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正道-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迅就能从自身十二正经中精气运行的状况计算时辰。
“按照时辰来算,才过午时三刻,还有些空闲,不如回去问问那对人到了何处。”
想着,周迅抄了小路去了学子宿舍,这里倒是一排排的小院子,彼此之间有假山和盆景间隔开来,是只有经过考核的正式学子才能入住的。
里面的家具用品一应俱全,都是书院提供,算不上奢华,但也是小富之家的格局,几百个这样的小院子,也能住上千人了。
这花销,就是拿金山银海填进去也够呛。
要不说鹿鸣书院是江南第一书院呢,光是这里就能看出一二。
别的书院哪有这么多人,还有十倍于正式学子的旁听生?
整个书院一万多人,这背后的家族,同年同窗,还有同乡,历代走出的校友,彼此盘错结节,在大夏官场上也是一霸,号称“鹿鸣清流”。
周迅所在的小院比之旁人的又好上几分,是单门独院,当然也是因为周迅前不久捞到了一个讲师的职务这才分配到的好地方。
门前有不少柳树,屋后还有竹林,院子里有假山,月季,葡萄架。
走进去,里面已经有两个人在等着了。
见到正主回来,这两个仆人打扮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上前弯腰鞠躬。
“周公子,我等是巡盐御史林讳如海门下家仆,奉命给您送上回礼。”
周迅感到奇怪,面上倒是不显。
“可有礼单,书信?”
两个仆人对视一眼,恭敬地送上鎏金的礼单,蜜蜡封好的书信。
检查了一下,周迅拆开一阅,就收好书信,又去看礼单。
越看越觉得奇怪,这个时候送什么回礼呢?
这些年来周迅都是按时送节礼给林如海,林如海也照收不误,人情往来,回头也会送上一份回礼。
林如海后来任期满了,转去了盐政,做了巡盐御史。
这是个肥差,理论上可以大捞特捞,三年任期上起码能收到百万两雪花银。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其实这也是个棘手的位子。
历代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五个里面,有三个后来被贬职,一个被抄家,还有一个暴毙的。
8)
关于现实中的剑仙门派,以及还珠楼主
古来百艺皆是来学,独我剑术乃是往教。青城剑仙门,蜀山剑仙门,武当剑仙门,传授剑术,都是师傅寻弟子,不可弟子去寻师。
民国时期著作《蜀山剑侠传》的作者还珠楼主曾经去往蜀中,在深山之中得遇剑仙门中传人,讲述门中明末清出时期前辈们往事,这才有了蜀山这部巨著,专讲剑仙故事。
剑仙一脉,最是神秘,青城,武当,蜀山三处多有痕迹,应当并非谣传。
还珠楼主本人未曾得到传授。
请假条
荀家。
书房里,荀或拆开信封上的火漆,取出信纸,阅览过后,皱着眉头,拈着胡须,想了想,对外面唤了一声。
“去偏院唤周迅来,就说老夫有事问他。”
仆人领命而去,到周迅常住的僻静小院里,见到周迅。
自花朝节过后,周迅便一直住在这里,读书,练字,做题。
县试过后就是府试,题目难度还要更上一层。
县试大多考的是记忆,只需熟背经典、基础扎实,便十拿九稳。
到了府试,则会增加作文,即根据经典之中摘出的一句或者一段话,作为题目,应考者以此题目立意,破题,阐述,作文。
这就极其考验功底了,不是对于经典内容涵义熟悉之人,多半都会落榜。
科考经典,有十三本必考之经,二十六种常考典籍,三百多本前人参考著作……
要想过得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生员,取得秀才功名,这其中十三本本书必定都是要背诵下来的,而且都要能理解其中涵义……非如是,则不成生员,不得功名。
秀才虽说只是科举的最低功名,也不是那么轻忽的,必定都有非凡的记忆力。
周迅自老师手上获得了往年府试试题与前十考生答题集锦。
这可不比外面的书店之中所售版本,每一篇都附有老师亲笔点评,这是只有亲传弟子才能有的待遇。
周迅每天固定做一张试卷,破题十来次,反复琢磨,而今也有两个月了。
“练笔如练剑,都要锻炼腕力,眼力,都讲究精准稳,难怪王子能成剑客。”
此世读书人中有个流传的趣闻,前朝太师有个小儿子王明之,平时酷爱书法,在庭院中练字,用池塘洗墨,久而久之,那池塘尽为墨池,塘边梅花也被染成墨梅。
其后,前朝国灭,天下蛇蟒四起,王明之并家人几死于乱军之中,遂提剑杀人,虽不通剑术,但运书法,深得快准稳三味,一时如同狂草,杀穿乱军,竟逃出旧京都。
后来潜心练剑,三年大成,居然成为一代名剑客。
这王明之本来是一书法大家,练字久了,腕力眼力都有了,拿着剑就当成笔,铁画银勾,三年就练成一身好剑术。
虽然是趣谈,也足以说明练字与练剑的相通之处。
“考官阅卷,首看有无涂改、脏污,有明显污染者落榜;其次看字迹,字迹不工整者不入。官场明文规定,必须是馆阁体答题。”
馆阁体,四四方方,美观雅致,各地书店都有字帖销售,周迅此时就是在练习馆阁体。
“每题都有劣,良,优三等分,劣等分超过两题则不录。”
“文章立意不准,破题不深,都会失分,失分过多者也会落榜。”
“县试还能录一半,府试过者不过十之一二。”
“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实在是难,难,难!”
一口白气呼出,绵绵不绝,竟喷出三尺远,如同剑气。
周身骨骼鸣响,筋膜震动,隐隐有呼啸声,如同狂风。
周迅地脸上,手背上,快速冒出一层虚汗,出了一层油污,身上都有些嗖味。
持续了好一会儿,周迅一下掷出手中毛笔,正入笔架上,分毫不差。
“九岁之龄,武道筑基,打熬筋骨,入圣之阶。”
“我观想山君之意,震动骨骼,筋膜,肌肉,发出这雷鸣虎啸之音,可以排除杂志,调整身壳。久而久之,甚至能提高武道天赋,能走得更远。”
“可惜不能常用,每月也就能洗炼一次,多而无功,徒伤元气。”
这时闻到身上的味道,周迅也不吃惊,只是自顾自唤来下人,打满一水缸清水,跳进去,就在院中洗澡。
洗去这一层污垢,整个人都感觉到轻松,身心清净,仿佛脱去了束缚,自在多了。
周迅换了一身月白色长袍,头发用干毛巾擦干,披散在背后,远远看去,到有些雌雄莫辨。
下人在院子门口等候着,见周迅出来,就上前见礼,道。
“公子,老爷说请您到书房去,有事要问。”
周迅随口应声,就去了荀或的书房。
“老师。”
荀或见了他,头发还未干透,笑问着。
“又去洗澡了?”
“是,今日练武,出了一身油污,弟子不耐其味。”
荀或点点头。
“你这时就是要扎稳基础,不宜急于求成,趁现在骨骼经络都未定型,还有许多余裕发挥,这时多挖掘几分潜力,日后功力进境可以快上两成。”
荀或虽然不精通武道,但是眼力还是有的,周迅自然不会驳逆。
接着,荀或又道。
“林家人回金陵去了,听闻林如海不久将升迁,巡盐政布道使,是以林家女儿也去了金陵祖宅。”
荀或顿了顿,望望周迅,有些遗憾,
“老夫本是有意结亲,可林如海婉拒了!”
“说什么不忍父女分离,愿承欢膝下……才八岁的丫头谁会现在要她过门不成?”
“这是看不上你小子!也是我荀某面子不够大!”
“还不都是因为你小子是个白身!”
“哼!这次考试你小子要给我争口气,这府试院试都要过!还要拿个好名次!”
“府学之中,以南山书院为最,非前三名不得入学。那山长杜如懿,是老夫当年同窗……”
周迅闻弦歌而知雅意,回道。
“弟子必定考入南山书院,不给老师丢人。”
“嗯……”
荀或点点头。
“老夫知晓那林家女儿是个美人坯子,少年人慕少艾,喜好颜色,看上了她也属常事……”
周迅有些脸上发烧。
当时见了那三光真水,竟失去了往日定力,做出种种失态之举。
这时听见老师提起,自然觉得种种不妥。
“幸好我此身年幼,童言无忌,尚可缓颊……不至于给当成登徒子,毁了名声。”
周迅暗暗反省着。
“……只是日后不可如此,女子颜色再好,不如品德,无盐丑女,正是王业之基。成大事者,不可为美色所动……”
这是借着古楚王娶丑女无盐氏,不爱美色爱品德的旧事,来劝告自己了。
大意就是,莫愁前路无良妻,勤向窗前读诗书……
还有就是隐隐地不满,你是我弟子,怎么就见了个小丫头就被迷得举止失措?很丢人的。
周迅当即躬身拜下。
“弟子谨记教诲。”
第一百章秦风
林如海没多久就把自家宝贝女儿送入京城,托付给她外祖母家去了。
这个位子夹在江南甄家这个地头蛇和皇帝两头,两头受气,同流合污难免帝心震怒,清廉自守往往“意外身亡”。
有落水的,有暴毙的,有马上风的,有骑马跌死的……
不肯合作,自然就是这个下场。
甄妃就是前太子的母妃,江南盐政几乎就是前太子的钱袋子,顺昌逆亡,是前太子与皇帝斗法的战场之一。
尽管前太子兵变失败,可甄家还未倒台,这个位置依然是个烫手山芋。
所以……
“林如海这份礼单……来得蹊跷啊?”
“别是他已经控制不住局面了吧?”
灵台返照出书架,周迅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重的,按照约定解读信件,周迅得知了林如海真正传达的内容:
“苏华府,辰溪县,小粮仓。”
灵台推演不论过去多久,在外间都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只是其中消耗会在回到现世时立刻照入现实。
此时,周迅退出灵台境界,顿时察觉身内一层元气凭空减去,又被内景天地贮存灵机随即运化补上。
内景天地而今已经成长为一处洞天世界,有日月星辰、四季轮转,不逊于仙域天仙所能开辟的洞天世界,其中灵机源源不绝,只要不一次取用太多,就是百千万亿年间也无有干涸之忧。
有此依仗,临敌对阵,最不怕迁延岁月,打持久战。
“先生,先生可有回信?”
送礼物来的家仆问着。
回应他的是迎面一道寒光,照亮了庭院。
贴得近的那人猝不及防,被剑光拦腰斩成两截,剑气纵横,将一点逃逸的灵光扫灭。
“师兄——”
后面那人惊呼一声,放出一个用黄表纸糊好的草人,上面密密麻麻用九转灵砂写着符咒。
那草人落地生根,裂开嘴巴,发出诡异的笑声,随后被七八道剑光搅碎,彭地炸开,冒出许多黑烟。
“咯咯咯咯······”
烟雾中不知藏着多少枉死的冤魂厉鬼,被人驱使着满院子乱转悠。
趁此混乱,那人已经贴着墙壁,快跑出院门。
“周迅!你敢杀我师兄,必不得好死!”
那人心里暗暗发狠,就要回去师门告状。
至于回身去跟人正面斗法,他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方才那一剑,光凭剑光就能看出对方厉害。
就是在门中,他也只是远远见过上院的真传弟子可以比拟。
“这周迅居然是个隐藏这么深的剑仙,长老居然还让我们来试探!这是存心要借他之手来杀我们俩!”
“我明白了,长老是要给他孙子铺路,门中考评临近了,这次的内门名额只有四人。弄死我师兄弟两人,他好给他孙子安排进上院!”
“好好好,真是好个慈悲的长老!好深的心机!真是吃人不见血!”
“我若不死,必报此仇!”
这人突然有惊觉过来,赶忙从锦囊之中往外掏东西。
“那老不死的,最是个老谋深算的,临行前他还送了法器,肯定是有问题的!”
一时间来不及翻找,眼看着那边院落里面黑烟渐渐消散,他直接一把丢下锦囊,脱下外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