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军-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仁在宿卫副千户福童、俞通河的宿卫下,端坐首席位置,先军后政,听取各方近期工作汇报。
军政庞杂,无非是军队增加,人口扩张、生产提高等等,不一一赘叙!
“都督仁慈,治下百姓一年内免征举措,深得人心,不过我这都督府长史,为筹措军队的开销,实在伤透脑筋,如今已经年末,寿州治下已经到了一年期限,下一步对百姓如何征税,还请都督示下!”穆有才摇着羽扇,率先进言道。
这个问题郝仁也曾经考虑过,占有广大地盘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收赋税,解决军队和官僚的寄养问题,若不是郝仁及时的将武器、铜镜卖给东部的各路义军,又在安庆城得了大批粮食,要不,庆丰军的财政早就崩溃了。
赋税征收的太轻,赋税所得不足以供给庞大军队的开销,赋税征收太重,又会伤民,导致百姓逃亡。
郝仁想靠后世的常识,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打造一个商业帝国,靠所得利润来供应军需,但是目前战乱,不是和平年代,想单独的依靠商业,不确定因素太多。
而且,目前可以卖的东西,除了武器,只有镜子,武器市场空间有限,需要挑选客户,等以后中原的战事逐渐平静,武器的市场也会消弭,单独依靠玻璃镜子,还不足以建造一个庞大的商业体系。
“那依诸位怎么看?”郝仁对税赋一窍不通,想的他脑袋都大了,也拿不出周折。
“税赋,乃是关系都督治下子民,长治久安的大事。何况都督属于明王治下,未经允许,擅自制定法律恐怕不妥,此事需要从长计议,莫不如,先沿袭蒙元旧制度!”刘伯温道。
蒙元旧制度,虽然有诸多不妥的地方,好歹也算是有章程可遵循,一时半刻,还真难以拿出章程,刘伯温的建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那就沿袭蒙元旧制度,只收田赋、商赋、丁赋、市赋,其他苛捐杂税,暂时一概取消!”郝仁建议道。
蒙元赋税本不重,由田赋和科差两部分组成,在北方推行田、丁二税,在南宋故地,延续宋朝‘夏秋’两税法,不过在此基础上,要加上“鼠耗”“分例”等名目繁多的附税粮食,往往附加税比本税还多,后又因为连年战争,巧立名目收取的苛捐杂税,才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郝仁废除这些苛捐杂税,属于低税收制度了。
“如此,税赋所得,恐怕难以供养大军和官员啊!”罗本道。
“我已经命令吴六奇、施耐庵,在治下的长江两端,设卡,征收过往船只的关税,而且我们有官营的军垦,民营的屯垦,还有没收犯罪富户的田产,加在一起,足够支撑我们的军队供应了!”郝仁道。
——————
长江江面上,停泊着七八百艘大小船只组成的船队,船头向西,大旗上的‘天完’二字,甚是醒目,长江边上,郝仁为李普胜摆酒送行。
“此次西征,我已经得到徐寿辉在汉口登基的消息,赵普胜也已经攻占池州,虽然我不忍与李大帅分别,可是,我又不能隐瞒李大帅,只好设宴为李大帅送行了,请李大帅先满饮此杯!”郝仁举着酒杯道。
李普胜举酒一饮而尽,颇为感慨道:“郝都督仗义,成全普胜忠义之命,普胜感激不尽,普胜本想军队悉数留与郝都督,郝都督不但仗义让我带走愿意跟随我的人,而且还慷慨送给我十门火炮,二十艘船,如今都督东征在即,正是用人之时,普胜此时离去,确实有些不厚道了!”
“哎!”郝仁推辞道:“李大帅说这话就太见外了!李大帅与我合营,战功卓著,巢县、庐江,都是李大帅带人攻占,如今李大帅西去,国祚空领两处城池,才是受之有愧啊,莫不如,我就把安庆西侧的太湖、望江二县,送与李大帅,李大帅西归天完,好歹也有自己的驻军之地。”
李普胜本想自己要走,郝仁回会难他,弄不好还得来个‘千里走单骑’,万万没想到,郝仁让他带兵走,而且郝仁还送船、送炮,他哪里还敢要郝仁的地盘。
“使不得,使不得!都督已经给李某人太多了,若不是都督周全,没准巢湖水军,已经被陈也先的水军剿灭了!”
“李大帅为人忠义,国祚恨不能与兄长长相伴,如今李大帅西去,你我分属不同阵营,但愿你我兄弟,日后不要战场上相见最好!”郝仁语重心长的说。
廖永忠矗立在船头上,遮目眺望一下天空,向岸边催促道:“李大帅,赶紧登船吧,恐怕要变天了!”
廖永安与李普胜合营多时,感情也颇真挚,拉着李普胜的手道:“我也与哥哥今日要分别了,我听闻天完政权轻视文人,永安是文人,不能与李大帅共同杀敌,还请李大帅不要见怪,幸得舍弟永忠是个武将,那就让舍弟与大帅长相伴吧!”
“贤弟不要自责,愚兄念天完政权念家师的全部心血,今弃永安兄弟另去,是哥哥多有不是,但愿我等后会有期!”李普胜抱拳道。
“后会有期!”郝仁与廖永安抱拳与李普胜辞行。
一队船只逆江而上,最终消失在天尽头,江边只剩下郝仁与廖永安两个孤单的身影。
正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你怎么忍心与兄弟分别?”
郝仁是指廖永安与廖永忠分属两个阵营,兄弟分别。
“如今将舍弟安插在天完政权内部,这正是他建功立业的时候,都督尽管放心,舍弟与永安一样,对都督忠心耿耿!”廖永安深不可测的笑道。
(未完待续。)m。
第一百五十章 收复全椒
,。
全椒城两公里外的山岗上,郝仁披挂一身银白色的鱼鳞铠甲,披一件银狐皮的白披风,胯下一匹银白色的踏雪追风马,马与人浑然一体,越发显得卓尔不群。
孙德崖弃全椒而去,高丽骑兵万户李哲,基本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全椒,作为滁州月阔察儿围困大军的西面屏障。
全椒城不大,周长只有四里余,城门也不过东西两个,城头上,几面高丽的旗帜在这平静的日子里,静止不动,如同城头上的高丽士兵一样,没有一点气势。
郝仁哨探的位置距离有点远,虽然是高处,却看不清城内的情况,只能见城内黑乎乎一片。
“都督,要不我派几个人,入城查看一下敌军的虚实!”千户官吴六玖一开口,呵出一股白气。
郝仁并不言语,从怀内掏出一个半尺长的铜管,铜管有大小两个铜管相重叠,他一拉,将铜管长度拉长一倍。
这就是郝仁根据后世的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利用寿州将作坊烧纸的玻璃,由郝仁绘制图纸,将作坊万户焦玉亲自打造的,后世叫做单筒望远镜。
郝仁闭上一只眼睛,用单筒望远镜想城内观瞧,本来模糊的城郭,立马清晰起来,甚至连城头上高丽士兵的面目,都能看的清楚。
只见城郭黑乎乎的一片,乃是原有的民房,被烧做一片灰烬,郝仁端看半晌,只见城内有高丽士兵移动,却不见一个穿着百姓衣服的居民。
郝仁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全椒城恐怕遭遇屠城了。
果不其然,郝仁放眼仔细观瞧,城内西侧的诺大个山丘,虽然过火,尚有未曾烧尽的百姓衣服依稀可见,整个大山丘,乃是堆积屠杀尸体后,用火烧过留下的痕迹。
郝仁将这惨状看在眼里,不有的怒由中生,将牙齿咬的咯咯作响。
好一个孙德崖,抛弃一城百姓,导致百姓白白的屠杀,此等无知之人,恨不没早日杀了个祸害,如今南遁,遗祸无穷。
好一个高丽兵,打着为朝廷效命的名义,来中土杀人放火。反正你们也不会的道中土的地盘,可着劲的造害。
“不用入城打探了,根本进不去城!”郝仁回答吴六玖道,城内衣襟更没有百姓,化妆也进不了城,他转手将单筒望远镜递给吴六玖。
吴六玖接过单筒望远镜,学着都督的模样,闭上一只眼睛想城内观瞧,他不是第一次见这东西,郝仁也曾经让他用过,他也不觉得稀奇,他看了半晌,猜测道:“城内都是骑兵,人数估计不会超过五千。”
“胡大海听命!”郝仁冷喝一声,身后的胡大海不敢怠慢,赶紧上前握胸道:“末将在!”
“命令你帅所部兵马,负责哨探月阔察儿大军的动向,月阔察儿若有向我方进军迹象,及时来报!我要先攻下这全椒城。”
“末将领命!”胡大海飞身上马,领着一对骑兵,奔驰向东而去,呼啸的马匹,何处成串的白气。
“左军万户付友德、宿卫千户吴六玖、徒单斛!”
三人听见都督点名,不敢怠慢,赶紧上前,“末将在!”
“命付友德都率三部人马,迂回到全椒城东门,若是放走一个高丽兵,本都督要你们的脑袋!”郝仁吹胡子瞪眼道。
“末将领命!”
“安庆军都元帅李宗可、火器营万户焦禄,本都督命令你们,半个时辰,拿下全椒城!”
“末将领命!”二将领命。
“火器营不要怕误伤百姓,因为城内已经没有百姓,给我往死里轰!”郝仁又补充道。
“末将领命!”焦禄又回道。
郝仁就在二公里外的山丘上,在都督府宿卫下千户福童、俞通河、前军万户徒单斛的簇拥在,只用单筒望远镜,查看战场的情形。
一万余庆丰大军,呐喊着在城西门列阵,城头上,高丽兵一阵大乱。
高丽万户李哲在全椒驻扎有一月余,向来平安无事,连哨探都懒得放出去,五千大军,都在城内纵酒作乐,李哲听闻外面大乱,赶紧披挂登上城头。
三百步外,扭力投石车被拉得“咯咯”作响,“点火”,焦禄一声令下,火器营士兵快速将大号震天雷放在投石车上,早有负责点火的士兵,吹亮火绒,点燃震天雷的引信。
“呲——”
数十个火线,同时发出恐怖的响声,直向震天雷内燃去。
“放!”
“崩——”
“崩——”
数十架投石车,瞬间将数十个震天雷抛向全椒城。
“轰——”
“轰——”
投石车发射出去的震天雷,次第在全椒城上炸响。火光、爆/炸声,伴随着滚滚升腾的浓烟,全椒城头,在这种开花弹的骤然打击下,一时间,砖石横飞,血肉模糊。
更有不少高丽士兵,在震天雷爆炸冲力下,惨叫着掀翻飞下城头。
“火炮第一千户,开炮!”焦禄不登震天雷响完,紧着着命令火炮发射。
“呲——咚——咚咚——”
第一千户的八十门火炮,将八十个铅弹,打向城头。
全椒城本就是小城,城墙不高,也不够坚固,硕大的铅弹,深深的陷入城墙内,伴随着城头上敌兵的一阵惊呼,一面城墙,轰然倒塌。
本就在投石车打击下,方寸大乱的高丽兵,惊魂未定,有遭到密集火炮的打击,死伤累累。
受惊吓的战马嘶鸣声、受伤倒地士兵的哀嚎声、四处奔跑逃命的惊呼声,响彻整个全椒城。
“咚!”
一个诺大的铅弹打在李哲的马前,幸好,刚刚烧过的道路方砖已经酥软,铅弹没有形成跳弹,李哲侥幸留下一条性命,不过李哲的战马,早就前蹄腾空,嘶鸣不止!
李哲好不容易控制之受惊的马匹,他意识到,不阻止火炮的攻击,全椒守不住,弄不好,要全军覆灭了。
“大家不要乱,跟我冲击他们的军阵!”李哲大声的用高丽语言吆喝着,可是,眼前都是受惊奔逃的士兵,只顾着寻找能够躲避身体的地上,哪有一个肯听他的?
李哲无奈,挥舞着长矛,一连刺倒五七个士兵,好好歹约束住军队,带着二三千余残兵,想开城门出城迎战,可是,城门早就已经被打探,高丽骑兵,只能踏着着倒塌的城墙,怯生生的冲来。
“第二千户,炮口放低,平射准备——放!”焦禄又命令道。
“咚——咚咚——”
伴随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炮口喷出股股硝烟,硝烟中,夹着令人恐怖的火光,火/药在炮膛炸响的一瞬将,将一个个硕大的铅弹,冲向敌阵。
“呼——呼——”
在炮弹飞行声中,原本就不规则的骑兵方阵,如同被圆盘耙平整过的土地一般,被犁出一条条血肉模糊的沟。
八十个实心铅弹,在敌阵不同的位置穿行,给高丽骑兵造成巨大的杀伤。
冲在前面的士兵着弹,人马俱碎,血肉模糊,炮弹余势未尽,又继续向后飞行,将后面的敌兵带倒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