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虎沉声道:“南衙王侬智聪!”
徐平一怔:“这倒还真是个人物,说起来他就是广源州的太子了,竟然这个时候敢到门州来,也算勇气可嘉!让他到花厅等着!”
自侬存福立国自称昭圣皇帝,也学着大宋的样子分封了官职,长子侬智聪被封为南衙王,实际上就是太子。至于徐平一直念叨的侬智高,此时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再是天赋异禀,也没人把他看在眼里。
想了一会,徐平起身整了整衣服,便转到花厅来。
客位上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壮年男子,身体结实,皮肤微黑,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看见徐平进来,也不起身,也不行礼,就与徐平对视。
谭虎咳嗽一声,对侬智聪道:“这就是我们提举官人,还不起身见礼!”
侬智聪哼了一声:“什么提举官人,我是南衙王!两国相交,自然是以爵位官职见高低,应该给我行礼才是!”
徐平听了这话不由就笑了起来:“南衙王!好威风的爵位!你怎么不窝在那小山沟里当你的王,跑这里来干什么!”
侬智聪一听眉毛就竖了起来:“你好没道理,我是一国嗣君,远来这里见你,自然是有正事要谈,你怎么一见面就取笑我!”
“取笑?你还知道这个词!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你以为自己封个王就是王了!没有天子策封,不过是个草头王,竟敢到我这里摆谱!最多算你是个蕃官,位在汉官之下,到了我这里就要乖乖守大宋的规矩!”
侬智聪嘴巴一撇:“你是个进士,谁都知道你才学好,我不跟你斗嘴!你还是坐下来,我们谈正事!”
徐平摇头:“你礼仪不到,我如何坐下?坐下岂不是失了朝廷法度。要想谈事情,你也乖乖站起来,我们算是私下说些家常,不关朝廷的事情。”
侬智聪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徐平,挠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汉人哪来的这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自己广源州里做宰相的黄师宓,虽然据说比徐平这个进士差了不少,但也是广州进士,就好说话得多。
终究是拗不过,侬智聪大老远跑来不可能斗几句嘴就跑回去,不情不愿地站起身来,对徐平道:“那好,我也站起来,有话你可以说了!”
徐平看着侬智聪同,好奇地问道:“不是你来找我有话说?”
“哦,对,是该我说。”侬智聪清了清嗓子,“你听好了,我们广源州三番五次地向大宋皇帝上表,要求纳土归附,这是何等的忠心!都是你们这些奸臣,为了自己的私心,蒙昧君主,擅起边衅!”
徐平看着侬智聪,似笑非笑。这番话明显是有人来之前教过他,也难为他能够背个大概差不多,有模有样的。听这语气,大概是那广源州的谋主黄师宓兄弟的手笔了,能够让蛮人接受,还要让汉官明白,也不容易。
这些周边小国反叛,总有几个不得志的汉族文人赶去凑热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趣现象。有意思的是,不管什时候,总是有人愿去,也总是有人乐于招揽,乐此不疲地做着这游戏。
………………………………
第134章 乱局
听着侬智聪滔滔不绝地说着,唾沫横飞,越说越激动,大有恨不得把徐平这个奸臣活活掐死的架势。
终于说完,侬智聪咽了下唾沫,问徐平:“你怎么说?凭什么反对我们广源州纳土归顺!我可是早打听清楚了,邕州这里的官员,就属你跳得最欢!”
徐平冷笑道:“难为你能记住这么多,也是不容易。我问你,纳土就纳土好了,为什么要把田州和波州归到你们治下?”
“他们两州挡住了我们广源州向朝廷进贡的路!”侬智聪说地理所当然。
徐平点头道:“好有道理!不过田州和波州比你们纳土早,他们也说起广源州、七源州、武勒州、傥犹州、万崖州和笼州一向不服朝廷管治,扰得地方不得安宁,要把这几州划到他们治下,你觉得如何?”
“他们两家也配?凭什么跟我侬家比!”
“有没有资格,当然是朝廷说了算!什么时候轮到你们做主了!”
侬智聪冷哼一声,扭过头去不理徐平。
“你既然来了,我不给你个说法也不好。要想纳土,朝廷接纳,下面这几个条件必不可少。”
侬智聪回过头来道:“你说!”
“第一,去帝号,不得另立国,一切遵从朝廷。”
侬智聪道:“这当然,我们的书里都已经说了。”
“第二,属下各州,知州改由朝廷任命,不得胡来。”
侬智聪没有吭声。
“第三,献版籍,解散土兵,改由朝廷驻军。”
“你什么意思?明摆着是与我们作对了!”
听到这里,侬智聪再也忍不住,瞪着徐平,差点跳起来。其他的还可以考虑。解散土兵让官军进驻,就是自己把脑袋伸到刀下,怎么也不能答应。
徐平懒得理他,缓缓说道:“条件我跟你说了。你回去商量,只要你们答应了,我们邕州各官员当然不会阻拦纳土,朝廷那里也可说项。”
侬智聪气呼呼地道:“你不用说了,就是故意向我们找碴。阻挡我们回归大宋。你们这些奸臣,早晚有报应的!”
徐平看着侬智聪,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在地上。好多蛮人头领自小没读过什么书,从生下来就一言能决人生死,为人跋扈,但徐平还真没见过侬智聪这样的。但他认真的样子,也不知道他理不理解自己说的话什么意思。
“谭虎,送客!”
既然没什么说的,徐平也懒得再与他浪费口水。
侬智聪看着徐平,恨恨地道:“你最好记住今天说的话。将来砍你脑袋的时候不要后悔!交趾那里已经兴兵,我们跟交趾虽然有仇,但你如此跋扈,一句也听不进我们的话,那我们只好跟交趾化敌为友。等到交趾大军到了,我看你怎么办!到了那个时候,看大宋皇帝斩不斩你这个奸臣!”
徐平猛地回过头来:“用跟交趾联合来威胁我,这才是你今天来要说的话吧。乱七八糟废话说了一堆,最后才说点有用的。话都说不清楚,不知道侬存福怎么就让你做南衙王。还派到这里来丢人献眼!”
不等侬智聪再说什么,徐平接着道:“军国大事,不是小孩子口角,动不动威胁这个威胁那个。你要跟交趾联合。那就是要与大宋为敌了,这样一来就更好办,到时我先砍了你的脑袋就是!”
“你敢这么说――”
徐平看着侬智聪眼睛一瞪:“滚!要不是我还是朝廷官员,做什么事情都有法度,我现在就砍了你!”
谭虎跟徐平时间久,性子乖巧。见徐平动了真怒,哪里还容侬智聪在这里胡搅蛮缠,上去拽住就拖出了花厅。
侬智聪出去,徐平在花厅里一个人踱步。
来的虽然是个浑人,说的事情却不容怀疑,面对共同的威胁,广源州和交趾只怕真要联合起来了。这一点不稀奇,对他们两家来说,大宋再是怎么看起来人畜无害,也是庞然大物,只有抱团才有安全感。
徐平最早的想法是利用今年旱季平定广源州,甲峒只需要吓唬一下,让他们把阿申交回来。等到来了凭祥峒,诸多事情联系在一起,计划改成了连甲峒一起打,就跟他前世的那场边境反击战一样,快进快出,浅纵深,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猛虎扑羊一般迅速结束战事。
不过毕竟时代不同,打掉甲峒之后不会再把谅州让出去,而是让那里代替现在凭祥峒的地位,形成对交趾的战略优势。
单独打一个甲峒,算好时间,让交趾不扯进来,虽然朝廷难免有话说,但终究还在地方官的职权之内。
就在上月,陕西路处罚了数位官员,就是因为他们进攻明珠族,罪名倒不是擅起边衅,而是进攻失利。一失败,各种用兵措施就被翻出来检查,罪名就有了,不过处罚也只是降职徒任。
以徐平如今的地位,打甲峒还不至于因为起边衅而被问罪,甲峒没有那个资格。但交趾牵扯进来就不同了,战事一旦僵持,徐平就有麻烦。
想到这里,徐平心里就暗骂钦州董知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有安排后手,招纳什么人口。有点耐心等上几个月,交趾和占城掐起来,这边就顾不上了,还不是想怎样就怎样。
现在倒好,交趾不打占城了,兴兵北上,再把广源州扯上,形势越来越复杂。章频来信里还提到已经派人去占城,游说那里乘交趾顾不上的时机,发兵攻略交趾。占城好战,自建国几乎年年打仗,打得国家人丁稀少还是战个不休,有这机会十之七八不会放过,整个已经搅成了锅粥。
本来是有把握的事情,现在成了火中取栗,徐平的心情很不好。
天圣十年本就是多事之秋,自年初起徐平就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京城家里面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二月底李用和那个在宫里的姐姐突然被封为宸妃,就在册封当天去世。丧事很隆重,皇上辍朝三日,下葬的日子又辍朝一日,并加封了祖宗三代。
因为姐姐的缘故,李用和由小使臣升为礼宾副使,直接把大使臣的官阶跨了过去,就连徐正也因为是李用和的救命恩人升了一阶官。
可这宸妃封得莫名其妙,封号前所未有,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生生新造出来的封号,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要说是后妃,就是大臣的封号也都要有据可查,有明确的褒贬,这样胡来总让人觉得不正常。
更不要说李宸妃一向默默无闻,与现在皇帝也没什么接触,仅仅因为给先帝守陵就天上掉下来这样的恩典,怎么也说不过去。
被侬智聪一闹,徐平的烦心事都起来,一时心乱如麻。
(晚上还有一章。)
………………………………
第135章 边民的选择
天圣十年十一月初六,因为大内整修完成,改元明道。天下大赦,百官各加官一阶,徐平由屯田员外郎晋升为都官员外郎。
天圣寓意二人为圣,明道则是日月当空,年号清楚地表明,此时的刘太后依然把持着权力。虽然天子已经二十三岁,太后却没有还政的迹象。不过风向开始慢慢地改变,明镐等人上书要求太后还政,虽然有的言辞激烈,也只是不报的结果,并没有像范仲淹等人那样被逐出中枢。
这次大赦最意外的获利者是丁谓,本已经移往道州编管的他由此得到了致仕的待遇,安然退休,意外得到了比老对头寇准更好的结局。
而左江道被徐平发往各州牢城的土官因事涉谋反,并没有因此减刑,只有首告的黄知县因为罪名较轻,得以活着回到邕州,住到了亲家那里。
几乎与此同时,党项首领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赵德明去世,其子元昊继位,依然封其为检校太师兼侍中、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
消息传到邕州已是半月之后,徐平感觉不到升官的喜悦,只觉得整个世界开始慢慢改变,心里愈发不安。
李元昊现在还叫赵元昊,没有正式反宋,但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实在是太过响亮,徐平虽然猛然一下记不起他有什么事迹,但搅乱大宋西北,由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印象还是有的。
正经说起来,西南地区无论是历史上的侬智高叛宋,还是后来的交趾入侵邕、钦、廉三州,都与党项在西北的崛起有关。没有党项人把大宋的注意力吸引到西北,并多次获胜,这两股势力也没有内侵的勇气。
这种大局势下,徐平决定不再等待,急招桑怿到门州,集结军队,准备先全力进攻广源州。再回师拿下谅州,暂时不顾虑交趾的反应。
邕州边境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但对底层民众来说,生活却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们生活的轨迹。
一小队马帮停在一处山间小路的岔路口,领头的马帮汉子从马上抱下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拍了拍他的脑袋,笑着道:“臭小子,以后不要再这样随便就跟着人走路了。也就是我们几个都是老实人,碰上那等心狠手辣的,定然把你卖到交趾去为奴为仆,那可就永世不得翻身!”
小马蹄缩了缩脖子,认真地问道:“带了我这些路,要给你们多少钱?我只有大宋的铜钱,金银没有的。”
几个汉子哈哈大笑起来,对小马蹄道:“你这样一个孩童,向你收钱不是咒我们不是人吗?算了,你的铜钱自己留着。得闲了买个果子吃。还有,这一带虽然是交趾的地盘,大宋的铜钱却一样通用,不用怕买不到东西。”
一边说着,一边从马上拿下小半口袋,交给小马蹄:“还有你的米,也一起带着。你这样弱小,能不能背得动?家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