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我是科技教父 >

第9章

我是科技教父-第9章

小说: 我是科技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张春梅低头走了进来,她埋头整理着手头的资料。

  “有一份新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理论需要报道,你协助王绮琴把报道发布出去。”李学海吩咐道。

  “王绮琴?”

  张春梅的手一顿,困惑地抬头看向领导:“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报道应该是我来撰写的,跟王绮琴有什么关系?”

  “王绮琴已经写好了,你听她吩咐就行。”李学海再次说道。

  “领导,你的意思是让我听王绮琴吩咐?”

  张春梅那娇艳动人的脸变得胀红,“王绮琴不是被解雇了吗?怎么还有脸待在报社?”

  “哪来那么多废话,十分钟后,我要看到网上有这条新闻。”

  李学海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时间就是金钱,容不得浪费。

  “可是……”

  “没有可是,赶紧地。”

  半个小时后,李学海再次拨打之前的那个电话。

  “马总,您上网看看我们报社最新发布的新闻,你们要不要合作呢?”

  李学海得意的笑起来,嘴里嘟囔着:请说,要!


第16章 打响信息战


  From王绮琴:“林锋,我已经把新闻报道了出去!”

  F。林锋:“很好!谢谢你。”

  F。王绮琴:“我该谢谢你。”

  F。林锋:“客气。”

  林锋关闭小企鹅,转而登陆京北日报官网。

  《解密磁变频无线传输技术的全部理论》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详细理论分享,并附带电路设计图》

  《磁变频无线传输技术的真正用途——看过后会大开眼界》

  三条大字新闻被放置在网页最上方,抬眼就能看到这三篇最新报道。

  看到这里,林锋嘴角扯出淡淡的笑容。

  “高老头,一份秘制猪肋,多拿点餐巾纸。”

  “你小子知道我店里只提供三张纸。”

  “别这样嘛!给个面子。”

  “麻溜地滚粗,这是我店里的规矩,谁都不能破坏。”高老头一瞪眼,胡子都翘的老高。

  “按照自己的规矩办吗?”

  林锋苦笑着,说:“高老头,以后让高扬帮我做事吧!”

  “我儿子?”高老头褶皱的嘴唇抿了下,高扬连高中都没毕业,这点文化能做什么?

  林锋不可置否的点点头。

  “坑了你,我可不管。”

  高老头有些凌乱,实在想不明白林锋话中意思。

  “木有事!”

  林锋耸耸肩,低头开始消灭起吱吱冒油的猪肋来。

  ……

  京北日报官网由于访问量小,三篇新闻并没有引起关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篇报道被国内各大一线网站纷纷转载,终于将这一新闻推向高峰。

  “来自腾讯新闻网的最新报道:最近被炒热的‘磁变频’无线传输技术,终于在今天,它详细的理论被公开,以下便是其主要内容。

  ‘磁变频’的理论是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其中,我们能看出,这项理论是严谨的,并不像世人所说的那样,它不是悖论。

  在这一点上,我们采访了圳深市科研学会副会长,潭元华教授对此进行分析,请看详细内容:

  记者:潭先生,您对‘磁变频’理论怎么看?

  潭元华:很全面,很具有开拓性,恐怕是近几十年来最具研究价值的新理论。

  记者:那请问,是否可以实现呢?

  潭元华:理论我都已经看过了,实现倒没什么问题,但是发明人却跟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记者:玩笑?什么意思?

  潭元华:大家请看这份电路设计图,它的IC芯片有十几个,电子元件分布的也很复杂,如果我们来做这样的电路图,我认为是废板子。

  记者:潭先生,您都给我弄糊涂了,既然是废板子,是不是设计有问题?

  潭元华:不不,设计没问题,是发明人太天才了。他通过多种的IC芯片来放大电路板的相关功能,如果没猜错的话,其技术核心便是芯片的写入程序。它的编程手段才是使板子变废为宝的根本,就算我们按照设计图也制造不出来。

  记者:这不可能吧!

  潭元华:有什么不可能,编程语言已经有上千种,每年都在有新的编程手段产生。

  不仅潭元华给出明确答复,各地的科研机构也纷纷证实了理论的正确性。

  也就是说,在未来不久,我们就能享受到30米距离的无线传输功能。

  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使用‘磁变频’技术,能够压在到手机里面,还能压在到电池里面,这无疑证明它有很大的容错率……

  以上,腾讯记者张文轩报道。”

  这篇严谨的新闻报道,很快占据点击榜首,成为诸多新闻最有权威的一个。

  不得不说,之前关于这项技术的新闻,得到了最好的升温发酵。

  而广大的网友们,通篇浏览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先不说技术的真假,我想知道发明人是煞笔吗?难道不怕被人破解?”

  “这一定是炒作,又请某某一大堆教授给炒作?”

  “哼!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是真的,我直播日五档电风扇。”

  “发明人赶紧别BB了,一会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华国要崛起了,为祖国点赞。”

  “楼上煞笔!”

  新浪新闻头条——

  《原本由京北科技大学发布的“磁变频”技术,为何如今转为单独发表?》

  《“磁变频”技术的发明人到底是何许人也,请看深度探访!》

  百度新闻——

  《最新揭秘:“磁变频”的发明人是京北科大研究生!》

  《这项技术并未被注册专利,为何敢向社会公布?》

  搜狐新闻……

  国内所有的新闻网站都没有放过这一新闻,“磁变频”一词,瞬间被炒热,网络也被这个词所引爆。

  人民大众由最初的质疑,变成了好奇,好奇这技术是怎么样的?都有什么功能?对人体有没有害?等等诸多的疑惑。

  最终,人们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发明人身上。

  发明人是谁?是什么样的天才才能发明出这样的技术?

  不过,正由于从头到尾都没交代过发明人,所以大众的求知欲越发旺盛。

  目前,唯一知晓的便是由京北科技大学最先发布的,但一个二流的科技大学怎能发明出这样的技术?这里面似乎透着种种疑团。

  科技人士不解,人民大众不解,政府官员更不解。

  不过,这个档口,许多有实力科技公司开始蠢蠢欲动。

  虽然他们不理解其中的原因,但仍挡不住贪婪的獠牙,纷纷调动研发部门开始全力攻克“磁变频”技术,如今现成的理论和设计图就发布在网上,有谁不心动?哪怕发明不出30米距离的,发明1米距离的也是重大突破。

  华为总部调动百余名技术人员,召开秘密会议。

  京北大米总部,临时组建研发小组,全力攻克此项技术。

  中兴也不放过这次机会,他们以此希望振兴公司。

  联想更是紧急抽调了电脑研发部门技术人员,重新组建无线开发小组,并计划投入上亿元研发资金。

  国内各所科技大学也坐不住了,合作的合作,投资的投资,忙的不可开交。

  甚至有些资本大鳄已开始计划把“磁变频”技术注册成自己的专利,让这项技术给自己盈利,他们才不会在意是谁发明的,只要能带来利润就行。

  在这短短一天时间时间里,林锋的“磁变频”技术资料被下载了上亿次,并且各个科技论坛、新闻网站、家具生活、掏宝网等等,都能看到相关理论的发布。

  这一理论,在这一刻起,开始进入人民大众的视线。


第17章 影响


  京北科技大学,校长室。

  “无可奉告!”

  “对不起,无可奉告。”

  王明不断的接听电话,口中重复着“无可奉告”四个字。

  挂断电话,他看向对面的陈建良,脸色越发的难看。

  “你说,林锋玩的什么花招?”

  陈建良阴晴不定地摇头道:“暂时还不知道,不过他这么做宣传似乎没有好处啊!除了能吸引目光,带不来任何利益。”

  毕竟一项有竞争力的产品问世之后,会被各方有实力的人倾塌碾压,很少能有一条路走到黑的。

  王明也思考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林锋铁了心不会和别人合作,要不然也不会拒绝学校了,那么如今的作为……

  炒IP!

  一个词在突然在王明脑中萌生。

  “坏了!”

  种种的运作手段,和炒IP如出一辙。

  “快把林锋电话给我,晚了就一切都完了。”王明快要哭了。

  “炒IP?”

  陈建良愣了愣,不明所以。

  ……

  中科院,主办公楼。

  余远山夹着报纸,先给自己满上一杯茶水,才坐在办公桌前,翻阅起今天的京北日报。

  “磁变频理论全部公开?”

  余远山先是皱起眉头,很快他就想到了林锋发明的技术正是这个‘磁变频’。

  “看来,小锋这是打算自主创业了!”

  余远山有些欣慰,后辈人能遵从老一辈人的话,这点上让他这个土埋半截的老人暗爽。

  不过,他又想到了专利的事情。

  “胡闹,这不胡闹吗!在创业之前起码也要等专利注册出来再说啊!”

  余远山急的站起了身,匆匆拿出电话就想给林锋拨打过去。

  可在这时,一个浑厚的男声叫住了他。

  “远山啊!林锋是不是林文凯夫妇的儿子?”

  中科院院长白建东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

  “是的,院长,之前我对你说过,你还打算找校方合作呢!只是被林锋拒绝了。”

  余远山放下电话,详细的解释道。

  作为院士,面对BOSS,谁敢撒欢?

  “哦?这事我都忘了!”

  院长白建东推了推那副覆盖满脸的大眼镜,顿了下说道:“你把林锋找来,我想跟他谈点事。”

  余远山心中一惊,作为中科院的老同志,有些“道道”没人比他更清楚。

  林锋和中科院合作,成果不会属于林锋,而林锋所能得到的顶多就是一个研究员称号,至于利益什么的话,恐怕没戏。

  这也是余远山劝林锋创业的原因,自己创业不用看别人脸面,就算混得再不好,也不会差打哪儿去,但与他人合作,优劣就很难说了。

  “院长,林锋是京北科大的学生,这样会不会让外界认为我们中科院是利益斗争的收容所,毕竟我们不玩外国那一套。”

  余远山这话说的很有深意。

  在国外,被抛弃的人,仍旧有用武之地,毕竟人家讲求资本第一。

  可是,在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有些事是看情面的。

  余元山也是在提醒院长,在林锋这件事上,有着难以想象的复杂关系。

  中科院的门面不能抹黑,爱惜羽毛有时候比获取利益更重要。

  白建东低头陷入沉思,心中所想的并不是林锋,而是回忆起四年前中科院开展的无线充电技术研究。

  要不是因为一些意外,恐怕中科院早就把这项技术给研究出来了。

  想起这个意外,白建东不由一凛,说:“我自有分寸,你先把林锋找来。”

  说着,白建东反身走了几步,又道:“你再去趟专利局,看看专利的情况,如果专利没被申请,我们中科院就先申请。”

  “我们申请?”余远山端茶杯的手一顿。

  “对,我怀疑林锋的‘磁变频’技术是他父母所研究的技术。”

  “不能吧……”

  “没什么不能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这项技术还真属于中科院。”

  老院长白建东咳了咳,催促起余远山来。

  “你现在就去专利局,快点。”

  “是!”

  国家专利局,3楼会议厅。

  此时,一场紧急召开的会议正在举行,各领导单位个人都出席这场临时会议,而且还多了不少人,那几个西装革履的人以前并没有在专利局见过。

  “关于网站上发布的‘磁变频’技术,据我得知,并没有注册专利。

  虽然许多专家教授都声称这项技术暂时破解不了,但是有些事不得不防,毕竟这是国人发明的技术。”

  ‘磁变频’技术最开始出现在华国,不可能是外国人拿到国内先炒作,必然是国内某人率先发明此技术。

  他作为专利局的一名干事,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国内企业受到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