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218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218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往辽东贸易。为何不好办?”蒋琬皱眉问道。

    他在做这最后的努力,虽然江夏不惧开战,但并不想轻启战端。

    “正如先生所言,此事合则两利。但奈何现在吴侯抱恙,扣押江夏商船的蒋钦将军认为扣押商船,缴获战马乃是功勋,不肯放人啊。”鲁肃解释道。

    连孙权抱恙都出来了,蒋琬要是再看不明白,孙权是在拖延时间,根本没有共商大事的心,蒋琬一头撞死算了。

    不由面色一冷。

    鲁肃很快意识到了不妙,立刻道:“此事需从长计议。”说着,鲁肃看了一下四周,见四周有不少百姓围在旁边,不由道:“此地不是商议的地方,还请先生入寒舍商议。”

    心下已经知道了江东的打算,也知道了孙权的不理智,蒋琬其实可以拂袖而去了。

    但是蒋琬还想据理力争一下。刘封为人不肯受半分委屈,那就只好他受点委屈了。

    想着,蒋琬举拳道:“理该如此。”

    鲁肃见蒋琬态度转变,心下一松,立刻笑着弯身道:“先生请上马车。”

    “嗯。”蒋琬点了点头,上了马车。鲁肃也翻身上马。

    一行人,进了吴城。

    片刻后,队伍在一座颇为气派的府邸外停了下来。府邸大门上挂着写着“鲁府”的匾额。

    “先生请。”鲁肃勒紧了马缰,转头对着马车上的蒋琬道了一声,这才翻身下马。

    蒋琬点了点也,也下了马。

    随即二人进了鲁府,一起来到了书房。

    互相坐好后,没等鲁肃开口。蒋琬就道:“不知吴侯的状况如何?”

    “病重。若想见外客,恐怕得半月。”鲁肃脸上露出了些许沉重,道。

    蒋琬心下一沉,要是鲁肃说几日就可见外客,那蒋琬觉得还有些希望,孙权可能是真的病了。但是半个月。

    明显是在拖延啊,等半个月,消息到江夏又半个月。一个月时间就这么过了。

    心中一沉,蒋琬决定做最后一搏,道:“恕我冒昧,不知子敬先生可记得上次,我家主公横扫九江,掳掠周瑜二子。先生奉吴侯之命前往讨要,我家主公宽仁,放了周瑜长子。还以金银资助江东剿灭山越。”

    “自然记得。”鲁肃立刻知道蒋琬要说什么,目光一闪,点头道。

    “我家主公行事,乃是以宽和为主。有冰释前嫌之心,还请子敬先生告之吴侯,先放了那些商船,而后两家共同商议与辽东的贸易。”蒋琬很诚恳道。

    “吴侯病重,就算是我想见,恐怕也难啊。先生可在吴县住上半月。等吴侯安康,必定召见先生。”鲁肃面露诚恳之色,举拳道。

    当日刘封放了周瑜长子,算是有条件商议。

    但是如今,孙权却是连条件都不出,直接拒绝了。

    自视甚大,敬酒不吃而吃罚酒。

    二人智商都很高,又都善于观察。鲁肃虽然诚恳,但满口都是推脱之言,蒋琬岂能不知?

    鲁肃也是一样,见蒋琬说话很有条理。心知瞒不住。

    “既然如此,那我先返还江夏,等一月后,再来江东求见吴侯。”话不投机半句多。蒋琬已经放弃了,抬拳道。

    鲁肃当然出口挽留,但是任鲁肃如何挽留,蒋琬去意已决。

    虽然孙权用拖字诀,但是扣押使臣这种事情还是做不出来的。鲁肃虽然想挽留蒋琬,但也知道不可能了。

    不由起身道:“那我送送先生。”

    “多谢。”蒋琬也跟着起身道。

    这场出使,江东自恃强大,只想拖延。而江夏也自付有底牌,不打算求于人。合不来,散的快。

    也是情理之中。

    很快,蒋琬就坐上马车,出了吴城。

    马车上,蒋琬神色惆怅。本想避免,最终却发现实在是避无可避啊。

    站在城门前,目送蒋琬离去的鲁肃又是不同。他叹了一口气,看来拖延时间是不行了。

    公瑾,最多也只是十天的准备时间。

    当蒋琬的马车完全消失在了视线中的时候,鲁肃再次跨上了马车,来到了吴侯府。

    府中,孙权坐在书房上,精神奕奕。

    见鲁肃进来,碧眼一亮,问道:“如何了?”

    “那蒋琬观察入微,言谈间颇有主见。留不住。”鲁肃叹了一口气道。

    “刚来就走了?”孙权眉头深锁道。

    按照道理,现在主动权应该是握在江东手中。航道非要经过江东,才能进入大海。

    要是战争一起,刘封就别想与辽东公孙康贸易了。

    江东占据上风,势力强大。可以死死的吃住江夏。

    换而言之,蒋琬就算是明知是拖字诀,也应该等上十天半个月,与他见上一面,然后黯然离开才是。

    而现在蒋琬却是刚来就走了。这其中肯定有古怪。

    不过有古怪算什么。除了兴兵还能有什么?

    孙权冷笑了一声,抬头对鲁肃道:“加紧往豫章运送粮食,准备御敌。”

    “诺。”鲁肃弯身应诺了一声,缓缓退走。

    “上一次,公瑾领兵攻打江夏。败阵而归。这一次换做我守城。不知道你能否仅凭帐下乌合之众,胜公瑾的二万精兵?”孙权面朝江夏,面露冷笑道。

    …………。

    西陵城,杨武将军,书房内。

    刘封身着一身便服,腰间挂着楚刀,跪坐在主位上。神色有些一些难看,眼中寒芒闪闪。

    这全是因为案上的一卷竹简。

    这是黄忠命人快马传递来的消息,豫章周瑜的消息。

    练兵秣马,准备各种守城器械。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使得局势骤然紧张了起来。

    仅凭这句话,刘封就敢断定蒋琬此去会空手而回。自恃强盛,已经开始考虑防御了。

    既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就要做一次狠的。

    “找张威过来。”目中寒芒一闪,刘封朝着门外喊道。

    “诺。”门外护卫一声应诺,迅速的走了下去。

    不久后,穿着正服,一脸急促的张威走了进来。

    “主公。”进门后,张威对着刘封一拜道。

    “已经打造出多少柄楚刀了?”看了眼张威,刘封问道。

    “在铁匠日夜打造下,目前已经打造出了五千三百二十五柄。”张威对于楚刀的产量了如指掌,闻言立刻道。

    五千柄,与甘宁水军六千人有些差距。刘封心下有些遗憾,但事到如今,增加站力要紧。

    甘宁乃是奉命杀入江东腹地,若是被围。也好靠楚刀杀出重围。

    “准备出五千柄,押运去中郎将甘宁除。”思量了片刻,刘封对张威道。

    “诺。”张威应命道,随即,对着刘封一拜,迅速的走了出去。

    走的很急促。这是刘封第一次下令军队大规模装备楚刀,就算是张威也闻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考虑到甘宁的水军已经训练了不下一年,战斗力不俗。若是野战,这五千柄楚刀完全可以干掉孙权的两万兵马。

    再靠着轮船的威力,随时可以杀入江东长江一带的所有城池。

    刘封不由彻底的安下了心来。

    就在这时,有护卫来报道:“主公,蒋大人回来了。”

    “快请进来。”刘封抬手道。

    蒋琬回到江夏以后,就有派人赶回来禀报行程。不久前,刘封还听甘宁派人回来禀报,说是蒋琬在夏口登岸。

    所以刘封并不觉得惊异。

    “诺。”护卫应了一声,迅速的走了出去。片刻后,蒋琬走了进来。

    蒋琬穿着一身正服,神色还算如常。

    “主公,属下有负所托。”进入书房后,蒋琬就对着刘封深深的一拜道。

    “此行不过是做最后的努力罢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是公琰的责任。”刘封安慰了一句道。

    随即,刘封又问道:“孙权是怎么说的?”

    “属下连孙权的面都没见到,只是与鲁肃谈论了几句。”蒋琬摇了摇头道,随即,又把与鲁肃的谈话内容与刘封说了一遍。

    包括鲁肃可能是拖延时间。江东自恃强大,要想独吞航道的猜测。

    “公琰的猜测,与事实不谋而合啊。”刘封叹了一口气,道。随即,把案上的竹简递给了蒋琬。

    “喔?”蒋琬惊异了一下。上前一步,接过了刘封递过来的竹简。

    “自恃强盛,不惧战争。”看完后,蒋琬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道。

    “是啊,看不起我们的黄忠能够突破豫章,攻打江东腹地,更加看不起我们的水军能够突破江东的江防。攻入江东腹地。”刘封微微一笑道。

    “那主公打算如何应付?”见刘封自信满满,蒋琬心中一动,恐怕不是简单的让甘宁出击了事了。

    “既然周瑜在豫章设防,那表示江东上下都猜测若是我进兵。肯定是先攻打豫章,没人会认为我会突破江防。如此,正好可以利用。我打算命令庞统率部进驻九江,与黄忠联合。作势攻打豫章,与此同时,甘宁不动声色从江夏出发,走水路,突破江防,袭击江东。”刘封笑了笑道。

    说着,刘封顿了顿,又道:“只是具体事宜,还需与士元商议一番。”

    这件事情,还是刘封脑中的初步想法。

    没有找庞统商议过。江北的固城的外城墙,早已经被庞统督造出来了,现在庞统的军队,就驻扎在西陵附近。

    “主公英明。”蒋琬开口赞道。

    蒋琬也懂军事,而且颇有研究。认为刘封这种策略没错。既然江东先入为主,认为刘封只可能从陆地突破。

    自然是要利用一番的。

    随即,刘封召见了庞统。与蒋琬一样,庞统也很赞同。

    现在庞统乃是武将,只管打仗。至于是怎么与江东交恶,庞统没有过问。

    君臣三人商议了片刻后,庞统起身返回军营聚敛兵将了。

    征讨江东已经不可避免。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伊籍要断孙权一臂

    第三百零四章伊籍要断孙权一臂(第二更)

    茫茫大海之上,岛屿无数,越是靠近内陆,岛屿越多。

    此刻,距离台湾不远,同样距离长江也不远的地方,有几座岛屿。面积挺大。

    这几座岛屿位置不远不近,靠近近海的渔夫不会到达这几座岛屿打渔,同样,孙权的官吏不会无缘无故的来到这里探查。

    正是隐藏停泊的好地方。

    此刻,这几座岛屿的边上停靠着五十艘大船。岛上到处都有水手牵着战马,在岛上散步。

    战马远洋航行,并不那么容易,都是病歪歪的。虽然散步也不见得能够起什么作用,但至少比把战马拥挤在船内好。

    其中最大的岛屿上,还有一处临时搭建起来的营地。

    营地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有行军大帐,同样营地的中央,还竖着一杆绣着“刘”字帅旗的旗帜。

    这座营地是水手们发现的,作为暂时歇息的基地。所以,这座营地是长久存在的,并不会因为船队离开,而废弃。

    此刻,大帐内。坐着六个人。

    六十艘海船,每十艘有一个小吏负责。再加上一个总领队。就是七人,现在金书已经被蒋钦俘获。

    只剩下了六人。

    大帐内的气氛有些沉闷。

    关云。就是这六十艘海船的总领队,三十多岁,乃是土生土长的江夏人。水性出色。

    沉默了许久,关云叹了一口气道。

    “金大人久无消息,恐怕已经是凶多吉少了。”

    此前,虽然众人都猜测是不是真的出问题了。随着时间的过去,那种绝望气氛很浓。

    但是并没有真的绝望,其余人都还心生侥幸。

    但随着关云这句话,大帐内如同炸锅了一般。

    “那怎么办?茫茫大海,让我们如何是好?”

    “是啊,粮食虽然还有,但是淡水已经不多了,撑不了多久了。”

    “如何返回江夏?”

    在场的小吏,杂七杂八道。各个都是神色恐慌。

    台湾的事情太过重要,就算是在座的都是领队小吏,但是知道台湾存在的也只有二人。

    “住口。”关云心烦,不由训斥道。

    关云能做总领队,自然有他的威望。一声住口,顿时让大帐内安静了下来。

    “我想江东已经有了变故,返回江夏是不可能了。”关云先道了一声,随即扫视了一眼大帐内众人,只见众人无不恐慌。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出路。”说着,关云微微一笑,站起身体,朝着南方道:“主公派遣我们出海,联系辽东公孙太守。也给我们留下了退路。”

    “在距离此地,几日路程,有一座大岛,名为台湾。能容下数十万人。此刻,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