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田园小当家 >

第88章

田园小当家-第88章

小说: 田园小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娘都等急了,再不送来就要找上门了。看到那些毛裤和开衫,还分了大小码,更是喜欢,还自己挑了一条,当即就去试穿了,心里筹划着这次又能赚多少钱。
  帽子钩法繁复,用料却少,毛裤和开衫钩法简单些用料却多。所以帽子一顶涨价五文钱,毛裤按大小卖七百文到二两不等。开衫更贵些,长一点的卖到三两多四两。
  等全部结算完,上次的十八两银子,再加上将近十两银子的手工钱,除掉成本,也挣了近六十两银子。
  王玉花拿着钱笑弯了眼,一家人拉着板车去面馆吃了热腾腾的肉丝面,买了一百斤的棉絮装车。又到牲畜市场看了一头骡子。
  “买牛,买驴还是买骡子?”姚满屯拿不定主意,问王玉花。
  “你们都经常往外来回跑,牛太慢了,还是买驴吧!这牲口蠢笨,干活也好点!”王玉花是想买牛,犁地干啥的离不了,一想驴子拉车跑的快,也能拉货,就决定了买头驴。
  姚满屯点头,上去挑了一头驴,砍了好一会价钱,才花了二十多两银子买下来一头半大的驴,当下套在了车上,又去济生堂给姚若溪抓了药,这次赶着毛驴往家赶。
  因为驴还有些小,王玉花和姚若霞都没坐车上,只姚若溪,小四加上不愿意走路的姚若萍坐在车上,走的很是有些慢,快天黑了才到家。
  家里的酸豆角清仓出去,只剩下几坛子放在棚子屋里,正好清理出一间格挡开,作为牲口棚,把驴牵进去。
  因为是提前就打算买的,这个季节牲口正是便宜的时候,所以家里干草准备了不少,驴到了就有吃的,头两夜叫喊,后面慢慢就适应了。
  而对于姚若溪家买驴的事儿,又是引起一片嫉妒眼红。
  没两天,姚满仓就过来借驴车,说是去毛氏娘家办喜事儿,要去走亲戚。
  “我们家刚买的驴还没使……”王玉花顿时就拉了脸。
  “所以大伯使的时候多精心些,这驴还没驯化,刚学会拉车。”姚若溪截了王玉花的话,冷眼看着姚满仓道。
  “驴买来就是拉车的,哪那么多废话!?不让使是吧?我回去告诉爹去!”姚满仓瞪着眼,不满的就嚷嚷上了,指着姚满屯责问。
  姚若溪扯了把王玉花,顿时不吭声了。
  姚满屯也抿紧了嘴,“没说不让使,大哥拉去就是。小溪不过白叮嘱一句,让大哥上路小心着些。”
  姚满仓还是不满的轻哼一声,让姚满屯牵了驴出来,套上车,这次拿着鞭子赶出去。
  那驴还没长成,王玉花实在不放心,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到了老宅的手里,再给使坏了!跟着出门去老宅看。
  毛氏一家都准备去,五口人加上白菜萝卜等菜,还有些礼,都坐了上去。王玉花脸色就有些不太好。
  偏姚满仓还说,正好走到杨小庄的时候接了毛氏的妹妹家人一块。更是让王玉花两眼都喷火了。
  姚若溪警醒了王玉花一眼,压着没让她开腔。姚若霞也担心王玉花好事儿做完还落责怪埋怨,也一直拉着王玉花,制止她出声说话。
  林凤娥远远的看了,见毛氏一家走远,王玉花虽然脸色难看,却也转身回家,脸上闪过遗憾。王玉花不足为惧,倒是她那闺女,还真是厉害!
  她见姚满屯也转身走回去,等着他走的近了,担忧道,“嫂子好像生气了?”
  姚满屯看她一眼,点点头没多说就走了。他心里也是有些气的,借他家的驴车使,还责怪她们家一顿。而且那驴子实在还没长大,再加上一家人,怕是累着驴了,以后就不好长了。
  林凤娥心惊,姚满屯竟然没有应承她的话就这么走了,难道他也生老宅的气了!?可就算心里多少有点气,以他的为人,也不会表现出来的吧!?
  而这段时间她又没机会去姚满屯家,没跟王玉花接触,不知道啥情况,这更让林凤娥着急了。
  她盯着姚满屯走远的背影看,皱着眉毛,眼里露出一抹急色,被朱氏看在眼里,不禁心下疑惑,“咋着了?”
  林凤娥忙回神,掩饰的拢了拢耳边的头发,哦了一声道,“我看到玉花嫂子脸色不大好,怕是回家又要吵起来了。”
  朱氏点点头,她看王玉花有时候挺好,可有时候说话也实在不大好听,也是姚满屯脾气好,说啥都受着。
  回到家的王玉花担心的连晌午饭都没有吃好,简直有些心焦气躁的。
  姚若溪脑中闪过‘强迫症’几个字,王玉花这副样子,被借走了驴就一直心焦这件事儿,别的事儿都干不了,典型的强迫症了。
  傍晚的时候,王玉花见姚满仓还没来送驴车,就出去找到老宅。却见毛氏一家早就已经回来了,驴车放在院子里,根本没有给她们家送的意思。
  姚若霞一直提醒着王玉花,让她绝对不能发火,不然以往攒的好名声都坏了,以后就算被欺负的再狠也没人帮忙说句话。
  王玉花压抑着恼火,“驴车用完了也不知道送,我自己牵走了!”
  “驴车我明儿个还要用,先放在这里。”姚满仓喊着不让牵走。
  “明儿个还去哪?”王玉花面无表情,眼里都快喷火了。
  “明儿个我要赶集串串!”姚满仓觉得有个驴车太方面了。以前总跟姚满堂家借牛车,有时候还被说嘴。这驴车是老二家的。他要使,老二绝对不敢说啥,还得乖乖给他拾掇好送过来。
  “你明儿个还是搭车去串吧!不过两文钱车费,我家驴今儿个累坏了,要歇歇了!”王玉花面色不善的牵着驴车就走。
  姚满仓伸着胳膊刚要叫喊,姚正中喝了他一声,“明儿个又没事儿,你上集干啥去!?”
  姚满仓气闷,他不敢说是赶车驴车遛弯,威风一下,恼怒的憋着,不再吭声。心里却暗怪王玉花没眼色,跟她那三王岭的刻薄小气又上不得台面的娘一样。老二娶这样的媳妇让他觉得得意,又嫉恨的。毛氏虽然精明些,可王玉花比毛氏长得好,光毛氏那小圆眼都被甩了一大截。幸好家里的孩子只有老三成材眼睛像毛氏,而成材生的又比较精明些。
  再说牵着驴车回家的王玉花,气的嘴都快歪了。
  驴喘着气,往草窝里一卧,就不动了,喂草也不吃,弄了麦麸子热水拌了食儿喂也只吃了两口不再闻。
  王玉花顿时急了,姚满屯看着也着急了,这驴都不吃东西了,肯定是累的狠了。又仔细一看,背上有不少鞭痕,王玉花忍不住就咒骂起来,“真是不使自家的东西不心疼,刚买回来的小驴还没张开就这么下死力的使唤,是按的啥心思!?指不定咋坏心的折磨这驴子了!”
  王玉花还真就说对了,姚满仓接了毛氏妹妹一家也是好几口人,挤在驴车上到了地方,小驴本就累不起,姚忠举兄弟和表兄弟们一块拿着鞭子要学赶驴车,车上挤坐着一堆小孩,简直都快玩疯了。
  姚满屯也很是心疼,可这时代可轻易找不着兽医,也就是经验多的老把式看看能知道。
  “应该是累的了,让驴歇歇,说不准歇过来就吃食儿了!”
  王玉花气的直喘气,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如此了。要是夏天里,驴拉稀吃坏还能弄点草药喂它,现在也啥也没有的。
  次一天吃了早饭,姚满仓说是出来转悠,却又过来借驴车,说是去赶集。
  这个冬天因为猎到了一头鹿,都没有出去干活儿,自然就闲了,这一闲下来,自然就想找点事儿干了。
  王玉花正忍着去算账的怒火,姚满仓还撞上来,顿时恼火了,“我家的驴都快累死了,从昨天回来就没吃一点东西,你还想借驴?!不把我们家驴使唤死就不罢休是吧!?有本事你们家自己买去,别使我家的!”
  姚满仓本就是冲动的性子,还暴脾气,见她吵嚷,也恼怒了,“我使你家驴咋了?我使你家驴是看得起你!老二是我弟弟,我不使他的还能去使别人家的!?你这婆娘坏水又刻薄小气,老二没好好教训一顿,你就学不乖觉啊!”
  上次姚满仓就说让姚满屯教训王玉花一顿,这次又说,王玉花气恨的浑身发抖,愣是骂不出解气的话,只一句,“你打啊!你来打死我啊!你算个啥东西,敢指使打我!?”
  姚若溪和姚若霞死死拉住她,低声警告她一句不准再骂,否则给人看她们家笑话,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她们。
  若是换做以前,姚满屯肯定以为王玉花小气还有点无理取闹。可俩人自从上次跟许氏吵架说破之后,就像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感情顿时变得明朗起来,最近一家人的气氛更是温馨宁谧。所以姚满屯听姚满仓让打王玉花脸色有些不好了,王玉花是他媳妇,当大哥的一副他不出手就替他教训打王玉花一顿的架势,又本就有错在先,让他脸色越发的难看,“大哥!小驴已经一天没进食了,啥都喂不进去,你还是借别人的使吧!”
  庄稼人重视牲口,不是自家人轻易都不会外借牲口。家里养着几个读书人,所以姚正中和苗氏都没让买牛,年年都是借着使,再给些钱,或者去帮忙干活帮工。也是姚满仓抓着姚满屯的驴车使劲儿使的原因。
  姚满仓看姚满屯也脸色难看,他立马就想抬出大哥的身份压人,可他多少还算有那么点脑子,看一家人都眼神不善的盯着他,气的指着姚满屯,“好!好!你怪我是吧?不过使个驴车,你连兄弟情义都不顾了!我问问爹娘,看爹娘咋说!”
  姚满屯没有吭声,看着他出去,觉得心里的寒意丝丝缕缕的沾染上火气,仿佛要烧成怒火了一样。
  “娘别担心,别着急。咱家虽然没有喂过驴,想来跟牛是差不多的。它歇息过来,饿了自然就会吃食儿了!”姚若溪扯扯王玉花的袖子。
  王玉花已经下意识的去看姚满屯,见他脸色不好,还以为是责怪自己,不由郁结气闷,“现在只能等着,给它做一顿好吃的!”
  姚满屯一听给驴做一顿好吃的,嘴角一抽,忍不住笑出声,“驴又不是人,当然是吃草料,还能给它炒个肉,炖个鸡啊!?”
  “庄稼人的牲口比人还值钱!它现在累成这样不吃食儿,咋就不能给它做顿好的!”王玉花见他哭笑不得的样子,也反应过来不是生她的气,顿时松了口气,斜了他一眼。
  这话是的确,牲口是比人还要主贵。而各家的牲口也都精心仔细照料的,重活人干不动的可全靠牲口才能做起来。
  警报解除,姚若霞也松了口气。
  姚若溪一直眼里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她现在不怕老宅的谁来闹,越闹越好。这样姚满屯就更快的看清那些的嘴脸和心理,这样她们家才有可能更快的脱离!她可不想以后都陷在这种被极品亲戚随时围攻中去。
  到晌午的时候,小驴终于吃食儿了。可能是歇过来了,也饿了。不过姚若溪没让一次喂太多,分开几次喂了。
  很快到了腊八,姚满屯和王玉花赶集买了肉和各种花生豆子和粳米糯米的回来,熬腊八粥。
  传俗说是,腊八这天不能吃面条,不然来年要被蛇咬。虽然也没有真的被蛇咬,但人们都会在腊八这天吃腊八粥,或者干饭,而不会吃面条。
  花生豆子蜜枣的都是提前买好的,腊八这天王玉花早早起来,熬了半锅稠稠的腊八粥,因为放了桂圆蜜枣,少少的加了点白糖就很是香甜了。
  先是舀了粥烧香上供,又舀了给老宅苗氏和姚正中送去的,姚满屯带姚若霞和姚若萍一块端着送去。
  腊八粥送了吃也是个心意,讨个好意头。
  家里有了驴车,王玉花装好一罐子腊八粥,就和姚满屯赶车去了三王岭。
  晌午没有留下吃饭,而是到那坐一小会就回来了,程氏回了一罐子自家煮的腊八粥,还有一碗芝麻盐。
  家里的地没有种芝麻,连蜀黍都没有种,只有麦子和玉米。王三全家今年也没种芝麻。王玉花说是用野味跟王元荣家换的,程氏做成了芝麻盐。
  芝麻盐很香,也很是容易做,就是需要细功夫。得先把芝麻筛干净,在干锅里焙,等芝麻稍微焦黄出香味儿,就赶紧起锅,否则看着还嫩,其实里面已经老了,芝麻焙老了会发苦。
  焙好的芝麻要趁着焦酥的时候和细盐一块擀压成碎碎的粉,就成了好吃醇香的芝麻盐。冬天没有菜,芝麻盐也是一道菜,直接夹在馍馍里面就能吃的很美味。面条,调菜也都能放些芝麻盐调味儿。
  晌午家里闷了米饭,烧了肉。大锅里煮上猪下水,炒了个猪肺和猪肝,一遍吃着,炉子上熬好了大骨萝卜汤,吃完饭再喝上一碗骨香萝卜汤,全身都暖了。
  姚春杏又咬着手过来,趴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已经吃完了饭,姚若萍喝个汤还非得弄点芝麻盐进去,说是调味儿。姚春杏抠着门框,一直重复了几句,“我家没有芝麻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