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宏图 >

第344章

铁血宏图-第344章

小说: 铁血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非常普通,是那种属于扔在大街上,谁也不会注意到的人。也就是这些人,在全国建立了一个个情报网。

  那些情报网曾经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现在,随着局势的转变,这些情报网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只有其中的少数精英被他派往海外,以便在海外建立情报网,收集他国的情报。而且在国内仍然在发挥作用的情报网中,最为重要的恐怕就是京师的情报网,那个在几年前建立的情报网,不仅招揽的许多官员为下线,甚至还把手伸进了宫里。

  也正是这个情报网存在使得张森可以获得大量的情报,从而令陛下可以从容面对北方的局势变化,进面作出相应的部署调整。

  “俄国人居然同意借兵了!”

  看着从北方发来的密电,张森的眉头猛的一皱,他立即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于是立即拿起电话,对着门外的侍从吩咐道。

  “立即备车,进宫!”

  几分钟中,张森便坐上了一辆两乘的轻型马车,在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驶去时坐在车上的张森,双手不时敲打着膝盖处的公文包,他的眉头紧锁着。

  脑海中所思所的问题是关于海外的情报部署。

  俄罗斯的突然介入,让负责情报工作的张森认识到了危机,不仅仅只是国家即将面临的危机,而是情报方面的危机。这表明情报总局在海外情报的收集上,存在着很在的不足。

  “看来应该把更多的人派向海外……”

  把情报人员派往海外很容易,但是通过他们收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语言上的不同之外,相貌与肤色上的天然差别,使得他们不可能像在国内一样,可以轻易地渗透到敌人的内部,竟然获得大量的情报。

  这个问题不解决,海外到情报部署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进展。

  心里这么想着,张森想到三年前,根据陛下的旨意,于鄂西北山区腹地建立的那所情报学校,在那所填报学校之中,有上千名来从欧洲各国“弄”来的孤儿,他们在那说情报学校之中,接受教育、受到培训,他们的老师都是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俄罗斯等地,从而保证他们接受最正宗的西方教育。

  当然,那些来自西方的老师都得到了非常丰厚的薪水。不过,那些老师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培养的是情报人员,因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是在学校的两个区域内进行,那些老师同样也是受到监视的。

  在那里的学生学成之后,他们将会被派遣到海外,在国外读大学,然后渗透进入他国的政府以及工商金融机构,在那里建立情报网。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至少在未来四五年内都不可能建成这样的情报网。但是,军情如火,如果没有海外的情报网,就不可能收集到各国的军事政治情报,从而保障国家的安全。

  情报搜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五年前开始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陛下叮嘱,让张森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更何况,这也是他的根本。

  “看来,还是要想一些办法啊!”

  还有什么办法?

  “看来要增加他们的经费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金钱,用金钱去收买所在国的官员,令其乐得出卖情报,当然,还可以用金钱建立情报网,这是最简单,同样也是极为有效的办法。

  不过这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张森压根就没有想到从度支部增加预算,情报总局必须要有自己的生财之路,这是陛下当初的建议,因为情报总局的很多工作都是地下的,都是秘密的,而这则意味着局里需要秘密的经费。

  所以情报总局一直都有自己的生财之道,比如说与犹太商人一同经营特货,尽管过去绝大多数利润都上缴府里,现在则上交皇室。但是总局仍然可以获得数百万元的回报。也正是这笔资金支持了他们在国内以及海外的工作,甚至就连那几所情报学校的经费,也是得益于此。

  也正因为这种财政上的半独立,使得外界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在很多人看来,第二侦缉处不过就是一个宪兵司令部门下从事“刑事侦缉”的部门。

  “也许总局应该直接介入特货生意!”

  现在最挣钱的生意是什么?

  自然是特货生意,如果说克里米亚战争给英国和法国带去了什么,就是给他们带去了数十万“瘾君子”,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非但兵舰牌香烟的销售量与日俱增,就连特货的销售量,相比过去也提供了数十倍。

  “回头先把那些犹太人给撇开再说……”

  在心底打定这个主意时候,马车已经停在了宫外,尽管现在没有了“下马碑”,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矩,比如说在中华牌坊前下马,然后步行进宫,这是最起码的规矩。

  作为内臣的张森可以直接进宫,而不需要像外臣一样,需要通过内务府呈请,待陛下同意后方才能进营,不过尽管如此,也只是不需呈请罢了。

  在进宫之后,在宫内侍从官的引领下,张森来到了武英阁,尽管在大多数时候,陛下都是在文华阁处置事务,但是现在因为国家处于战时,北伐迫在眉睫,陛下更多的时候是在武英阁,新朝的一些规矩就是这样无形中制定的。

  “臣叩见陛下!”

  虽然享有“赐坐之赏”,但是张森仍然毕恭毕敬的深鞠行礼后,随后在内侍搬来椅子时,他才坐下去。

  “嗯,张森,是不是北边有什么情况?”

  张森的突然到来,让朱宜锋立即意识到,肯定是北方出事了。要不然他不会在这个时候进宫,毕竟,每天都会有送进宫里,告诉自己效仿后世的制定规定,这份中包含着国内甚至世界范围最敏感的情报报告和分析,提供来自机密和非机密来源的精确、及时和客观的情报,以帮助自己对一些事情作出判断以及决定。

  可以说,朱宜锋一直都非常重视情报工作,更深知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第一时间建立情报机构,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建立了现在的情报总局,并借鉴后世的经验,亲手打造了这个机构,令其成为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情报组织。

  “是的陛下!”

  说话间,张森起身递出了那份情报。

  “哦,昨天的事情?刚收到的?”

  接过文件夹,朱宜锋笑着说道,能够这么快的得到京师的情报,他真的要谢谢那些美国商人要不是他们建立了从上海租界至天津的电报线,这份情报恐怕要等上几天才会到达自己的面前。

  如果要是有无线电台的话,也许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情报。嗯,回头儿可以给他们提个醒,在这方面研究一下。

  不过他脸上的笑容,在看到电报的内容后迅速消失了。

  “该杀!”

  恨恨地吐出这两个字,朱宜锋只觉得的胸膛中憋着一团怒火,这团怒火更是想要燃烧。

  “为了他爱新觉罗的一家一族的私利居然不惜出卖国土,勾结外敌……”

  现在,朱宜锋似乎找到了满清卖国的根儿了,几十年后那个所谓的末代皇帝如此,这号称“要与汉臣同治天下”的同治也是如此。只要能够保住他们旗人一族,保住他爱新觉罗一家的荣华富贵。别说是割地赔款,就是把他们口口声声说的什么祖宗之地。割让与外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若是不杀他,难泄朕心头之恨!”

  朱宜锋之所以会这么愤怒,是因为对于他而言领土是他所能忍受的最后底线,他可以接受一切,但是却不能够接受满清将中国的土地割让与外国。

  对于任何一个,后世的中国人而言。领土是其最敏感的所在,也同样是他们的最后底线。

  而现在同治所触及的就是这个底线。

  他们所要割让的土地,并不仅仅只是后世人们所熟知的滨海以及阿穆尔地区,还包括黑龙江、吉林两地,整个东北,除了辽宁因为那里有满清的祖陵而没有割让。其他的地方全都被他们让给了俄国人,从而换取俄罗斯的20万援军。

  “20万、20万!”

  嘴里念叨着这个数字,朱宜锋冷笑道。

  “难道他奕訢就没有一点脑子吗?俄国人说什么他都信!20万,要是俄国人能派来两万人,我就把这……”

  愤恨的骂了一声,然后又继续说道

  “这些人可真他么是一群猪脑子!就没有一个人看出俄国人不过只是趁火打劫罢了,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派兵。20万,看看地图都知道这不可能。”

  陛下的话,让张森整个人一愣,他有些不知所以的看着陛下。

  “俄国人不会派兵?”

  “他们当然想派,他们甚至还想从咱们手里把堪察加夺过去,但是可能吗?”

  当然,没有任何可能,现在可不是五十后,没有西伯利亚铁路俄国想往远东增兵,根本就是做梦。除非他们有英国的航运能力或者得到英国的全力支持,但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至于从陆路把几十万军队从欧洲派到万里之外的远东,同样也不可能,对于任何军队而言,没有,铁路或者公路,没有火车或汽车的帮助,依靠畜力或者人力,穿越了无人烟的西伯利亚都是一场灾难,更何况是一支20万人的军团。

  “从彼得堡到远东,差不多有两万里,他们要是有能派二十万军队过来的能耐的话,这会早都把咱们赶出堪察加了,二十万人,现在的西伯利亚沿线的墙,能允许一万人的部队通过,都已经是极限了,再多,不用咱们打,都得饿死在路上。20万,就是一头猪,也知道这不可能。”

  陛下的话让张森的心底顿时泛起五味来,刚才他可还真的担心过俄国人的二十万大军,而现在……看来回头真的要好好的学学地理,要不然早晚非得出丑。

  “陛下,那现在怎么办?要是满清把那些地方都割让给俄国人,咱们怎么办?”

  “怎么办?”

  张森的问题让朱宜锋的眉头一挑,怒气冲冲的说道。

  “还需要问怎么办吗?打,老毛子想要趁火打劫,他们真以为老子和满清是一个德性,满清会认,我不会认,他们能割让,咱们就能打回来。到时候不但要把丢掉的地方打回来,还要连本带利的收回更多的地方。”

  话音落下的时候,朱宜锋看着张森问道。

  “现在,运河的可以使用了吗?”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

  灰暗的云块,缓缓地从南向北移行,阳光暗淡,天气阴冷,在这个春天里却给人们一种荒凉寥落的感觉。

  临漳城南,漳河两岸荒凉的田野中,满是冬天时降下的厚厚的积雪。

  瑞雪兆丰年!

  去年冬天的那接连的几场大雪,预兆着今年收成的好转,但是对于漳河两岸的百姓来说,他们的脸上确定没有因为这瑞雪而露出笑容。

  若是搁在往年看着这大雪,他们会想象着春天种下高粱时,在雪水的滋润下,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但是现在这些刚刚经历过那场“倒春寒”的百姓们的心,却依然停留在那寒风之中。

  兵灾!

  对于这临漳一带的百姓来说,他们再一次用一种诚惶诚恐的眼睛打量着周围,在过去的几年,间接连经历过数场兵灾的他们,敏锐的意识到一场兵祸将再一次降临在他们的身上,一些百姓,甚至逃到了武安等地山区,以躲避兵祸。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只是先人的至理名言,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长毛过时打先锋,官兵过时要犒劳大军,每一次过兵时不知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女子遭人凌辱,纵是大户人家亦难免破财消灾。

  这阴森森的天气,没有丝毫春天的温暖。

  开始抽嫩的树林里,麻雀之类的小鸟要林间地噪叫着,成群地从这个村庄,这个树林掠过,对于这些鸟儿来说,他们无法体会到寻常百姓的痛苦,对于它们来说,春天的到来意味着短食严冬的结束。

  漳河那年久失修的堤岸的大道上,平日过往不断的行人、旅客在这个时候越发稀少了外,那棵长了几百年的高大似一把巨伞似的白果树,孤独地站在漳河边上甚是醒目,那河堤上一株株如华盖般的百年巨柳,也在春风里摇曳着枝条,似乎是在欢呼着春天的到来。

  这是一场倒春寒!

  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