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40章

汉末天子-第40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刘协沉声喝了一声,将众人的声音压下,目光渐渐变得严肃起来:“此事若不做任何处罚,君威何在?”

  刘协一声,气荡朝堂,众臣集体哑口,不错,若这事情刘协不闻不问,就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那皇威何在?

  一时间,原本松了口气的众臣,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这件事,朕想了一宿,心中有了些想法,今日,便在这朝堂之上,将这件事彻底解决,我汉朝律法,一罪不二罚,今日过后,往日的是是非非,便如那过往云烟,任何人,不得再提,诸位若有异议,可以说,但有了定论,任何人,包括朕在内,不得再以此事为由再生事端。”

  一众朝臣闻言,面面相觑,半晌,才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第六十五章 赏功罚过


  未央宫,朝堂之上,气氛在一瞬间变得无比的寂静,所有人,包括杨彪、司马防、钟繇这些一直摆明立场支持刘协的老臣,此刻也忍不住将注意力集中到刘协身上,虽说刘协言语里带着几分商量的架势,但实际上,只要此刻刘协开口,事情基本上就定下了,这可是关乎着社稷江山,整个大汉朝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决定,只看刘协如何处置。

  若能处置好了,这大汉江山不说,但至少,关中将会迎来久违的平静,可以缓缓地恢复元气,但若处置不好,对汉室而言,绝对是雪上加霜。

  “李傕郭汜二人乃首恶,如今已然伏诛,然而其从党,真心也好,被迫也罢,在这小半年的时间里,却是实实在在威胁到我大汉的根基,因此,朕决定,西凉诸将,集体官降一级,罚俸一年,保留军权,以观后效。”

  刘协话音刚落,便见朝堂之上,不少臣子都微微松了口气,要说这处罚,也不算轻,但对这些西凉将领还有依附于西凉军的文臣来说,此刻被降级、罚俸,但反而心中轻松了不少。

  就如刘协所说,大汉朝律法讲究一罪不二罚,这可不是刘协编纂,而是大汉建朝以来,的的确确有过类似的规定。

  如果刘协一句话将此事揭过,放在众将心中,终究是块疙瘩,生怕刘协日后秋后算账,如今刘协既然已经做出了处罚,而且今日之后,对于往日之事再不过问,等于是将此事揭过,虽然官降一级令人有些心疼,但眼下天下大乱,未来立功的机会多得是。

  杨彪深吸了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激荡,朗声道:“陛下宽宏,实乃百官之幸,万民之幸。”

  众臣此刻方才醒悟过来,自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好了,此事就如此定了,稍后拟好诏书,发放各地,令各地军队尽快归建,勿使出现动乱。”刘协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再说。

  “臣等遵旨。”这一次,刘协明显感觉到众人的态度比之刚才,要真诚了许多。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过,之前朕已经罚了,如今却是该论功行赏之时了,徐晃。”刘协将目光看向堂下肃然而立的徐晃,微笑道。

  “末将在!”徐晃上前一步,躬身而立。

  “此番朕能够得以除去李傕、郭汜二贼,将军功不可没,想当初,朕身陷囹圄,身边无一人可信,唯有将军,于朕危难之际,不惜自污名声,投入郭汜帐下,积蓄实力,朕恐怕也难以将二贼除之,如今大难得脱,特封徐晃为镇东将军,都亭侯,食邑两百户。”

  “谢陛下!”饶是以徐晃的沉稳,此刻闻言,心脏也是不争气的跳了两下,镇东将军已经算是汉朝官制之中的高层将领,而都亭侯,在汉朝爵位之中,虽然是关内侯之外,最低的侯爵,但已经等于是有了封地,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望将军再接再厉,朕的江山,还需要将军这等大将来维护!”刘协微笑道。

  “臣万死不辞!”在一众将领羡慕的目光中,徐晃铿锵答应一声,默默地退回了自己的队列之中,如果说梦境传承,让徐晃对刘协有了一定认可的话,此刻封侯拜将,却是让徐晃彻底对刘协死心塌地。

  不同于世家,徐晃出身寒门,要想地位稳固,就只能紧紧地跟在刘协身后,这也是刘协看重徐晃的一个原因,家国天下的概念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的,也是因此,对于世家,刘协总有那么几分不放心。

  可用,但不可信,这便是刘协对于世家的态度,包括杨彪这些忠臣在内也一样。

  “樊稠!”

  封完徐晃,刘协再次将目光看向樊稠。

  “末将在!”樊稠上前一步,躬身道。

  “樊将军虽然曾与李傕、郭汜之辈同流合污,但最终却助朕平定李郭之乱,有功当赏,有过当罚,右将军之位,朕却无法承认,自今日起,保留爵位,官降镇西将军,你可心服?”刘协沉声道。

  樊稠有功,但功劳却绝对比不上徐晃,若非李傕、郭汜对他生了歹心,以樊稠的性格,是绝不可能脱离这个团体的,就功劳而言,甚至比不上徐晃,不过作为如今西凉军威望最高者,樊稠不可不用,而且樊稠的性格也极好驾驭,但官爵,就有些过高了,右将军之位,已经算是顶层将领了,以后若有功劳,刘协如何封他?而就罪过而言,一撸到底都不为过。

  “谢陛下,臣心服!”樊稠躬身道。

  “昨日除贼,将军确实有功,朕赐将军长安城府宅一座,婢女十名,另赏千金作为奖励。”刘协点点头,樊稠之功,不足以晋级官位,但也不能不赏,一些财物,刘协还舍得。

  “方盛。”刘协微笑着看向立于武将最末的方盛道。

  “末将在!”方盛深吸了一口气,来到大殿中央,躬身行礼道。

  “朕昨日虽然封了你将位,但却并未为你正名,方盛智勇兼备,更有除贼之功,特封其为荡寇将军,统兵三千,维护长安治安。”

  “谢陛下!”方盛连忙躬身谢道,他乃徐晃从将,如今算是自立门户,成了与徐晃同殿为官,这之间的差距可不小,至于爵位,刘协却不准备随便封出。

  “另外,张济之侄张绣,往日朕身陷囹圄之时,多有助朕,擢升其为偏将军,其余一应除贼将士,各有封赏,稍后徐晃、方盛二人去府库领取发放,还有阵亡将士家眷,尽数接入长安,朕曾许诺,这些阵亡将士的遗孤,由朕来供养,各级官吏,任何人不得无故迫害,一旦查出,必然严惩。”

  “谢陛下!”徐晃,方盛二人连忙再度道谢。

  “好了,赏罚之事,到此为止,如今秋收将至,李郭二贼定下的赋税却是过高,传朕旨意,将赋税减半,于各县张贴榜文,言明若有官吏胆敢另加税赋,上到士人,下至百姓,皆可前来长安告状,朕将设立一司,专职此事,一旦查出确有其事者,必不轻饶!”


第六十六章 利益人心


  其实今天的朝会,严格来说,到这里已经结束了,本来就是一次向天下人宣布他刘协掌权的朝会,论功行赏,将军权抓到手中,李傕和郭汜留下来的烂摊子,只能慢慢收拾,这里面涉及到的可不止是税赋问题,其中更有数不胜数的利益牵扯在其中。

  减税还好说,但刘协说出来要用来监督各县吏治的那还未命名的机构,这其中的牵扯在许多人看来,甚至比对于西凉军的问题更大。

  简单来说呢,李傕郭汜把持朝政的时候,为了对抗李傕郭汜,地方官吏以朝廷的名义,将税赋加到最大,但上交给朝廷的,恐怕连其中的一半都不够,那之外的税赋去哪了?这是个问题。

  最重要的是,已经习惯了获得如此丰厚的利润,如今刘协一掌权,就要将这些利润给收回来,这可是几乎触动了几乎关中整个官场的利益。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老臣以为,当谨慎而行,不可莽撞!”丁冲皱眉道。

  “朕不得不莽撞呐!”刘协目光在朝臣脸上扫过,摇头笑道:“若再这么折腾下去,不出两年,这关中沃土就要出现千里无人烟的惨状了,朕不能让朕的将士饿着肚子保家卫国,朕也不能让朕的百姓在即将到来的冬天,连下锅的粮食都没有,活生生饿死。”

  “陛下所言在理!”樊稠闻言,忍不住兴奋地大声道。

  都以为西凉军这两年把持朝政,日子过得不错,谁又能知道,实际上正是因为无米下锅的原因,让李傕、郭汜不得不一再提高赋税,刘协建议军屯,在当时来说,可是等于是解决了西凉军的生存问题。

  “末将也认为,陛下之言,正是关中如今要害,三辅之地的百姓,这些年饱经战乱之苦,加上李郭二贼苛捐杂税荼毒,大量关中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致使我关中大地,民生凋零,如今李郭二贼已经伏诛,这些不正之风,也是时候治一治了!”徐晃上前一步,附和道。

  其余方盛以及一众西凉诸将虽然没有作声,但很显然,如今朝中这两员职位最高的将领表态,已经很明显站在了刘协这一边,众人这才恍然惊觉,眼下这位陛下虽是初掌大权,却已经将兵权牢牢地握在了手中,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位虽然年少,但明显不像李傕、郭汜那般好糊弄。

  “两位将军且先退下。”刘协摆了摆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看向众臣道:“此事关乎我汉室国运,朕非是在与诸位商议,此事却是已然决定,徐晃、樊稠!”

  “末将在!”两人踏前一步,躬身道。

  “自今日起,两位将军当尽快收拢兵权,屯驻各县,每县屯兵两百,把控城门,有人要走,朕不强留,但城中粮食,却一粒也不准出城!”刘协沉声道。

  “末将领命!”樊稠、徐晃相视一眼,齐齐应诺一声。

  “相关诏书,朕随后会命人发往各县,令到之日,各县官吏立刻执行,张贴榜文,若有以任何手段阻挠百姓伸冤者,朕必究!!”

  “末将领命!”樊稠、徐晃朗声答应一声。

  刘协站起身来,看了一眼面色各异的众臣,摇了摇头道:“诸位爱卿,若无其他要是,便退朝吧。”

  说完,也不理会众人,径直带着两名小黄门离开。

  徐晃和樊稠以及一干西凉诸将没有多呆,就如刘协所说,西凉兵马如今分据关中各地,这些兵马当尽快收拢回来,以免造成祸患,同时刘协的命令也要尽快执行。

  徐晃将方盛招来,三人一起商议一番之后,最终决定先派遣兵马守住函谷关等各处关要,免得有人想要趁机携带粮草离开关中,同时由徐晃、樊稠各领三千兵马游弋城外,宣布朝廷决策,收拢各军,若有人趁机作乱,正好可以就地收拾了。

  虽然李傕郭汜没有留下什么大将,但能力一般的将领数量却着实不少,这些人刚刚被刘协降了一级,如今迫切的戴罪立功,却是最积极的一批。

  高层将领中,世家子弟不少,但在基层将领之中,世家子弟几乎绝技,也正是因此,刘协的命令可以得到完美的贯彻。

  “太傅,这事您看……”杨彪等人出了未央宫,却并未离去,丁冲、司马防、钟繇等一众大臣径直来到太傅府上,对于刘协今日最后的那翻说法,众人心中都有些惴惴不安,这是否代表着陛下准备对世家出手的征兆。

  “是他们吃相太难看了些。”杨彪有些头疼的摇了摇头,在场众人之中,他算是最清楚刘协为何要这般果决没有丝毫余地的要整顿吏治的人之一。

  不错,刘协要因为这件事整顿吏治,在场众人,甚至包括他自己,家族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若不这般做,再任由着这些人如同先前一般无度搜刮,就等于是在朝廷病重之际,再来刮上一刀。

  哪怕没了李傕、郭汜,这件事情若不处理,汉室依旧难以重振,这也是心中虽有些不舍,但之前在朝堂上没有表态的原因。

  刘协不是李傕、郭汜,虽然年幼,但对这些东西看的却极透,而且手段也颇为老练,根本看不出是一个才不满十一岁的少年。

  只诛首恶,余者从轻处罚,让他迅速收拢了军心,而有军心在手,很多事情,做起来就要容易许多,世家是厉害,但也大不过皇权呐,别看历史上曹操被边让之乱闹得差点失了根基,那是因为曹操的身份是诸侯,而刘协却是天子,如果乱闹起来,结果尚未可知,但带头的绝对没有好下场,就算推翻了朝廷,乱臣贼子的名头是拿不掉了。

  “诸位。”看着众人难看的脸色,杨彪叹口气,摇头道:“我知此事,对诸位的家族多有侵犯,但此事,关乎朝廷未来,也关乎我等未来,老夫觉得,此时诸位要做的不是如何劝陛下放弃这番打算,而是如何助陛下完成此事的同时,将损失减轻到最小,陛下虽然年幼,却并非无知莽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