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太子李承乾 >

第59章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59章

小说: 大唐太子李承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到地时候,孙思邈正在给长孙皇后切脉,然后脸上神色愈来愈凝重,他有些犹豫地看向了正等在一旁的李承乾,李承乾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

    长孙皇后也是聪明人,她虽说隔着床帐没有看到孙思邈的神色,却见他沉默了半天,也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便开口道:“生死有命。还请孙道长明言!”

    李承乾赶紧跟孙思邈打了个眼色。孙思邈心领神会:“皇后娘娘不必忧心,娘娘只是风寒入体。引发痼疾。需要慢慢调养才好!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还请娘娘宽心!草民先去给娘娘开个药方,娘娘先吃上几服,草民再为娘娘诊断!”

    孙思邈随着李承乾去了外间,李世民也在那边等着,看到李承乾神色不好,也有了预感,他低声问道:“孙道长,皇后之病究竟如何?”

    孙思邈也低声说道:“陛下恕罪!草民无能为力!娘娘已是沉疴在身,病入膏肓,非药石所能挽回!草民只能稍稍压制娘娘所受痛苦,让娘娘走好而已!”

    李世民差点就怒气勃发:“你!”

    好半天,他才颓然放下了手,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他叹息道:“那就麻烦孙道长了!”

    李承乾心中难过,强打精神道:“那道长就先开方吧!只盼道长不要对母后说出实情!本宫在此谢过了!”

    一服药很快煎好了,李承乾平复了一下心情,脸上挤出一副轻松地笑容来,亲自端到了长孙皇后床前,床帐已经拉起,李承乾在床前坐下,试了一下药的温度,见已经不烫了,伸手将长孙皇后扶着坐起,给长孙皇后身后垫了一只柔软地靠枕,一边给长孙皇后喂药,一边说道:“母后,孙道长说了,您很快就能好起来的!合浦,啊不,现在是高阳妹妹了,她已经怀孕了,等您好了,就能见到外孙了!”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是吗?高阳地孩子,想必是很漂亮的!”

    “是啊!”李承乾笑道,“不过,高阳妹妹终究不是您亲生的,等到兕子出嫁,将来生的孩子肯定像您,希望不要像兕子那般顽皮,要不然,母后就有的烦了!”

    长孙皇后将碗里地药一饮而尽,李承乾赶紧拿过蜜水,给她漱口,又将她扶着躺下,长孙皇后笑道:“有什么麻烦的,你们几个,小时候,除了青雀,不也是一样调皮捣蛋!”然后,长孙皇后沉默了:“青雀啊!”

    “母后要是想青雀了,儿臣这就去找父皇,让他宣青雀回来!”李承乾赶紧说道,“青雀那边离长安也不远,最多半个月就能到了!”

    “算了吧!”长孙皇后叹息一声,“青雀那孩子,心气高!就别让他回来了,免得又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是儿臣不孝,让母后伤心了!”李承乾低声说道。

    “承乾,别乱说!”长孙皇后微笑起来,“母后明白的,在那个位置上,你不想争,也不得不争!”

    孙思邈的药确实很有效,长孙皇后地精神健旺了不少,哮喘的时候也比从前少了,要不是孙思邈说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长孙皇后内里的身体已经是油尽灯枯了,李承乾都要以为,长孙皇后确实要好了!

    人终究是敌不过命!拖了两个月,长孙皇后还是留不住了。

    那天是个很明朗的日子,长孙皇后精神很好,甚至起身让挽月为她梳妆了一下,吃了一碗燕窝粥,但午后,她就陷入了昏迷。

    孙思邈用针灸将长孙皇后唤醒,李世民已经快要泪流满面。长孙皇后紧紧抓住李世民的手,唤道:“陛下!”

    李世民哽咽着道:“观音婢,你有什么话就说吧!我都听着呢!”

    长孙皇后用尽力气说道:“陛下,长孙家并没有什么大的功勋、德行,只是有缘与皇上结为姻亲,才身价百倍。要想永久保持这个家族的名誉声望,我请求陛下今后不要让我的任何一个亲属担任朝廷要职,这是我对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着地时候对国家并没有丝毫功绩,所以死后也千万不要厚葬,仅因山而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所须器物,都用木、瓦制作,俭薄送终。如能这样,就是陛下对我地最大纪念。“观音婢,你是何苦呢?”李世民终于哭了出来。

    “陛下,答应我!”

    “好,朕答应你,朕什么都答应你!”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终于松开了手。孙思邈上前查看了一下,跪下说道:“陛下节哀,娘娘崩逝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变

    李泰已经顺利潜入了长安,就在侯君集的国公府里。

    “哈哈,殿下确实守信!”侯君集已经听手下说了阎婉与李欣的死讯,哈哈大笑着迎接出来。

    李泰隐去眼底的阴霾,冷声道:“潞国公,李泰如今不过是一介庶民,当不起殿下一称!”

    侯君集打了个哈哈:“殿下说笑了!您还是皇后娘娘的亲子呢!而且,再过几天,我等就要唤您一声陛下了!到时候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功臣啊!”

    不得不说,侯君集在鼓动别人造反上还是很有天赋的,他笑吟吟道:“只要宫里的消息传来,便可以全面发动,到时候,便水到渠成了!”

    李泰淡淡一笑:“承潞国公吉言!到时候,自然不会失了亲王之位!”

    “那殿下请!”侯君集喜形于色,笑道,“手下人孝敬了一点山珍,刚刚叫厨房收拾了一下,臣这里还有些好酒,不妨与殿下边吃边等!”

    李泰也需要平复一下复杂的心情,自然点头同意了。

    很快,宫中丧钟的声音传出,侯君集一下子扔掉了手里的琉璃酒杯,站了起来。

    “来人,给本官披甲!”两个亲兵立刻上前,为侯君集穿上铠甲,戴上头盔,侯君集从墙上摘下长剑,拔了出来,雪亮的剑光晃花了李泰的眼睛,侯君集的手指一寸寸抚过剑身,脸上露出了嗜血的笑容,然后伸手将剑回鞘。说道:“殿下,可以开始了!”

    太极宫中,此刻一片哀痛。

    早已经赶过来地长乐、豫章还有李承乾他们兄妹一起跪在了床前,长孙无忌也在,他泪流满面:“皇后娘娘,妹妹。观音婢,你怎么就这么丢下几个孩子去了啊!”

    李世民无声的流着泪,攥着长孙皇后已经开始变冷的手:“观音婢啊!”

    李承乾跪在那里,紧紧抱着兕子,泪水不知不觉已经淌了下来。

    兕子看着这么多人,小声问道:“太子哥哥,母后是睡着了吗?怎么一直不醒!”

    李承乾狠狠擦了一把泪水。安慰道:“是啊!母后只是累了,要睡很长时间!兕子要乖乖的,不要吵到母后,好不好!”

    兕子懂事地点点头:“兕子一定会乖乖的!那母后什么时候会醒呢?”

    “哥哥也不知道!”李承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柔声道,“兕子就这样乖乖地,说不定啊,哪一天睁开眼睛,就看到母后了!”

    两个人小声的说着话,李承乾心中又是一酸,他将兕子的头埋在自己怀里,将脸上的泪水擦干净:“等母后醒来时,看到兕子长大了。又懂事又漂亮,一定会很高兴的!”

    兕子拉过李治的手,一本正经道:“雉奴哥哥不哭,太子哥哥说了,母后只是睡着了!”

    李治粗鲁地用宽大的袖子将脸上地鼻涕眼泪擦干净。瓮声瓮气地回道:“恩!”他自然不会像兕子这般天真,他真正知道,那个温柔的母后是再也不会醒来了,可是,他如何能够这样对兕子说,兕子和新城是他们兄弟一直要保护的妹妹啊!

    王德擦去脸上的泪水,小心翼翼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还请节哀!皇后娘娘已然仙去,这后事还是要陛下拿主意地啊!”

    李世民怔了一下,终于挥手道:“传朕口喻。宣礼部尚书入宫。商议皇后丧仪!”

    那边,在贺兰楚石的接应下。李泰与侯君集已经进了东宫。

    李世民将其他人屏退,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

    “陛下!”一个穿着普通侍卫服的男子忽然拿着令牌闯进了太极宫,直接跪下急道,“臣有事禀报!”

    李世民抬头一看,竟是自己手下的密探,他大吃一惊:“何事?速速报来!”

    那男子抬头道:“回陛下,潞国公要反啦!”

    李世民眉头一皱,厉声喝道:“到底怎么回事?”

    那男子沉声道:“就在刚刚,宫中丧钟响起之时,潞国公带着手下亲兵出了潞国公府,一路往皇宫而来!而且,为首的人中,有一人远远看去,像是……”他犹豫了!

    “像谁?”李世民冷声道,“给朕说,到底是谁?”

    “像是皇四子!”那男子叫了起来。

    李世民大怒,连声骂道:“西北那边的人呢?都瞎了眼吗?什么都不知道?”

    那男子硬着头皮说道:“那边已经近一个月没有传来消息了!想来是已经遭受不测了!”

    “怎么早不禀报!”李世民怒气勃发。

    “臣有罪!”那男子很是光棍,其实哪里是他的问题呢?李世民前段时间被长孙皇后的病情弄得神思不属,好久不管事了!要不是事态紧急,这个密探也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宫禀报,所谓密探,自然是要在暗中发挥的作用更大。

    李世民疲倦地坐在那里,挥挥手:“罢了,不怪你,是朕地错!现在,把情况说一下吧!”

    那男子声音依旧沉稳:“臣得知此事时,已经太晚了!具体情况臣并不清楚,只知道侯君集手头起码有两卫的人马,并且,东宫侍卫首领贺兰楚石有八成可能参与其中!”

    而此时东宫,已经出了问题。

    这天正是贺兰楚石当值,他带着手下人马包围了东宫,又与心腹闯进了宫内,要拿住苏晨等人以为要挟。此时,除了李承乾还在太极宫,其他人都在东宫。

    “怎么回事?”苏晨有些惊怒,这外面人马分明不怀好意。

    一个内侍打扮的人匆匆过来,苏晨冷了脸:“你是谁,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那个内侍取出一块令牌,急道:“来不及解释了!小人是太子殿下安插到东宫侍卫中的,贺兰楚石带着他的那卫人马叛乱,小人趁乱换了衣服前来报信,还请太子妃相信小人,速速带着小郡王与小郡主躲避!”

    苏晨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相信,毕竟外面地混乱不是假的,那个内侍打扮的侍卫正是暗影中人,怀里抱着天佑的苏晨还有抱着妮妮的侍棋紧随其后,他飞快的推开一个偏殿的殿门,将墙角一个沉重的青铜香炉旋转了三圈,随着轻微的机括响动地声音,露出了一个暗门来。那侍卫赶紧说道:“太子妃,这里是东宫地密室所在,请太子妃入内躲避!小人还要去禀报太子殿下!”

    苏晨知道,如果自己出去,一旦被捉住,便是威胁李承乾的人质,会让李承乾投鼠忌器,何况还有自己地孩子,她也不多话,直接带着侍棋走了进去,听从那个侍卫的吩咐,从里面合上了暗门,下面要做的就是等待。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立政殿

    立政殿中,李世民神色阴沉地坐在那里。看他脸上爆出的青筋就知道他此时的怒火已经上升到了顶点,一旦爆发,将会是尸骨无存。

    李承乾也得到了消息,匆匆命令天一去联络暗影,打探具体情况,在得知了苏晨和两个孩子已经退入密室的时候,才长松了一口气。

    侯君集虽然这些天一直在家,没有领兵,但是却领着左千牛卫的职衔,靠着千牛卫的令牌,他顺利的从安福门进了皇城,又一直往承天门而来,入了承天门,便是太极宫。

    李世民阴着脸,他一时间联系不上外面的人马,仅凭太极宫的宫卫,是决计拦不住千牛卫的。

    李承乾淡定的站在李世民的身旁,为李世民换上很多年没有穿过的战甲。

    “承乾,你怕吗?”李世民自己拿过金盔戴上,口中说道。

    李承乾淡淡地说道:“父皇在这里,有什么好怕的!”何况,侯君集真的能控制手下的人吗?李承乾心里暗道,他可不相信侯君集的人马里没有李世民的心腹,就算是他,也在十六卫中安插了不少人呢!

    李世民接过李承乾双手奉上的长剑,配在身上,冷声道:“朕这么多年没有杀人,他们都要忘了,朕还是当年那个秦

    当年李世民征战天下,什么人没有杀过,从来就没有过心慈手软的时候,他登基以来,平了突厥之祸后,对臣子很是优容。确实是让人觉得他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锐气与狠厉了!

    “王德,把青虹拿过来!”李世民转头看看李承乾,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意,“承乾,朕以前觉得你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虽说嘴里说得狠辣,但放到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