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67章

汉末天子-第67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刘协的志向或者说野心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原的乱世,毕竟他还年轻,现在还不到十一岁,就算用十年的时间去结束整顿乱世,他依旧有大量的时间去治理和壮大这个国家。

  丝绸之路必须重启,为大汉带来源源不绝的财货,真正做到民富国强,让大汉在这个时代,就屹立于世界之巅,而非单纯的成为欧亚四大古国之一,大汉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而这个乱世,虽是浩劫,但也未尝不是契机,太多的人才,太多的名将谋臣陨落与无休止的内耗之中,若能将这些人才尽数聚集起来,然后一致对外,虽然有些过于理想化,但若能实现,那会是怎样一番盛世?刘协此刻真的非常期待。

  “陛下何以对域外民生如此有兴致?”众人回到皇宫之后,王越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刘协笑道:“朕相信,此时的大汉,依旧是这天下最强的大国之一,但绝不是唯一,远在西域更远的地方,便有大秦、安息、贵霜等大国,它们有着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地域之辽阔,人口之广盛,并不在我大汉之下,若能吸取之精华,未尝不能令我大汉更进一步。”

  “终究太远了一些。”王越走过西域,对这些域外大国也有所耳闻,微笑道:“那贵霜离我大汉最近,但商旅来回,也要数月乃至更久,昔日贵霜曾发兵五万来犯,却被当年西域都护班定远先以坚壁清野之策僵在西域,后以区区千人之众,断其粮草,五万贵霜大军,几乎全部葬送于丝绸之路。”

  “还有这等事情?”刘协闻言,不禁精骑道,他只知道班超三十六骑平定西域,却没听说过这段历史。

  “确实有过,那贵霜国本是月氏一支被匈奴打灭,辗转流落他乡,重新建立国土,后受我大汉庇护,才逐渐成长成足矣与安息、大秦并立的大国,却不思报答,反而滋生了野心,如今虽然壮大,但终究是小国心性。”

  王越言语间,带着几分不屑,显然对于这所谓的大国并不怎么看得上。

  刘协却是不以为然,只能说,当时的贵霜选错了时机,班超那个时代,可是大汉最强盛的时期,将贵霜的前身月氏打的几乎灭族的匈奴,被汉武帝撵的狗一样四处流窜,贵霜刚刚崛起不久,就想着去拽大汉的虎须,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连大汉的正规军都没见到,就被人家班超带着一千多人玩儿死,就算现在,刘协听了都替当时贵霜的执政者尴尬。

  “劳师远征,终归前途难料。”王越叹了口气,沉声道。

  刘协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如今的局面,确实不适合想太远,不过通过商业,互通有无,以此来壮大自身,不管以前发生过什么样的不快,重新恢复外交,重启丝路,在刘协的计划中,都是必须的,至于更远的,不是没想,只是目前还不是时候,想太多也没用。

  “王师与史阿便先住在承明殿,明日朕在为你们安排住所。”一路走的也不算太急,回到宫中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刘协带着王越师徒回到了承明殿。

  “劳陛下费心了。”王越感激道。

  “这么说,便有些生分了。”刘协让毓秀帮自己换过衣袍,跪坐在书房的桌案之后,认真的看向王越道:“朕知道,王师有为官之志。”

  王越闻言,面色有些赫然,毕竟他是官迷这件事情,早在洛阳的时候,便被士大夫所不齿。

  “王师与朕乃至皇兄,都有师徒之实,有些话,朕也就不与王师绕弯子了。”刘协面色肃然道。

  “陛下请讲。”王越闻言,心中不禁一沉,有些无奈,却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毕竟他这一辈子受到的冷眼还少吗?只是事到如今,终究还是有些颓丧。

  “非朕不愿,但以朕观之,王师若是治理一地,县城或可,但若说治理一方,至少中原之地,王师之能,不够。”

  治理一方,少说也是太守了,以王越60出头的政治能力,一郡之地,就有些超出其所能了。

  “朕已经发出募将令,召集天下猛士入朝。”刘协看着王越失望的神色,微笑道:“朕欲在长安新建一部,专职负责长安治安,归属京兆尹管辖拜,因此,欲拜王师为虎贲中郎将,秩比八百百石。”

  基本上,相当于长安公安部部长的级别,虽然在这长安,算不上什么大官,却也是手握实权的人物了。

  “谢陛下!”原以为,已经没了希望,没想到刘协竟然许了他如此大的官职,远远超过了王越的预期,连忙颤抖的跪倒在刘协身前。

  “先不忙言谢,还有一事,朕要拜托王师。”刘协摆摆手笑道。

  “陛下但凭吩咐,便是刀山火海,越也不会皱眉!”王越连忙道。

  “无他,大比之后,朕准备在长安设立一讲武堂,专门挑选天资卓越的少年进入讲武堂,传授兵法武艺,朕希望王师能够加入讲武堂,定时去给学子教导,为我大汉,培育更多优秀将领,不知王师意下如何?”


第一百二十章 讲武堂


  此刻,在王越心里,眼前的刘协,恐怕比任何古今明君都要贤明,他生平之志,一时能够封官拜将,光耀门楣,二是可将一身所学推广开去,就如儒道那般,作为天下有数的宗师级武者,这件事,恐怕还在封官拜将之上。

  只可惜,他为了这两个目标,奔波半生,却终究一无所获,除了得到帝师这个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只会遭人耻笑的名头之外,更会遭来江湖同道的不齿。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此番刘协颁布募将令,加上长安局势日趋稳定,王越不顾自己如今已然老迈,依旧带着弟子史阿前来长安,为的就是能够凭借自己手中之剑来最后一搏,本已不报多少希望,但刘协一句话,却让他生平两大夙愿得以实现,此刻,在王越心中,就算刘协让他去死,恐怕也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陛下再造之恩,臣万死难报!”承明殿,刘协书房之内,王越深深地向刘协拜倒,两行浑浊的老泪自眼角滑落,难言的酸楚掺杂着感激糅合而成的复杂情绪自心底升腾而起,没有人知道,为了这一天,王越付出了多少。

  身为剑道宗师,为了实现自己生平之志,不得不委曲求全,游走于世家大族之间,希望能够求得一官半职,最终却如同一条狗一般被那些世家望族呼来喝去,更被同道中人不齿,浑浑噩噩大半生,直到此时方才得偿夙愿。

  “王师言重了。”刘协伸手扶起王越,微笑道:“朕用人,量才而用,王师多年游走江湖,对江湖上三教九流,自是深熟,更兼王师一身武艺堪称宗师,足矣威慑宵小,由你来担当此职,再适合不过,这其中,可并非因为私情,否则,朕大可给王师一个虚职。”

  王越闻言,心中没有反感,更添了几分敬佩,涩声道:“陛下年纪虽幼,却能公私分明,臣万分敬佩。”

  “好了,此事就此决定,明日且随朕上朝,到时再做正式册封。”刘协摆摆手道。

  “喏,谢陛下。”王越深吸一口气,向刘协一拜道:“臣告退。”

  刘协点点头,吩咐毓秀安排王越师徒下去休息。

  次日一早,百官上朝,刘协将王越之事在朝堂之上说了一遍,又命方盛将长安的三千巡城将士调给王越,由王越负责管理和训练。

  群臣对于王越并不陌生,早年朝廷还在洛阳的时候,王越可是走遍了能走的门路,虽然依然不齿王越为人,但随着前来长安城准备参加三月后选将的壮勇越来越多,长安最近的治安也渐渐变得混乱起来。

  京兆尹并无直接调拨军队之权,能够单独拉出这么一个部门,至少司马防是赞成的,更何况,王越的实力,众人也都清楚,有他能够震慑宵小,众人也能安心一些,最重要的是,如今刘协君威日盛,没人会因为此事驳了刘协的面子。

  “三月之后,设擂选将。”刘协坐在朝堂之上,微笑着看向众臣道:“朕本备了十名人选,选入军中,然天下英才何其多,只选十人,固然能够挑选精锐,然其余英才,朕却不希望会白白浪费,因此,朕与王卿商议,准备在这长安,设一讲武堂,收容天下英才猛士,以备国用,诸位以为如何?”

  “这……”一群大臣,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敢问陛下,这讲武堂,有何职权?”杨彪看了看众人,见没人说话,无奈上前一步,躬身问道。

  “无任何职权,只为收拢天下将才,同时也会在世家之中,选择一些优秀后辈,进入讲武堂,由虎贲中郎将王越兼任讲武堂堂主,负责教授武艺,同时从军中选拔将帅之才,入讲武堂讲解兵书战册。”刘协朗声道。

  听起来似乎是为世家子弟而设,但杨彪何等人,怎会听不出来其中的猫腻,先不说那些最早入讲武堂之人,绝大多数不是世家子弟,就算刘协说会从世家之中选择优秀后备进入,但刘协并未说只是从世家之中选拔人才,这其中的差别可就大了。

  看了一眼周围若有所悟的百官,杨彪心中苦笑,躬身退回班列,并未说破,陛下有心重振汉室,同时又不愿受制于世家,这点很早以前,杨彪便能够感觉到。

  虽是如此,但杨彪此刻却不能说破,也不敢说破,这位陛下虽然年幼,但已然颇具魄力,自己此刻若是说破,恐怕杨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臣等自当以陛下为尊。”群臣躬身答道,反正这事对他们也没什么坏处,刘协昔日已经说过,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日后若想家族长盛不衰,自然也要令家族子弟入军中历练,这讲武堂看来便是陛下专门为世家子弟留下的一条道路,就如那太学院一般。

  不过对于王越执掌讲武堂,不少人还是颇有微词的,毕竟在许多人看来,王越不过一介武夫,也非名门之后,怎能担此要职。

  只是放眼朝中,貌似除了王越之外,并无合适人选,皇甫嵩已老,朱隽性格刚硬,众人也不希望自家子弟落在朱隽手下,而且说起来,王越也算的上帝师,这一重身份,执掌讲武堂,也说得过去。

  见群臣没有了异议,刘协也松了一口气,这讲武堂,可是他日后为了平衡世家力量所设,同时也是大汉的将才培养基地,如今群臣赞同,开设讲武堂之事也算是定下来了,如今虽然只是一个空壳子,但待三月之后,长安大比之后,这讲武堂的分量将会一点点的提升,成为自己手中一张有力的王牌。

  讲武堂的事情敲定,接下来便是一些关于政务的探讨,如今刘协治下真正受刘协管控的地方,也只有关中一地,经过削减税赋之后,随着时间进入到深秋,这一年,对于关中百姓而言,确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问题也不少,其中尤以羌汉之间的矛盾比较严重,刘协这些日子以来,几乎都在处理羌汉之间的矛盾。


第一百二十一章 赌一个铜板


  讲武堂的建立,其实在刘协的计划中,还有一个用途,便是接待那些已经有些名气或者官职的武将。

  比如刘协亲自写信向刘表讨要的黄忠和魏延,或者像太史慈那样由各州郡官员举荐过来的猛士,有没有本事,那得大比之日才能决出来,但至少有了这个身份,可以在长安有个落脚之处,毕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长安,长安的酒楼客栈就有些不够用了。

  当然,一座讲武堂,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迎接越来越多的人口入住,刘协专门颁发了一则诏令,允许百姓接纳这些往来的人口,收取适当租金,当然,必须向朝廷缴纳两成的管理费用。

  毕竟往来的都是些江湖豪强,里面更是良莠不齐,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而且这些人往往有个通病,仗着自己本事大,漠视朝廷律法,刘协之所以让王越成立专门管理城中治安的部队,就是为了应付这些人。

  百姓登记在册,一来便于管理,二来真出了什么乱子,也有迹可循,三来吗,就是添一些税收,没办法,刘协现在是穷怕了,同时也算给城中百姓谋一条财路,同时也是为了日后兴商做些铺垫。

  为了方便外来人口能够迅速熟悉这座城市,当然,也是为了防止刘协下一次微服出宫遇到迷路这种尴尬事情,刘协特地命人打造了一批路牌,立于长安城各大主干道,方便行人找寻到最正确的道路。

  长安城的百姓这段时间也是非常的繁忙,走在街道上,不时能够看到百姓推着粮车,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走过。

  眼看九月已经过去,秋收实际上已经到了尾声,跟现代的首都不同,这个时代,哪怕是居住在都城的百姓,一样要从事农桑来养活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