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裂土美利坚 >

第180章

裂土美利坚-第180章

小说: 裂土美利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润嗓子,顺顺气儿”看陈兰彬一喘一喘的模样,郭金章又朝简旺吩咐道。“噢”简旺应了一声,提起一边的茶壶,倒了一杯茶就端到了陈兰彬面前:“喝茶”“本官不喝”陈兰彬气咻咻的,一屁股坐到了边儿上。“啧啧,怪不得那什么大清朝这么差劲儿,还大官儿呢,一点儿养气的功夫都没有。”郭金章失望地摇了摇头:“对了,老头儿,你这公使是几品啊?”“正三品”陈兰彬又不自觉地挺起了胸膛。“啥?”“正三品”“你确定?”“废话。”陈兰彬再怒,“老夫以太常寺正卿衔领留美学生委员之职,又以宗人府丞衔领驻美国公使一职,这两职皆为正三品之衔,有何不可确定?”“那你在清廷的地位怎么样?我是说你这三品官的地位……”郭金章又问道。“三品?哼,想我大清,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似我这等人物,直如过江之鲫……”“据我所知,鲫鱼都长不大,上了一斤都算是难得的。似你这等人物就像是过江之鲫,那不就是说……你那大清朝廷的人物都没什么了不起的,就连三品官这种高级官员也都见识浅薄,学问低陋,更谈不上什么斤两?”“你……”过江之鲫怎么能这么解释?陈兰彬指着郭金章的手指不停颤抖,胸口更是难过的直欲吐血:“你,你……孺子不可教也”“谢谢夸奖”郭金章微微一笑,接着又把笑脸一收:“行了,不跟你打哈哈了……说实话吧,老头儿,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老夫已经说过了,劝降”对郭金章的突然转变,陈兰彬似乎也在预料之中,并没有什么诧异的表现,虽然依旧还有些喘,但气呼呼的模样却也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没别的了?”郭金章又问道。“尔等与那美利坚之人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可相提并论之处,唯一优处,便是旧金山十数万白人性命在手罢了。故此,美利坚总统海斯才使老夫前来劝降,所行目的,不过就是保全旧金山市民安然无恙,否则,尔等以为还能在美利坚大军追剿之下逃出生天?”陈兰彬冷哼道。“说话就好好说话,明明知道咱们都是没读过书的,你自己呢,又只是买来的功名……”“老夫没买功名”陈兰彬一下子又跳了起来。“好好好,没买就没买,嗯,你的功名也有些可疑……”“你才可疑——”“你这人……好好好,既不是买的,又不可疑,那你的功名是哪来的?”“我……”是啊,既没花钱买,又来的不可疑,自己的功名……顺着郭金章“提示”,陈兰彬很自然地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功名到底是从何而来,而紧接着,反映过来的老头再次大怒:“混帐,老夫的功名自然是考来的。”“嘿嘿嘿……”一直呆在旁边没插话的几个人都在偷偷直乐。三品官,比之前大家最直观的那些什么巡检、县令都要大不知道多少级的大官,居然被郭金章这么耍得滴滴转?这么看来,这大清的官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想想也是,这些家伙真要是了不起,大清朝还会整天被洋鬼子欺负的连还手都不敢?他们又何必背井离乡的来到美国受苦受罪?“我知道你的功名是考来的,多了不起似的,用得着这么大声?”郭金章同样也翻了个白眼儿,似乎对陈兰彬的态度很是不满,“我说老陈你也是……不就是个三品官嘛,还宗人府丞?你……宗人府丞?”郭金章突然一怔,“宗人府,那不是管爱新觉罗那一家子烂货的吗?怎么你……”“你大胆——”居然敢称呼爱新觉罗那一家子是“烂货”?陈兰彬一双昏花的老眼直瞪着郭金章,那眼神,仿佛是想把眼前这个罪大恶极的家伙的心给穿透。“我当然胆大。这还用说?而且我们这儿的每个人都是胆大包天的主儿,你不用惊讶。”对陈兰彬的震怒,郭金章依旧是云淡风轻,“我就是不明白,你……是汉人吧?”“哼”陈兰彬冷哼一声,别过了头去。“看来是汉人,满人没有姓陈的,顶了天就是个汉军旗……可我就是不明白了,你一个汉人,怎么当上了什么宗人府丞?你管得了爱新觉罗氏?”郭金章又问道。“……宗人府自有宗令、宗正主事,我等府丞之类,不过佐贰官员罢了。”算了、算了,天高皇帝远,自己堂堂朝廷官员,何必跟这帮子反贼一般见识?陈兰彬在国外多年,也算是见多识广,知道在美国这样的地方,所谓的皇室其实并不怎么受人重视,眼前这些人又连强大的美国政府都不害怕,又怎么会在乎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大清皇族?所以,想通之后,深吸一口气,便强自压下了因为郭金章那大不敬的言语而激荡的心情。“佐贰官员?是不是就是……打杂的?”“……”陈兰彬冷哼一声,别过了头去。“不喜欢听?看你这老头儿,放不开……打杂的又怎么样?在宗人府打杂,那也比在外面当个县令强啊,是不是?至少你出去之后,那些县令知府什么的肯定要对你客气一点儿,宰相门前七品官,你还是皇帝门前的总管级别,三品呢……”郭金章笑道。“你就想这么一直取笑老夫?”陈兰彬又转过头来,寒声问道。“怎么是取笑了?就是开个玩笑,你们这些人也是……对了,老李最近怎么样?他干什么呢?”“老李?”“啊,李鸿章”。。。更多到,地址()

  第198章老李活得不易

  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第198章老李活得不易198“你认识李中堂?”“认识,怎么能不认识?我恐怕比你们那位李中堂自己还认识他”陈兰彬的问话直接就揪出了郭金章一层层的回忆,还有感慨。……清末,你可以不理会太平天国,可以不理会曾国藩,甚至你还可以不理会保卫了中国国土完整的左宗棠,乃至执掌国家至高大权六十年的慈禧太后,但是,你绝对不能不理会李鸿章。那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绝对无法忽略的存在。曾经,无数人眼中,李鸿章就是一个大汉奸、卖国贼,自1840年开始,屡次签定的不平等条约里面,除了一开始的那几份,后面的几乎全都是这位大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署的名字。可是,如果你了解的越多,你就会发现,李鸿章并不是我们平时所了解的那么简单,说的准确一些,李鸿章绝对是比孙中山等人还要伟大的存在。孙中山的功绩,在于他不停的反抗,不停的鼓动人民起义,起来推翻清王朝,而在他和黄兴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武昌起义发生了,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了。可是,我们同样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武昌起义之后的中国虽然貌似嬴来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可紧随而来的却是更加黑暗的年代。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所带来的灾难,恐怕比清末还要剧烈的多。而在这个时期,我们尊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的表现实在是不能尽如人意,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勉强为国民党的统治奠定的一些基础。而李鸿章呢?卖国贼?这肯定是错的。说李鸿章不是一个爱国的人,那么这个人肯定对历史了解的太少。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便写出了《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有人说,李鸿章把外国人喂得饱饱的,伺候的美美的,这些人当然会给他一个较高的评价,你要是整天怒目金刚似的,拿着大棒子对着那些外国人横眉冷竖,甚至还把人家揍了一顿,他们会给你一个好的评价?那拿破仑呢?带着法国军队横扫欧洲大陆,可欧洲人最祟拜的人里面,法兰西皇帝几乎就是摆在第一位的。还有***,他老人家对外国人横眉冷竖了吧?还带领中国人民在朝鲜跟美国人打了一仗,至今,美国人都还不愿意过多地提及那一场战争。可美国人给***的评价低了吗?***思想到现在也一直都还是美国人研究的对象。李鸿章没有像拿破仑那样横扫欧洲,更不能像***那样跟世界第一强国打一场狠仗……在我们的印象里,他几乎每战必败,而每次战败,都要拿出巨大的代价去讨好列强,让对方放自己一马。可问题是,除了甲午战争,其余的那些事情几乎都跟李鸿章没有太大关系。而且,就是甲午战争,李鸿章的战败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这样描述:“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李鸿章的败绩导致中国内忧外患,那么,没有李鸿章的话,中国的内忧外患又会是什么情景?不说其他,《辛丑条约》是以义和团的“扶清灭洋”而导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而签订的。在“正规”的历史评价中,义和团是农民运动,是正义的,最终被反复无常的慈禧和八国联军联合剿灭。可是,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慈禧可还没有下命令收拾义和团呢,既然如此,这些“正义”的人们在面对八国联军的时候又干了些什么?当然,细究这些就有些没事儿找事儿了。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信:义和团招来了八国联军,而等八国联军来了之后,义和团没了,西太后跑了,最后还是李鸿章出面给他们擦的屁股。“人都说李是一个卖国贼,但如果不是李,辛丑可能不是一个条约,而是辛丑屠戮。”这就像是一个选择题:存人,还是存钱?当时,如果李鸿章当时选择了存钱,那么,八国联军未必没有可能一直追杀到西安,甚至可能连西安都不用到,直接就在半路上就把西太后和那些所谓的王公大臣们给抓起来了。可是,接下来呢?存人,还是存钱?西太后和她的那些手下们又会怎么选择?辛丑谈判,八国联军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把那些支持义和团的皇室亲王当作罪魁祸首处决……是李鸿章最终保住了这群祸害。这或许又是李鸿章的一个错误。可一直到辛亥**之前,在满清搞出那个狗屁不通的“皇室内阁”之前,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包括许多有进步意识的人们依旧对这个政权保有希望,那么在此之前的中国人又会怎么想?又会不会依旧保有什么“忠君”的思想?梁启超是维新派出身,跟李鸿章可说是敌人,但《李鸿章传》却是李鸿章死前将自己的资料送给梁启超,托什给对方写的。而就在李鸿章死后两个月,国人还都在痛骂他签署了《辛丑条约》,丧权辱国,并为他的死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梁启超便写出了这篇煌煌之作。“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当举国之人都在痛骂李鸿章的时候,这些人是否意识到自己又为这个国家做过什么?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被八国联军吓得跑到西安,还在回銮北京的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而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自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