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361章

汉末天子-第361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你们就信呐!?”郭援心底一沉,随即却是升起一股烦躁的情绪,狠狠地骂道。

  “非是将士们相信,而是喊话的人,乃赵睿,还有朱灵,都是留守邺城的将领,如今却在城下信誓旦旦的说,军中已经开始乱了。”亲卫苦涩道。

  “什么!?”郭援闻言大惊,起身就往外走,赵睿、朱灵,这可是袁绍麾下的亲信将领,也是袁绍麾下如今不多数能够带兵的将领,这些人如果都降了,那邺城就算没破,也差不多了。

  “此外黄忠已经率兵尽占安平,正在对中山国与常山国用兵,将军,主公怕是真的……完了!”

  “放屁!”郭援闻言大怒,怒骂一声,提起兵器便往外走,却正碰上迎面而来的沮鹄。

  “子鸿来的正好,快随我去见沮公,我有要事相商,你……”

  “拿下!”

  “沮鹄,你干什么!?”郭援愕然的看着五名护卫突然出手,将自己扑倒在地,一脸恼怒的看向沮鹄。

  “郭将军,这也是为你好!”沮鹄蹲下来,看着郭援,苦笑道:“之前已经收到确切消息,主公已经亡了,父亲知道你与朝廷有仇,特命我前来将你擒下,以免你做出什么事情来,如今三军已无战心,若让你折腾下去,怕是……”

  “沮子鸿!”郭援抬头,愤怒的看着沮鹄道。

  “大势已定,父亲亦不想再填战火,已经答应了关羽投降,郭将军放心,你我同僚一场,我知你不可能向朝廷投降,特向父亲请命来抓你,稍后会趁着关羽大军还未接收河间之前,将你放走,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沮鹄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对着身边的亲卫道:“送郭将军离开。”

  “沮鹄,你父子卖主求荣,不得好死!”郭援愤怒的骂道。

  “主公都没了,何来卖主一说。”摇了摇头,沮鹄有些涩然到。

  至此,随着沮授投降,郭援出走,河间战事完结,接下来虽然常山、钟山以及冀州数郡还未动,但对于朝廷来说,北方已然一统,大半个天下落入囊中,却是不争的事实,只是这个消息,对天下诸侯来说,却不啻于一颗炸弹。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将军之位

  随着沮授的投降,冀州境内,最后能够抵御朝廷的兵马也丧失了,中山、常山二国自然没能抵抗多久,便被攻破。

  随着冀州全境的归附,仍在战乱之中的幽州也迅速平静下来,代郡、逐郡太守相继投降,至此,北方一统。

  邺城,府衙之中。

  “也就是说,当时杨彪是想暗中推动,将吕布推上大将军之位,而后效仿当年党人分化先皇与何进之策,分化陛下与温侯。”看着刘协递给自己的资料,郭嘉眼中闪过一抹冷笑,抬头看向刘协道。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刘协敲了敲桌子:“若非当时正赶上诸侯联盟,朕察觉到一丝不对,及时将岳父派出去,这一招,还真不好化解。”

  郭嘉点点头,这是阳谋,打的也是人情牌,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吕布如果真被推上大将军之位,开府建衙自然是必须的,到时候士人来投,吕布也不可能,有了这些士人整日在耳边出谋划策,以郭嘉对吕布的了解,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在政治上,吕布真没什么主见,到时候能被这些士人给强行掰弯了。

  更重要的还是大将军这个职位权力太大,甚至很多时候能够代替皇权发令和任免官职,事后只需要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这也是刘协担忧的所在。

  “陛下之意是……”郭嘉看向刘协,吕布虽然被刘协及时支走,但这一仗之后,于情于理都该有所封赏,而吕布如今已经官拜骠骑将军,再往上,也已经没什么可封的了。

  “大将军权柄太重。”刘协靠在椅背上,揉着眉心道:“但有功必赏,此战,朕这位岳父立下的功劳可不小。”

  真将大将军封出去,不但对刘协不利,对吕布来说,这也是个坑,虽然吕布如今比之历史上成熟了不少,但人心这东西,最是善辩,绝对权力下,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算现在没有了杨彪搞风搞雨,但若将吕布封为大将军,还是会有不少士人投入吕布麾下。

  “陛下所虑者,乃大将军权柄过重。”郭嘉思索片刻后道:“最重要的是,怕会失去制衡。”

  刘协点点头。

  郭嘉想了想笑道:“其实大将军之位,本就权柄过重,如今袁绍既死,陛下何不将其废去,当然,得有新的职位来替代大将军之位,代表军中最高地位,但同时也绝不能只有一个,当然,也不能太多,必须显示其尊贵,而且要具有大将军的一些权利。”

  “五虎上将!?”刘协几乎是脱口说道。

  “呃……”郭嘉抬头,看了刘协一眼,笑道:“看来陛下心中,也已经早有思量,这个名号倒是不错,但臣觉得……不够响亮。”

  上将的话,朝廷中不要太多,不说吕布,黄忠、赵云、关羽、太史慈、甘宁、张辽、庞德、魏延、徐晃都算得上是上将,而吕布,若论武艺和战绩来说,已经超出上将这个范畴了。

  刘协点点头,眼中却是闪烁着一抹精光:“此战立功者不少,朕准备废除原有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四职,立三大护国神将以及十二上将,为军中官职最高者,目前以功勋论,吕布可为护国神将,而十二上将之中,赵云、黄忠、太史慈、徐晃可定,其余待日后再封。”

  至于这十五军职之下,则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和四定,往下是各部中郎将、校尉、都尉,与以往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黄忠、赵云、太史慈、徐晃升迁之后,空出来的位置可由关羽、张辽、高顺、魏延、庞德这些功勋不足的将领来接替,至于其余位置,暂时空空悬,待日后平定天下再做计较。

  与郭嘉再商议了一些具体细节还有权利的具体规划之后,这件事算是拟定下来,至于落实还需要在朝堂之上确认。

  眼下随着幽州全部占据,当务之急却是官员的任命之上,除了直接投降的官员之外,剩下的,一律启用新人,刘协带来的一千七百名县学毕业的学子迅速的被安排下去,幽冀二州,加起来空悬的县城有两百多座,按照刘协的架构,一千七百人分下去,却也足矣将二州的架子给撑起来还有一些剩余可以送进青州境内。

  刘协并未在二州拿下后便立刻离开,冀州世家虽然在这一次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但影响力还是有的,刘协必须在邺城坐镇,等各郡县彻底步入正轨之后,才能安心离开,同时冀州各地的乡学也要开始办立。

  当初刘协兴办乡学,可是遭到冀州世家的激烈抵制,乡学根本没能在冀州实施,若非雕版印刷术已经流传天下的话,恐怕冀州世家甚至不愿意接受书籍贱卖的事情。

  冀州的春耕已经被彻底延误了,为了避免出现饥荒的现象,刘协让皇家商行牵头,运送大量粮草进入冀幽二州,同时战争中来不及掩埋的尸体,刘协也让人寻找到掩埋或者火化,以免造成瘟疫。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刘协并未急着去攻略中原、江东,袁绍一灭,曹操和孙策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迅速停战,不过丹徒作为曹操南下江东的重要港口,曹操并未归还,命于禁在此屯兵,并在东陵亭开始训练水师,如今朝廷席卷天下之势已成,江东有天堑阻隔,就如当初戏志才所言,若不能取下江东,还是尽早向朝廷递上降表的好。

  只是要下江东,可没那么容易,孙策在拿到汝南之后,势力大增,而周瑜也非易与之辈,这两个人加在一起,就算是曹操,也颇感头疼,不过陈珪的投降,也让曹操势力增加了不少,不但尽得下邳与广陵两处大郡,更得了项央这等猛将,除此之外,孟达的本事也不差,加上陈珪的加入,更令曹操在极短的时间内,实力大涨,如今之所以不动,就是想看看朝廷接下来会怎么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方战起

  徐州,下邳。

  “如何?”曹操有些期待的看着从外面回来的曹仁。

  “主公,据末将探查,那鲁肃先生几年前就已经迁走,至于去了何方,却不得而知。”曹仁跟一旁的陈珪见了一礼,苦笑道。

  曹操闻言怔了怔,几年前……恐怕是与戏志才见面之后不久的事情吧,心中有些失望,却也没有表现出来。

  “主公,这鲁肃究竟是何人?竟然让主公如此牵挂?”陈珪有些疑惑的看向曹操,不解道。

  “汉瑜公有所不知。”曹操苦笑着向陈珪解释道:“此人乃操早先谋士戏志才所荐,言之有安邦定国之能,操此前几番暗访,都未能查到其住处,如今得了消息,谁知人却已经离开。”

  “不想我徐州治下竟有此等奇人。”陈珪摇头惊叹道,之前他为徐州之主,陈登也曾多次在民间觅才,可惜,最终成果却并不理想,除了一个项央之外,再没有任何收获。

  看着曹操的面色,陈珪笑着开解道:“主公不必忧虑,既知其人,早晚会有机会找到的。”

  “但愿如此。”曹操叹了口气,心中却没有这般乐观,他总觉得鲁肃的离开,恐怕就是不希望被自己找到,事实上不止是鲁肃,随着朝廷的逐步强盛,诸侯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也就最近随着袁绍被灭,陆陆续续有一些自北方南下而来的士人前来投奔,只是这些人中,要说真正能够顶的上用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

  糟糕的是,随着这些人才的增多,曹操治下的寒门人才开始遭到排挤和打压,这绝非曹操本意,而是这些世家中人显然不希望曹操过度依赖寒门而如同朝廷一般,打压世家。

  他有些明白戏志才为何说要不能拿下江东,便尽早归顺朝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若不能有江东这么一块稳定的大后方,不止是在军事上难以抗衡朝廷,在自主权上也会不断被削弱,如今,就算曹操想要归顺朝廷,治下这些人恐怕也没几个愿意的。

  就比如陈珪,跟朝廷有丧子之痛,更是以一方诸侯的身份甘为附庸,为什么?自然是希望借助曹操的力量,有朝一日能够报仇雪恨。

  这样的人,在曹操麾下有不少,尤其是自冀州世家南下之后,抱着这样心思的人,就更多了,此刻就算曹操想要归顺朝廷,都已经不可能。

  原以为是件好事,如今看来,戏志才当年就已经料到会有今日之事,曹操原本是想请来鲁肃,为自己出谋划策,如今看来,鲁肃不愧是戏志才看中的人,显然也已经有所察觉,而且不想蹚浑水,所以提前抽身,根本不给自己机会。

  “朝廷最近有何动向?”曹操看向曹仁,转移话题道。

  “天子还在冀州,看起来是要将冀州消化之后,除了必要的兵马以及边防军队之外,其他的军队都开始撤出冀州。”曹仁答道。

  看样子,短时间内是不会南下了。

  曹操有些苦涩,如今诸侯之中,他与朝廷接触面最广,接下来,等朝廷再出手时,恐怕就是要对付曹操了。

  “主公无需忧虑,我军如今尽占徐州,兖州之地,也有大半,依老夫之见,可以放弃兖州之地,迁民于徐州,凭借泰山之险,来抵御朝廷。”陈珪微笑道。

  曹操闻言摇了摇头,迁民之事可不是小事,耗费粮草不说,这迁民途中,又要有多少百姓罹难?而且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孤注一掷,一旦泰山难以抵御朝廷的时候,他连个纵深之地都没有,只能跟朝廷硬抗。

  更何况兖州他经营多年,如果将百姓都迁进来,得益最多的,还是陈珪。

  而且,泰山如今都是朝廷的,让他怎么破?

  目光饶有深意的看了陈珪一眼,曹操笑道:“汉瑜公多虑了,兖州乃我经营之重地,有各处险关为依凭,若真的放弃,我军便只能龟缩于徐州,单凭一徐州,可未必守得住。”

  陈珪闻言,没再多话。

  曹操将话题转移道:“如今之势,朝廷已难匹敌,不如……”

  曹洪疾步飞奔而来,面色凝重道:“主公,大事不好!孙策动兵了!”

  “究竟何事?”曹操闻言,眉头一皱,沉声道。

  “回主公,昨日清晨,孙策借着雾气悄然率军摸至丹徒,文则准备不及,被孙策麾下大将黄盖破了大营,我军屯于丹徒的驻军死伤惨重,文则拼死杀出重围,借着雾气逃到了东陵亭,如今孙策已经率水军威逼东陵亭,曼成一夜间连续派人来求援,请主公速速定夺。”曹洪一口气将话说完,狠狠地喘了口气。

  “孙策小儿,这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