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158章

汉末天子-第158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有心事?”吕灵雎顺势靠在刘协怀里,找了个舒适的姿势听着刘协有力的心跳。

  “嗯,你父亲快要回来了,这次可是为我大汉立下了大功,高兴吗?”刘协笑看着吕灵雎,想到吕布,刘协还真有些头疼,吕布的官爵已经不低,再往上提,有些为难。

  外戚这个词汇,对每一个皇帝来说,都很敏感,远的不说,单说当初的大将军何进,其权柄之大,就已经让先皇有些控制不住了,而吕布,显然比何进能力更高,军威也更甚,虽然两人如今已经算是气运相连,但为帝王者,他不希望看到自己手下有一个能够号令群臣的存在。

  号令群臣,皇帝一个已经足够了。

  但若不封的话,说不过去,以眼下吕布的官爵,能够封的官位,也就那么几个,大将军之下,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还有卫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四大将军。

  车骑、骠骑不常设,一般只有领军作战时,才会给一个行车骑或是行骠骑将军,能够在身份上节制众将,卫将军……倒是可以考虑,毕竟以吕布如今的地位是不可能轻易出战的,给个卫将军留在长安,参议朝政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日后若再立下大功,就真的不好再封了。

  前将军不错,虽然与其他左右还有后将军算是平级,但在名义上却是四将之首,已经足够了。

  “嗯。”轻轻地应了一声,对吕灵雎来说,父亲没事,就是最好的消息了,至于立了大功,反而不是太关心,反正以父亲在武将之中的地位,至少在十年之内是没人能够撼动的。

  “改天温侯回朝之后,回家去看看,朕让毓秀和婉儿跟着你。”刘协笑道。

  “谢陛下。”吕灵雎甜甜一笑,靠在刘协怀中,不断地蹭着,她对男女之事一知半解,进宫这么久,也只以为这样肌肤相亲,就算是夫妻了,那娇憨的样子,让刘协有些好笑。

  “好了,快穿好衣服,上朝的时间快到了。”刘协关上了窗户,将毓秀和婉儿招呼进来帮他们更衣。

  如今朝廷已经步上正轨,随着廷尉府的逐步完善,虎贲卫在地方的掌控力也逐渐加强,已经渐渐形成一套互相监督运转的体系,想要在制度上再进一步是不可能了,那样将会对皇权产生削弱。

  天下纷争,如今正是加强集权的时候,刘协可没准备将分权彻底搞出去,不现实,反而容易将权柄被有心人夺走。

  朝堂之上,如今更多的还是对天下诸侯的关注和讨论,比如在年前,曹操已经对徐州开始用兵,曹操与陶谦在彭城连场大战,打的陶谦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若不是如今的青州刺史孔融及时派出太史慈出兵救援,又说动了臧霸相助,此刻的彭城,九成九已经被曹操给拿下了,即便如此,彭城被破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有人提议下诏令曹操退兵,也有人是支持曹操的,朝堂之上的意见从来不会统一,这其中,还有一些很深的人脉作用在其中。

  “奉孝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退朝之后,刘协将郭嘉招过来询问着他的意见。

  曹操得徐州,对朝廷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刘协已经将李儒、太史慈还有甘宁派过去辅佐孔融,实际上已经掌控了青州军权,但还无法改变这个局势,曹操哀兵之势,加上麾下良臣猛将如云,除非把吕布派过去,否则只凭太史慈一人,恐怕也斗不过曹操麾下的一群猛将。

  “臣知陛下之意。”郭嘉看着刘协笑道:“只是此事,鞭长莫及,西凉新定,陛下此刻若是染指中原,只会招来诸侯的忌惮,与朝廷不利,臣以为,此事,陛下不能管,就如那幽州之事一般。”

  听到郭嘉说幽州之事,刘协不禁苦笑。

  不管刘虞死因是什么,但在那件事上,公孙瓒难辞其咎,一开始,刘协自然是怒火万分,不过随后公孙瓒却是不计代价,追着乌桓人一直杀到乌桓老营,那一战,可说是扬了汉家威风,刘协本来是想将事情拖一拖,只是袁绍显然没有给刘协这个时间,就在公孙瓒击溃乌丸,回归渔阳之际,直接向朝廷请命,历数公孙瓒罪状,自请为朝廷讨伐叛逆。

  刘协再不愿意,这事放到朝堂上来说,在大义上,刘协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公孙瓒所犯的错误,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是罪不容赦的,如今袁绍又主动上表要求代朝廷讨伐,他没有反驳的理由,最终也只能认可了这件事情。

  而原本跟公孙瓒结成联盟的孔融、陶谦乃至袁术在这件事情过后,也是迅速和公孙瓒撇开额关系,至少在袁绍对付公孙瓒这件事情上,没人会去给袁绍使绊子,那等于是给了其他人攻打自己的口实。

  如今陶谦虽然不像公孙瓒那样被朝廷所不容,但杀了人家曹操的老子,如今曹操为父报仇,道理上说得通,哪怕是孔融这边插手相助,也得掌握分寸,更多的还是以劝和为主,毕竟名份上,这边不怎么占理,而朝廷在这件事上如果过度插手的话,不但没用,反而会让诸侯对朝廷生出抵触之心。

  “还真是……”刘协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一次没了吕布,这徐州想要不被曹操占据都难。

  “与其关注这些,臣以为,陛下更该做的,是巩固自身。”看着刘协无奈的脸色,郭嘉笑道:“西凉大胜,是好事,也是坏事,这是陛下平定的第一镇诸侯,天下诸侯定然会关注朝廷动向,若陛下此时过度关注中原战事,会让诸侯心生警惕,此时陛下应收敛锋芒发展民生,只有朝廷足够壮大,才有能力去扫平四方,此时想要插手中原局势,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有理。”刘协有些无奈的点点头,看向郭嘉道:“今年会很忙碌,还要奉孝来为朕分忧呢。”

  “内政之事,非我所长。”郭嘉举起酒葫芦,灌了口酒道:“官如今朝中,真正擅长治理民生者,不多,陛下需找一位如那高祖之萧何一般的人才来助陛下。”

  “荀彧?”刘协几乎是脱口说出这个名字,随即看向郭嘉,此刻皱眉道:“朕听闻奉孝与那荀彧颇有交情?”

  “的确。”郭嘉也不隐瞒,坦然道。

  “朕若要招那荀彧,可有把握?”刘协倒是想要一道诏书将那荀彧招过来,只是对此人不太了解,不好贸然下手。

  “下诏倒是无妨。”郭嘉点头赞同道:“不过陛下莫要有太高期望。”8)



第六章 江东孙氏

  “何意?”刘协诧异的看向郭嘉,在他的印象中,荀彧应该是忠于汉室的,虽然目前在曹操手下,但自己亲自下诏的话,未必不能将荀彧招过来。

  但看郭嘉的话,显然想要通过这个方法将荀彧招过来不太可能。

  “大族之人,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陛下若是下诏,臣猜想,文若多半会对陛下赏识感激涕零,但却会找理由推辞或拖延,不会直接与陛下闹僵,但只要曹操还在,文若断不会来投。”郭嘉看着刘协摇头道。

  他了解荀彧,就如同荀彧在得知他效忠了朝廷之后,再无提及请他出仕曹操一般,如今荀彧也同样不会来投朝廷。

  当然,如果有一天,曹操败亡了,就算刘协不说,他也会帮刘协出谋划策,将荀彧给挖过来,但绝不是现在。

  刘协闻言,没有再多问,虽然有些遗憾,但他知道,类似郭嘉、荀彧这等顶级人才,有着很强的主观,对于天下,都有着自身独特而看法和理念,强求不得。

  兴平元年这个年号,对天下诸侯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最多也不过是个美好的念想,不过朝廷收服西凉,对天下诸侯来说,却是个危险的信号,代表着朝廷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对诸侯动手了。

  朝廷掌握大义,这是任何一路诸侯都不具备的东西,一旦朝廷向关东诸侯发难,在大义上,他们就居于弱势。

  更重要的是,吕布虽然还未回朝,但八千铁骑杀的整个阴山以西,胡人绝迹的事情已经开始在天下传播,对于吕布的行为,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吕布乃冠军侯再世,也有人觉得吕布杀戮过重,将不得善终,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次战役,却是彻底打响了朝廷的旗号,也向世人证明了朝廷的武力。

  不过接下来,朝廷的动作让这些诸侯松了口气,朝廷开始大张旗鼓的种田,十万牛羊被分往各地,或奖赏有功将士,或用作耕田的耕牛,但大半却是圈养起来,作为畜牧业,为军中提供源源不绝的肉食,若能有些盈余,会贩卖到民间去,若有人能看出其中商机,朝廷不介意鼓励。

  另外朝廷还鼓励民间作坊研发耕犁、水车之类的东西,整个关中、西凉地区,都在大力鼓励工农,看起来,朝廷目前更注重民生多过军事,这也让天下诸侯微微松了口气,毕竟一旦朝廷开始着手收服天下,这眼下诸侯割据的局势恐怕就要重新梳理了。

  不过紧跟着,却是各路诸侯纷纷开始加快自己的脚步。

  谁都看得出来,一旦朝廷后方稳固之后,出兵关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必须在此之前,尽量壮大自己的同时,削弱朝廷的影响力。

  北方袁绍在开春之后,开始反守为攻,开始觊觎幽州土地,中原之地,曹操步步紧逼,哪怕是有了太史慈的支援,依旧难敌势如破竹的曹操,彭城局势,越发危险。

  而盘踞南方的袁术在得知朝廷的事情之后,也开始加大对江东一带的掌控力度。

  江东,丹阳。

  孙策拜别了自己的叔父吴景从太守府出来,回到曲阿,刚刚进城,却听到一声虎吼,声如猛虎,整个曲阿都都能听到那声音之中的狂暴。

  孙策面色变了变,连忙加快马速,朝着府中飞奔而去,刚到府外,便看到自己的二弟孙权、族弟孙河跌跌撞撞的从府里狼狈的连滚带爬的出来。

  “三弟又怎么了?”孙策翻身下马,看着两个兄弟,苦笑道。

  “大哥,情况有些不妙。”孙权上前苦笑着看着孙策道:“三弟他最近发狂的次数越发频繁了,甚至请来的郎中都被他打死了两个,现在,整个丹阳的郎中,听到给三弟看病都是如避虎豹。”

  “算了,些许庸医,也看不好他。”孙策叹了口气,摆手道。

  “大兄,您还是去看看他吧,这天底下,除了您和小妹还有姑母,谁都不能近他的身。”孙河苦笑着看向孙策道:“现在发起狂来,便是小妹,也拿他没办法。”

  “嗯。”孙策点点头,将马缰交给过来的家人,带着孙权和孙河进入府中。

  随着孙坚之死,孙家渐渐没落,如今虽然随着孙策在袁术那边逐渐受到重用,如今更是独镇曲阿,也算是恢复了一些,但府宅却也算不上大,在府宅深处,孙策让人专门开辟出一座院落,专门请工匠用镔铁打造了一座坚固而巨大的笼子,四周附上木板,除了门被反锁之外,看起来倒更像一座木屋。

  只是此刻,当孙策赶来的时候,那木屋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前面站着一名美妇以及一名一身短打的女童,此刻女童正单手叉腰指着那木屋中喝骂道:“好你个三个,我和娘亲好意来看你,你却凶我们。”

  “我……我不是故意的,小妹,你放我出去好不好,在这里,憋得难受。”那木屋里面,却是关着一名少年,看容貌,与孙策有几分相似,只是脸上的表情却有些莽。

  “你已经打死好几个人了,放你出来,岂不是害人,不行。”女童虽然年小,但对着这就算是许多成年人都畏之如虎的少年,却是丝毫不怯。

  “我又不是故意的,谁叫他们那么不经事,我只是稍稍推了一下,人就飞了。”少年挠了挠脑袋,苦涩道。

  “孩儿见过娘亲。”孙策上前,先是和孙权一起,朝着吴夫人见礼。

  “我儿快快起来。”美妇伸手虚扶,让孙策起来,看着被困于笼中的少年,脸上泛起悲苦的神色:“我孙家,也不知道是招惹了哪位神仙,本以为天降金日,乃上天赐福,谁想却害的我儿成了这般模样。”

  孙策闻言,也不禁心中一叹,当初天降金日,本以为是吉兆,谁想自己这三弟自那日以后,力气就越来越大,不过十岁少年,力气却大的吓人,便是孙策,脚力的话,也非他对手,但与之相对的,智力却在不断缩减,已经是十岁的人了,反而越来越像个小孩子,一开始,孙策勉强还能制住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策在力气上也渐渐被他反超,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孙策不可能真的去动兵刃,最终没办法,在孙翊打死几个下人之后,为避免家宅不宁,孙策只能让人做了这么一个镔铁笼子,将他关进去。

  “大哥,你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