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田园小当家 >

第57章

田园小当家-第57章

小说: 田园小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满屯点点头,又看她一眼,转身往家走。入赘多年,他早也不是当年懵懂少年,对什么都满怀希望。
  林凤娥看了看,就领着儿子转身往村里去。
  原来这林凤娥是村里林姓家的闺女,和姚满屯一块上大,上山砍柴打猪草,也经常碰面说话,熟悉了便互相提醒哪里捡的柴火好,哪里的猪草肥嫩。青春少年少女日久天长自然会生出好感,姚满屯也不例外,当初就觉得林凤娥温婉又爽利,善解人意,家务针线又都好,村里不少人夸奖。他心里有些念头,想着等他大哥姚满仓成亲,也该挨着他了。
  只是苗氏却很快给他说了另一门亲,竟然还是入赘的。姚满屯心寒丧气的入赘上门,林凤娥也在不久后定了人家。
  如今时过境迁,再次相见,林凤娥落落大方,依旧温婉和善,反倒姚满屯觉得不自在。
  到家之后,王玉花已经和姚若霞把家里拾掇好,做好了晚饭,见姚满屯面色似乎有异,王玉花皱起眉毛不满道,“咋了?是不是他家牛车又不借?”才刚一大家子在她们家大吃大喝了一顿,竟然连个牛车都不借。
  “不是,已经借好了,明儿个就去县里。”姚满屯忙拾掇了微微的异样,坐下吃饭。
  王玉花脸色这才又重新好起来,一家一块吃了些剩菜,馍馍,就睡下了。
  次一天起来,姚满屯先去溪边挑了两趟水,把院子里种的菜秧子浇一遍水,王玉花和姚若霞把饭做了,吃完饭,姚满屯就去把牛车拉赶来,姚满仓和姚富贵都过来,说是和姚满屯一块去县里办户籍。
  姚若溪一看就没有跟着去,只给了姚满屯一百文钱花用的。看着三人出了门,这才回家在院子里转。
  虽然这乡下比较安宁,可地痞小贼还是不少,家里这个篱笆院子可是不行的,得尽快再找到赚钱的法子,挣些钱把院墙立起来。
  再一个家里现在虽然有三亩地,可这回割了麦子还不知道是不是给她们,地暂时倒不用买,家里也没有劳力去种,关键的是姚满屯尽快把书本知识捡起来,先考个功名回家。
  王玉花不是个懒人,本来新家需要拾掇的地方不多,转了一圈看没啥,就又想到买菜的银子,拉着姚若溪和姚若霞问话,“零钱可还有多少?在你们爹那还是在哪?咋不买些丝线回来好做针线?”她为闺女的时候虽然也干家务,不过姐妹分摊,她也是做了针线攒私房钱的。虽然如今针线活不太好,但总能多抠一个是一个。
  “娘要是早说,就能让爹从新安县带些针线回来了。”姚若霞摇摇头。
  “算了,过两天赶集再说。”王玉花垮下脸。
  门外姚二兴的媳妇儿朱氏找来说话,王玉花只得迎出来。
  “这小院拾掇起来,看着还真舒适。虽然没有东西屋,但看着宽敞了,住你们几口人也够了。这鸡娃子都喂上了,你婆婆给你孵的小鸡?”
  “哪啊!是我娘家送来的,嫂子坐。”王玉花见她就在院子里,就搬了个小板凳出来给她坐。
  朱氏纳着鞋底儿,庄稼人三四月里,爷们儿要么出去找活儿做,要么忙活自家活计,媳妇儿们则都是手不离针线的。
  王玉花之前都没空闲做针线,看着也把自己的针线篓子拿出来,和朱氏在院子里说话。
  姚若溪听无非是针线茶饭的家常话,就回屋继续看书。
  快晌午的时候,王玉花喊着姚若霞做饭,“你爹到现在还不回来,不用做他的饭了!”
  “还是做着爹的饭吧!”姚若溪话音落,外面姚满屯就回来了。
  牛车已经送去,姚满仓和姚富贵却跟了来,“玉花做饭吧!大哥三弟跟我跑了一趟,连饭都没吃,今儿个就在这吃了。”
  家里虽然菜剩下的不多,可还有些肉。王玉花脸色愤怒,口气不好的叫了姚若霞和姚若萍帮忙做饭。
  “你们还有这么多肉,咋不给爹娘送一点?离家这么多年,既然回来,也该孝敬爹娘了!”姚满仓看还有二斤多肉,就沉着脸指责起姚满屯。
  “大伯不知道,家里就只剩下这点肉,知道你和三叔今儿个肯定要跟着我爹一块去县里,所以才特意留了招待你们的!”姚若溪看小四听姚满仓的指责啊啊的要下炕,忙拉着她。
  姚富贵忙呵呵笑着转移话题,“二哥这屋里拾掇的还挺舒服,再放上一套像样点的摆设,比我们住那西屋还强呢!”拦住姚满仓不让他再说。他们今儿个跟着去县里是想着跑到新安县了,好歹吃一顿,谁知道姚满屯就拿了一百文钱,孝敬完衙门里办户籍的只剩几十文钱,一人吃碗卤肉面都不够的。
  外面姚若霞把最后一个菜端上来,就抱了小四,和姚若溪到厨屋里吃了。
  家里最后一点肉也吃完了,就只剩下些骨头,被姚若溪炖了骨头汤喝。
  许氏也又来转了一圈,见王玉花把家里家外都拾掇的挺舒服,自己当家过小日子,就耐不住,回去催促姚富贵赶紧的开工。
  姚若溪却没忘了王桂枝出嫁的事儿,跟王玉花说了回三王岭一趟。
  姚满屯却没借来牛车,姚富贵那也开工了,叫了姚满屯干活儿。她们要走亲戚,就得自己走着去了。小四得抱着不说,姚若溪拄着拐杖走上个几里路,再打个来回,明儿个睡醒腿估计就要抬不起来了。
  没有办法,姚若溪只得抓了些钱给姚若霞,让王玉花带姚若霞几个去了。
  下晌回来,拿了两包的小金棍和口酥菓子,是王桂枝成亲的回礼。
  苗氏惯会做好人,王玉花带孩子回家,晌午就叫姚满屯过去老宅吃的饭,还给姚若溪送了一个馍夹菜一碗米汤。所以老宅的人都知道王玉花回娘家是给人嫁闺女随礼去了。王玉花一回来,姚春桃几个小孩子就欢舞着上来要菓子吃,眨眼两包菓子都被分光了。
  有苗氏跟着来‘看看’,王玉花不敢多说啥,脸上强笑着,心里恨不得把苗氏骂个狗血淋头。等苗氏一走,就拿着笤帚敲着门框骂,“不要脸的骚老婆子!一没脸没皮的土匪!”
  王若萍最好告状,姚满屯一回来就拉着他把苗氏带孩子来抢吃了菓子的事儿说了,“……三妹和四妹还一点没吃呢!也没给爹留一点!”
  看王玉花气恼的样子,姚满屯劝了句,“就两包菓子,算了。”
  王玉花哼了一声,想到王三全劝诫她的话,没有再吭声,端了饭。
  很快,姚富贵家的房子也盖了起来,同样的三间堂屋,不过厨屋是盖的,不像姚若霞家土坯房,而且还是两间的。大致看也差不多。
  上梁酒之前,许氏过来叫王玉花,“娘说了,你炒菜做饭拿手,上梁的菜就请二嫂子帮忙做了。”
  她搬出了苗氏,王玉花只得点头答应,不过,“那坛子鸡我可不会。”
  许氏倒是想,可那坛子煨汤要整只的鸡,就算她舍得,婆婆也舍不得。
  姚若霞也被叫去了帮忙,姚若溪不像去,在家看着小四,到晌午的时候送碗饭吃就行了。
  不过这顿饭菜做的却没有姚若溪家乔迁酒席做的好,许氏暗恨王玉花帮人不用心,王玉花也不好说那天有姚若溪后背后指点,今儿个没有。
  姚若霞想说话,还是回了家,不过却学给了姚若溪听。
  姚若溪眸光微闪,招手叫姚若霞靠近,悄悄安排了一番。
  姚若霞听了就笑。
  等到姚富贵家上了顶,姚满屯就被姚富贵拉着要上山打猎,姚若溪自然也跑不掉。
  如今都四月多了,猎物虽然都出来了,却不太容易打了,跑了三天,不过打了两只野兔子,一只野山鸡。
  靠这些东西搬乔迁酒席那是不够的,再说有了姚若溪家珠玉在前,稍有差错就被人比较。
  苗氏却不肯出这个银子,只分了家,让许氏和姚富贵商量着办。
  许氏哪会想姚若溪一样花几两银子去办酒席,虽然有姚满屯帮着打了些鱼,东西却是不足以跟姚若溪家比的。
  姚富贵拉着姚满屯哭诉,“二哥!家里日子难过,你家乔迁酒席办成那样,要是我这不像样,人家还不唾沫星子淹死我!?可我这手里实在没有银钱,二哥手头宽裕,先借我几个钱使吧!?”
  姚满屯这下作难了,他手里根本没有银子,三闺女有多少银子他又不知道,不过他想了想,就算几个闺女再能干,能存下那些银子已经够难了,怕是再没有了。上次置办东西怕也是小孩子不懂过日子,他也只想着办好些,这次花了那么些银子。
  “我那房子都是岳父帮着盖的,三弟你也知道,我手里哪还有银钱啊!”
  “二哥怕是不肯借弟弟吧!要是没有银钱,前桥酒席能办那么好?”姚富贵不相信,家里没个几十两也得十几两,否则哪个缺心眼的会花那么多银子置办几桌酒席?!
  “那是岳父给我撑面子,怕我们刚回来,跟村里处不好。银钱可真的没有呢!要不那顶上也不会盖茅草了!”姚满屯心里已经松动犹豫了,要不要回家问问再说?
  姚富贵想他之前说的顶上盖瓦的,后来变成了茅草,很有可能就是把买瓦的钱办成了酒席,就歇了心思,“我再去找大哥借点吧!”
  姚满屯听他要去姚满仓就松了口气,“我叫你二嫂明儿个来帮你做饭!”
  姚富贵听了只得应声,咬咬牙把肉又多买上了几斤。
  只是王玉花做自家的下力,做别人家的就不行了。
  本来就消极怠工,姚若霞又没伸手帮忙,只坐在一旁等着吃。菜端上桌,都说没有姚若溪家的席面好吃,是个咋回事儿。
  许氏听着那些话,气恨的质问王玉花,“二嫂是不是怕我们比过你们家,故意做的不好吧?”
  “啥叫故意做的不好,那菜你也都尝,比你平常做的可好多了,跟我家的差了一点也是有的,可那能赖我?是你舍不得花钱,买不够材料,也怨我!?”王玉花累了一天,又不是自家的活,早不耐烦了。听许氏责问,立马跟她顶了过去。
  姚若霞坐在桌上,吃一个菜就皱眉,别人一问,她开始笑笑不说,后来就说菜里差了啥啥东西,也都是些小东西,加了调味,不加味道就差很多。那些暗地里指责王玉花的顿时改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之后,许氏就恨上了王玉花,故意让她家出丑,被人比下去。婆婆当初说一块办,王玉花不同意,非得提前办了,肯定就是故意要压她一头的!
  苗氏也脸色难看,姚翠芬看着就趁众人还没走的时候打趣王玉花,“二嫂今儿个怕是没有出全力,咋着今儿个的菜没有在你家好吃了啊!?快说!你家那菜是不是放了啥好东西?”
  她以为王玉花会给她面子,她作为小姑子,说了啥,王玉花也不好吭声。可她不知道王玉花的为人,当即就冷笑一声,“二妹真是好舌头,吃的出不同来!那我爹娘可真是欣慰了!他们费劲儿帮我办了乔迁酒席,就是给我撑脸面的!”说着看了眼许氏。有本事你也让你娘家给你掏钱办个体面的酒席去啊!
  姚翠芬脸上的笑顿时挂不住了,许氏娘家来的亲戚也脸色难看。许氏一看连姚翠芬也有些恨上了。要是不说这话,她也不会更加丢人。
  不过谁家桌上菜好,谁家不舍得花钱办席面这些都是私下说说的,很少有那吃了人家席面还说人家席面不好的,有人笑着打圆场,跟苗氏说啥啥几个儿子开枝散叶,姚家家业越来越大了。
  倒是许氏娘家听王三全给王玉花做脸面,又多给许氏送了不少东西。
  而从此,姚满仓,姚满屯,姚富贵三兄弟也开始各自的小日子。除了姚文昌没成亲,还跟着爹娘一块。
  没几天王三全又过来,叫上赵大江,和姚满屯到山里砍了几棵树,请人运出来还给了姚正中。
  姚满屯也自己弄了些木料,借了工具做了两张小桌子,几个小凳子。
  姚若溪再没往山上跑,打猎可以为之,但不是长久之计。而如今分家出来了,她跟着姚满屯赶了趟集,把童生试和县试府试需要用到的四书五经八股文章和诗经子集都买了回来。
  姚满屯看着一堆书直发愣,“丫头!买这么多书……”
  “爹!以后咱家有活儿找你干就搭把手,其余时间爹就发狠念两年书吧!爹靠了功名,我们姐妹也不被欺负,咱家才不被人看轻。”姚若溪明确的提出让姚满屯发狠念书,不再是引导,而是劝导。
  “三家就三亩地,以后用不着也不买地,我跟娘和大姐做些小东西换钱,不过农忙的时候,爹就念书做文章吧!有不好懂的,我去套小叔的话。”姚若溪听过姚文昌的学问,虽然他有些坐不住,但学问还是很不错的。
  “爹!你去考试吧!”姚若霞也过来拉着姚满屯的胳膊,殷切的看着他。
  姚若溪是看王玉花串门子不在家,姚若萍也跑出去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