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八百年-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人的统治实在是太烂也太残酷了点,所以很多汉人都挖门盗洞的进入了自治区的势力范围讨生活,他们当中或与蒙古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或是被为华夏为汉人的口号所感动,想要加入军中。
而现在地盘大了,再加上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蒙古人随时可能会再调大军反扑而来,所以部队还是需要进一步扩充了。
大宋征兵,多多益善,某一地一旦有灾,立刻竖起招兵旗,有叛民而无叛兵,属于一种对内的统治手段,而蒙古人更不用说了,新附汉兵就是炮灰,根本就不受重视。
而在自治区征兵,在渡过了最初的困难阶段,已经出现了为数两万士兵退役的情况,这批士兵都是身体素质不好,充当后勤兵都变得困难的士兵,算是被淘汰了出来,但是当兵两年,总不能白白浪费青春,还可以拿到一笔退役金。
而在征兵的时候,孙阳给了出标准,第一条,个头必须超过一米六五,岳兵抗金招兵的时候个头也与这个差不多,虽然经过多年乱战,在身体素质上有所退化,但是还不严重。
第二条,必须能够负重十公斤,徒步越野十里,这已经算是小儿科了,从训练营里走出来加入到正规军当中的士兵,个个都必须要背着五十斤的负重徒兵狂奔四十里才算达标的。
虽然自治区与蒙古接壤,通过各种商业渗透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战马,但是在武装力量上,仍然还是以步兵为主,打不过人家,总要能跑得过吧,至少也要别被追得那么惨才行,所以打不过,至少撒开两腿能跑个差不多才行。
第三条,必须承诺服从军令,而还要签字划押的,完成这三条,就能够成为一名训练营里的士兵了。
孙阳现在把跟大宋方面打交道的事情都推给了林子善,给出了底限,只限于与大宋方面的商业交流,甚至包括了军火交易,但是几种不允许买卖的东西也被分离了出来,标示得清清楚楚,傻子都能玩得转。
而孙阳现在则忙着训练新兵和武器装备方面的事,这可是关系到自治区日后能否称固的重要因素,集合了训练营,一些老兵,还有将领的意思,再配合孙阳弄来的现代士兵训练方案,集合成了一个大杂烩。
新兵每天东方泛红便开始吹号起床,先来一个十里轻身越野,而且在越野的过程当中,以班为单位,培养士兵们的集体意识,毕竟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每天落后的两个班早餐只有一碗粥,别的没你们的份,吃不饱就饿着,然后上午是列队训练,不管天气炎热还是寒冷,一站就是一上午,然后走步,虽然这种列队走步的训练在现代受到很多人的垢病,甚至拿西方军队相比,但是不可否认,这种训练可以极大的提高士兵的意志力。
本来孙阳还以为这种训练方式一出,会淘汰掉大半的新兵,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古代人的意志力,远远要比现代人想像得更强,甚至从现代人更加强悍,一站一走就是一上午,没一个叫苦叫累的,甚至觉得这训练就像玩一样。
中午吃饭,米饭馒头再配一点粗粮,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牛羊猪肉,伙食已经算是相当的不错了。
下午就是武器训练了,新兵训练在理论上是五个月,战时可缩短到三个月,前三个月是氖灯的武器必须精通,比如炮和重弩,轻弩属于标准的制式武器,跟现代的步兵差不多,孙阳还打算弄出几把小巧些的手弩之类的武器来充当更轻型的武器配给炮兵和重弩兵来着,正在研究着,若得卢峻成天披头散发的大骂孙阳,甚至直接写了几千字的信把孙阳从头骂到脚后跟,孙阳就当没看到,爱骂你就骂,只要你干活就成了。
前三个月的通用型的训练之后,根据士兵的兴趣,各自报名,特别是炮兵,然后开始进行更加精细些的分类,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再训练两个月以后就可以走入正规军了。
加上伙食相当的不错,几个月的训练,人非但没瘦,反倒是更加精壮了,孙阳的意思就是,要想让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而且不时的还得吃些精料才成,光靠口号来忽悠,固然可以在短时间提升战许多,但毕竟不是长久之道。
军人的军饷也很丰厚,至少比工人的工资还要高上几分,而且战时还有补助等,从军对于年青人来说,哪怕是抛开那些口号和理想之类的,也是不错的选择。
步兵的训练最长也只有五个月,哪怕是炮兵这种新兴的技术兵种,同样也是五个月,然后进入正规军当中在实战当中成战,炮兵位于阵后,属于受保护的兵种。
步兵、甚至是炮兵的训练都相对简单,骑兵可就让人头疼了,不少从南地而来的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马长成什么样,这一点也不夸张,官员上朝都坐牛车呢,所以要把这个至少三成一辈子没见过马的士兵训练成一名优势的骑兵,在马上背上张弓踏弩,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也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成军。
现在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有了地盘之后,不可能像孙阳当年那样,一路打一路收兵,死伤超过了三倍以上,数次险些全军覆灭才打出来的骑兵那样训练,成本高得让孙阳现在想想都觉得前胸后背又疼又痒,他自己几次都全些丧命。
所以骑兵的训练才是最难的,但是骑兵的教官也是最不缺的,有为数不少北伐军征伐壮大时代的受伤军人从八星、五星两城调进了骑兵训练营充当训练军官,发挥一下余热。
好不容易把这些事情都摆平了,孙阳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八星城,从长安附近赶往八星城,路途一点也不近,幸好,交通网的建成可以不用骑马,直接坐车。
做为西北自治区的最高长官,孙阳多少还是有些特权的,比如他拥有自己的专车,转车采用的新了技术,精钢做的承轴,钢铁包上软木兽皮的半软质车轮,甚至还是减震用的钢板,坐卢来不像硬车那样颠得人内脏都快要翻出来,四轮马车跑在水泥路上平稳之极,很是舒服。
就为了这辆车子,孙阳差点没跟卢峻展开一场全武行,卢峻嫌孙阳占了军工厂的设备做这种华而不实的破车,而孙阳这么大一个自治区的区长,又没要三宫手院七十二妃,就要一辆车子怎么啦。
卢峻拎着个刚出炉的弩臂追着孙阳他的三名护卫绕着兵工厂跑了三圈才骂骂咧咧的应了下来,孙阳这个统治者当到这个份上,也确实够丢人的,不过报纸试探性的报导了一次,非但没有让民间的百姓觉得失仪,反倒是对孙阳更加推崇,当然,旧式的文人肯定要抓住尾巴狠批一顿,可惜孙阳在这方面就是那种脸皮颇厚的人,就装做没有听到,自治区延续了大宋那种宽容式的统治,不杀士大夫,唠叨两句就算了,干活就行。
像孙阳坐的这种车子虽然舒适,跑得也快,但是注定是无法大规模普及的,至少在这种战乱年月里不行,仅仅是减震钢板就属于弩臂级的战略材料,能把轴承供应上已经相当的不错了。
不过随着孙阳的座车一出,钢轮钢辐条包软木兽皮的车轮子的车辆飞快的普及,可惜,这种平稳的四轮马车也只有在自治区的路况好的地区才能跑,出了自治区根本就跑不动,不过自治区的军队打到哪,宽阔的水泥马路就修到哪里的。
PS:汗,这阵子忙得脚打后脑勺,书童我的名声啊……努力保持每天更新……
正文 184 自找麻烦
184 自找麻烦
其实现在孙阳最头疼的并不是环饲于四周的蒙元大军,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就是了,而且蒙元一直都是大敌,而自治区所有的军事建设都是围绕着蒙元这个强大的敌人来的,几场胜仗打下来,军队的士气也很高,恨不得明天就接着开战,然后干翻了他们,再拿上几枚勋章,哪怕是一枚铜质的敢战之士的勋章也成啊,勋章向胸口处一挂,走到哪都挺胸抬头,人人举起指头道上一声这才叫男人。
现在要兵有兵,要武器有武器,有士气有士气,再加上这几十年来,蒙古人那头因为腐落已经不如初时那般有战力了,孙阳对他们并不算太头疼,真正让孙阳头疼的,反而是身后的大宋王朝。
孙阳从未想过去推翻大宋,自立王朝,至少在民事管理上,在这个时代,自己不可能比大宋王朝做得更好,哪怕自治区的民事建设,孙阳几乎都是一把推给了林子善,而且其中还有近半数的大宋派来的文官系统参与。
孙阳没有对大宋江山垂涎,地盘也都是从蒙古人的手上抢来的,但是在大宋那头,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自治区的小动作,或者是源于文人对武将的恐惧,各种手段全都用了出来,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宣传战上。
西北自治区的地盘主要还是以陕西一带为主,长安更是千年古都,孙阳将自治区的中心坐落在这里,更是让大宋上下愤怒之极,你把中心坐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分明就是想要自立都城,自立为国,抢夺大宋江山,这种打压,这种怀疑,几乎就是从骨子里冒出来的。
只不过对这些指责,孙阳采用的就是不闻、不问、不答的三不政策,至于圣旨之类的更是压根就不接,有种你直接撤了老子区长的官职,只要你的圣旨有用的话。
大宋方面更是派来了品级颇高的官员,话里话外的暗示着,若是孙阳自动请辞的话,大宋可保证孙阳的荣华富贵,甚至封王都没有问题,孙阳听这话,只是翻了个白眼,自己还用着封王吗?虽然大宋对待文人一向宽荣,可算起来,自己根本就不是文人出身,只要自己这头把军权一放,那头肯定有无数的后招等着自己,文人耍起心眼手段来,孙阳就算是几个绑一块也不是对手。
孙阳油盐不进,什么话都不肯听,而大宋那头又改了主意,自治区不是有《自治区时报》这一份走得极远的报纸嘛,而大宋方面也学着自治区的方法,同样印刷的大宋报用来宣传,竟然跟孙阳打起了舆论战。
孙阳不由得苦笑不已,这舆论战你们打得起嘛?为毛古代的读书人,哪怕是在宋朝这个温和的文化氛围极浓的时代,识定率都那么低?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纸张等文承载类的东西太少,太贵了。
而自治区是第一个采用了规模化,正规化,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造纸的,使得纸张的成本快速降低,再加上水力印刷机这种机械使用,哪怕如此,售价三文一张的报纸还属于赔钱的买卖,幸好在纸张、书籍的销售方面还能找回平衡,仍然属于大赚的产业。
但是大宋方面就不成了,哪怕是一直到了清末时期,中国的工业水平仍然停留在后院作坊,前院店铺的水平上,属于小规模的自产自销,在成本上,人力上,都无法与这种初具现代模式的流水作业相比。
而大宋方面印刷报纸的纸张八成以上是从自治区买去的,如此一来,成本更大的,倒是给自治区增加了不少的订单。
大宋这是在赔本赚呦喝,而报纸之上,大多数都是一些呼吁中华正统之类的文章,内容远不如自治区报纸那么丰富,但是在自治区境内的传统文人还真就识这一套,至于普通百姓可就不好说了。
陕西一带脱离大宋还不算太久,还不到二十年,所以对大宋还是有一些认同感的,但是做为普通百姓,哪朝哪代,不过就是上头换了个姓,税还要照交,若不是蒙古人下手太狠了一点,太野蛮了一点,谁会拼死响应各路义军逐驱鞑虏?
现在的自治区多好啊,农税不交,商税只需五十税一,交一次就完事了,虽然最近报纸上说要推行一个叫做个人所得税的新税种,不过针对的是月收入达到十贯以上的高收入阶层,与大普通的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
而且自治区还有大量从北地逃来的汉人,这些汉人就不一样了,先是辽,后是金,然后又是蒙元,数百年的时间,使得北地汉人只识汉人身份,至于对南朝的宋已经没有任何认同感与归属感。
但是哪怕如此,仍然在自治区引起了波动,虽然波动并不大,却也足以引起孙阳的重视了,对于孙阳来说,自治区内部的稳定大于一切。
“长官”孙阳的侍卫长上尉杨松黑着脸走了进来,脑袋上还顶着个打碎的鸡蛋,身上还粘着几片菜叶。
“怎么弄的?”孙阳皱着眉头问道。
“还不是那些读书人,他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杨松有些怒了,十几个读书人堵在门口大吼大叫,要求面见孙阳,与其争辨,他们都是大宋最忠实的拥护者,从最初的聚集到现在,已经演变出了武力,不过这些手无束鸡之力的书生也只能用青菜叶,臭鸡蛋之类的武器。
他们算是发现了,孙阳此人的脾气顶好,根本就不会对他们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