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贞观纵横 >

第85章

贞观纵横-第85章

小说: 贞观纵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自己的安全,已经上升到了随时都要有第一手消息的地步,这不是监视,这是杨婷儿对自己的爱。

    “老大,这次叫咱出来,不光是为了喝酒吧,是不是有啥新任务?”

    房遗爱在一边想要打探些什么东西,现在军营里剩下的就是几个文官的孩子,虽然武艺上不输给那些武将家的,但是家里的老爹老娘死活就是不让自己这些人上战场,虽然也求过,但是没啥效果。

    “记不记得我上次被刺杀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了些线索,我想去查查,我爹担心我安全,让你们带上人,跟我走一趟。”

    李承言话说完众人都是欢呼出声,虽然自己这些人平常不少接任务,但是那些任务无非是打探军情,暗杀什么的,无趣的紧,还是跟着李承言舒服,至少路上不会无聊了。

    “殿下不会是因为这点事,就让我们毒箭跟白狼军一起行动吧,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

    长孙冲现在都已经活成人精了,也是,从长安到俊县不过是几天的路程,而且靠近洛阳,要是光是查探一个人,犯不着用这么大的阵仗。

    “就数你精,这次出去还有一件事情,不过这件事情现在不能说,到时候告诉在你们,”

    李承言看见几个人还要发问,示意几个人别说话,

    “关系太大,未免走漏风声,还是少知道的好,”

    既然李承言已经这么说了,那就只能把自己的好奇心憋回肚子里去,倒不是李承言不说实在是这件事情关系太大,若是透露出去,干点什么的话,难度太大了。

    众人推杯换盏,眼见就黑了天,明日众人修正一天,准备东西,后日就要出发了,回了家,看着正在等着自己的妻子,李承言觉得现在这样过日子就挺好,摇了摇头,把不该有的心思甩出去,抬脚就进了屋子。

    “承言哥哥,这次让婷儿也跟着去吧,好久没出宫了,闷得厉害。”

    看着思言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疑惑的看着杨婷儿,自打李承言回来,这小子就彻底的退居二线,以前杨婷儿跟他算是寸步都不离,现在呢,有事没事就出去,还不带上他。

    “也好,那就去吧。”

 第一百四十一章:山间寻宝

    三天后,义县

    “承言哥哥好偏心,独自在这小县城逍遥快活,”

    杨婷儿看着义县的小宅子,酸酸的说到,跟了李承言十五年,看着自家相公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是个人就会吃醋,但是李承言的身份注定了不是她一个人的。

    “傻丫头,”

    李承言还能说什么?看着以前的宅子,慢慢的都是回忆,两世以来,第一次用一种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方式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从身无分文,到后来的家财万贯。

    带着众人进了李府,原来的管家带着下人前来上前跪拜,李承言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该干什么干什么,还是原来的样子。林冉拉着杨婷儿进了内院,她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幸福,在长安,东宫或许是杨婷儿的,在义县这座别院就是自己的,没有勾心斗角的争夺,有的只是一种分享的快乐。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原来不知道您身份尊贵,多有得罪,还望太子海涵。”

    董家还是义县的一霸,自打进了城就已经有人告诉董青山李承言进城的事情。

    “老董,怎么这般客气了,这次来义县,只是为了叙旧,切莫让我看你不起。”

    李承言扶起董青山,身份的差距已经存在了,就算是能跟以前一样把酒言欢,也没了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这就是身居上位的无奈,总是跟身边的人有一层隔膜。

    董青山自然是知道李承言的性子,但是差距就是差距,董青山就算不在乎李承言在想什么,那么也要考虑李承言周边的人怎么看,毕竟这就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

    拉着老董进了客厅,命下人准备吃食。

    “徐伯仁升迁了,你这个县太爷做的可是还舒坦?”

    徐伯仁现在在洛阳,一个正五品的长吏,这件事情早就清楚了,临走的时候举荐董伯仁为县令,这义县真成了老董家的了。

    “呵呵,还要多靠太子提携。”

    “没有的事,吏部的事情我向来不掺和,你们功绩在哪,没人可以抹杀,不过当官就要为民做主,别为了董家的那点利益,弄得天怒人怨的,到时候就算是我出面,也不一定能收拾。”

    却是如此,义县的辉煌也有董家的一份功劳,不然就算是李承言亲自保举,吏部也不一定能过,地方官员的任命,李承言向来不掺和,就算是父子两关系再好,避嫌也是必须的。

    两人推杯换盏,眼见天色一黑,本地的乡绅还想过来拜见,结果被李承言拦到了门外,告诉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这就是李承言的原则。

    “老董,我记得咱义县有个说法,牛耳山上,有个藏兵洞?这事你知道多少?”

    董青山文言一愣,然后说到。

    “这事你原来住的那镇子不是有一个老四爷么?当年进山出来的就他一个,他应该知道不少。殿下问这个干啥。”

    李承言摆了摆手,萧皇后对这件事情一知半解,只知道杨广秘密的藏了一批财物在河南,但是不知道在哪里,李承言这次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一件。

    第二日一早,李承言带着林冉跟杨婷儿回了原来的镇子,现在的镇子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富庶之地,来往的商人络绎不决。

    “呦,这不是李家的么?咋了回来了,不说贵人把你们接长安去了么?”

    李承言是太子的事情只有几个人知道,就连镇子里的人也都是知道一点点,看着林冉衣着华丽的样子,原来的老邻居都出门迎接。

    “哎呀,三婶子,还是那么年轻,也不知道我三叔怎么受得了。”

    一句话就把关系拉近了,乡亲们跟着李承言回了村子,李承言就在村子的打谷场里,跟着乡亲们聊天。

    “啧啧,看看人家,早知道就是个富贵人家的命,处处都透着不一样。”

    一个老爷子拉着李承言的手,一边打量着李承言,一边说道。李承言闻言也是一笑,这次来村子里有两个目的,一来是因为有些想念这个小村,二来原来在村子里流传着一件事情,李承言要打探清楚。

    夜里整个小村子在打谷场摆了四十张大桌子,中间弄起了一大堆的篝火,酒宴不一会就满满的堆了一桌子。

    “老四爷,我记得以前你跟我说过,前朝的时候,有人在山里建藏兵洞的事情,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老四爷就是村里面活的最久的那个人前年刚过完的八十大寿,当时李承言就是因为没吃上宴席,还郁闷了好久。

    “记得,怎么不记得,当年啊,说是要在山里开洞,在这边招劳力,那时候老汉还年轻,就跟着去了,没成想,他们要开石室,结果俺们就去了,结果呢?这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了前朝快亡了才弄完,当年做工的,死了不知道多少,要不是老汉机灵,藏在水沟里爬了出去,估计也被弄死在里面。”

    “老四爷,不知道现在您老还找不着那地方?”

    李承言不关心藏兵洞干什么的,但是有一件事估计跟这有联系,当年长安国库的钱财一夜之间不翼而飞,那是大隋一朝整整十几年的积累,虽然被杨广败了不少,但是剩下的,那也不是唐朝**年能弥补过来的。

    但是老四爷摇了摇头。

    “不好找,那天天太黑了,我拼命的跑才跑出来,只是隐约记得在造石窟的时候,咱们挖出了地下河,为了疏通河水,才有了水沟,我就是从水沟里爬出来的。”

    李承言看着远处黑暗的大山,有一种感觉,哪里就算不是杨家的宝藏,也跟一定不简单,谁闲的没事在山里一挖挖十年的石窟?这里又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早就有传说,说杨广在去扬州只见,将国库的东西秘密的放到了别处,加上李承言探访的,估计这件事有点关系,不管怎么样,这次若是真能碰见,那就是李承言走了大运。

    “告诉众人,留下值夜的,所有人都早点睡,明日一早还要进山。”

    秦琼疑惑的看着李承言,不知道这小子在搞什么鬼,拉了拉李承言的衣角。

    “承言,不是去浚县么?怎么又进山了。”

    李承言看着秦琼神秘的问道。

    “秦伯伯跟着就是了,若是不出意外,哪里的东西,绝对要让您大吃一惊。”

 第一百四十二章:铁鞋踏破

    第二日,李承言跟着五百兵将就进了山,林冉和杨婷儿基本上都是山中长大的,对于山中行路自然是手到擒来,山路崎岖,一般都是要人走的,根据老四爷的叙述,估计是在牛耳山的最深处,有水的地方,深山老林的,人少了去了就是送死,现在不是后世,山里就算是睡上几夜也都没事,现在的时节,就算是最好的猎手,都不敢进山的深处。

    “王忠,水!”

    山里的路是最难走的,周遭没有一点点的痕迹,这不对,大规模的进山不能一点痕迹也不留下,按着老四爷说的,他们走的是大道,不是山路,况且这么大的工程,不可能没有一点点痕迹。

    已经进山三天了,光是狼群就遇见三四拨了,黑熊三支,野猪什么的就不说了,还好人多,要是自己进山,估计在这里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有些时候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巧合,刚提到骨头渣子,结果就有人来报,前面发现了大量尸骨。

    一个大规模的组织,难免会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三百多骨头就堆叠在一个不大的深坑里,原来那些杀才,连用土覆盖住的动作也欠奉。

    “埋了吧,都是些苦命的。”

    李承言在边上没有说话,司马从小交给他跟杨婷儿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有多余的同情心,虽然两世为人的李承言对这话嗤之以鼻,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影响,一路走来,李承言每次做的事情,都是以大局为重,些许生命不管是敌人的还是自己人的,都已经有些麻木了。

    当然,这个习惯李二喜欢,长孙喜欢,满朝文武都很喜欢,只有李承言不喜欢,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在阉割人性善的一面,所以虽然每次都会按着正常的思维去做事,但是每次做完事情,都会反思一下是不是对,或者说别人的牺牲到底值不值得。

    里面都是劳工的尸骨,估计那个藏兵洞就在附近了,李承言寻着一条小路往前走,苍松翠柏间,伴着鸟鸣,若不是还有别的事情,此行倒不失为一趟灵魂之旅,沿途的风光正好,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心情观赏。

    “殿下!这边有个石门!”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山崖边,三长高的石门就矗立在哪里,没有多余的装饰,没有石碑的标注,典型的军旅做派,只有两个铁质的拉环,已经被风雨腐蚀的锈迹斑斑,手腕粗的大拉环上坑坑洼洼,地下已经掉了一片铁锈,证明这里已经多年没有人光顾了。

    支呀呀的声音响起,伴着沉重的回声还有烟尘,杨过透过大门的缝隙,照应出了里面的一小块场景,整个大山已经被掏空了,一个高一丈,宽十几丈的石室出现在众人的眼前,石壁上完好的保存了当年雕刻的痕迹,均匀的石槽仿佛是刚刚凿完的样子。

    “就是这了,王贵,点火把,先扔进去瞧瞧。”

    机关什么的,在这里估计用不上了,毕竟若要设置机关,要将一个石室分割成好几间,或许里面会有,但是外面,决计不会,而且要是说机关术,谁能比得上自己身边的这位?她老师可是玩这东西的祖宗。

    火把进去就灭了,先通风吧,不同于平原的风,山风凉爽持久,而且带了一丝山间独有的草木香气,石室外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山虽然被草木侵袭,但还是能看出来此处原来是一个很大的兵营。

    “殿下,这边。”

    李承言看着远处训练兵将的喊叫,朝着哪出走去,只见一片空地上,许多顶盔掼甲的尸体整乱糟糟的堆积在一个已经没了顶的营帐里,众人仿佛抱在一起,取暖,然后都被困死在了这里,年代过于久远,尸骨已经变成了骷髅。

    “多浇些油,焚化了,这不是冻死的,估计是疫死的,”

    李承言早就离得远远的,天底下最可怕的,不是那些看的见的敌人而是那些看不见的,能让人死于痛苦的病毒。

    火焰升腾而起,带着黑色的烟尘,腾腾的朝着上空飞去,然后被山风吹散,焦糊味还有刺鼻的柴油独有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第二天一早,众人就进了山洞,看了里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