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都市大发明家 >

第76章

都市大发明家-第76章

小说: 都市大发明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队在树林的掩护下缓慢的前进了五公里左右,然后~进入了一处灯火通明的隧洞中,又继续往前行进了一段距离,到达被钻空的山腹后,才停下来。

    张伟下车后,好奇的打量着四周的环境,望着头顶那十几米高的天花板,啧啧赞叹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核掩体吗?”

    刘跃民介绍道,“没错,这就是能够抵挡核武器爆炸的地下掩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爆发,前苏联领导人扬言对中国实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瘫痪中国130个大中城市,我们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在北京、太行山等多个地区建设了大量核掩体。

    这里就是其中一个,整座大山已被“掏空”,底部由近百枚大型弹簧支起,以便于承受住天然地震或遭到核攻击时的强烈震动。顶部和四周都被厚达数百米的花岗岩包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掩体。通往外界的大门厚达2米、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一旦关闭后则“与世隔绝”,可在受到核打击时抵御强大的冲击波、核辐射等的毁伤,可谓固若金汤。

    有了这些核掩体,苏联、美国即使先发制人,首先向我们发动核攻击,也无法摧毁我们的核反击能力,我们可以后发制人,进行反攻。

    不过,这个核掩体已经废弃很久了,是在机器人项目启动之后,才再次启用的。”

 第一百三十章 方舟

    “哎,人类发明的武器越来越恐怖,地球上也越来越危险,核武器、生化武器都足以将人类毁灭几百次。”

    张伟感叹道,浑然忘记了自己也制造了恐怖的杀伤性武器。

    “确实,人类时刻处在毁灭的边缘。一旦大国之间爆发核大战,地球不会有事,但是人类会灭绝。如果世界核大战真的爆发,在几个小时内就会结束,数万枚核弹同时爆炸,将有20多亿人成为直接受害者,而且会使地球进入核冬天,厚厚的烟云遮盖着天空,终日不散,陆地再也见不到阳光,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气温急剧下降,绿色植被冻死,海洋河流冻结,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被毁于一旦。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核大战后活下来。

    不过,核武器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抑制战争。自打人类世界打过二次大战之后,就没有发生过席卷全人类的大规模战争,尽管前苏联和现美国曾经进行了长期的冷战,双方的核武器都可以把对方毁灭很多次,但是却始终保持克制。这就是因为核武器的威力太大,固然可以毁灭对方,自己也会被对方的反击毁灭。

    我们国家建国之初,军事武器落后,国防较弱,美国、苏联对我们虎视眈眈,直到我们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让我们国家开始得到安全的环境,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

    刘跃民一边领着张伟向前走去,一边说道。

    “核战太可怕了,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发明核武器的克星。”

    张伟心中暗道。他的能量防护罩技术虽然能克制核武器,但是所消耗的能量实在是太恐怖了,只能将一小块区域纳入保护范围。

    激光拦截技术怎么样?对于核武器的防御,最有效的就是拦截其运载武器,让对方的核武器刚发射就被击落,而天基激光武器可以做到这一点。嗯,将来必须得研究一下激光武器。

    在他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跟着刘跃民来到了一道巨大的金属门前,大门宽约五米,高约十米,旁边有一个控制开关。

    刘跃民走到控制开关前,开始输入密码,随即大门“轰隆隆”向两边打开,露出了一部升降梯。

    张伟跟刘跃民走进升降梯后,刘跃民扳动了一个手柄,然后升降梯就“轰隆隆”往下移动了起来,来到了两百多米深处。

    走出升降梯后,张伟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刚走出大厅,便有一个头发半黑半百、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

    中年男子走到张伟跟前,仔细打量了张伟好一会儿,方才郑重的伸出手,笑着说道,“你就是张伟吧?”

    “你好,我就是张伟。”

    张伟礼貌的笑道,“怎么称呼?”

    “我叫李爱民,是机器人项目的负责人。”

    李爱民说完,旋即感慨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你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后生可畏!”

    “多谢夸奖。”

    张伟不要脸的接受了对方的夸赞,说道,“三款军事机器人的设计资料我已经带来了,要不……我们赶紧开始?”

    “没错,任务要紧,咱们赶紧开始,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已经在会议室等候了。”

    李爱民神色有点复杂,一方面为军事机器人的设计完成而高兴,另一方面,他感到脸上有点火辣辣的,自己领导上千人的研究团队,努力了这么久却收效甚微,而张伟却在短短十几天内独自完成了设计工作,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差距吗?

    在李爱民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进了最右边的一条隧道。

    张伟好奇的左右打量着,问道,“这个地下核掩体到底有多大?”

    李爱民回头介绍道,“这里深埋在数百米的花岗岩层下,名为地下核掩体,事实上就是一个末日庇护所,用以保证核战过后政府还能够正常运作,并发动核反击。整个庇护所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就像一座小型城市一样,内部设施非常完善,有办公区、休息区、仓库、储水设备、餐厅、医院以及和外界联系的控制中心,如果仓库装满,完全可以容纳两千人在这里生活半年。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核战争几乎不可能发生,这里就被弃用了,前段时间才再次启用。”

    张伟听了之后,就莫名的想起了电影《2012》里面的方舟,当全球发生核大战或者生化危机的时候,这里就是方舟,不过,肯定只有少数官员及其家属才有资格进入这里,普通百姓压根就不知道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就算知道了也进不来。

    他心中暗道,自己将来也要打造一艘类似的方舟,就算地球灭了,自己和家人、朋友也要能够安然无恙。

    几分钟后,张伟跟着李爱民来到了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会议室内已经坐满了人。

    李爱民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张伟,不过其实根本就不用介绍,因为在座的人基本都能认出张伟,毕竟张伟的知名度太高了。

    张伟也礼貌的和众人打招呼,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了李爱民。

    李爱民激动的接过u盘,大家也都眼神火热的看着那个u盘,就像看着心爱的姑娘,因为u盘里存储着他们梦寐以求的技术资料。

    李爱民迅速将u盘连接电脑,然后打开u盘里的内容,大家也都立刻将目光转移到了投影屏幕上,既惊讶又激动的看着上面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数据。

    完美!

    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

    许多研究人员都是热泪盈眶的看着设计图,半天说不出话来,还有一位研究人员激动地心脏~病发作,还没来得及吃救心丸就晕了过去,被送去紧急抢救。

    看完所有设计图纸后,所有研究人员都将目光投向了张伟,一些年轻研究员的眼神中还有着毫不掩饰的崇拜。

    十几天的时间,就能独自设计出如此完美的军事机器人,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李爱民开口说道,“跟你这样的天才处于同一个时代,既幸福,又悲哀,幸福是因为可以亲眼见证科技的大爆发,悲哀是因为只要有你在,其他科学家、发明家都会黯然失色,不是他们的光芒不够耀眼,而是你就像恒星一样耀眼,将他们的光芒都掩盖住了。”

    他觉得,无论用什么词语来夸赞张伟,都不会显得夸张。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术顾问

    张伟最爱听别人夸赞他了,以前脸皮薄,他还会谦虚的表示自己能成功是因为运气,经过这么久的磨练,他的脸皮也变厚了,因此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各种夸赞,他现在一般都会臭不要脸的直接接受。他的理由也很强大,夸赞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美好,所以为了谦虚而谦虚会伤了别人的心,让别人以为虚情假意,总之,是一种不和谐的行为。

    于是,在听了李爱民的夸赞后,张伟不要脸道,“谢谢夸奖,但是你这样夸我,我会膨~胀的。”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顿时哑然无声,在场众人大都神色古怪的看着张伟。这可不符合一个科学家的形象,科学家嘛,要谦虚、稳重、低调。

    有些年轻研究员觉得偶像的形象崩溃了,“以前就听说张伟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和表扬,原以为是小道消息,没想到真~相如此残酷,原来张伟也是有缺点的,太不谦虚了!性格有点张扬!不过话说回来,人有百态,也没有谁规定科学家或者发明家一定要是古板谦虚低调的人,只要在自己的领域内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就足够了。”

    也有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这只是无伤大雅的个人风格问题,美国人其实也是这样,不但喜欢表扬别人,也很喜欢自我表扬,走到哪里都甜言蜜语,你若是夸他,他会欣然接受,大方地回答“谢谢”!而且,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自谦并不以为然,反而会认为你缺乏自信。再说了,张伟虽不谦虚,但也绝不骄狂,待人极有礼貌。

    “张先生,我看了设计图后,有一些疑问,你能不能给我解答一下?”

    李爱民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连忙开口询问,打破尴尬局面。

    “当然可以。”

    张伟点了点头道。

    在回答了李爱民的问题后,其他研究人员也纷纷提问,张伟也都立刻给出了准确的答案,让这些研究人员不得不佩服,张伟的技术能力,绝对是全球最顶尖的,毋庸置疑!而且知识很全面,就像一本活着的百科全书!

    回答完所有问题后,李爱民便一挥手,宣布工程正式开始,要在最短时间内将三款军事机器人的样品制造出来!

    在其他人离开后,张伟和李爱民商量了一段时间,也起身朝外走去。

    离开地下核掩体时,张伟发现,这里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起来了,响起了一阵阵的机器轰鸣声,外面还不停地有材料运进来。

    在李爱民的强烈要求下,第二天,张伟又来到了这里,监督并指导机器人的制造过程,为此,他还被李爱民给安排了一个“机器人项目首席外部技术顾问”的职位。

    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已经有很多部件被制造出来了,就连单兵装甲的主骨骼都大致成型。

    这就是国家的力量,只要下定决心要干一件事,效率就会异常恐怖!人才、材料、设备应有尽有,想要多少有多少!

    第三天,人形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就已经被制造出来了,然后被军方运走,进行实战检验。单兵装甲的制造也已经进入了尾声。

    第四天,张伟赫然发现,这里多了很多人,他稍微一想,便恍然大悟,今天是单兵装甲完工的日子,肯定有很多人来蹭功劳,让个人履历上有光辉的一笔。等将来哪一天,国家公布参与这一工程的人员名单时,他们也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这就是招牌和资历。至于他们在这一工程中做出的贡献嘛,那就不得而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一号首长要来这里,亲眼见证中国第一台单兵装甲的诞生!为了能在一号首长面前露个脸,很多人也是削尖了脑袋,托各种关系来到了这里。

    “首长来了。”

    “大家安静,保持安静。”

    ……

    一阵小骚动后,这里彻底安静了下来,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没过多久,首长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神情激动的将军。随着他的经过,周围的研究员们也是自觉地让出了一条路。

    “小张,了不起!”

    首长走到张伟身前,拍了拍张伟的肩膀,笑着说道。

    “多谢首长的夸奖。”

    张伟微微一笑。

    首长又跟在场的重要人物一一握手,然后宣布道,“开始吧。”

    有了首长的示意,李爱民立刻高声喊道,“开始组装单兵装甲!”

    听到命令后,早已准备就绪的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

    “小张,趁现在有空,你给我介绍一下单兵装甲的性能吧。”

    首长认真的看了一会组装过程,便对张伟说道。

    张伟闻言点了点头,开口介绍道,“这款单兵装甲是集防弹~性、信息化智能化、机动性于一体的半智能化作战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