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工程,更需要各县之间相互的配合,还有神策府所有的机构,也需要磨合起来,这其实也是一次考验,因为任何一处掉了链子,那么整个大局就可能被拖累。
秦少游有时候,将王琚叫来,倒是带着几分欣慰的口吻:“此事一旦放手去做,又何止是利郡利民,大大提升整个弘农郡的实力,真要能动起来,把事情办好,对于弘农郡所有的官吏,也是一件极好的事。”
这是秦少游的本心话,神策府不比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地方官吏,往往过于松散,职能极少,可是弘农郡不同,随着工商的发展,弘农的许多生业已经开始不断的细化,不但产业的结构更加精细,而且各种新事物也开始涌现,若是似其他地方那般无为而治,把绝大多数的职能甩给本地的豪强和士族,这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受制于人,比如地方官,往往是对工商没有任何兴致的,可是弘农不得不去引导,比如地方官的税赋往往比较粗糙,可是弘农的税赋却是多样,工税、农税、商税比较多样,若是没有足够的效率,甚至委托他人,那么留之有什么用。
可是毕竟孟津是破天荒出来的东西,一切都是新东西,许多招募来的官吏往往依旧还改变不了过去的思维,显得有些惫懒,甚至对自己的职能都难以厘清。
而这一次,某种程度来说,是将神策府所有的机构统统聚合在了一起,一起去办一件大事,各房各县,该如何配合,如何提升效率,如何简化一些繁复的官场礼仪,这些,统统都要在这一次大兴土木中去改变。
若是改变不了,则可能滋生民怨,可能出现无数个篓子,而这些篓子若是积累起来,就可能发生变故。
可若是改变了,并且得以焕然一新,那么自此之后,将会缔造出一个新的组织架构出来,完全有别于朝廷的地方官府,关乎这一点,秦少游倒是颇为期待。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疯狂年代
在几经商讨之后,终于把此事给定案下来。
紧接其后,各房之间便开始动了起来。
礼房开始张贴文告。
而因为开拓运河,所以也开始大力的收购土地。
毕竟运河的拓宽,总需要大量的田地,还需要预留各处码头的空间,弘农郡的贱地政策此时便发挥出了效果,收购时虽然地价应声涨了一些,不过总算花费不大。
刑房已下文各县,让捕役协助工坊人员丈量土地了。紧接着,便是收购材料,征募劳力。
一切,都是有条不紊,暂时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差错。
倒是外头却是群议汹汹,之前许多人只是观望,而现如今,却有了确切的消息,于是满城轰动。
几乎可以想象,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因为这一切,在孟津已经发生过一次,随着大规模土木的兴起,木材必定大受欢迎,加工木料的工坊肯定不愁销路,而要木材加工,就必须得采木,所以伐木的作坊肯定要大受裨益,伐木和加工木材需要工具,大规模的大兴土木也需要大量的工具,那么铁器想必也要兴旺起来,各处的铁匠作坊,还有冶炼铁矿的铁坊,俱都能得到诺大的好处。
而一下子,可能要征募近十万的匠人和劳工,这些人可都是要从那神策府领工钱的,他们要衣食住行,这是什么,都是钱啊。
一下子,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几乎是一日之间,可谓是百业兴旺起来,短短半月,各种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原先进了孟津还无所事事的人,可是现如今。却都成了所有商户争抢的对象,人力在这个时候,变得尤为珍贵起来。
且不说接下来神策府要大规模用工,眼下这么多兴建的作坊,也普遍都缺劳力啊,工价半月间涨了许多不说,大量的作坊也就开始开工了。
各种商品,在此刻也变得短缺起来,比如前几日周记的一处铁坊,他们主要生产一些铁具。原本的买卖只能算是不咸不淡,说好也好不到哪里,可是说不好,也能勉强的维持,可是这些日子,那东家真是像天上砸下来了陷阱一样,各种工具的定制,即便是这小小的作坊从今岁到了明年,只怕也难以交付出去。
从前一个月。不过出数千斤铁器的货,而如今,单单订购的算起来,便是十几万斤。铲子、锄头、斧子、锯子、刨子什么都有,还有铁钉之类,现在市面上倒是都在疯抢,这位东家有点傻眼。像是做梦一样,他乐不可支的接了买卖,却猛然发现。自己只怕要如数交出货去,却是比登天还难。
办法也不是没有的,眼下这么好的行情,那还有什么说的?当然是二话不说,赶紧招募匠人和学徒,还要扩建自己的铁坊,扩建的铁坊当然不能小了,规模越大越好,至于招募的人手,本来他还想多要一些熟手,熟手当然好嘛,毕竟上手就会,也省的去教,可是很快他就发现,眼下哪里还有什么熟手,这满大街都在抢人,尤其是匠人,莫说是现在的价钱请不到人,就算是价钱再高一些,也不过是请个学徒的份。
听说在城外,已经有七八家新的铁坊开张了,东家一回头,自己作坊力的匠人竟给人挖走了几个,他一下子恐慌起来,这什么世道啊,人心统统都坏了,埋怨了一通,一面安抚住自己的匠人和学徒不说,另一面赶紧找人,什么人都要,进了作坊,花费一些时间总能轻车熟路,眼下什么都不怕,最怕的就是人啊。
至于扩建铁坊的事,他也不敢怠慢,疯了似得去找地皮,去请人搭铁炉子。
可是那边给人建作坊和搭铁炉子的泥匠和砖匠却总是不肯急着答应。
人家也忙啊,那砖窑现在是十二个时辰不间歇的开工,一窑窑的砖出来,就被人哄抢一空,就这,价钱还涨了不少呢,现在哪里都要砖,哪里都要人,砖窑也要扩建呢,现在哪里顾得上别人,一些老主顾都快顾不上了。 这种疯狂,很快弥漫开来,每一个睁开眼,都发现行情又和昨日不同了,铁器又涨了,一日一个价啊,工钱也涨了,什么都在涨,这时候,每一个人都好像上了发条的机械,没有一个人肯停下来,每一个人都像疯子一样在寻找机会,有人拿着钱,到处找买卖,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农,借贷来一批棺材本,居然就敢收砖来卖。
已经开始有人一夜暴富了,街头巷尾,都在津津乐道的说着一个个姓名,他们的事迹也在不断的夸大,每一个人都很忙,可是忙碌中却带着兴奋。
那些本来来这里走货的客商,这时候也没心思回乡去了,他们每日也像是饿狼一样,疯了似得在寻找机会,拿着走货的钱,猛地就扎进了这疯狂的世界里,绝不肯回头。
王琚在那儿傻了眼。
所有的工坊要生产,都是需要报备至神策府的,要在户房里落册,原先的孟津,其实真正的买卖,都是神策府在做,除了神策府,工坊也有,大致在两百多家上下,至于开了铺子的商户,反而多一些,足有上千,可是这才一个月不到,来报备的工坊就增加了七百多家,商户也足足增加了一倍,就这样,似乎还不够,还在增长,一些其他地方的商户,也是闻风而动,不少人索性就不走了,都在寻找契机。
这还不包括,那些要扩建的工坊。
而至于工坊雇佣的劳力,原本有两万余人,而如今,已是无以数计了,因为这个数字暴涨的很快,大致估计是在十万,却又还在疯狂的增长。
他只是目瞪口呆,脑子里总感觉回不过神来。
……………………………………………………………………………………………………………………………………………………………………
又停电,无语,写了两千字没有保存,结果又要重新写过,想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利益至上
一切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王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变革,就好似是阴霾低沉沉的压在他的透顶,教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在神策府形同宰相,可是各个机构之间,虽然还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可是要管的事实在太多,太过繁复,这骤然的高压,便是王琚也措手不及。
他刚刚下了一份公文,斥责余杭县县治居然还没有及时丈出土地,还未喘口气,工房那边就来了人,说钱粮房采买的木料不足,敦促要加紧一些,等叫钱粮房的人来问,人家却又满是牢骚,道:“真是岂有此理,如今物价暴涨,这可怎生是好。”
因为粮价暴跌,所以物价也随之跌了一些,不过如今却有抬头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愈演愈烈,眼下唯一等的,就是各个伐木坊赶紧开工,王琚无可奈何,只好让钱粮房高价先采买一些,应一应燃眉之急。
结果两天之后,突然下了豪雨,延误了一些工期,匠人那边,招募的也不足,工房只晓得来闹,王琚气死了,这工房的人最可恶,就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们的异样,杨务廉就是个贪婪的怪兽,填再多的钱粮进去也难以满足他。
于是叫了杨务廉来,一通训斥,杨务廉低着头,唯唯称是,还不忘陪着笑脸,连说王琚辛苦,最后临末了,却是双手一摊:“弘农县是怎么回事,招募了这么多匠人采石,还未动工呢,那弘农张家就说那山上的石头采了,坏了他们的风水,到现在还在闹,亏得姓周的还举荐了议员,给了他好处。他倒是好,居然想借此要挟了,得让刑房下文带着捕役去打算他们家的庄客不可,实在不成,杀一儆百吧。”
王琚吹胡子瞪眼,直接咆哮:“滚出去。”
杨务廉口里还咕哝:“先生要快一些,否则延误了工期,这可不好了。”
王琚摇头,真是一桩桩的事啊,于是下文给弘农县治。让该县官吏了解情况,听说那些议员纷纷都到孟津了,周家的议员也姓周,据说从前还在朝中做官,因为讨武的时候遭了牵连,索性就把官辞了,现在新君登基,朝廷征辟他也不去,反而愿意来神策府挂个议员。
王琚去请那叫周贤的议员来。这位议员老爷随着杨炯在各县考察,兴奋劲还没过去,就晓得这孟津要大兴土木了,神策府的公文他看过。觉得那秦少游有些好大喜功,不过大家对神策府的印象往往是反正有的是钱,这些大兴土木的工程对弘农也大有裨益,实在没有反对的必要。
听说王琚有请。周贤便到了,王琚问起开山采石的事,周贤忙道:“采石?不好。不好,那山没多少石头。”
王琚道:“已经让人勘探过了,石料是有的,况且若是不就地去采,难道要到几十里外去?这样不但徒费民力,而且还耽误工期。”
周贤苦笑:“我家的祖坟就在隔壁的开衫峰,这是要坏风水的。”
王琚觉得不压一压是不好的,便怒道:“这都是术士子虚乌有,周家是积善之家,靠的是功德传家。”
周贤据理力争:“挖的又不是你家。”
“你,你是议员,这件事就这么办。”王琚索性更强硬一些,他知道自己不能松口,松口就完了。
周贤气得跳脚,大骂道:“王琚,你出息了呀,我还是你舅爷,你忘了吗?”
王琚一下子傻眼,王家和周家确实有联姻,是三代以前,可是细细论起辈分,还真是。
好说歹说,王琚态度软了下来,最后承诺要为周家的祖宗们建一座祠堂,还要秦少游亲自立一座丰碑,这才总算安抚住了那在周贤。
周贤还是很气恼,临走的时候道:“等着吧,议事堂一开议,我首先就弹劾你,我……我要大义灭亲。”
“悉听尊便。”王琚不屑于顾的样子,心里却是纠结万分。
送走了周贤,户房那儿又和地方有了纷争,又来状告。王琚几乎像是陀螺一样,从早到夜里的转,许多事,都是没有先例的,所以一旦碰到事,下面就不晓得该怎么办了,都来问王琚,王琚烦不胜烦,头痛欲裂。
好在过了十几日,他渐渐适应,要请示的事也多了,约定成俗嘛,第一次大家遇到事,当然要来问,就比如周议员的事,工房那边不晓得该如何磋商,可是王琚解决了,下次再碰到这样的纠纷,比照办理就是。
王琚特地让人将这种有先例的事纷纷记录下来,然后一份份送去议事堂,让议事堂讨论,最后形成神策府的律文,再将律文发放至各县各乡,还有各房的官吏去学习,便是太平学那儿,也要学习这种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