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宏图 >

第485章

铁血宏图-第485章

小说: 铁血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商身份,便会显示出不耐烦的模样。

在日本、在越南,在国内,都是如此。

华朝是皇明余脉,对于这一切,乔致庸可以理智,但是他并不甘于那样倍受歧视,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在将来读书、经商之时,因其出身受到轻视。八大家或许是“重利轻义”之辈,但是乔家不是!

也正因如此,在战争爆发之后,他立即看到了机会,像当年乔家先祖在满清平准噶尔时看到的商机一样,现在,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他同样也看到了商机,当然这个商机不可能像当年为满清运粮可获得十倍的暴利一样,但是这个商机如果抓住了,至少可以让乔家翻过身来,让乔家的声誉不至再受八大家之累。

也正因如此,几乎是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乔致庸悉数转让在朝鲜、日本以及越南等地的生意,然后定购下了三艘商船,那个时候商船还没有涨价,几个月后待三艘铁肋木壳蒸汽船先后交货的时候,他的资本因为船价涨增加了五成,不过他并没有卖出商船,而是创办了一家航运公司,开始在商务署的分配下参与到军需运输,从兵员到物资运输,航运公司的利润远非过去所能相,以至于他为了扩大生意,又向船厂下了五艘船的定单,也是在这个时候,作为私人船东的他,接到了一份来自参谋部信函。

接到信函的一共有六个船商,参谋部的将军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向爱尔兰输送物资,而且是在没有海军护航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他们随都会遭到拦截,他们的船随时都有可能被英国人击沉或者俘虏。

尽管被击沉或俘虏后,他们的损失会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但是对于所有的船商都很清楚,保险公司的赔偿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现在正是挣钱的时候,即便是拿到了赔偿金,但是从定船到接船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半年的时间,会损失多少?按现在的运价来说,半年的时间甚至可能损失一条船出去,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显得非常犹豫。

他们之所以犹豫不决,原因非常简单,他们一方面依赖军需运输,所以不敢得罪军方,而在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遭受这样的损失。

十艘船!

这是军队开出的数量,军队需要十艘千吨以的商船!

“晋名航运现在一共有四艘船,三艘的排水量为1120,一艘为834吨,都是最新式的快速机帆船,如果将军同意的话,我们公司愿意把四艘船都拿出来!”

在所有人都犹豫不决的时候,乔致庸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那位李将军给出了他的回答。

有时候,说出一句话非常简单,只是嘴唇开合间能说出。

而乔致庸之所以愿意拿出全部的商船,原因非常简单,他需要这个机会,需要这个机会去证明自己,去重振晋商以及乔家的名誉。

直到现在,乔致庸都很庆幸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有付出有回报,他的带头行为得到军方的认可,他的四艘船无一例外的都用于充满危险的对爱尔兰的秘密运输,甚至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他还损失了一艘船。

不过他的付出并没有没有回报的,在三个月前,为了弥补他的损失,在参谋部的授意下,两艘刚刚俘获的英国商船,被低价出售给了晋名航运公司,尽管只是两艘没有蒸汽动力的帆船,但却依然可以满足基本的运输——在国的船运公司,至少有60%的商船都是无动力的西式帆船。

有风险有付出,现在乔致庸的付出不仅让他得到了船,同样也得到了军方的青睐,将许多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定单交给他的公司运输,从而使得的他获得过去更多的利润。

在外人看来,现在乔致庸无疑是成功的,甚至在许多人看来,他距离获得陛下赐封的“公士”爵位,已经为期不远了,这是成功商人的标志。

但对于乔致庸来说,他所考虑的不仅仅只是眼前的这一切,航运只是他事业的一部分,他需要重振乔家的家业,这意味着他不能仅仅只着眼于航运,他需要在其它领域寻求新的商机。

新的商机在什么地方?

在大多数商人一样开始把投向新殖民地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地方——爱尔兰。尽管他从没有去过爱尔兰,但是乔致庸很清楚,在这里不仅仅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爱尔兰因为英国的封锁,商品短缺之下,自然可以获得极为丰厚的利润,这是他的船长带回来的消息。

当然,对于这一切,乔致庸并不确定,但面对这么广阔的一个市场,他根本无法按下内心的渴望,所以他立即作出了决定——去爱尔兰,像当年先祖以伙计的身份远赴蒙地一样。

只不过相于先祖,现在前往爱尔兰的路途更为遥远,而且充满未知的风险。

“希望一切顺利吧……”

置身于船头的乔致庸默默的在心底这么寻思着。

“乔兄可是担心此行?”

突然,在乔致庸于心底忧心着此行能否顺利的时候,耳边响起了一个话声,不用回头,乔致庸也知道是谁。

“修然兄,毕竟……”

“正在打仗?”

孙茂财看着乔致庸,然后说道:

“常言道,富贵险求,那湖广商人为何能有今天之势,不是不介风险嘛!”

然后孙茂财又看着黑压压的海天说道。

“乔东家,想我孙茂财,前朝屡试不第,现在想来倒也算……哎,家父母贫困无依,思来想去,也只好痛下心,改弦易辙,走我山西落魄读书人的老路,到商家来帮闲,挣几两银子活命……”

又一孙茂材提及他不得不投奔乔致庸的原因,在过去的两年间,他对乔致庸倒是贡献颇多,也正因如此,他这么一说,乔致庸便立即打断他的话说道。

“修然兄,这几年若不是有兄帮我,又岂会有乔某的今天!”

突然乔致庸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一次会不会太过冒险了……”

身边能有个人出谋划策倒是不错,像把船交给军队一样,当时是他和孙茂财商量之后定下的主意,现在看来,也正是当初敲下的这个主意,让乔家获益颇深,不仅仅只是钱,更重要的是名声!

但是这一次,实在是太冒险了,或许对于乔致庸来说,他知道这次爱尔兰之行,关系到乔家的将来,但是自赴险境却依然有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原则。

孙茂财却微微一笑,看着乔致庸说道:

“乔东家,若非是险地,又岂会有乔东家的机会?”

孙茂财的回答,让乔致庸点点头说道:

“道理倒也是这个道理……”

见乔致庸如此,孙茂财立即哈哈大笑起来,看着乔致庸说道:

“乔东家,世间道理这么多,又有几人能抓住?像孙某,若是能抓住机会,年青时不那行持才傲物,甚至是数年前,若能痛下决心,如友人一般,南下投奔今,又焉会……”

话到嘴边,孙茂财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摇头叹道。

“只可惜,这世间的道理,不是人人都能看到,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许是正因如此,方才有你我的今日……”

对于孙茂财来说,或许,这一生他最后悔的恐怕是数年前,好友往武昌投奔今时,他却仍然乱发荒谬之论,仍在那里指点着江山,点道着武昌的不足,可谁曾想,不过只是短短数年,在他眼不可成事武昌,便坐稳了天下,至于大清国也没有了影子,甚至连那位励精图治的同志皇帝都逃到了亚美利加。

世事如此,谁又能想到?

听着孙茂财的话,乔致庸不禁笑了笑,然后说道:

“蒙茂财兄不弃,乔某方才有今天,乔某对兄台多年相助自然是感激不尽,想来,乔某也是运气使然,若不然,恐怕错过茂财兄了!”

“错过……”

孙茂财微微一笑,倒是没有任何言语,而是朝着海看去,乔致庸见他如此,也跟着朝着海看去,他看着不见星月的海天,手扶着船舷,心底甚至显得有些紧张,之所以紧张,是因为现在,他们已经来到了爱尔兰海岸……

今天只有一更了,谢谢大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631章 干杯!

  印度有几个?

  当然只有一个,对于很多人来说,在他们的眼里当然只有一个印度,就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对于世界而言,只有一个印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是实际上呢?

  在英国人统治之下,事实上有两个印度,一个是以首都加尔各达为中心由印度的各个省组成的印度,至于另一个则是由五百六十五个土邦组成的印度。手机无广告 m。 最省流量了。

  在英国征服这个国家的时候,印度的各个土邦持以各种态度,反对者早已经失去了继承权,而支持者则热情欢迎英国人到来,或者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忠心耿耿,后来获准保留他们昔日的王位,但必须以承认英国君主国为前提,各土邦君主和大英帝国之间分别签订条约,上交自己的军队以及外交,作为交换条件,英国保证各王公享有内部事务自治的权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土邦王公可以在土邦内享有绝对的权力,实际上,如果他们没有继承人的话,那么在他们死后土邦就会被英国夺走。不过即便如此,对于这些土邦王公来说,相比于五年前,现在的日子仍然好过了许多,当年的大起义尽管失败了,许多反抗者失去了土邦,但是作为起义的回报,被取消的土邦主的年金得到了恢复,土邦的税收重新还予土邦主。

  五年前的起义之中,或许这些土邦主表现各异,唯恐起义不成,危及现有利益。最终许多人接受维多利亚女王的宣言而放下了武器,与英国签署条约,交出了军队以及外交等权力。

  “要像尊重我们自己一样尊重王公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我们将坚持尊重和维护世袭土地所有权利的坚定意志。”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宣言中,印度土邦仍被承认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将其看成是英国政府的盟邦,而不是臣属。前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的“无嗣失权”政策被废除,只要印度王公保证对英国忠诚,英国允许他们在没有自然继承人时收养继承者,从而保证土邦统治的延续。

  或许从五年前开始,新成立的英印当局在印度千方百计的拉拢着、庇护那些土邦主,试图让土邦从此成为“不列颠印度统治权的基本支柱”,令其死心塌地效忠于英国。

  而且英国的这种统治方式,也得到了王公们忠诚的回报,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王公们是死心塌地效忠于英国的,而这种效忠是往往还可以打一些问号。

  毕竟那些曾参与起义的土邦主来说,曾经参与起义的经历,却使得他们一直担心着英国有一天会清算这一切,尽管英国人现在没有这么做,但同英国人打了几百年交道他们,总觉得那是因为英印当局还没有从起义中缓过劲来,将来英国人一定会算旧账!

  对此,没有任何人怀疑!

  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那些王公们,必定会得到惩罚,也许今天,也许明天,谁知道呢?

  所以对于那些历史不干净的王公们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尽情的享受,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就会失去一切,这谁都没有办法保证,毕竟眼镜蛇的诺言,没有人会把它当成真。

  也正是因为这种忧虑,在俄国人进军印度的时候,大多数土邦主都在观望着,而当俄国占领了德里,并针对土邦发表宣言,表示尊重“王公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当然,还有他们的传统,并愿意与王公签署新的条约,赋予王公们更多的权力,并保证他们的利益不侵犯的时候。

  在对付“土王”的手段上,俄罗斯人并不比英国人逊色,甚至他们比英国人更胜一筹,毕竟多年来他们一直都同那些人打着交道,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最终那些土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融入俄罗斯帝国,一个就是变成死人!

  当然对此,印度的王公们根本无从知晓!面对俄罗斯的慷慨,那些一直以来心满怀忧虑的王公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俄国人,毕竟相比于英国人,现在俄国的诺言似乎更可信一些,更何况,现在英国人是失利的那一方。

  数十个北方的王公背弃了与英国的条约,投靠了俄国人之后,他们的投靠是有回报的——他们的权力不得到了维护,甚至他们还得到了新的册封——俄罗斯帝国贵族的册封,他们无一例外的获得了俄罗斯帝国的爵位,甚至有人成为了公爵。

  这些新贵们无疑都被俄罗斯帝国的慷慨给惊呆了,和英国人打了几百年交道之后,他们自然非常清楚,他们获得的是什么,这意味着俄罗斯帝国承认他们是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