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166章

汉末天子-第166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在忙完手头的事情,做完当天的箭术和枪术训练之后,刘协最多的时候,就是带着吕灵雎还有毓秀以及婉儿跑来看看他们正在翻新的新窝。

  因为还要扩建,所以都是推倒重建,之前几天都在打地基,还有挖人工湖,等承明殿重新建成的时候,这里的人工湖会直接和长安城的河水沟通,不会让这湖泊变成死水。

  虽然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帮助,不过古人在享受方面,未必就会比后世差多少。

  入眼看去,还是一片狼藉,几名匠师抬来了几石糯米还有鸡蛋,有人专门吧鸡蛋打碎,掺进糯米里面。

  “这是在做什么?”刘协有些惊讶,带着三女走过去,看着正在忙碌的匠人询问道。

  “参见陛下。”见到刘协过来,这些匠师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前来参拜。

  “免礼吧。”刘协摆了摆手,看着地上已经稻穗跟鸡蛋混在一起的粘稠东西,刘协疑惑道:“这是在做什么?”

  “回陛下,这是待会儿要开始搭建墙壁,这糯米跟鸡蛋混在一起,再加上泥土,能将石块粘合在一起,城墙一般都是这么建造的。”为首的将士躬身道。

  难怪城墙的造价那么高。

  刘协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摇了摇头,想了想道:“去找人弄些石灰过来。”

  石灰在西汉乃至更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不过大多数是用在墓穴防潮上面,刘协却是想起了水泥,虽然不太清楚具体的组成,不过前世装修房子的时候,他倒是见过工人们和水泥,用的就是石灰、砂石这些东西。

  虽然不太明白刘协为什么要让他们去找这些东西,不过此刻也不好多问,当即点了人去弄来一些石灰,然后在刘协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流程之后,开始搭配调和起来。

  “用这个试试。”刘协指了指一旁鸡蛋跟糯米混在一起磨出来的浆道:“看看能不能替代。”

  “喏。”一群匠师却是知道这位陛下每每会有些很实用的奇思妙想,此刻也不疑有他,不过终究是试验,并未立刻用这东西来进行建筑,而是用这些东西做了一面墙壁,等着冷却。

  “陛下为何对这等事情感兴趣?”吕灵雎好奇的看着那面墙壁,不解的看向刘协。

  “这可都是钱呐,如今天下大乱,粮食吃紧,若能成功,不知能省下多少食物。”刘协戳了戳已经有些凝固的水泥,笑着摇头说道:“着很多东西,都是逼出来的,但有时候,不逼一逼,也不会有进步。”

  “不懂。”吕灵雎摇了摇头,作为吕布的女儿,她对枪棒的兴趣要比这些更浓厚,每天没事的时候都会陪着刘协练练枪法,对此,虽然旁人有些微词,刘协却也不以为意,多锻炼一下,不为上马杀敌,只是强身健体而已,否则吕灵雎哪来那么好的身段。

  水泥的凝固需要时间,具体多久,刘协也不太清楚,保险起见,刘协匠师们先做其他事情,等明天再看结果。

  其实这个时代,罗马那边已经有了成熟的水泥,具体制法刘协不太清楚,不过那边的石造建筑却是已经成了规模,如果水泥能够研制成功的话,对大汉来说,意义非凡,比如轨道如果用水泥来固定的话,效率会提升不少,而且铺设起来,也简单一些。

  按照当初刘晔的设计,轨道需要的可不只是木材,对路的要求也很大,地面要承载负重,还要固定轨道,费时费力,但如果有了水泥配合的话,问题就简单许多了,而且有了水泥固定,旁人想要把轨道从地面上掰下来也要费事不少。

  除非是专门要来破坏的,否则谁会没事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大大提高了犯罪成本的同时,还要担风险,有这功夫,不如直接去砍木头来得快。

  想到这些,刘协让人去通知刘晔,暂缓轨道的铺设进度,如果水泥研究成功之后,铺设轨道会简单许多,原本三年的计划,就要重新计算了。

  次日一早,刘协带着刘晔来到承明殿的工地上面,几名匠师已经早早地等候在那里,众人见礼之后,一名匠师拎着一杆木槌,在得到刘协的示意之后,缓缓地举起木槌,用力砸在墙面之上。

  “嘭~”

  一声闷响,墙体却并未发生损坏,看了看刘协,见刘协点头,然后继续用力去砸墙体,一直到第五吹,墙体才开始坍塌。

  “如何?”刘协对于糯米、鸡蛋的粘合力和抗打击能力不太清楚,也不好对比,只能看向专业人士。

  几名将士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闻言连忙恭敬地对着刘协一礼道:“回陛下,此物比之原本用的食浆更加稳固一些,而且所需损耗却极低,若能推广下去,便是要再建一座长安城城墙,所需耗费,恐怕不及以往的一成!”

  “好!”刘协不禁抚掌笑道:“做法可还记得?”

  “不敢或忘。”几名匠师连忙拱手道。

  “那以后建筑宫殿或是其他建筑,便以这水泥来替代糯米、鸡蛋。”刘协开怀道。

  “喏!”。。。

第十七章 潜移默化

  水泥的事情,刘协只是提了个概念,毕竟他对这东西也是一知半解,剩下的如何完善,就靠匠人们自己捉摸了。

  宫里的生活终究还是有些沉闷,刘协感觉现在比当傀儡那会儿好不了多少,以前是别人看着自己,限制着自己的自由,而现在,却是自己把自己关起来,说是自己也不太对,只是随着上次邓展他们的刺杀之后,刘协身边的护卫一天比一天多,就算是微服出宫,身边少说也有百来人跟着,那些可都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精锐,那股子煞气弥漫出来,自发的形成一种气场,让人望而生畏,然后出宫跟在宫里面,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以前很向往皇帝的幸福生活,但真正当了皇帝之后会发现,在不做一个昏君的前提下,当一个皇帝其实野蛮无聊的。

  也难怪历史上会有那么多荒唐皇帝,都是被这枯燥的生活给逼的,想想世家纨绔,还能经常留恋秦楼楚馆,而自己身为皇帝,如果去了那种地方,就是不检点了,这时可不是宋朝,虽然刘协本身不会在意后世是不是会因此而给自己扣上个什么不雅的帽子,但真心没必要。

  秦楼楚馆,说到底也就是那么回事,若真是处于对异性好奇的年纪,或许还有些吸引力,但如今虽然身体年幼,但灵魂却早就熟透了,说到底也就那么回事,况且身边的美女都没采摘,哪有心思去外面沾花惹草。

  围棋这种文人雅士比较喜欢的脑力劳动,刘协却是不怎么喜欢,会倒是会一些,不过也就欺负欺负宫里面没什么功底的女人。

  有次蔡琰进宫来看望唐姬,正遇上唐姬被刘协杀的溃不成军,有些不忿出手,自那以后,刘协对围棋就再也没有兴趣了,大概是看不惯刘协欺负初学者的那股兴奋劲儿,所以蔡琰下手有些狠,让刘协有了心理阴影了。

  最近刘协倒是让几个木匠帮自己刻了一副象棋,不过还没找人下,若说围棋还有这个世界的氛围和底子的话,那象棋他也就仅限于知道规则,如果让别人摸透了,说不定能反超自己这个象棋祖师,那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尤其是蔡琰,在自己练成之前绝对得防着,女人太聪明,对男人来说,果然不是一件好事,太打击自信了。

  当然,也不是真的没事可做,随着摊子越来越大,要忙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尤其是西凉那边好几个项目都是刘协亲自拟定的,不说全程跟进,至少也要知道下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不过因为消息传递原始的关系,发生在西凉的事情,最快也要隔几天才能知道,而且很多事情贾诩就有能力完全解决,更多的是汇报一下进度,偶尔会向刘协询问一下意见,至于关中这边,基本已经走上了正轨,无论是经济形态还是民生,刘协要做的只是维护这些规则的权威性就行了。

  至于河。南尹那边,目前还处于招收流民的初级阶段,千头万绪,但也不必刘协太过操心。

  至于朝中的利益纠葛,勾心斗角,那是每天都在上演,新旧势力之间的摩擦,文臣和武将有时候也会相互看不对眼,比如威望最大的吕布,经常会被诟病,当然,他身上能够诟病的事情有点多,真讲究起来,足够说上一年。

  不过吕布那一脸看淡一切的态度,就算刘协都有些惊讶,他不太清楚吕布内心的想法,当初人为的制造一场梦境对吕布的影响也太大了一些。

  不过这样也好,大家没事打打嘴仗就行,只要不出圈子,刘协一般不会理会这些事情。

  挺好的。

  至少现在一切事情都在向着刘协心中的方向在靠拢,工部的地位随着水泥的出现,还有之前耕犁、水龙车的改进,在朝堂上地位不断提升和稳固,虽然仍然无法位列朝堂参政,但在民间,工部的声望可是一点都不低。

  毕竟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尤其是耕犁这些东西,对民生的影响可不是一星半点,甚至在刘协提议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工艺的部门,用来培养这类人才同时也研究新工艺的时候,朝中的阻力是意外的小。

  刘协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在近两年的潜移默化之中,开始逐渐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比如士农工商的阶级形态,虽然士的地位依旧稳固,但工、农两个阶层,如今在这百官眼中已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了。

  至于商……,行业的特性总是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奸这个字面上,不止是满朝公卿,就算是贩夫走卒观念里,商人总是会伤人的,想要让人意识到这个字的重要性,眼下还不能操之过急,而且也确实没有必要,若真的提高了商人的地位而没有相应节制的手段,反而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

  眼下天下大乱,可选择的余地很多,全力促进商业发展,在刘协的计划中,那是天下一统以后做的事情,至于眼下,没必要太急,慢慢的改善就是,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哪怕自己不说,商人的重要性一样会跃入大家眼中,顺势而为比自己强行来扭转观念要容易的多,遇到的反弹也会少很多。

  时间过了五月以后,关中又来了几场雨,虽然不大,却是绵绵不绝,坐在阁楼里看着远处承明殿已经渐渐成型的建筑群,来来往往的宫人持着纸伞忙碌的身影,廊院阁楼,亭台园林,佩上潇潇细雨,让人有种如置画中的感觉。

  这个时代的仕女才是真正的仕女,哪怕从这宫里挑出来一个,那种文墨典雅的气质也不是现代人能够学来的。

  当然不是说现代人就不好,现代女性独立、开朗、热情奔放,都是这个时代女子所没有的味道,只能说是时代的产物,毕竟环境不同,这个年代,周围就算是贩夫走卒都能跟你拽几句文,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人的整体这方面的素养自然要高于后世,没必要真就觉得古人在气质素养方面,就真的比现代人强多少,没有可比性,要真的选择,刘协还是感觉现代风更适合自己一些。

  这样的天气,蔡琰大概是不会来的,刘协让卫忠抱了棋盒找到了唐姬那里,正巧吕灵雎也带着婉儿正在唐姬那里闲话,园子里平日里蹦跶的猫猫狗狗此刻懒洋洋的趴了一地,见到刘协过来,也只是懒洋洋的叫了一声。

  “未曾知道陛下要来,有失远迎。”唐姬微微一福,虽然不是正式场合,但唐姬终究是世家出身,礼仪上从来不会有半点逾越。

  “皇嫂免礼。”刘协让卫忠将棋盒还有棋盘放在桌案之上,嘿笑道:“最近朕研究出些新玩意儿,过来请皇嫂参详一二。”

  “陛下。”唐姬神色有些肃穆的道:“陛下有明君之资,切不可玩物丧志。”

  “就算是明君,也不会整日板着一张脸。”刘协笑道:“朝廷诸事朕已经料理妥当才会来做这些,总不能一天到晚都在为国事操心,朕只要掌控全局便好,细节之处,朝廷养那百官,也不是过来看朕忙碌的,先贤有云:能将自己累死的天子一定不是一个好皇帝。”

  “这……”唐姬和吕灵雎都有些茫然,吕灵雎读书不多,只觉得这句话有些别扭,唐姬虽然不像蔡琰那样博览群书,却也读过不少,此刻却是娥眉微蹙:“哀家怎未曾听过此言,却不知是哪位先贤所说?”

  “这……”刘协看着已经准备去查字典的唐姬,不禁有些好笑,随口一说而已,摇了摇头,换上一副严肃的脸孔道:“刘协!”

  “……”

  怔了半晌之后,众人才反应过来,看着刘协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吕灵雎率先忍不住笑起来,唐姬也是没好气的瞪了刘协一眼:“陛下怎可这般胡言先贤。”

  刘协一边让卫忠摆好棋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