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74章

汉末天子-第74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听杨修之前所言,杨彪才恍然惊觉,刘协不止重视工农,甚至连商业都非常重视,但观刘协掌权以来,虽然每一次动作,都师出有名,但有一点却不可否认,刘协在无声无息间打压着士人或者说世家。

  或许,他该感谢这场灾难的降临,若非这场灾难,他如何会看清楚刘协竟然已经在不声不响之中,一步步的在这长安乃至天下布下一层无形的大网,一层制衡世家的大网。

  也是此时,他才惊觉,刘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全掌控了关中军队,此刻只是一声令下,整个关中各大将领,除了已经垂垂老矣的皇甫嵩之外,竟然全都唯他马首是瞻,杨彪毫不怀疑,此刻无论是谁,想要发动兵变,都会很快被刘协扑灭。

  虽然世家之中,还有一个老将皇甫嵩,但只看刘协此番甚至连王越的虎贲卫都调动了,皇甫嵩却是闲在长安没有被派出去,便知道皇甫嵩在军中的地位甚至无法跟新晋的方盛、张绣这些人相比,如何能够成事?

  募将令!

  杨彪哂笑一声,此刻他算是明白,刘协发此令的原因了,若真待刘协的计划成功,那这关中军权,恐怕将会被他完全掌控,任何人都没有再插手的空间和能力。

  细数刘协麾下诸将,竟然没有一个世家之人掌控实权,便是朱隽,虽然为人有些刚愎,但却是地地道道的保皇党,莫忘了他也是出自寒门,对于士人阶层的归属感并不强烈,也可以看出,这位少年天子对于世家的防范,甚至超出了对诸侯的防范。

  只是士人阶层,固然有些尾大不掉,但同样也是这天下的脊梁,是时候,让陛下知道,这天下,可以没有任何人,但却不能没有士人阶层了。

  “父亲?”杨修有些不解的看向沉默不语的杨彪,不明白父亲为何突然这么深沉。

  “无事,此间已经无你事情,且回宫去,好好辅佐陛下吧。”看着年幼的儿子,杨彪微笑道,虽然有些锋芒毕露,但杨彪看的出来,陛下对于自己这个儿子还是很器重的,这件事情,没必要将儿子卷进来,要给陛下一个台阶,同样,也要给杨家留一条后路或者说血脉才行。

  “喏。”杨修皱了皱眉,总觉得今日的父亲有些反常,只是哪里反常,却说不上来,闻言也只得躬身告退,说实在的,他现在还真想尽快回到刘协身边,能够多学点东西。

  看着杨修离开的背影,杨彪深吸了一口气,直到杨修的身影消失,才来到门外,唤来管家为他备轿,至于目的地,杨彪想了想,放弃了去找司马防的打算,直接让人启程去往钟家。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谱

  

  黄忠其实如今还算不上老,四十多岁的样子,虽然已经生出了些许华发,但却给人一种非常精神的感觉,眉宇间,还带着淡淡的悲伤,平添了几分老态,刘协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黄忠在黄巾之乱以后的这十余年来,先是丧气,跟着丧子,原本大好的前途和黄金年龄,就这样被荒废,刘协听着也十分唏嘘。

  不过四十多岁,在这个平均年龄三十多岁的年代,已经算不上年轻了。

  “汉升将军见谅,此事,朕也是刚刚知晓。”刘协向着黄忠抱了抱拳,脸上带着几分歉意道:“原本,朕曾听闻汉升将军在平定黄巾之乱时,曾大显神威,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才着人去往皇叔那里,请皇叔割爱,只是不想其中还有这份隐情,此事,却是朕之不是。”

  黄忠原本是有些怨气的,但此刻刘协如此诚恳的道歉,心中那点怨气,也在瞬间消散,连忙向刘协叩首道:“陛下言重。”

  “老将中年丧子,那长沙,终究也是一处伤心之地,既然陛下不嫌老将老迈,老将愿以此残躯,报答陛下知遇之恩,为陛下开疆拓土,重整江山。”

  “将军快起,将军现在可不老!”刘协微笑着扶起黄忠,心中默默将黄忠的能力再次看了一遍,暗中感慨道真不算老。

  黄忠:大汉中郎将

  武力99,统帅82,谋略67,政治62

  天赋:老当益壮

  刀法大师

  箭神

  刘协不知道现在的吕布武力值有多高,但黄忠的箭神能力触发之后,怕是不在吕布之下了吧,最重要的是,黄忠的巅峰状态可以保持二十年之久。

  一般男人的黄金年龄,应该在三十岁以后,这段时间,无论是力量还是耐力,都达到了极致,不过这段时间不是太长,大概三十五到四十之后,力量、体力便会逐渐滑落,黄忠比普通人可是多了足足二十年的巅峰时间,黄忠眼下不过四十多岁,这巅峰状态,至少还有十几年,甚至就算过了六十,状态开始下滑,但黄忠依旧是可堪一用的大将。

  而且还是刀法大师,虽然不及王越的武道宗师厉害,但就算他日老迈,不能再上沙场,也可以教导弟子,为大汉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

  这是迄今为止,刘协收到的第一个拥有三个天赋的武将,同时也是刘协麾下,第一位堪比关张乃至吕布的顶尖武将,现在,只待一个多月之后的长安大比之后,刘协相信,凭借黄忠的本事,会成为自己重组军权之时的一枚重要棋子。

  与黄忠畅谈一方,刘协当然没有忘记随黄忠同来的魏延,如今的魏延还很年轻,年轻气盛这句话放在魏延身上一点斗不过,只看到此时脸上还隐现乌青,就知道这货一路上肯定跟黄忠发过毛,不过看他现在十分体面的站在黄忠身后,刘协就知道,这货一路上恐怕没少被心情不是太好的黄忠收拾过。

  魏延:白身

  武力86,统帅71,谋略59,政治43

  天赋:奇袭

  豹胆

  是个好苗子!

  看到魏延的属性,刘协心中十分满意,虽然远不如黄忠,但此刻的魏延还不到二十岁,若论成长潜力,比张绣都大,尤其是是那个豹胆天赋,待日后长成,绝对有跟顶尖武将一较高下的资格。

  最重要的是,这个水平,正好让刘协施展梦境传承,而且还是武力和统帅都能一起传承,这也是刘协容易获得麾下武将忠诚的原因,若是谋士的话,谋略高的谋士,政治也不会差到哪去,但武将就不同了,武力高,不代表谋略高,至少刘协如今遇到的武将,没一个是武力跟谋略处于同一个等级的,也方便刘协使用梦境传承。

  提升能力倒在其次,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梦境传承,让这些武将相信自己是天命所归的人族皇者,从而提升忠诚。

  “敢问陛下,小民不过初入军中,未曾立下任何功业,却不知陛下如何知道小民?”三人在承明殿中畅谈,刘协跟黄忠,魏延说起一些兵法上的事情,魏延终于有些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想知道?”刘协心中暗赞,不愧是有着豹胆天赋的人,这胆子可着实不小。

  “恳请陛下解惑。”魏延在收到蔡瑁命令的时候,到现在都是一路发懵的状态,自己没有任何名声,也绝对跟刘协没有过任何交集,刘协身为天子,如何知道他的存在?

  “这件事,说来,却有些离奇,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朕之所遇,却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刘协看了卫忠一眼,卫忠会意,拉着一脸好奇的牛耿,招呼了毓秀以及婉儿离开,承明殿中,只剩下刘协与黄忠、魏延三人。

  刘协郑重的从书房里取出一份绢布,在两人面前展开。

  “数月前,李郭反攻长安,大汉声威江河日下,朕年幼,无力回天,正心中彷徨我大汉基业将何去何从之时,一日睡去,梦中却出现一位鹤发童颜之老翁,言这大汉江山覆灭在即,然天道有缺,大衍五十,天衍四九,遁去的一,总会留人一线生机。”

  看着两人不可思议的目光,刘协指着绢帛之上的内容苦笑道:“那老翁曾与朕言,虽然天下乱象已成,但也有二十四位有大能力者应运而生,此二十四人,也是大汉最后的气数所在,朕若能聚起一半,我大汉中兴有望。”

  “朕本是不信的,但这绢帛之上,有已然成名的温侯还有关张,却也有许多朕连名字都未曾听过的人物,此后朕半信半疑之间,暗中查访,却发现徐晃将军便在朕身边,暗中考察之后,才发现徐晃将军确是当世良将,至此,朕才将这名册暗中记录下来,一一印证,今日见到两位,在知晓怪力乱神之说,未必可以尽信。”

  抬头,看着仍旧处于震惊状态的两人,刘协微笑道:“当然,此言终究有些过于荒唐,两位将军不信,朕也可以理解,不过当初朕发募将令,三月之期将近,两位将军大可一展身手,也让朕知道,这梦中老者所言,是否俱实?”

  黄忠终究年长,定力不错,很快恢复过来,不过此刻看着刘协,却也是胸中激荡,当即下拜道:“陛下放心,老将便是拼的一死,也要护卫陛下,护卫这大汉江山,不被奸人所得。”

  魏延闻言,此时也不禁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今日所闻,实在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来,这似乎也是目前唯一能够说得通的原因了。

  古人对于这些东西接受起来,要比现代人容易太多,毕竟在传说中,每一位开国或是中兴之君,身上总会有些异象发生,此时传说来到现实,虽然让人有些发懵,但更多的还是激动于自己身上,竟然背负着如此重的使命。

  而黄忠,此刻却是盯着那张绢帛,仔细的将上面的名字一一记载脑海之中。

  “此事说来,中就有些荒诞,还望两位将军莫要声张出去。”刘协看着两人的神色,微微松了口气,他也不知道这番话究竟会否起到反作用,但如今看来,效果似乎不错,当然,这种手段,还是少用为妙。

  “陛下放心,便是死,老将也不会透露一句。”黄忠郑重的向刘协一礼道。

  “如今天降灾劫,朝廷缺粮,朕也不好为两位将军大摆宴席,朕先安排两位将军歇息,城中还有许多事务要朕处理,今日能见到两位将军,实乃天之大幸。”刘协看了看天色,微笑着对两人道。

  “末将告退。”

  两人连忙躬身告退,出来时,脸上少有的肃重,带着一股莫名的使命感,在卫忠的带领下,离开皇宫,去往讲武堂,那里是刘协专门用来安排这些前来投奔武将的地方。

  刘协自去处理政务不提,两人回到讲武堂定下之后,依旧有些发懵,加上连日来旅途劳顿,不久之后,便各自睡去。

  睡梦中,朦朦胧胧间,两人的意识同时进入一个奇妙的空间,在那里,两人见到一位白发苍苍,自称姜尚的老爷子,说了一些天降大任的话,让两人辅佐天子,然后,开始教授两人兵法。

  这一教,就是一天的时间,直到次日一早,两人才从睡梦之中醒来,脑海中,昨日梦境之中的内容,竟是如此真实的存留在脑海中,也让两人对刘协所言更加信了几分,只是这些事情,两人却没有对任何人说起,不过第二日一早,却是主动离开讲武堂,前去朝见刘协,主动揽了一些任务去做。

第一百三十二章 问计

  

  天气越来越冷,但长安城这段时间,却是一直是一副忙碌的景象,大灾之后的迷茫与彷徨已经过去,随着朝廷一道道政令落下,每日还有京兆尹专门派来的公差在人群中为大家讲解着这些政令的好处。

  比如怎样做,会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让大家更快的重新将家园建立起来,朝廷拨下来的粮饷有多少,会怎样分配,朝廷推出的积分会怎样算,多少积分能够换到多少粮食。

  日子说实话,挺苦,每天从早忙到晚,不过幸好,朝廷下发了军中的营帐,来供大家居住,虽然是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人一顶,有些拥挤,但至少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只要肯干活,每天发下来的粮食总能让人填饱肚子。

  混乱的年月,又遇上了天灾,能够有个挡风遮雨,不至于被饿死,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已经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了,加上官府的人在不断在舆论上修正刘协的形象,同时李儒这几个月经营起来的民间势力也在悄无声息的引导着舆论的风向,最坏的结果在这样双管齐下的作用下,并没有出现。

  当然,也不会更好,不过这在刘协看来,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人性中的黑暗面,更愿意听到一些负面的消息,而这种消息也更有话题度,所以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让民间舆论没有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去走,已经是很大程度上的成功。

  至少现在,在大家观念里,这次天灾,是因为上天在对当今天子做出的考验,看他是否能够承担起这重振大汉天下的重任。

  如今看来,当今天子做的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