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75章

汉末天子-第75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

  如今看来,当今天子做的已经很不错了,长安虽然还有些凌乱,但经过半个多月时间的整理,已经不像当初灾难初临时一般那样的场景,城中的垃圾、废料已经基本被清除出去,在皇宫四周,不少新的建筑已经成型。

  长安西侧,一座巨大的校场已经搭建起来,所谓祸福相依,虽然这一次地震,给长安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也因此,让长安有了重新规划的机会,新的长安城在一天天变得完整,那种看着一座城池,在自己手中逐渐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不止是刘协,凡事参与到这次建设之中的百姓,都会感受到,对这座城池,归属感也更加强烈,毕竟这个家,是他们自己建立起来的。

  这几日,陆续来了几批流民,不过得益于刘协政令在这种相互监督机制之下被很好的贯彻,各县开仓赈济灾民,除了一些毁坏严重的城池,大部分县城都能很好的将百姓稳住,不至于出现大量人口流失的状况。

  至于涌来的人口,以如今长安重建后更加合理的规格,完全可以在不影响运作的情况下吃下。

  不过朝堂之上,刘协感受到一丝诡异的气氛。

  “此番天灾,陛下迫于无奈,露了锋芒,而且在对工匠之事上,过于激进,恐怕已经触碰到不少人的底线。”承明殿中,贾诩有些无奈的帮刘协分析道。

  这件事,其实也怪不得刘协激进,当时的状况,若非刘协雷厉风行,不知会遭到多大的损失,只是如此一来,刘协的一些谋划却是遮挡不住了。

  “哦?那依先生之见,他们会怎样做?”刘协此刻倒没有跪坐,只有他们二人,刘协直接弄来了一张拖工匠打造出来的椅子,靠在椅背之上,揉着太阳穴问道。

  虽然不想过早跟世家产生间隙,但值此时刻,刘协也别无他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次若不得罪世家,关中元气或许就会失去,做,会令世家不满,不做,却会动摇刘协的根基,这种时候,刘协是不可能为了股权世家的感受而损害大汉仅存的一点根基,他已经输不起,这最后的根基,必须保住,绝不能让任何人动摇。

  “陛下大可不必忧心。”贾诩微笑道:“如今世家或许会不满,但不至于反叛,但当会掣肘陛下,至于他们会如何做,无非也是在钱粮方面与陛下难堪。”

  眼下看起来事情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但朝廷中的粮草支撑不了太久,这却是瞒不过朝中大臣的,一旦朝廷的粮食链断掉,眼下刘协苦心经营起来的兴盛之象会被立刻打破,到时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协还是要向世家低头的。

  这已经算是阳谋了,就算刘协知道世家会这么做,也没太好的办法来应对,只得看向贾诩。

  贾诩苦笑,他就算谋算再深,也不是神仙,没办法凭空变出粮草来:“必要时,恐怕陛下要做出一些妥协。”

  妥协吗?

  刘协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妥协,以后再想兴工,便是痴心妄想了,到时候,这满朝公卿,有足够的理由来反驳刘协,有时候,退一步,就意味着要退两步,退三步,直到退无可退。

  “劳烦先生费心了。”刘协也并未对贾诩失望,毕竟是人总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那苏家可曾联系过?”

  “已经在联系,算算时间,也该来长安了。”贾诩微笑着点头道,眼中神光一闪,却是猜到刘协准备怎样做了,犹豫道:“只是陛下若是真的过于倚重这些豪商,其危害,或许不比世家大。”

  “路是走出来的,而非想出来的。”刘协摇了摇头:“总该试试才行。”

  事实上,若论商业手段的话,刘协自问当世豪商,他绝对能够耍着玩儿,要控制不难,就像世家一样,商人要兴,但同样要压,不过就算兴商,作为新兴势力,要掌控显然要比世家容易许多

  贾诩虽然有不同意见,但见刘协似乎已经定了主意,也便没有再说,作为臣子,该说的已经说了,至于刘协是否采纳,贾诩不会学那些谏臣一般去死谏,在他看来,那是一种作死而且毫无意义的做法。

  先不说会不会成功,动不动就来彰显一下自己身为臣子的气节,你都未必一定对呢,安知君主会不会有其他谋划在里面,你这么以死相逼,或许可以留个名声,但置君王于何处?就算最终成功了,君威何在?

  最后事情结束了,不管成功与否,皇帝那里,肯定没什么好印象,也会因此而牵连到家族,两边不讨好,而且未必你就一定是对的,这种事情,跟乡下撒泼的妇人有何区别?

  “其实陛下如今做的已经很好了,汉室元气经此一事,已经得以保全,陛下明君之名也会得以流传出去,最重要的是,关中民心、军心归附,不论结果如何,陛下已经先一步立于不败之地。”贾诩微笑道。

  意思吗,适当的妥协一下,再这个时候真的无伤大雅,反正军心、民心此事之后,已经收拢起来,就算向世家稍微妥协一番,让世家出钱粮,百姓也只会记住刘协的好处,而不会将这份感激转嫁到世家身上,到最后,刘协依旧是赢家。

  “可朕想要通吃啊!”刘协闭上眼睛,摇头道。

  “?”贾诩疑惑的看向刘协,不解其意。

  “没什么。”刘协摇了摇头,笑道:“苏家之事,还要文和尽快让他们过来一趟,只要能帮朕渡过此番难关,朕自然不会少了他们的好处。”

  “陛下放心,臣会的。”贾诩躬身道。

  “陛下,您让匠人做的东西已经做好了。”卫忠此时进来,来到贾诩身侧,向着刘协躬身道。

  “好,文和,可愿随朕一观?”刘协闻言,站起身来,看向贾诩笑道。

  “臣便不去了。”贾诩摇了摇头,他作为尚书令,这段时间,要处理的事情也不少。

  ……

  日头已经偏西,长安城的城门已经准备关闭,便在此时,远处一辆车架正缓缓行来。

  “若要进城的话,就快些,不过最近城中,可没有太多酒楼,投宿的话,最好去官府申请,府衙之中,有专门为外乡人留下的地方。”一名队率看着车架进城,提醒了一声。

  “有劳了。”驾车的车夫看起来颇有几分文气,想来是哪户大家豪族的车夫,否则也不可能表现出这种气质,闻言礼貌的谢了一声。

  “那将士。”就在车架要进入城门的时候,车架的车帘突然打开,露出一名年轻却略显苍白的病态脸颊,叫住了那名队率,微醺的眼中,透着几分清亮。

  “见过这位公子。”队率插手行了一个军礼,心中却是有些不屑,若非看他有些气质,这等醉鬼真不想搭理。

  “那个……这长安城里,最好的酒在哪里能够喝到?”青年嘿然笑道。

  队率闻言面色不禁反黑,黑着脸道:“如今关中之地遭劫,正是缺粮的时候,谁家还有酒来给你喝?”

  “那算了,嘿嘿,可惜了,不知道皇宫中的御酒能不能喝到。”年轻公子嘟嘟囔囔的坐回了车内,车架再次开动。

  “头儿,干嘛跟他那般客气?”看着车架走远,一名士兵才皱眉问道。

  “看仔细了,那是颍川荀家的招牌。”队率指了指那车架之后挂的一面小旗,摇头道:“这等人物,还是少招惹为妙。”

第一百三十三章 英雄酒

  

  “陛下知我?”郭嘉看向刘协的目光之中带着些许惊讶。

  “朕曾派人寻访天下英才,颍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昔日颍川四友,便是钟元常也是赞不绝口,对于你四人,朕也是早有耳闻。”

  “荀公虽已故去,但家教却是甚严,绝不可能教出你这等狂生醉鬼来。”刘协看着郭嘉,欢快的笑道:“朕听闻,当今荀家之主当是荀彧,能这般坐着荀家的车架到处招摇还不被荀彧找上门儿的,还这般洒脱不羁的,除了郭奉孝,朕也想不出其他人来。”

  “哈哈哈~”刘协的话惹来郭嘉的一阵狂笑,但并非张狂那种,而是很欣赏的那种笑容,半晌郭嘉笑声才止住了不少:“妙,妙,昨日进了长安之后,便不断听人说当今天子如何如何机谋果决,本以为年纪虽幼,但定是一副刻板模样,不想却也有些风趣,此番长安之行,当真是不虚此行呐!”

  “放肆!”刘协知道郭嘉的本事,还能容忍,但一旁的丁冲可不愿意了,刘协可不是诸侯,而是天子,哪怕如今汉室颓危,但依旧掌握大义之名,对方这般狂放无礼,简直就是藐视君威,当即便要喝骂,却被刘协挥手止住。

  “朕尝闻,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些许小事,丁卿不必在意。”刘协摆了摆手,看向郭嘉道:“奉孝可愿与朕在这长安城走走?”

  “正有此意。”郭嘉惊讶的看了一眼瞬间不再说话的丁冲一眼,心中不禁对刘协再度高看了几分,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就让丁冲这等大臣乖觉无比,看来这位陛下虽然年幼,却颇有些手段呢。

  刘协跟丁冲告别一声,在丁冲的恭送之下,带着牛耿与郭嘉并肩离开。

  “陛下这以工代赈的法子,颇妙,不过更秒的,却是这环环相扣,互相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不说尽善尽美,却能极大地杜绝有人在这个时候趁机牟利。”

  一路上,刘协与郭嘉点评着长安城的各处措施、法令。

  双方此时都算是在试探阶段,刘协自然是希望能够将这位鬼才,历史上为曹操扫平北方做出巨大贡献的男人留住,而郭嘉,却也在考量这位天子是否真如传言中那般英明神武。

  他此前曾在袁绍麾下待过一段时间,但就如同荀彧看出袁绍不是成事之主一般,郭嘉也能看出来,因此他比荀彧走的更加干脆。

  不同的是,荀彧回到颍川之后,没多久便被曹操征辟,而郭嘉却拒绝了荀彧的邀请。

  身逢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袁绍的事情告诉郭嘉,名声大的人,真不一定就是明主,曹操自然也在郭嘉的考察范围之内,甚至若无刘协这边的崛起的话,郭嘉觉得自己有很大可能去投曹操。

  但刘协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最近几个月又闹出一连串的事情来,尤其是募将令传遍天下,令郭嘉心中的天平开始向刘协这边倾斜。

  毕竟曹操再怎么贤明,依旧是臣,刘协则天身有着一层大义光环,若是双方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郭嘉相信,刘协比之曹操更具吸引力一些。

  当然,那部募将令也是郭嘉来长安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他的智慧,自然看得出这募将令背后真正的含义以及无奈,也正是这份募将令,让郭嘉生出了来长安一观的心思。

  不想却正遇上了关中地震,本以为关中会大乱一场,大汉刚刚积累起来的一丝元气也会被这场地震无情的吞灭,当时郭嘉甚至生出了掉头回颍川的心思,毕竟没了根基,皇帝跟诸侯不同,失去根基的他,没有任何一路诸侯愿意看着他重新崛起,到时候,只能沦为诸侯的政治筹码。

  不过此刻郭嘉也有些庆幸,自己并未真的离去,而是留在了关中,却没有去长安,他想看看皇帝会怎样做,也在想若换成自己的话,又该如何做。

  没多久,新的政令便迅速传达向各郡县,同来的还有朝廷派出来的虎贲卫。

  以工代赈对于郭嘉来说,虽然新奇,但还不至于让他有多高的评价,哪怕是刘协效仿先秦,鼓励工匠,提升工作效率,这些,都只能算是小道,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虽然不错,但多少有些不务正业。

  真正让郭嘉侧目的,还是刘协为了贯彻政令,增设虎贲卫,环环相扣,互相监督的措施,更好的限制贪官趁机敛财的可能。

  “朕对此项决策,也很满意。”刘协走在郭嘉身边,稍稍多出了半个身位,此刻听到郭嘉的赞叹,没有谦虚,颇为自豪的道:“朕始终认为,将一个国家的兴衰推到百姓的善恶上面,是朝廷的不负责任,好的律法,以及执行力,可以导人向上,而空有律法,却无人执行的话,只会让人不断对朝廷失望。”

  “我大汉皇室积弱,便是因为在律法的贯彻和执行监督之上,太过散漫。”刘协笑道

  “哦?陛下推崇法家?”郭嘉奇异的看向刘协,询问道。

  “怎么说……”刘协指着周围忙碌的身影道:“朕不偏颇任何学派,朕觉得,无论哪个学术,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朕要做的,就是甄别出哪个学术对朕有用,对这天下社稷有益,朕便用之,反之,无论多么伟大的学术,若是开始阻碍我大汉的发展壮大,那它就会是朕的敌人!”

  “敌人吗?”郭嘉嘴角牵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仰头灌了一口清酒,叹息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