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117章

汉末天子-第117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同一位刚刚大病初愈之人,虽然病好了,但身体太虚,此时受不得任何外邪侵扰,再好的计策,都不如一个稳字来的实在,不过两人处事态度不同,也致使两人虽然能有共同话题,却始终难以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刘协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年龄的代沟,郭嘉还是太年轻了。

  当然,这想法若是说出来,恐怕会把人笑死,莫说贾诩,就算跟郭嘉,如果来讨论年龄这个深刻的话题,刘协现在实在没什么话语权。

  窗外的小雨一直淅淅沥沥的下着,君臣三人在殿里闲话,倒也不至于始终围绕着朝政来讨论,毕竟那些东西,说多了有些无畏,都不是蠢人,话题点到即止,如今三人已经将关中的发展一直推演规划到明年了,再多说,就有些好高骛远了,更多的,还是聊聊一些长安近期发生的趣事。

  钟繇的事情似乎就是一个节点,钟繇一死,整个关中都开始按照刘协的规划来走,满宠的廷尉府听说越来越忙了,当然,这种地方,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若没有满宠这种天煞孤星般的人物出来,一般人,恐怕没几个愿意往这地方走。

  不过法治的观念,却渐渐深入人心,当然,以前也有,毕竟汉朝国运能够绵延四百余年,汉律多源于秦律,只是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汉律较之于秦律更重人情一些,如果能够一直坚持的话,也不至于出现如今的乱世,很多时候,一个朝代走向灭亡,最先的征兆就是法纪崩坏。

  而刘协招来法衍的目的,也是在汉律的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改,而非将后世的律法直接搬过来,那样刘协自己做的可能更好,然而并不是越先进的东西,就一定更好,律法这种东西,还是源于社会的需求,而非想当然,后世律法照搬到现在,恐怕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步子迈的太大,最终的结果就是扯到蛋。

  三人在殿中聊着一些闲话趣事,雨幕之中,卫忠撑着一把伞匆匆从外面进来,看样子是有什么急事。

  “奴婢见过陛下,见过两位先生。”卫忠将伞交给门外的侍卫,来到殿中,朝着三人分别行礼。

  “有什么事情?”刘协坐在椅子上,看着卫忠笑道,最近他的心情不错,看谁都顺眼。

  “回陛下,关东传来急报。”卫忠将藏在袖子里的一卷竹笺抽出来,交给了刘协道。

  “哦?”刘协接过竹笺,随口问道:“关东诸侯,莫非是又有什么大动静?”

  “奴婢不知。”卫忠苦笑道,这加急密函他可不敢擅自拆阅,刘协对这方面的规矩可是很严的,哪怕在亲近,规矩不能乱,人一旦失了规矩,就容易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念头,刘协可不想培养出一个魏忠贤之类的九千岁出来。

  “唔~”铺开竹笺,刘协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片刻之后,刘协将竹笺递给下手的贾诩:“陶谦的求援信,二位怎么看?”

  四月初,曹操之父曹嵩欲回兖州,却于半途被陶谦截杀,曹操得知事情之后,当场昏厥,次日醒来之后,便调集兵马,准备侵入徐州,杀陶谦,为父报仇。

  刘协记得演义中,曹操之父是陶谦手下一名将领因为贪图曹嵩金银而痛下杀手,但真到了这个时代,刘协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曹操在得了青州三十万黄巾乱民之后,实力大涨,触手已经延伸到徐州边境,在此之前,与陶谦摩擦不断,虽然大战还没有开始,但小部队的摩擦,基本上每天都在发生,因为地盘、水源之类的问题,曹操眼馋徐州富庶,而陶谦也未必没有吞并曹操的心思。

  而在杀曹嵩这件事情上,演义中帮陶谦洗白了,但实际上,理亏的其实是陶谦,曹操为父报仇,兵伐徐州,在道理上,没有任何问题,陶谦送来求援书信之前,已经跟曹操有过几次交锋。

  只是陶谦麾下虽然兵多粮广,奈何没有一个有本事的将领,哪里是曹操麾下一群虎狼之将的对手,几乎每战必败,不得已只能依托城池防守,同时向四方诸侯发出求援信。

  不止是朝廷这里,公孙瓒、孔融、田楷、袁术,凡是能求的地方,陶谦已经都发出了告急文书,朝廷这边,恐怕是陶谦病急乱投医给发过来的,不管怎么看,如今朝廷也没理由帮他。

  “陶恭祖在此事上,不占道义,我大汉以孝治天下,陶恭祖杀其父引起争端,如今不敌曹操,却想息事宁人,实在是……”贾诩将竹笺递给了郭嘉,摇头哂笑一声,对于陶谦的作为,实在不怎么看得上眼。

  “陛下可是担忧,曹操若是吞并徐州之后,会壮大?”郭嘉挑了挑眉,却是敏锐的捕捉到刘协话语之中的含义。

  贾诩意外的看了一眼郭嘉,倒不是他不如郭嘉敏锐,而是他在刘协掌权之后,眼看着关中在刘协治理下越渐兴盛,又有了郭嘉这等顶尖谋士出谋划策,背地里还有李儒在暗中相助,骨子里懒癌发作,整日不是宅在家中,便是在外面闲逛,对于中原诸侯,倒是少了几分关心,此时郭嘉提起,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点点头,刘协看向两人道:“两位都是当世智者,不知如何看待此人。”

  贾诩闭嘴不言,每怎么了解过,哪里来的发言权,心中却是默默思索着,如今关中已经稳定,刘协的目光已经开始着眼于天下,看来自己有必要认真关注一下天下诸侯了。

  “不瞒陛下。”郭嘉随手将竹笺丢给卫忠,看着刘协道:“若非陛下发了募将令,让臣感觉陛下有望重振汉室,嘉或许已经应了好友之邀,去往曹孟德麾下。”

  刘协点点头,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算起来,自己这边已经截了不少人的胡,日后江东大将太史慈、甘宁,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黄忠、赵云,曹操这边没有截下什么太有名气的将领,但只一个郭嘉,在刘协看来,对曹操造成的损失,甚至在前四者之上。

  “此人有雄才,当年许子将评定天下名士,曾言其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见刘协没什么不快的脸色,郭嘉继续说道:“如今虽然依附于袁绍麾下,然嘉观此人,用人唯才,赏罚有度,许多方面,与陛下治下颇有相通之处。”

  “朕很好奇,既然曹操有此本事,又有好友相荐,为何奉孝选了朕?”刘协笑道。

  “陛下比曹操年轻。”郭嘉很老实的道:“而且陛下占据大义,要想重振汉室,比之曹操要容易太多。”

  嗯,郭嘉绝对不会承认,当初自己过来只是想要考察,却被刘协的英雄酒给吸引,最终为酒卖身的原因。

  “朕怎觉得,奉孝是因为英雄酒才来的?”无语的看了一眼被郭嘉下意识握紧的酒葫芦,刘协送了郭嘉一个白眼。

  反正已经是我的人了,当初怎样想,已经不重要了。

  打趣两句之后,刘协重新将渐渐有些歪掉的楼引正,来到书房中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面前,皱眉道:“徐州乃富庶之州,人口众多,钱粮广盛,若曹操得徐州,其势怕是要与二袁并列,中原局势经此一战,将会渐渐明朗,二袁、曹操三分中原,于朝廷而言,却非好事。”

  “然而鞭长莫及。”郭嘉叹了口气,中原诸侯越是吞并、壮大,日后要收复中原就越加困难,但眼下,朝廷却没有插手的能力,最多也只能在大义上帮一帮,但这一次曹操有着充足的理由,朝廷就算是想要偏帮陶谦,都不能帮的太明显。

  “曹操若想得徐州,袁术未必愿意。”贾诩微笑道:“陛下不妨静观其变,臣觉得,此番曹操败陶谦易,但若想进占徐州,恐非易事。”

  原本的历史上,因为吕布袭击兖州,才使曹操功败垂成,不得不回援,但如今吕布已经被刘协收到了麾下,没了吕布袭击兖州的事情,谁还能阻止曹操复仇?便是袁术,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好帮着陶谦。

第一百九十二章 刘备的机缘(保底第一更,求月票)

  “管是必须管的。”半晌,刘协轻叹了口气,看着窗外迷蒙的雨幕,幽幽道:“若不知道便罢了,既然陶谦求到朕这边,朕若不理,朝廷威严何存?”

  “况且……”刘协扭头看向两人,皱眉道:“曹操纵有千般理由,未向朝廷请示,便擅自动兵,大义终究不合。”

  贾诩和郭嘉何尝不知道此事,只是……还是那句话,鞭长莫及,如今朝廷也不可能发兵去兖州,这已经算是远征了。

  让袁绍或者袁术去趁虚攻击曹操腹地更不可能,别说二袁,刘表都不行,别看曹操现在是四面挨打的局面,但任何一股势力的插手,都可能造成一次中原的混战,谁胜谁败不说,但最终的结果,中原就得先被打废了,刘协可不希望待自己重新一统天下之后,留在手中的,只剩下一片废墟。

  那这辈子啥都别做了,忙着种田就足够耗费刘协一辈子的时间了。

  “陛下如今,也只能以大义来约束曹操,同时令周边几家诸侯相助。”贾诩苦笑着说道。

  “周围?”刘协捏了捏眉心,袁术肯定不行,不管以后袁术自己怎么作死,但这个时期的袁术可真是雄霸南方,至于袁绍这边,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道理上来讲,曹操如今还算袁绍的附庸,至于余者,也只剩下孔融、田楷这类。

  孔融是忠于朝廷的,但问题是让孔融做学问,当世能比他强的也没有几个,但若说权术、兵法,实在非他所长,否则也不可能把太史慈这种猛将送到自己这边来。

  陶谦如今所差的,不是兵力比曹操差多少,甚至可能比曹操还要强几分,否则也不敢这么强势的砍掉曹操的老爹,只是是陶谦手底下,没能跟曹操抗衡的大将,看看曹操手底下,不说其他,单是本家兄弟就足够给力,夏侯惇、夏侯渊,无论统兵还是武艺,都算得上是良将。

  曹仁、曹洪、曹休一把子曹家子弟个个拉出来放到一些小诸侯那里都能撑起一家诸侯,更不用说还有乐进、李典、于禁、毛玠这些曹操收服过来的大批良将。

  再看陶谦这边,刘协知道的,也就一个糜芳,一个曹豹有点名气,还有一个臧霸,不过貌似从情报来看,跟陶谦不怎么对路,剩下的连糜芳、曹豹都不如,小猫三两只,就这水准,怎么跟兵精将猛的曹操打?

  孔融之流同理,莫说田楷这个名义上的青州刺史,就算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公孙瓒,除了公孙瓒本人堪称良将之外,也没啥能够拿出手的大将之才。

  “此事,朕来想办法吧。”刘协叹了口气,诸侯能用的不敢用,敢用的不能用,眼下也只有靠自己来想办法了。

  “卫忠,稍后去请太史慈、甘宁两位将军前来见朕。”看了看天色,刘协对着卫忠说道。

  郭嘉与贾诩对视一眼,大概知道刘协所想,虽然有些费力,不过目前而言,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如今双方还处于备战和试探状态,曹操未有做好准备,要正式发兵出征,怕是要待到来年,这也给了陶谦不少准备的时间。”郭嘉沉吟道:“陛下若要出手,还是有些时间的。”

  刘协点点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发动一场席卷整个徐州的战役,曹操也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准备,包括周边的防备必须做好,还要征发民夫搬运粮草,这么一番功夫下来,恐怕完全准备好要等到秋冬之季,冬季不宜动兵,一番折腾下来,恐怕也得明年开春了,他的确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

  ……

  刘备这段日子过得还算滋润,自从帮助孔融退了黄巾之后,加上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被孔融认可,这段时间,刘备倒是很少回去平原,多是带着关张二将在孔融这里蹭吃蹭喝,在孔融的引荐下,刘备也算招募到两名不错的谋臣。

  一名简雍,乃刘备同乡,在孔融帮助刘备张扬名声的时候慕名来投刘备,另一个名叫孙乾,乃大儒郑玄弟子,虽然出身不高,但在这两人的帮助下,平原县被打理的井井有条,根本无需刘备去费心。

  不过也只能算是能吏,而非那种能够帮助刘备飞黄腾达的治世之才,不过饶是如此,刘备也已经很满足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如今自己一没名声,二没官爵,地不过一座平原县城,将不过关张二将,就算真有大才,也不可能看得上自己。

  最近这段时间,混迹在北海,除了想跟孔融搞好关系之外,也未尝没有再搜罗几名人才为自己所用。

  长安大比的结果已经传来,孔融比较关注朝廷的事情,太史慈名列榜首,刘备并没有太大的意外,毕竟那是能够跟关张一较高下的猛将,真正让刘备失神的,却是赵云扬威塞外,虽然是以副将的身份出击匈奴,但三千破五万的战绩,加上朝廷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