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463章

食王传-第463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胖子,乐过头了。”王况低低的骂一声,要是富来客栈被徐吃货这么一搅和,万一今晚一个招待不周,必定会对富来客栈的名声有所影响的,这几千号人要怎么安排?就是轮流来等到全部吃完了,怕也是半夜了吧?

  王况自然是知道,徐国绪肯定是到了塔楼里面,见到传声筒后高兴了,就想吼两句,可是呢,有先前许老头给他的警告是言尤在耳的,而且这大楼船上那么多人,他也不可能胡乱的喊,所以就拉了个富来客栈请客的幌子,但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试一试传声筒好用不好用。

  徐吃货爱吃,但也爱玩,这和他所呆的环境有关,他再是自在,也只是相对于宫里的其他寺人宫女而言的,真要论起来,他的自在程度还远不如那些豪门大阀家中看门的门丁,只要在宫里,睡要比皇帝嫔妃晚,起又要比他们起得早,因此在宫里面是有点压抑的,自然是一出了宫就要尽情的释放。所以,徐国绪别说是说出富来客栈请客的话来,就是更离谱的话,王况也相信他能说出来,好在这个家伙的自制力还算惊人,知道什么话可以乱说,什么话不能乱说,要是换了王况,恐怕早就疯了。

  宫里出来的人,多有变*态,不是没道理的,这是环境使然,再是正常的人,压抑那么长时间,心理多少都会有一点点的扭曲,不过就是看个人罢了。

  不过幸好有黄大在,徐国绪才喊完,黄大赶快就接上了:“不是让大家都去富来客栈,是让富来客栈将酒菜送了来,大家就在船厂里用过餐后再回家。”这艘大楼船上就不下百人,有的曾经和黄大打过不少交道的,有的虽然没和黄大打过什么交道,但也认识黄大,见到他跟了个胖子去了塔楼的,因此黄大的声音一传了出来,楼船上马上就是一阵欢呼:“黄将军要请客了,黄将军要请客了。”

  一传十,十传百的,不一刻,整个船厂就沸腾了起来,就是不认识黄大的,在船厂里干的哪个没听说过黄大那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惊艳一刀?传得靠谱的还好,离谱的甚至说,黄大隔了百来丈的大河,手轻轻一挥,就见刀光一闪,百千丈长的刀气犹如蛟龙出海,天地刹那间都为之一暗,顿时是风声四起,鬼哭狼嚎,只因这刀罡实在太过强烈了,连天宫都怕得颤三颤,刀气所到之处,对岸的倭奴就倒下了一大片去,他们也不想想,东瀛那弹丸之地,哪来的百丈宽大河?

  王况就赶快的吩咐一直跟着他身后的图虎:“图虎,你快去富来客栈通知下,让他们速速将港口上卖的食材鱼鲜都买了下来,安排人手到船厂来,只留几个照顾住店的客人即可,今天店里就提早打佯了。”图虎应了一声就跑,他现在住在水军大营里,自然是有腰牌,来去自如的。

  王霖泊也赶快的吩咐自己的亲兵,让他带个将领去领着富来客栈的人来船厂,没人带领着,哪怕富来客栈是建安侯的产业,店里的人也是不能随意出入水军大营的,更别提说防卫如此森严的船厂了。

  等到王况爬上了塔楼,就听得徐国绪的声音还在好一阵的抱怨:“真真是气死个人呀,某明明说的是某请客,怎么就变成大郎你请客了呢?”敢情是因为船厂里的人不卖他的帐而只认黄大所致。不管怎么说,对富来客栈而言,黄大请客和徐国绪请客没什么分别,都算是小东家的,但对外面人来说,那差别可就大了去了,徐国绪好不容易急中生智想出个和船厂诸人打好关交的法子,结果呢,效果是有了,但却不是他打好了关交,人家一样不认识他,只认黄大,将这人情记到了黄大身上,这对徐国绪来说实在是够郁闷的了。

  进了塔楼,就只见塔楼的前面,左边右边三面,各一排的从底下延伸上来的竹筒很是醒目的靠壁板立在那,这些竹筒有高有低,并不是很整齐,想来应该就是根据所要传声的距离而设的最佳长度,不同的声调那是有不同的频率的,也需要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才能达到共振的效果,从这点来看,几个老船匠已经深得声音传播技艺的精髓。

  每根竹筒上都有个独立的罩子罩着筒口,这是防止声音串了而造成杂音的,每个竹筒也都挂有刻了字的木牌,自然是对应着不同的需要让使用者好辨认的,这也是初期才需要,等到楼船的使用者熟悉了之后,自然就可以将木牌拿走,如此一来,不懂的人就没法明白其对应的功效,要是两国交战起来,楼船不幸被敌人登上了,也能在这方面占据一些优势,至少,调兵遣将的速度要快过敌人不是?但这在王况看来却也是多余,这时候的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有大唐如此发达的技术?别说大楼船,就是小楼船也没有造出来的。

  后世那所谓的希腊文明,不过是西方人因为需要一种自己的精神支柱而杜撰出来的文明历史,他们需要这样一种历史来和东方文明相抗衡。真正的希腊一词,出现的时间不过是十七十八世纪,希腊这个国家,也不过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更早的亚历山大大帝是不是真的存在,一直到王况穿过来的时候,也没有人能拿出确切的证据证明历史上真有其人。

  当然也不能说希腊文明全是杜撰出来的,这世界上最容易骗人的,就是半真话半假话,真话里掺着假话,让人很难分辨出来,事实也证明,西方人成功了。王况以前看西方人的考古就想笑,一个需要三个条件才能证明的事情,西方只要一证实了其中一件,就马上兴高采烈的宣布说全部证实了。

  第五四二章 天工造物

  试想一下,在华夏抛弃刀叉不用改用筷子作为餐具一千多年后,西方才从茹毛饮血的阶段,从用手直接抓东西吃的阶段慢慢的改用刀叉,这中间足足比华夏晚了三千多年,依王况估计,现在的西方人,还没有用刀叉做餐具的,也就是说,在大唐已经在东方绚放文明之花的时候,西方人还是处于非常原始的境地里,西方的发展,确实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但如果没有东方文明传播过去作为奠基,他们也别想发展那么快,即便是东方文明传播过去了,后世的西方,依旧保留着许多非常残忍非常野蛮没有人道的习惯,比如说西方一直有不少人相信,人肉可以治病,尤其是保存时间越长的,因此有不少人有收藏木乃伊的习惯,有收藏人头和人体器官标本的习惯。

  刀叉那是凶器,将凶器放到原本应该是心平气和,一帮子人有说有笑的进餐这么美好的场景中去,绝对就是野蛮不开化的表现,真亏西蛮子说得出口,竟然想要用他们那野蛮的所谓文明来教导华夏人怎么吃面条!

  发端于汉的丝绸之路如果从传递技术这方面来看,也可以看做是助长了西方强盛的诱因,深深埋下了西方人觊觎华夏财富和科技的种子。不是说不要丝绸之路,而是要看这路是怎么运作,不是什么东西都往外传,而是应该有选择性的传播,不将高科技和先进技术传出去的丝绸之路才是王况心目中的理想丝绸之路,幸好,李世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如今的番外人,再想从大唐获得先进技术,已经是难如登天了。

  也正是因为东方文明太过绚丽,使得西方人是如坐针毡,害怕华夏人有朝一日能重现曾经的辉煌,所以他们就要打击华夏人的信心,打破华夏儿女深深扎根在灵魂和骨子里的那盏永不灭的传承了几千年的明灯,这是只有华夏儿女才有的这么古老的传承,有了如此深厚的根基,只要有能力,就将能造出在他们那浅薄的根基上永远也无法造出的摩天大厦,这是他们害怕的,做梦都会因此而惊醒的恐惧。

  因此西方人就要千方百计的否认华夏文明所创造的许多奇迹,比如说他们否认毕升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如说他们信誓旦旦的说夏朝甚至周朝都是不存在的,比如说他们费尽心机的去试图证明人类的文明是发端于非洲的等等,但在王况穿过来之前,华夏的考古界给了西方人好几记非常响亮的耳光,先是在闽西发现了古木活字,然后是发掘出了夏朝存在的许多证据,再接着,又在中华大地上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类活动遗迹等等。

  好吧,既然自己现在来了,既然现在有机会了,这些今后就不会再发生了!

  王况不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幼稚到认为华夏什么都好,永远都好的。在他看来,西方也不是什么都不好,但得分阶段,最后的一两百年,那是比东方好,不管是科技上还是礼仪上,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后来好并不能证明前面好,而同样的,对华夏来说,以前好并不能证明以后也是好的。

  但有一点别忘了,不管满清是多么的腐败昏聩,就是不腐败不昏聩,所谓好汉难敌四手,西方列强单打独斗干不过华夏,但他们一联合起来,华夏再强也终究是招架不住的。狮子够强吧,但碰到一群的鬣狗也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所以说,后世华夏的落后,有四成的原因是满清的闭关锁国和昏聩所致,但豺狼强盗的虎视眈眈却要占上六成的原因。

  王况管不了他身死后的华夏走势如何,但他却可以做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将那六成的原因消弥到最小,这就是他的性子,将一切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这就是他要徐国绪帮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他不反对黄大要跟着出海的原因,只不过现在还没到机会跟徐国绪说,王况还没准备好,只有条件成熟了,他才会猛然发力。

  在这个世界上,国与国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公理正义,只有弱者才会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所谓正义上面,才会说什么都要和平,要和谈,对于强者来说,你敢跳我就打得你爬不起来,后世的米国就是如此的典范,他们并不会去侵占他国领土,但是绝对不允许你跳脚去挑战他的威严。二战时期,如果不是珍珠港被袭,米国恐怕将永远置身事外,大发战争之财。所以说,所谓的公理正义,永远是占在强者那一边的,有能力就有公理,有能力就有正义。

  我真的不是战争狂,我只是不想看到华夏有可能受到的苦难,王况越想越远,最后悚然一惊:难道自己真的那么嗜血么?不是的,我只是在做一个华夏儿女为华夏母亲该做的事,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不用担心藏在后面的手会对自己怎么样,王况早就有感觉,那双手,一定是自己同族人,否则他们也不会选上自己,也不会放任着自己在这里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见王况进来后又在沉思,黄大和徐国绪都习惯性的当成了王况又有什么想法了,便都不说话,都等着王况,王霖泊见俩家伙不吭声,也是觉着古怪,虽然不知道建安侯想什么,但跟着徐国绪和黄大的做法总没错,就也不吭声,一时间塔楼里沉寂了下来,这才有了王况的悚然而惊,就是因为突然静下来,环境猛的变化的后果。

  见几人连带着后面的水军亲兵都看着自己,王况挠了挠头,没话找话:“这塔楼隔音效果不错么,走,你们看够了没?看够了就下到底层去看看。”

  徐国绪本来等着王况的下文的,作为出海船队的统领,他现在也开始关心起楼船来,也是巴不得王况对这楼船有什么改进,现在见王况不吭声,大概也猜出了王况对这塔楼没什么意见,那么就是已经做到了最好了,既然已经做到最好了,他当然也是满意,可塔楼是塔楼呀,还有其他地方呢。于是他一听要去其他地方看看,就高高兴兴的打头阵,刚才他许多地方没能进去,但好歹也探过了一回路,大体上知道怎么走法。而且,打头阵也有他的私心在里面的,他想要在那些曾经拦着不让他进去看的人面前显摆显摆,十足的玩性,不过却也正是他之所以能和王况称兄道弟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他不以势压人,要真的亮出自己的身份,谁还敢拦他?去年朝廷下发的诏书里就已经很明确的说了,他就是出海船队的领头人,不过因为职务还没定下来,有人叫他统领,有人叫他总管,也有人叫他监侯的。

  不过这次他们都想猜错了,王况在考虑的是大方向,是和楼船无关的大方向,这个方向,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王况自己知道,不敢说的,哪怕是李世民也会赞成这个大方向,王况也不能说,只能是诱导,这天下,有谁敢站出来为皇帝指方向,告诉他你该怎么怎么做,不该怎么怎么做的?那干脆换你来当皇帝好了嘛。

  楼船很大,大到超出了王况的想象,从甲板往下有五层,负一层是厨房和膳厅所在,也是刀兵库和重要的待修备件所在;负二层和负三层及负四层则是空出来,以用做仓库,这仓库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