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机动战士WS >

第67章

机动战士WS-第67章

小说: 机动战士WS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秒之后,风宇已经出现在BH基地旁边的太空中,MW原型机水蓝色的涂装在蓝巨星的照耀下蓝得发亮,如同一颗毫无杂质的蓝宝石,散发着令人着迷的致命诱惑。

作为斩舰俱乐部机师,风宇对于UAC的斩舰而言确实是很致命。

在众目睽睽之下,MW原型机开始向第四宇宙速度加速,并且毫无掩饰地径直飞向BH基地,嚣张得让一些急性子的UAC军人破口大骂。

风宇做到这个份上,BH舰队留守指挥官就算再笨,也知道眼前这支突如其来的新亚洲舰队究竟打的什么主意。虽然他不太相信以眼前这支舰队的规模可以拿下这座半要塞,却还是慎重地下令发射激光定向通讯,将即将发生在基地的战斗通报那些外派氦…3采集基地的护卫编队。

因为这些护卫编队的活动区域非常稳定,完全就是围绕第五、第六、第七行星这些氦…3采集基地巡弋,因此凭借激光定向通讯,BH基地基本上随时都可以和这些外派编队取得联系。此时此刻,基地指挥官将情况通报各编队,虽然没有让他们回援的意思,却也提醒了各编队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换句话说,第1编队的存在从这一刻起,在BH星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第十九章 斩舰刀


BH基地留守编队共有超新星级主力舰1艘、巨行星级驱逐舰2艘、彗星级驱逐舰2艘、行星级驱逐舰5艘,另有大力神级运兵舰1艘。这些战舰加一起,搭载的机动小队共计12支,比机动军第一编队略少。但是UAC方面却有多达500架铁球,虽然近战乏力,但是远程集火却也是巨大的威胁。

不过这些都未给风宇带来麻烦,第1编队出现得很突然,BH基地留守编队哪怕反应再快,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做准备。要知道即便是采用三班倒的轮值,也只有四分之一的战斗人员保持在三级战备状态。

而从三级战备转入实战,动作最快的也得两分钟时间,这段时间完全就是站着挨打的命。两分钟时间刚够战舰离岗,但是速度却还未提起来,要加速到110公里/秒的第四宇宙速度还需要半分钟时间。两分半钟时间对于第1编队而言,就是5轮集火,就意味着至少有5艘UAC战舰要被击沉。

基于这种情况,BH留守编队肯定不能傻傻地出港挨揍,只能先弹射机动小队和铁球部队,让机动力量来延缓第一编队的第一波攻势。但是机动小队从机师就位到整备弹射,也差不多要花去同样的时间。

而在此之前风宇的MW原型机已经顺利突入了BH基地刚刚开启的R粒子护罩,对方的机动力量根本没机会和他打照面。突入护罩只是要塞破袭战的第一步,完成这一步之后,他便无需担心被粒子束武器攻击,受到的远程威胁小了一大半。

但是还是有新的难题摆在面前,那就是半要塞外壳的镜面装甲。镜面装甲近乎于全反射,将蓝巨星的强光和辐射向周围的太空转嫁。MW原型机正面飞向BH基地,就得直面这一困难。

不过早有准备的潘克少将不可能忽略了这一点,整备兵为风宇准备了可抛弃是滤光板,安装在原型机光学传感器集中的机体头部,过滤掉98%的光强,达到传感器能够接受的地步。

只是滤光板有利有弊,滤掉了大部分光强之后,会使得原本正常亮度的物体变得黯淡无光,无法被正常捕捉。于是MW只有在直面镜面装甲的时候才能使用滤光板,一旦突破这层障碍,就得立刻抛弃这个临时挂载的装置。

换句话说,风宇的机会只有一次,一旦突破半要塞的外层装甲进入BH基地内部,抛弃了滤光板,这场战斗便没有转圜的余地,要么一鼓作气直捣黄龙,要么退出导致整场战斗甚至战役的失败。

第1编队攻击BH基地的方向是逆时针45度角,即从第五行星轨道切入第四行星轨道。从这个角度攻击橄榄球形的半要塞,面对的便是成片的镜面装甲,唯有4个呈90度角均匀分布的2000mm舰炮发射口是向外敞开的。

不过风宇不可能从舰炮发射口突入,这可不是当初在W1太空城空港里头的战舰,这是一门2000mm的超大功率超大口径舰炮,巨大的能量场会熔化发射口范围内的一切金属物质,哪怕是王牌机师的专属定制机体也一样扛不住,更遑论MW原型机。这些主炮发射口内的材料都是特殊配方的耐高温陶瓷材料,连高斯炮的金属弹丸在射入发射口的瞬间也难逃熔化的厄运,绝不是突然基地内部的生门。

至于半要塞外壁的那些镜面装甲,厚度也远比战舰装甲板厚得多,根本不是长度仅有6…8米的合金军刀能够突破的。若是用120mm高斯炮去轰击,怕是也得瞄准同一位置射击上百发金属弹丸才能奏效。就算是那种专注于远程攻击的王牌机师的专属定制机体,也携带不了如此大的弹量,更不用说以近战著称的MW原型机。

当然,这也都不是问题,潘克少将不可能把风宇派来面对这厚实的镜面束手无策,肯定有所准备。而他为风宇准备的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机动战士大杀器——斩舰刀。

斩舰刀确切地说不是一把刀,而是一具一次性的能量发生装置,可以瞬间激发一束长度超过10米、持续数秒钟的大功率刃形能量束,近距离熔穿战舰或者要塞的外层装甲板。对于驱逐舰这样的中小型舰种,斩舰刀可以直刺其动力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刀斩舰,故而有了这个霸气绝伦的名字。

当然,这种大杀器的造价自然也不便宜,其蓄能材料及激发装置都需要消耗极为稀有的战略资源,自然不会随随便便给每一位机师都装备。就算是王牌机师,也只有在执行特殊的对舰作战时才会申请一把斩舰刀来使用。

也就是说,潘克少将也是下了大本钱,专门就这一战为风宇申请了一把斩舰刀来实施突入BH基地的任务。

此时风宇手中的这把斩舰刀所能激发的能量刃长度为10米,激发时间2秒,是最基本型号,但也足以切开半要塞的镜面装甲。

逼近到距离镜面装甲一米不到的距离,风宇控制自己的座驾以BH基地外壁相同的线速度逆时针飞行,即与其保持相对静止。

然后MW原型机先是用肩部120mm高斯炮在身前的镜面装甲上打了一个小坑,这是为了破坏其表面的光洁度,减小其对能量的反射能力,避免斩舰刀的能量刃被反射。

随后他从背部挂件上取下长度达到一米的斩舰刀刀柄,事实上也就是激发装置,对准眼前镜面装甲上的那个小凹坑,摁下激发开关。

只见一束炙白的能量束瞬间从刀柄伸出,穿入那个凹坑并且一路向里延伸,只是从风宇的角度看不见镜面装甲内里的情况而已。不过他没有犹豫,也没有时间去浪费,立刻挥舞斩舰刀刀柄,在MW原型机身前画了个直径20米的圆形。

手中没有任何阻滞的感觉,斩舰刀的能量刃就像面对近乎真空的太空一样,随着MW原型机的手部动作画了个圈,在镜面装甲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切口。

MW原型机立刻抛下已经熄灭的斩舰刀刀柄,将身体贴上这个圆形的中央位置,背后矢量喷口全开,将被切开的圆形镜面装甲向基地内部推去。

下一瞬间,风宇的眼前一片黑暗!


第二十章 强突


(感谢各位的保底月票,名单就不一一列明了。顺便说一声,明天我家老二要来到这个世间了,基本上我得忙一天,估计是没法更新的。敬请见谅。)

在面对黑暗的瞬间,风宇的脑子也有点儿发蒙,不过他从来都不是那种会手忙脚乱的人,立刻打开MW原型机自带的照明灯。发现监控画面依然是一片黑暗之后,他一拍脑门,想起了问题的根源——滤光板。

从MW原型机头部摘掉了滤光板之后,监控屏上立刻恢复了光明。只见一块圆锥形的巨大金属块斜靠在一边,这便是刚才用斩舰刀切下的那片镜面装甲,厚度达到了9。144米,即英制10码,若非是斩舰刀,还真是拿他没办法。

让座驾站在装甲内壁上,感受着达到2个G的离心力,看着这块镜面装甲的形状,风宇不禁有些后怕,他意识到之前自己几乎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如果BH基地外壁的半径再大一点,离心力再大一个G,MW原型机便没有足够的力气将这块切下的镜面装甲推进去,这次的作战也将宣告失败。

真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反锥形切割,即切出一个外大内小的圆锥体,让半要塞自转产生的离心力自行将这块被切下的镜面装甲向太空甩出,MW原型机便可以保证进入基地内部。

花了几秒钟让自己冷静下来,风宇将教训牢记,然后便抛开了无谓的懊恼,开始观察半要塞镜面装甲背后的世界。

这是一片如同在建高楼外墙一般的球壳状空间,无数的金属支架用来安装及固定半要塞外壳的镜面装甲。支架的另一面则是基地功能区的外墙,两侧之间的距离大约是五十米,通过空气对流来带走镜面装甲传递进来的热量,以避免高温伤害到基地功能区内的人员。

风宇只要找个合适的位置,再打穿功能区内壁,便可以完成突入BH基地的第二步骤。

根据突入镜面装甲的位置推算,MW原型机此刻距离远日点空港不到3公里。而这座橄榄球形半要塞长轴为15公里,短轴为7。5公里,动力部位于要塞正中心的中轴区,距离此处直线距离约5公里,但是考虑到风宇不可能一路穿墙走直线,那么实际的距离应为6公里多。

至于BH基地指挥部的所在地址,相对来说比较难判断一些。因为半要塞是处于自转状态的,指挥部又不是处于中心或者中轴位置,只有真正进入基地功能区之后,再根据MW原型机具体所处位置来判断。

无论是从效率还是稳妥性来看,攻击动力部都是风宇的首选,他只要驾驶MW原型机一路向“上”,便会很快来到中轴失重区,然后再往中心深入大约4。8公里,便会抵达动力部,几乎不存在迷路的可能性。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风宇毫不犹豫地便启动粒子光刀,准备在功能区的外墙切开一条临时通道。这里必须说明,无论是战舰还是要塞,其R粒子的作用范围均为护罩层到外甲板之间,一旦突入了装甲板,粒子束步枪和粒子光刀均可以正常使用。

BH基地功能区外墙并不是固定厚度的,最厚的地方超过10米,而薄的地方则只有2米。决定这个厚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上面是否有建筑物,比如上面是否是通风管道。很明显的,通风管道位置的外墙厚度最薄,只有2米,粒子光刀可以轻松切开。

对于这一点,风宇自然是早有准备的,三维解构地图中清楚地标明了,功能区外墙根据颜色的不同代表着上面对应的位置,这也是UAC为了方便自己维护而设计的。其中蓝色区域就代表通风管道所在位置,眼前不远处就有一片,MW原型机立刻飞了过去,激活粒子光刀,三两下就给自己开了个临时通道。

这条临时通道切开之后,上头是一间库房样式的大型建筑,挑高约30米,MW原型机站在里头,就像一个正常人站在房间里的感觉一样。库房里有无数封装的物资整齐地堆叠着,看样子都是挺重要的东西。

不过风宇可没有时间在这里探查,他必须尽快离开,前往半要塞动力部。库房大门就在MW原型机右侧通道的尽头,一眼就可以看见,不过那里通常有大量安全措施保护,且大门的装甲厚度通常也是非常可观的,从库房正门离开,显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机动战士是一架暴力机器,面对这种事情当然要简单粗暴——直接破墙。至于这么做会引发警报系统什么的,那就无关紧要了,这会儿双方都已经处于交战状态,警报不警报的一点儿差别都没有。

根据战前阅读的三维解构地图,风宇知道BH基地里的库房均位于外圈的高重力区域,其屋顶直接就是上面一层的地面,厚度基本都在十米以上,只有斩舰刀才能搞定。而MW原型机这回带来的斩舰刀就那么一把,用过就报废了,所以此路不通,必须从侧墙突破。

从库房侧墙破墙而出之后,果然能够听见警铃大作,随后就见不远处的值班室里头有卫兵端着武器冲出来。但是在看到引发警报的元凶居然是一架新亚洲的机动战士后,那些卫兵立刻四下散开,生怕被被这架水蓝色的大家伙给盯上。

不过风宇可没那闲心去屠杀那些卫兵,而是转头去看了看库房外墙上的编号——“M05”。这个编号风宇记得是什么意思,代表的是第五资材库。

M系列仓库一共10座,都在同一区域,分布在一条能够通行大型载具的主通道两侧。然后顺着这条主通道往前,便能来到货运专用通道,也就是货运用的辐条升降梯,可以直接升上中轴区。

风宇在原地转了一圈,很快便根据各个方向通道的不同规模,判断出了与左侧通道相垂直的那条横向通道便是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