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210章

极品明君-第210章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退役者,或者是战没者,皆可按照朕过去所定下的规矩,获得田地作为补偿,终要让那些为国效命的将士们和其家属知晓,大明,不会忘记他们所作出的贡献。”

  “朕昔日在宣府督文武治事时,曾在宣府亲军大营里,建立了一座英魂殿,以祭奠那些为国捐躯者。而今,朕已为大明的天子,当国祭,以告慰天下,为我大明付出心血和汗水,乃至生命的人,都有权利,接受我大明万万黎庶之香火。”

  朱祁镇这话,听得那袁彬等人内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朱祁镇如今已登位为天子,却还记挂着那些出生入死的将士,想必日后,大明的将士们,定然会记得陛下的恩典,为国效死。

  “陛下圣明……如此,天下将士必对陛下感激涕淋,为陛下效死。”袁彬还有那十数名跟随着朱祁镇到湖畔的侍卫皆尽拜下。

  “起来吧,朕,只不过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而已。”朱祁镇深深地吸了一口寒凉的空气,昂首望向那乌云密布的天窍。此时,天空中,还是纷纷洒洒地降下了晶莹洁白的雪花。

  这些话,不过是谦虚之言罢了,朱祁镇其实就是这么想的,自己必须要掌握住大明的军队,让这一只军队,完全服从于自己的意志了,到了那时候,别说是一个总兵,就算是跳出来十个总兵想要造反,也得先问问,那些忠诚于大明的士兵们答应不答应。

  军队的建设与改革,甚至超过了收拾那些文官和科举的重要性,还是那句老话,揣着枪杆子,才能拿得稳笔杆子。

  “陛下,石总兵那边……该如何处置?”袁彬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今,石亨代杨洪总掌京师大营,而今日,其惹怒了朱祁镇,朱祁镇虽然未罢其职,却让他回府自省,如此一来,京师诸营该由何人来主掌?

  “先让武安侯郑能暂代之,另外,让郭登去领三千营,让范广去领神机营……”朱祁镇想了想之后开口道。“朕信得过他们,朕也相信,他们定然不会让朕失望。”

  “如此一来,那些官员们,肯定会对陛下感铭肺腑,为陛下效死。”袁彬看向朱祁镇的目光里,不禁又多了几分的敬佩之意,要知道那郭登可是在大同为总兵时,恰逢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为瓦刺所俘,而当队伍抵达了大同城下时,那郭登与那杨洪一般,同样阻了朱祁镇于城下,拒不允入。

  而这两位,杨洪三子,皆为朱祁镇所信重,还有那郕王的宠臣爱将石亨其侄石彪,亦同样在朱祁镇的麾下效命。如今,再加上同样为郕王所信重的郭登、范广,朱祁镇这样的用人方略,足可让天下人看到其大度的一面。

  重要的是,郭登、范广,皆颇有大将之才,虽为郕王宠臣,可是这样的人都能够为朱祁镇效死,那大明军方上层,不尽对朱祁镇归心才怪。

  “对了,这些日子,杨俊和石彪做得如何?”朱祁镇缓步继续前行,一面询问道。

  “杨将军与石将军照陛下您的吩咐,将亲军上二十六卫兵马完全打散,与陛下您的亲军将士混编整训,如果虽然不过半月许,不过,已然初见效果。”

  “嗯,朕有时间,定会去亲眼看看,二十六卫之数,实在太过繁杂,待诸事平稳之后,朕是该动一动了。”朱祁镇笑道。对于杨俊和石彪两人的练兵手段,朱祁镇现在已经完全放心了。

  先等把这二十六卫调教好,到时候,再慢慢收拾京师大营的兵马。毕竟,现如今宣府的火器作坊正在照着朱祁镇的吩咐开始向北京转移,一时之间,产量根本不可能完全地满足北京的二十余万大军。

  不过这样也正好,先训练,增加将士们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再行更换装备。

  良久之后,那袁彬朝着朱祁镇深施了一礼言道:“陛下言之有理。”

  “呵呵,对了,那曹吉祥现今何在?”朱祁镇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眼珠子一转,又想到了另外一件大事。

  “曹公公现今执掌御马监,这些日子,陛下着令打散二十六卫以练新军,曹公公也多在内校场观摩。”袁彬答道。“说起来,这位曹公公,的确也颇有几分胆气和才干。”

  “哦,是吗?”朱祁镇不禁转过了头来向着那袁彬问道。

  “这可是杨俊亲口告诉微臣的,以那杨俊的性子,想来不会有假。”

  “这倒是,杨俊之言,朕也是信得过的。”朱祁镇点了点头。“这样罢,一会,你让曹吉祥来见朕。朕有一件要事,想跟他聊聊。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三宝太监和王景弘的胆量和气魄。”

  “陛下,您这是……”听到了朱祁镇这话,袁彬不由得一呆,三宝太监,这位,可以说,大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位大人物,而且,还是一位少有的,几乎完全是正面评价的宦官。

  而王景弘也是一位宦官,其身后的评价也差不了多少。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乳名三保。郑和本姓马,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人,圣裔(穆罕默德先知后裔),生于洪武四年。郑和的先世是西域布哈拉人,即元朝的色目人。元世祖忽必烈推翻南宋王朝,建立元王朝。元王朝部队于一二五三年,攻占了位于云南地区的大理国,征服了当地各民族,并于一二七六年设置云南行省,派郑和的先世——回族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统治云南。

  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为阿拉伯语音译,“赛典赤”是贵族的称呼,“赡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尔”是其本名,意为长寿。由于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治理云南政绩显著,深得民心,他死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咸阳王”。

  父亲原名米里金,汉名马哈只(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穆罕默德”),袭封滇阳候,母温氏。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宝十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为太宗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永乐三年六月起,奉朱棣之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两万七千八百余人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永乐五年九月十三,回国不过十日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永乐七年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紧接着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八年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以长兄之长子马文铭为嫡,名郑恩来,字恩来,世袭锦衣千户侯,居南京三山街马府。

  我喜欢郑和,也同样喜欢王景弘,大明没有他们,就没有七下西洋,大明的历史会少掉许多的传奇色彩。

  ……

  第三百二十三章重启大航海的开篇(一)

  而那王景弘也是一名宦官,建文年间,王景弘随朱棣起兵,助朱棣夺取帝位,得朱棣赏识。永乐三年,奉朱棣之命,以副使身份协助正使郑和下西洋。郑和的七下西洋,王景弘几乎次次皆有参与,而郑和亡故之后,宣德九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船队先到苏门答腊,后到爪哇。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北京朝贡。正统元年二月,英宗命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不再使洋。

  王景弘在担任南京守备期间与郑和共同掌管宫廷内务,多次主持宫殿、寺庙的建造修葺,富有建筑才能。在第七次出洋前,明宣宗还赐诗给王景弘,称其“昔时将命尔最忠”。内臣中能获皇帝赐诗,仅郑和与王景弘此二人。

  而这两个人的事迹,不单为世人所诵,而且,还给大明的海贸事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无七下西洋,大明的商业贸易,不至于会如此蓬〖勃〗发展。

  可惜的是,过去的帝王们,都缺乏真正的商业头脑,完全就把这下西洋,当成了政治任务,只是为了扩大帝国的影响,却没有想着怎么利用这七下西洋所获的经验,那开创更大的事业。

  而朱祁镇观察那曹吉祥也颇有一段时间了,这家伙的的确确是一个有胆识,有能力的宦官,而且其之前的经历,也与那郑和与王景弘都差不多,在沙场之上出生入死过,有着武人的气质,而且为人颇为仗义,挺会笼络人心,至少他离了那御马监两年有余,可是一回去,就获得了那些藩将的效忠,又网罗了一批死士。

  正是因为他,袁彬等人攻打紫禁城的时候,才能以最短的时间冲入宫禁,赶往那仁寿宫,以保全太后,不然,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更重要的是,曹吉祥此人现在还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的跋扈,其实,朱祁镇到觉得,之所以为出现日后的石亨、曹吉祥,还不都是因为原来的朱祁镇这家伙把人给惯出来的。

  一想到历史上,石亨所举荐的人,不管是人是鬼,有才无才,是老鼠是猫,只要是石亨举荐的,朱祁镇无有不允,这不是在惯人吗?

  就跟宠小孩子似的,冲你要糖,你给,天天给,给成习惯了,他自然会想要更多。所以啊,原来那个朱祁镇还真不适合当皇帝,当个老好人还差不多。

  想到了这,朱祁镇不由得撇了撇嘴,幸好自己来了,那家伙,就让他去其他的历史时空当老好人去了,自己呢,就好好的当一回恶人。

  “老奴叩见万岁爷。不知万岁唤老奴来有何吩咐?”牛高马大,一脸络腮胡子子,满脸横肉的曹吉祥来到了朱祁镇的跟前,撩起袍服前襟便拜伏于地恭敬地道。不过,或许是久在军中,身上沾染了武勇之气,其一举一动,皆有一股武人的气势,跟朱祁镇平常所见的那些娘娘腔宦官们要好多了。

  “曹吉祥,过来,到这坐下吧。朕不习惯抬着头跟人说话。”朱祁镇指了指跟前不远处的坐垫,示意那拜完自己之后便垂手而立的曹吉祥笑道。

  “谢万岁爷踢。”曹吉祥恭敬地再施一礼之后,坐到了那坐垫之上,心里边却打起了小鼓,因为他实在是想不清楚,朱祁镇在这个时候唤自己过来有什么事情。

  这些日子,重新成为了御马监掌印太监,总掌四卫以来,曹吉祥的心里边颇为满足,毕竟,从高处跌到了谷底,然后,又借机再爬回到了这个位置,对于曹吉祥这样的武人宦官而言,已然是难得的机遇了。

  而且,朱祁镇也未失信,还给他的儿子曹钦许了一个亲军百户的位置,要知道,这可不是锦衣卫等二十六卫的百户,而是朱祁镇身边的亲军百户,虽然如今,曹钦以一名普通亲军士卒的身份,在那内校场咬着牙根跟其他的亲军二十六卫一般训练。

  可是有了朱祁镇的承诺,只要他能够训练合格,有能力,到时候,亲军百户的职务肯定会有曹钦的。

  这对于先娶妻生子,后因贫苦,希望能够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而不得不净身入宫的曹吉祥而言。这绝对是一种对自己付出的肯定与恩宠。

  而这段时间以来,曹吉祥也干得颇为辛劳,很是虚心地向那杨洪与石彪请教他们的新式练军方法,而且还作了大量的笔记,这些日子以来,原亲军二十六卫指挥使中,最为配合的,还真就是这位曹吉祥。

  正因为其表现出来的忠诚与实干,所以,朱祁镇这才确定,把曹吉祥列为了自己首选的对象,因为他是一个宦官,与那些大臣们并无太大的交集。这一点,正是朱祁镇最为看重的;另外他颇有才干,颇通军略,上过沙场,立过战功。有着与郑和及王景弘相仿的经历,这样,才会在处置决策之时,更加的果断。

  看到朱祁镇让自己坐下之后,就不再说话,反而是笑眯眯地一直盯着自己,似乎在思量着什么,这让曹吉祥的心里边不禁打起了小鼓来。

  “曹吉祥,你今年多大了?”朱祁镇打量着这个像是那杀猪的屠户而不像宦官的曹吉祥,心里边越发地觉得这家伙很适合自己要交给他做的事情,只不过,这一切可不光是自己说了算,因为,看人可不能光看表面。

  “回万岁爷,老奴今天四十有三。”

  “四十三,嗯,正值壮年,挺合适的。对了朕听说,你在内校场那里,不但亲自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