“这个谁能做,站出来。”

    这次走出了全部,毕竟就是最简单的事情,他们当然都能够做。

    武义接着又逐一的拿着其他的部件,站出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一些细工的活计只有年纪大的才有把握做出来。

    武义就把最难的交给了六个大工来制作,他们中包括之前的三人,接着就是其他的部件,最后一圈下来,还剩下了不少人。

    但大家的脑子都开始寻思起来,刚开始只能有三人能做,被他这么一弄就多出一倍来,武义笑了笑,这可不仅仅是一倍那么简单。

    王棉花都没有留下,他还是要尽快的赶制水车,争取早日做出来,木材也有些紧张,毕竟很多都是不能用新伐的湿木头。

    “我们可以把铁所的拿回来,铁所的三面围墙都是木头的,正好用上。”郭一炉有解决的办法,他本是铁所里的司炉管事,管着两个炉子的杂事,也是匠户中有威望的中年人,竟然也兼职木工。

    郭一炉的外相有些凶,一脸的横肉,但却是老实人,因为冶铁有经验,才能获得个管事位置,但他也没有比其他的匠户好到哪里去。

    铁所已经废了,也没有人去收拾,围墙正好用到。

    “好,马上带人去。郭大哥留下,我还有些话要说。”武义安排人去做事,把郭一炉留下来,他考虑到有专业人才在,当然要把准备冶铁的事情说出来。

    “这个倒是不难,但铁所没有官府批准,擅自冶铁,这可是大罪。”郭一炉紧张的说着,因为他就是因为自己擅自弄了个小炉子,结果被告发,判了罪,全家被发配边关。

    “你是说当时你打算炼钢做工具?”武义感觉得到了宝贝,他对冶铁了解不多,但也知道这里炼钢多么难,这次对郭一炉更加重视,直接带着他去铁所,可不能让村人破坏了。

    破坏容易建设难,不经历不知道,他在维和的时候就见到过,愤怒的民众一把火烧了工厂,结果,没有五年无法全面恢复,不仅当地损失,更是他们自己损失,没有工作岗位,只能受穷,所以他最看不上这种一时冲动的家伙。

    “没想到武……将军,也是深思熟虑的人,郭某佩服。”郭一炉对武义也有了新的看法,夏瘸子只想着怎么从匠户口中扣银子,让他不齿,但这个武大郎却是聪明的很。

    “叫我武大郎,就好。”武义发现他也不反感这称呼了。

    郭一炉不会骑马,最后武义只能让王铁军去告诉大家不要轻举妄动,等他到了再决定如何处理。

    郭一炉更是加快脚步,很快在铁所这里就聚满了人,还有不少驽马,好不热闹。

    武义发现这里还真的挺惨的,火药爆炸,不仅把房屋毁了,还炸塌一个炉子,不大的院子里一片狼藉,都没有下脚地方,怪不得说这里废了,只怕重建都不如新建省功夫。

    “这个炉子还能用。”郭一炉检查下,发现一个还是好的,没有大裂缝,没有被爆炸涉及到。

    矿坑看着也没有多大事情,但有没有被炸松动就不知道了。

    “这里的铁矿卖相不错,铁水也好,可惜了。”郭一炉摇着头说着。

    武义才发现,这里就是最原始的那种,更没有什么防护措施,不出事才怪呢,他在这里前前后后的打量,郭一炉怎么看不出他的打算。

    武义走了一趟草原,那是去行商的,要是能自己冶铁,就有更多银子,郭一炉心里计划着,毕竟谁不想吃饱穿暖。

    眼睛一转,他也悠悠说道:“想要冶铁也不是难事,也可以在这里,更加省事,就是危险大点。”

    武义笑了笑,知道他还有话,让他继续说下去。

    突然这个郭一炉竟然跪下来,他扣头说道:“大郎,我也没有别的非分之想,就是想给孩儿们一条活路,你若能够给他们个民籍,我郭一炉就是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

    武义愣住了,没有想到这个男人要求这么低,本来他还想着这家伙是不是想要份子,不成想他就是要给孩子要个民户的户籍。

    匠户难,是武义没有接触也想象不到,如今他扶起郭一炉,笑着说道:“这个要求我不能答应你。”

    郭一炉脸色一变,但也知道,朝廷对户籍管理,特别是匠户管理严厉,匠户又被各个主事吃死,只怕这个武大郎也不例外。

    武义拍了拍他肩膀,告诉他:“因为你这个要求太低了,要是跟我做事,户籍肯定要变的,而且还会有份子。”说完武义就去指挥他人做事,留下仿佛雷击的郭一炉。

 第三十二章 开荒建设

    匠户们这一夜都开始涌动起来,不少人都不敢相信郭一炉带回来的话,就是他自己也是半信半疑,军户和匠户都是主事者的附庸,所以大家就不敢去想这样的事情。

    武义准备了一晚,竟然没有等到这些人找他,摇了摇头,他还是对待村民一样,这事不是着急都能做的,所以他还是顺其自然,只有等合适的时机。

    慌慌张张的跑来了一个身影,是王怜儿,本以为她来加菜的,但兴奋的拉着武义就要走。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一天的期间,他们就做的差不多了,现在就等几位大手,只要他们做好就可以用了,快去看看吧。”王怜儿兴奋的说着,简直不敢想象,这个速度超乎她的小脑瓜。

    武义只能快速喝掉浆糊粥,接着也去了王棉花家,这里可是里三层外三层了,院子里还有篝火没有燃尽,冒着青烟,看来他们是连夜赶工。

    王棉花眼睛通红,同样脸色也通红,他可是主事,自然要多做一些,正好昨天匠户向他说这事,就连夜赶工,生怕误了事。

    “大郎来了,快了,晌午前肯定能做好。”王棉花兴奋的说着,让大家都是大大吃惊,王棉花亲口说过要近一个月才能做好的,被武大郎这么弄,这才一天,难道会法术不成。

    “其他人呢?”武义也问着别人进度。

    “其他人一早就赶工了,不过要明天才行。”王棉花笑着说道,也就是说三天,就能做好一个犁,不对,是三个。

    “小的零件都多准备点,坏了也可以马上更换。”武义也习惯的说着,这也是他为什么很多的零部件都让一人来做,就是担心误差太大。

    “啊?好!好啊……”王棉花当时愣住,当懂行的人顿时就明白了,这个可是大好事。

    中午曲辕犁就组装好了,崭新的看着非常舒服,同时,武义也给大家带来了崭新的想法,大家都眼睛亮亮的,很多人都想着这样一来,曲辕犁肯定就不会那么贵,也有机会能给自己家添置个。

    “找几个熟手试用,要把哪里该改进的都说出来,好用不好用,还得用的人才说的算。”武义想到什么就说出来,因为他不经意的可能就是给这里带来巨大变化。

    王棉花和木工大手师父都不休息,直接跟着下地,因为武义告诉他们,等改进并熟练之后,他们就是卖犁都能过上好日子。

    武义的话又一次的给大家开个门,可以说武义都要把他们的想法给颠覆了,没错,原来一个人做事,就是勤奋都要半个多月才能做出一个来,就是拿去卖,一年能几个,但现在不同了,武义弄的大家分工,以后或许两天就能做好一个,算了下,这还真的要比种地赚的多,又一次让大家都沸腾起来。

    王怜儿没有有,她就跟在武义的都能,手指缠着裙角,都皱巴的跟抹布似的。

    “你是怎么想到的?”王怜儿就是追根问底。

    武义没想到这还是技术女,笑着告诉她:“很简单啊,观察,敢想,就能做到了。你看我也不懂犁,但我可以拆开,每个工件用工不会超过三天,我可以一起做,这不三天就出来了。”

    武义脸色也不红,反正这个也算是他带过来的,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改变,王怜儿还是在这里扭捏着,武义回头看她,结果被她偷吻一下,就慌忙的跑到墙头,手忙脚乱的跳过去了,吓得武义来不及阻止,擦了擦脸庞,“这个丫头。”

    郭一炉今天的心事就更重了,特别看到了刚才的事情,他真的有些措手不及,原本认为自己都准备好的事情,如今看,还有点可笑,这个武大郎真的太让人吃惊。

    “驾!”

    里正虞海甩着鞭子,驽马猛地发力,后面是王棉花扶犁,瞬间就开出了一条沟,带起的土也分开两旁……马力要比人力快太多了,而且沟更深,围观的村民恨不得每个都伸手去抓一把土,试试沟的深浅。

    “这犁的越深,田就越肥,真好。”老庄稼把式忍不住的说着,恨不得用锄头再加深一点。

    武义给他们也带来了一丝的生气,不过这时候他自己也忙乎起来,对着个木桩子较劲儿,吴苭娘白着他的身后。

    “这家是要不得了,你怎么跟她说的?要是弄坏我的织机,看我不收拾她的。”吴苭娘气呼呼的说着,不知道这王怜儿好端端的抽哪门子风,竟然对她宝贝的织机动手脚,本来撵走,但她就找来了武义,偏偏武大郎就护着,让她恨得牙痒痒。

    “好事,让她去做。”武义擦了把汗,弄得脸上跟黑包公似的,吴苭娘哎哟一声,急忙找来手巾,武义呲着白牙,扬起脸,手巾砸在脸上,他无奈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