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直言批判朝政的人不是没有,但一般都是几个知交好友之间的私下牢骚,很少有人敢在公共场合大声批评朝廷,更不用说写成文章,然后让所有人观看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日报在发行的第一天,就树起了自己公正公开、直言不讳的大胆风格。这点倒是和魏征有点像,只不过一个在朝堂,一个在民间罢了。
第一期的大唐日报打响了知名度,所以第二期的报纸销售量直线上升,长安是大唐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读书人最集中的地方,这年代能读起书的,大部分都是有钱人,拿出一文钱买份报纸,自然不值一提,因此第二期的销售额很快就增长到万份以上,而报纸上所报道的内容,也慢慢成为这些人所谈论的焦点。
当然了,对于报纸上的观点,肯定是褒贬不一,同意的人自然是点头微笑,不同意的人也用不着自己生闷气,报纸下面印有投稿的信息,只要你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而且文笔通顺,能达到发表的标准,就会刊登在下一期的报纸上,另外还有一定数额的润笔奉上。
有钱的读书人自然看不上这点钱,但是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却无疑多了一个正常的收入渠道。而且能直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被天下人所传阅,这对于喜好名望的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因此无论是为名还是为钱,给报社投稿慢慢的成为读书人之间的一种风气。
对于报社的发展,本来李愔是要时刻关注的,毕竟这关系到以后对五姓七望反击,但偏偏在这个时候,他却被一件事吓个半死,而且事情就发生在他们聚会后的当天晚上。
那天晚上散了之后,因为李愔将占城稻的发现推到惜君头上,所以自然要到她那里打个招呼,免得父女俩见面交谈时露了马脚。惜君才刚刚被封为儒人,现在又听到自己的夫君对父亲如此照顾,心中自然十分的感动,到了晚上之时,又是一夜抵死缠绵。
可正是夜里的缠绵,却差点坏了大事,第二天一早,惜君就感觉肚子不舒服,两人都以为是昨天晚上太‘疯狂’所致,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在意,直到惜君疼的越来越厉害时,李愔这才意识到不好,急忙将太医院中的孙思邈请了过来,等到孙思邈诊治之后,却说出把李愔差点吓死的一句话。
“殿下,王儒人已经怀孕月余,这次是不小心动了胎气,幸好发现的及时,我这就为王儒人施针!”虽然惜君那里疼的要命,做为医者的孙思邈依然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背对着惜君低声对李愔说道。
“什么?这……这是真的?”李愔听到惜君怀孕,立刻惊的两眼圆睁,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同时心中大悔,为什么这个消息自己不早点知道?否则也不用被母妃逼着纳妾了。
“夫君,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还是快请孙太医为惜君姐姐施针吧!”旁边的文心看到李愔一脸发傻的表情,急忙摇了摇他的手臂说道。
“噢,对对对,快请孙道长快快施针救治,千万不要出任何事情!”李愔这才醒悟过来,急忙开口说道。
孙思邈听后也不耽搁,立刻为惜君施针,果然不愧是神医,施针之后惜君的疼痛果然减轻了许多。然后他又开了一个药方,熬好了让惜君服下,等药效起来后,惜君腹中的疼痛立刻消失不见,过了一会,人也慢慢的睡着了。
看着安然睡去的惜君,李愔心中是百味杂阵,即有将要做父亲的喜悦,也有对这件事情的后怕,同时心中也有些责怪惜君太过粗心,都怀孕一个多月了,她自己竟然还不知道,刚才孙思邈怕告诉她再让胎气震动,所以惜君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怀孕的事。
“殿下,老臣有几句话要嘱托您,不知当讲不当讲?”孙思邈收拾好医箱,有些犹豫的对李愔说道。
李愔一愣,开口说道:“孙太医但说无妨!”
“殿下与王儒人感情甚笃,这本是好事,但现在王儒人已有身孕,所以还请殿下克制一二,一切要以胎儿为重!”孙思邈的一段话,不但让文心羞红着脸直拧他的手臂,后边的文儿和画儿等人更是捂嘴偷笑。很显然,孙思邈肯定知道了惜君胎气震动的病因,为了病人的安全,他不得不劝诫李愔几句。
“咳~,这个……”任李愔的脸皮再厚,这时也禁不住满脸尴尬,吞吞吐吐的说道,“孙太医多虑了,之前是不知道惜君怀孕,现在知道了,自然不会再做蠢事!”
“如此就好,殿下也深明医理,其它的也不必我再多说,您在战场上发明的伤口缝合之法,以及用烈酒消毒等等,老臣也是深感佩服,有时间一定向殿下多多请教!”孙思邈听后这才放心,微笑着又道。后面的几句话倒不是为了恭维李愔,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毕竟他是一个真正的医者,只要能够救人性命的医术,他都愿意学习。
李愔听到孙思邈提到自己在战场上搞的现在医疗办法,心中却是一动,想到一件事情,虽然这段时间他会很忙,但这件事却也十分重要,而且现在惜君和腹中胎儿也没事了,用不着自己在这里守着,那还不如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将孙思邈这个回春圣手说动,让他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
想到这里,李愔叫住正要转身离开的孙思邈说道:“孙太医请等一下,我有一事不解,想要请教一下!”
孙思邈听后止住脚步,有些疑惑的转身看了看李愔,躬身问道:“殿下有何事不解?”
“这里不是讲话之所,咱们到客厅中再谈!”李愔说完对文心交待了几句,让她在这里暂时照顾惜君,自己则带着孙思邈到了外院的客厅。
两人分宾主落座,品过侍女奉上的茶水后,李愔这才开口说道:“孙太医,我想请问一下,医术对于世人重要否?”
孙思邈听后一愣,一时想不通齐王殿下怎么想起问这个?不过他一向都是沉稳的性子,想了想还是一脸坚毅的答道:“启禀殿下,人吃五谷杂粮,自然会生病,生病若不及时医治,小病也可能要人性命,所以医术对于世人来说,不但重要,而且还是事关人的生死!”
“孙太医说的不错,当年神农尝百草,不但找出许多供人食用的作物,而且还找出能治人救命的良药,从此开启了医术之门,让更多的人在生病之时得以活命,可是我却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医术如此重要,但现在医者的地位却并不高呢?”
李愔开始先夸了几句,不过最后一句却十分的不客气的指出,大唐医生地位低下的事实。虽然唐代科考中,也有医科这一项,但就算是考中,也顶多给个从八品的小官,以后升官比正经的进士科要难上数倍,就算是孙思邈这个倍受重视的太医令,也不过是个七品的小官。
第一百二十六章 医学院的构想
若是换作旁人听到李愔如此毫不客气的问话,恐怕就算表面不敢,心中也会有几分怒意。不过孙思邈的涵养极好,听后不但没有丝毫怒色,而且还仔细的思考了好久,最后却还是无奈的苦笑道:“启禀殿下,这个老臣也想不明白。”
“呵呵,你是当局者迷,我对这个问题想了许久,终于让我想出一个解释!”李愔笑呵呵的说道。
孙思邈听后眼睛一亮,他知道眼前这位齐王殿下聪慧,若是能得他指点,知道医者地位低下的原因,然后自己再想办法加以弥补,说不定可以改变现在这种情况。想到这里,他也不禁有些激动的躬身说道:“请殿下指点!”
李愔看着孙思邈恭敬的样子,嘴角却划过一丝淡淡的微笑,十分肯定的开口道:“其实这个解释很简单,那就是自神农之后,医学上就再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人才了!”
“什么?这……这……”孙思邈听到李愔竟然说出一个如此意外的答案,这让他一时间有些错愕,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有些怒色的反问道,“殿下,老臣虽然不才,但我医学一道上,却还是人才济济,扁鹊、华佗、张仲景等都是万苦流芳的名医,怎么能说医学上没有人才呢?”
看着孙思邈激动的样子,李愔却是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见他丝毫不动气的说道:“哦,那我问你,扁鹊、华佗和张仲景三人,与孔子相比如何?”
孙思邈听后却是哭笑不得,过了好一会这才说道:“殿下,孔子乃儒家圣人,与我道教的老子地位相当,扁鹊等名医虽然活人无数,但怎能与圣人相比?”
“好,既然你承认医学上没有出过能与孔子、老子相比肩的人才,那我现在再问你,道学与儒学相比,哪个更兴旺一些?”李愔再次笑呵呵的问道。他的问话中有陷阱,儒学讲究入世,道家讲究出世,因此从一开始就注定,儒学更加受世俗的接受,当然也会比较兴旺一些。
“儒家门徒遍布朝堂,学子更是无数,我道家虽然经过先皇和陛下的大力推广,但与儒家相比,却还是要差的多。”孙思邈倒没想那么多,只是苦笑一声老实的答道。他不但是个医者,同时也是个道士,不过无论是医学还是道学,两者都比不上人家孔子传下来的儒学。
“不错,老子算起来还是孔子的老师,但道学流传至今,却与儒学相比要差的多,你可知这其中的关键在哪里?”李愔依然笑呵呵的问道。
“老臣愚钝,请殿下指点!”孙思邈看李愔一直卖关子,脸上也不禁露出几分焦急之色,再次微微施礼道。
“也罢,这个问题其实说起来也简单,两者最关键的就是,孔子耗尽一生,教出七十二个学生,而老子西出潼关,只留下了本千余字的道德经,而这些就是决定了儒学兴盛,而道学衰败的原因。”李愔一脸自信的说道,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但只要能暂时忽悠住孙思邈,那他就算是胜利。
孙思邈也不是笨人,否则也不会成为一代名医,听到这里终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殿下,老臣明白了,您想说的是公开教学!”
“不错,孙太医想必也知道,现在在医学方面,几乎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状态,就算收徒,可是条件也极为苛刻,而且一人一生最多也只收两三个徒弟,这点别说与儒家相比,就是连道家也比不上!”李愔一脸正色的说道,“而道家与儒家相比,其实也是差在公开教学这方面,孔老夫子当年大力授徒,使得门人子弟无数,儒家经义深入人心;而道家只有一本高深莫测的道德经,使得后人对其各有解释,引申出无数流派,各有各的解释,甚至还会引发内斗,连内部都无法统一,更何谈与崇尚大一统的儒家相比?”
孙思邈虽然也觉得李愔说的理由有点片面,但也未尝没有道理,若是当年老子也如孔子般公开教学,道家也未尝会落到现在如此境地。至于医学就更不用说了,各个医者都是将自己的医术当成宝贝一般,一般除了子孙外,极少外传,这也使得医术得不到交流,无法取长补短,如此一来,医学自然日渐没落。
“多谢殿下提点,老臣愿意将一生所学公开示人,只是这件事还请殿下助老臣一臂之力!”孙思邈是个真正的医者,深知医术传承的重要性,而且对自己的医术也没有敝帚自珍的念头,否则也不会在一百多岁时,还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写成《千金方》流传后世。因此一听李愔有让他公开教学的意思,立刻点头同意,只是他也知道这件事光靠自己肯定不行,必须要有眼前这位齐王殿下的推动。
“哈哈哈~,孙太医果然不愧是一代名医,光是这份医者之心,就足以让世人感到敬仰!”李愔看到对方答应,立刻兴奋的站起来走动几步,毫不吝啬的大声称赞道。
不过在李愔兴奋过后,孙思邈却皱着眉头再说问道:“殿下,虽然公开医学是件好事,但老臣却一时间没有任何头绪,敢问殿下可有何想法?”他毕竟只是个大夫,除了对治病救人拿手外,其它方面还真不如李愔。
“呵呵,这个好办,孙太医既然知道本王在战场上搞出的伤口缝合等技术,那知不知道,这些新技术救活了多少大唐战士?”李愔一脸得意的开口问道。
“这……”孙思邈是从随军的太医那里,才知道手术等具体办法,至于救活多少士卒,这个他还真不清楚,毕竟这些都是兵部的事,一般人很难知道。
“嘿嘿,本王是这场战争的医护官,对所有救治伤员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然后又和兵部以往战争的伤亡人数做了对比,结果发现,在增加了医护兵这个新兵种后,使用新式伤口处理技术,使得高句丽之战的伤亡率,只有以前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