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195章

汉末天子-第195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江东,曲阿

  孙策正在与周瑜、张纮商议截下来的打算,却见孙河急急忙忙的带着一份诏书进来。

  “兄长,出事了。”孙河喘了口气,将诏书交给孙策道。

  “天子亲征袁术?”孙策微微一怔,扭头看向周瑜和张纮二人。

  “虽是以擅杀三公之名,不过此番,怕是为传国玉玺而去。”张纮看了看诏书,笑道,当初马日磾出使寿春,为的就是传国玉玺,如今马日磾刚死,刘协便立刻亲征,恐怕是怕那袁术称帝。

  “那我们……”孙策皱了皱眉,看向一旁的周瑜,眼中闪过一抹兴奋,这可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

  “我等根基,在于江东。”周瑜之事淡然笑道,朝廷此番,算是贸然出兵,只要袁术交出传国玉玺,天子恐怕也不会为难袁术,到时候别的诸侯不好说,但他们可是刚刚建立的势力,就算再怎么厉害,也敌不过袁术这个庞然大物,而如果袁术胜了,那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风险与利益不符,周瑜显然不建议此时出兵。

  “也是。”孙策闻言,洒然一笑,将诏书随手丢于桌上,开始继续跟周瑜、张纮商议战略,不再理会此事。

  ……

  荆州,襄阳,刺史府。

  “送二十万石粮草于陛下,以作军资。”看过诏书之后,刘表将诏书交给一旁的刘磐,看向自己的长子刘琦,想了想道:“琦儿,此事,由你亲自去送,若陛下需要兵马支持,可书信于我。”

  刘琦奇道:“父亲,既然如此,何不直接派兵支援?”

  “诏书中,并未召天下诸侯共讨,陛下此战,要打出朝廷声势,我等不可随意出兵。”刘表摇了摇头道。

  “喏!”刘琦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见刘表没有其他吩咐,躬身退去。

  “唉~”看着刘琦离开的方向,刘表摇了摇头。

  ……

  寿春,左将军府。

  “主公,这是朝廷征讨主公的诏书!”李丰担忧地将一纸诏书交给袁术,沉声道。

  “征讨我?”袁术有些不可思议,刘协哪来那么大胆子?

  当下接过诏书,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当看到刘协亲征,而且只带了五万兵马之后,袁术不禁大笑起来。

  “哈哈,天亡汉室也!”袁术开怀大笑道:“纵有吕布之勇,不过区区五万兵马,也想于我交战?”

  李丰等一众谋士闻言,不敢答话,毕竟那可是天子,天亡汉室这种话,也只有袁术这种胆大包天的人才能如此毫无顾忌的说出口吧。

  “天子虽然兵微,然却占据大义,周边诸侯,如曹操、刘备,恐不会袖手旁观!”李丰苦笑道。

  “那又如何?”袁术傲然道:“我有兵马三十万,何愁曹操、刘备尔?”

  恐怕就是曹操、刘备兵力相加,单纯比兵力的话,都不如袁术,这也是袁术自信的由来。

  看了看坐下,众臣皆至,唯有袁涣不见人影,心中不悦,不由闷哼一声:“曜卿何在?”

  “回主公。”谋士杨弘连忙道:“曜卿兄偶感风寒,已然派人前来请罪过。”

  恐怕是因为那日被他呵斥过后,心有不满,不愿前来议事吧?

  想到这里,袁术不禁冷哼一声,摇头道:“那便莫要管他,可知朝廷兵马如今到了何处?”

  “据细作来报,朝廷兵马已然过了洛阳,再有三日,便会出伊阙关。”主簿李丰上前道。

  “伊阙关?”袁术走到地图面前,看了看,冷笑道:“众将听令!”

  “末将在!”众将闻言,齐齐踏出一步。

  看着自己麾下人才济济,袁术不禁豪情大发,朗声道:“桥蕤!命你率兵两万,自嵩山向伊阙关而去,若天子大军出伊阙关,则断伊阙关后路,若未出伊阙关,便将天子挡在伊阙关,令他不得犯我疆界半步!”

  “末将领命!”大将桥蕤答应一声,返回班列。

  “梁刚!”袁术再道:“命你领兵一万,屯于筑阳,防备朝廷兵马出武关,若天子兵败,欲从武关退兵,则断其归路,无需与其缠战,只需待诸军会合,给我生擒天子!”

  “末将领命!”梁刚大喝一声,退到桥蕤身边。

  “雷薄、陈兰!”袁术冷笑道:“你二人率三万大军,直接前往伊阙关,备战!”

  “喏!”雷薄、陈兰二将纷纷领命,两人山贼出身,对于汉室没有丝毫归属感,此刻却是毫不犹豫。

  “纪灵!”袁术想了想,觉得有些不保险,扭头看向自己麾下大将纪灵,沉声道:“与你三万大军,驰援各路。”

  “末将遵命!”纪灵洪声道。

  “传令张勋,命他执掌南阳,供应诸军军饷,配合进攻,同时,也要防备刘表!”袁术意气奋发道。

  桥蕤、梁刚、纪灵、陈兰、雷薄加上坐镇南阳的张勋,这一次为了给天下人一个威慑,也是为了痛击朝廷,给小皇帝一个深刻的教训,袁术这一次可是直接调动了九万兵马,四路大军,若是再加上南阳守将张勋的话,所动用兵马,已逾十万,这可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实实在在地十万大军,甚至还有多余。

  随着袁术一声令下,整个汝南、南阳乃至豫州郡县立刻动员起来,大量兵马开始调动,桥蕤率先带走了两万大军,绕过嵩山一线,直取伊阙关。

  尔梁刚、陈兰、雷薄、纪灵等人也是各自调动兵马,一时间,袁术帐下,兵马调动频频,刀兵四处,声势浩大。

  这几年眼看着天下群雄尊袁绍而不尊他,朝廷声威也愈发大涨,对袁术来说,可不怎么痛快,此番刘协亲征,杀刘协袁术暂时不敢,但他要落了朝廷的面子,也让诸侯看看他袁术的实力,只要这一仗打赢了,朝廷刚刚起来的威势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他袁术的声威,将涨到最高。

  当然,若是能够生擒刘协,那自是再好不过,要知道袁术如今可是手握传国玉玺,坐拥三十万雄兵,只要生擒了刘协,袁术已经想好了,先供上刘协两年,等刘协这两年聚集起来的汉室声威渐渐消散,他就可以逼刘协禅让,自己称帝,结束这乱世。

  袁术很期待,不知道到时候,那袁绍再见自己,会是何等姿态?

  也有人劝说袁术,莫要过于激进,天子麾下兵马虽少,却是猛将如云,吕布不说,赵云、黄忠、魏延、张辽、徐晃、张绣、方盛这些已经在朝中展露头角的将领,没有一个是易于之辈。

  对于这种说法,袁术嗤之以鼻,猛将再多又有何用?自己坐拥三十万大军,就算用人堆,都能将刘协给堆死。

  此时的袁术,正是最自信的时候,杨弘、李丰等谋士虽然担忧,但看袁术这样子,也知道再劝说也已经没用,只得劝袁术寻一名义,毕竟对方是天子,身份不同,他们直接攻打天子,可是以下犯上,可以以清君侧为名。

  袁术虽然不以为意,但也接收了手下的建议,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准备给朝廷大军一个好看。  

第五十八章 首战告捷

  三日之后,刘协率领大军,抵达伊阙关,寿春的情报已经以飞鸽传书的方式送来,袁术对于自己此番作战意图,没有丝毫掩饰,打着的,就是堂堂正正击垮朝廷大军的想法,他要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要打击朝廷的威望,更要向天下诸侯展现自己的实力。

  “呵~”

  伊阙关,中军帅张之中,刘协坐在一张帅椅之上,看着最新传回来的情报,摇头笑道:“看来这袁术也并非草包,五路兵马,十万大军,倒是好大的手笔!”

  贾诩接过刘协手中的情报看了几眼,点头道:“汝南乃袁氏根基之所在,经营数代,袁术蒙祖上余荫,若是全力出手,怕能聚集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刘协咋舌道,他苦心经营关中,近三年的时间,如今就算加上地方的虎贲卫,所有兵马加起来,恐怕还不足袁术一半。

  但想想历史上,到最后汝南的惨样,刘协不禁有些感叹,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主公呐,如此大好局势,硬生生被袁术自己给玩儿废了,败家子的本质彰显无遗。

  “虽然有些张狂,不过这十万大军,可不好对付!”刘协手指轻点着桌子,他此番虽然对外宣称五万大军,但实际上只有三万兰池兵马,就算都是精锐,如果真的直接交锋的话,以三万大军,想要击溃十万大军也很难。

  “十万大军,若是一起来犯,自然难敌,不过袁术分兵五路,却是给了我军可趁之机!”贾诩笑道。

  “哦?”刘协闻言看向贾诩道:“文和是说,打时间差?”

  贾诩怔了怔,思索了一下这时间差的含义,却也不难理解,微笑颔首道:“陛下所言不差,正是要打这时间差,桥蕤兵出嵩山,陈兰、雷薄则是自南阳而来,梁刚又兵出筑阳,此三路兵马,太过分散,我军足矣一一应对!”

  “报~”

  便在此时,一名小校进来,单膝跪地,躬身道:“陛下,伊阙关以西,出现敌综,直奔伊阙关而来。”

  “哦?”刘协有些惊讶的点点头,看向小校道:“敌军据此还有多远?”

  “据探马来报,敌军还在三十里之外,今夜之前,当可抵达伊阙关。”小校躬身道。

  “兵贵神速,不错。”刘协站起身来,看向左右道:“走,正好领略一番嵩山之美景,诸将可愿随朕前往观看敌情?正好有件宝物要与诸位将军共享!”

  “臣等愿往!”吕布、赵云、樊稠、曹性、韩德等一众将领连忙齐齐躬身,向刘协道。

  “可是工部又发明了新的东西?若是如此,可否容臣一观?”贾诩微笑道,对于工部不断研发出来的新东西,不只是他,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不好奇的。

  “好,走!”只见刘协从桌案之上,捡起一枚一尺余长的玉管,看向众将道:“且随朕上山一看究竟。”

  敌军原来,三十里的距离看似不多,但按时辰来算,天黑前能够抵达伊阙关已经算是神速了,刘协也不着急,当即带了贾诩以及一众武将出关登山,刘协身为天子,出行自有护卫相随,这次王越与童渊将讲武堂中训练出来的三百精锐尽数派来,为确保刘协安全,童渊和王越更是亲自随行护驾,这一行人出关,声势却也不小。

  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登上了一座嵩山至伊阙关的必经之路上的山头。

  “陛下,究竟是何物?”到了山头上,四周山峦道路,尽在眼底,袁术的兵马过来,众将可以随时看到,吕布不由问道。

  刘协举起手中工部以玉石打磨雕琢成的单筒望远近,凑到眼前,沿着道路向远处看去,不一会儿,微笑道:“有了!”

  众人闻言,不解,朝着刘协所望的方向看去,却看不清楚,疑惑的看向刘协。

  “用这个看!”刘协将玉筒望远镜交给吕布,笑道。

  吕布疑惑的接过玉筒望远近,朝着刘协刚才刘协所看的方向看去,终于在一出道路的弯角处,看到打着桥字旗帜的军队朝着这边行军。

  “来的倒是够快,只是不知还能剩下几分战力!”吕布冷笑着放下望远镜,远处的景象顿时无法再看清,不过若仔细看,也能看到一支部队如同蚂蚁一般正在向前蠕动。

  一旁的赵云接过望远近,仔细看去,不禁啧啧称奇道:“此物当真神妙!”

  贾诩接过望远近,好奇的看过去,也忍不住啧啧称赞道:“有了此物在手,无论是何人,想要偷袭我军几乎不可能!”

  “世事无绝对!”刘协摇了摇头,战场上,望远镜的作用虽然不小,但要想凭这个就战无不胜,那就有些扯淡了,毕竟还是有很多地形,是望远镜无法一窥全貌的,如今这也是对方不知道己方有这种神器,否则的话,必有防备。

  众人把完了一圈,带着惊叹的表情再度将望远镜还给了刘协。

  “温侯以为,那桥蕤若是下寨,会取何处?”刘协将望远镜递给吕布,询问道。

  此处视野宽阔,虽然看起来桥蕤已经接近,但实际上,弯弯绕绕的下来,距离伊阙关还有近二十里的距离,他们还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吕布接过望远镜,在四周游走,片刻后,才指向伊阙关正面的一处方向道:“此处背水环山,适合下寨,便是有人偷袭,也可依山列阵,借助河水,足矣抵挡两倍之兵马。”

  说完,将望远镜交给一旁的贾诩。

  贾诩看过之后,点头赞道:“温侯所言不假,此处确实最适合立寨!”

  “朕可没有两倍兵马强攻!”刘协将望远镜一收,扭头看向众将道:“远来是客,就请诸位将军去欢迎欢迎我们的客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