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铁血军阀 >

第324章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324章

小说: 重生之铁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军指挥部组建完成后,你传话下去: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司令部就会组建辽东军第二军。至于军长人选,我会从剩下四个师长中间挑选。谁的兵练地好,战场上部队指挥的好,谁就是辽东军第二军军长。”

    “这个想法好!”孙烈臣眼前一亮,马上赞同道。

    “这样可以让几个师长竞争起来,一支军队,有了竞争,战斗力才会不断增加。”

    说到这里,孙烈臣话锋忽然一转,马上对杨兴国反问道。

    “不过,我也有一个疑问,按照司令你刚才的命令,第一军就第一个第六两个师的兵力。以后我们辽东军的军一级指挥系统,是不是就两个师的兵力。”

    “不!这只是暂时的!”杨兴国摇头都顶道。

    “等时机成熟,我会从第一和第六两个师各抽调一个团,再组建一个师。我辽东军正常的军一级指挥系统包括三个主力师,一个重炮团,一个警卫团,一个辎重团,一个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通讯营,总兵力四万人的样子。”

    重生抗战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被封两年后终于解封,在起点,腾讯文学,移动文学同时上传,四百多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流涌动

    组建第一军,这件事在辽东军的确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可伴随杨兴国传出话,最迟半年时间,辽东军就会组建第二个军,而军长人选就在剩下四个师长中间挑选后。

    辽东军几个主力师,就好像上足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开始不要命的进行训练,提高战斗力。

    一手握着关内稀缺的武器弹药,一手握着银子的颜冰。在朝廷没有下旨反对的情况下,不管走到哪里,都受到了当地官府的热情欢迎。

    最后,短短一个月时间,颜冰就用掉了辽东军库存的一大半日式武器。

    这些在关内堪称抢手货的武器,不仅给辽东军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充足粮食,更是带来了近百万移民。至于这些移民,直接被辽东军送到了刚刚拿下来的朝阳分给。

    在这期间,杨兴国花大笔银子购买的电台也到了。

    利用一起过来的十个德军无线电通讯兵,辽东军官学校顺势成立了无线电通讯班,为辽东军培养无线电通讯兵。”

    这时候的关内也是热闹非凡,朝廷禁军,在袁世凯主导下,开始进行整编。

    两万多人的禁军,尽管都是满人,营管带以上的高级军官,也全部都是朝廷任命,自认为忠心朝廷的满族将领。

    但是,有一件事朝廷没有想到。

    那就是军队的底层军官,一支部队是否拥有强悍的战斗力,指挥官尽管很重要。但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天天和普通士兵打交道的底层军官。

    袁世凯以原禁军底层军官不熟悉新式武器,不堪重用为由,将他们去不踢出禁军。

    然后从北洋军抽调了大量满族出身的底层军官进入禁军。

    一方面,朝廷并不怎么重视这些底层军官,认为两镇禁军的统领是自己人,两镇禁军就是自己人。

    另一方面,袁世凯从北洋军抽调的底层军官都是满族人,在朝廷看来,不管这些人在北洋军呆了多长时间,满族人的心还是向着满族人的。

    就是这两个原因,让朝廷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还支持袁世凯从北洋军抽调底层军官加入禁军。

    袁世凯带着小心思,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于两镇禁军身上动手脚时。

    出关的三镇北洋军,也在袁世凯命令下开始扩编。

    每一个协扩充为一个镇,协统领直接升任统领或者是副统领。

    可是,让徐世昌憋屈的是,扩军招兵命令下达后,半个月下来,各地的招兵处满打满算才招了不到一万新兵,这距离三万新兵的目标,还差了一大截。

    收到消息的徐世昌不敢怠慢,马上把总督府能说得上话的人全部召集起来讨论解决办法。

    “大人,部队招不到兵,这很正常。关外人本来就很少,再加上日俄战争迫使不少人上山当了土匪,能当兵的人就更少了。能在半个月内招到一万新兵,那还是因为我们北洋军的军饷高,如果是巡防营招兵,能招到五千人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在奉天当了好几年巡防营统领的中年将领,长叹一口气后说道。

    总督徐世昌眉头一皱,一脸不服气说道:“那为什么辽东军能招到兵。辽东军只有辽东几十个县城,但却招了六七万精锐,如果加上辽东军同日俄两大列强战斗中战死的,十万人肯定少不了。”

    巡防营统领一阵苦笑道:“大人息怒,您不了解辽东军,辽东军的兵大部分都不是东北人。”

    “那是哪里人,难道还有关内人来辽东加入辽东军?”徐世昌就好像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一脸不相信反问道。

    “辽东军大部分将士还真是来自关内!”巡防营统领继续苦笑道。

    看到徐世昌脸上仍然一副不相信的表情统领不得不解释道:“大人您应该知道辽东军从关内移民的事情,多的不说,两百万人肯定是有的。”

    “能被移民到关外的,肯定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在加上辽东军开出来的军饷又高,很多移民到辽东的百姓都抢着加入辽东军,拿军饷,养活家人。”

    从两百万移民中间招个七八万人当兵,一点问题也没有。”

    “除了关内来的移民,活动外大山中间的土匪,也是辽东军的补充兵源。”

    “据末将了解,辽东军成立后,整个辽东有近万土匪被辽东军围剿。除了少数民愤较大的土匪被辽东军杀了,剩下土匪全部被辽东军招降,加入辽东军。”

    徐世昌眼前一亮回答:“剿匪,移民,既然辽东军能做那我们也能做。”

    “命令分散在东三省的三镇新军,各自出动一个标的兵力,带上重机枪和火炮在驻地周边剿匪。招降的土匪全部送回来进行甄别,民愤大的直接枪毙,没有民愤的全部编入新兵部队。”

    “至于移民的是,我会找大帅商量,让大帅上奏朝廷,从河北等地移民至少一百万人到关外,补充关外人口不足。”

    北方,有辽东军,朝廷,北洋军,三足鼎立。

    表面上,朝廷仍然是实际统治者,但无论辽东军还是北洋军,都在闷头发展,积累实际。

    同样的,南方也不平静。

    因为颜冰在南方各省大肆贩卖武器,从而导致大量武器弹药流落民间。

    这对于活动外南方的革命党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几年来,革命党已经不止一次在南方组织起义,但最后都因为缺乏武器弹药,不是不了了之就是以失败而告终。

    现在有了辽东军贩卖到南方的大量日式武器弹药,革命党也就不再需要为武器发愁。

    只要有银子,不管是短枪还是长枪,就连轻重机枪都能买到手。

    有了武器弹药,不甘于寂寞的革命党就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在南方大干一场,最起码也要把革命的烽火先燃烧一个省份,然后再一步一步往外蔓延。

    朝廷任命的几个封疆大吏都不是傻子,越来越活跃的革命党人,早就引起了他们注意。

    所以,他们也在为暗流涌动后的变局做准备。

    在乱世中,有军队就意味着有权利,所以每个人都在自己辖区拼命的扩充新军,增加自己在变局中的保命资本。

    重生抗战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被封两年后终于解封,在起点,腾讯文学,移动文学同时上传,四百多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九章 喜人的成绩

    1907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三年。

    五月,手里掌握大量武器弹药的革命党,和历史一样,在黄冈发动起义。

    尽管起义最后失败了,但起义造成的影响远比历史上要大,

    起义军一度占领知府衙门,并且占领黄冈军火库,缴获大量军火。

    如果不是两湖总督府第一时间抽调一协新军包围黄冈成。最后用重机枪和火炮消灭大部分革命者,并且把剩下的起义军击溃,最终扑灭这场起义,起义的烽火很可能直接燃遍黄冈,甚至蔓延到整个湖北。

    因为起义军传递消息的速度太慢,远远比不上湖北新军。

    黄冈发动起义后,漂浮在湖北各地,特别是武昌的革命者,纷纷准备响应,扩大起义规模。

    可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行动,黄冈起义就被湖北新军给扑灭了。

    提前得到情报的两湖总督,马上派出新军,在武昌大肆抓捕还没有来得及暴动的革命者。

    尽管这场起义让革命党损失惨重,但这场影响力巨大的起义,让大清国很多百姓都知道了革命党的存在,让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到革命事业。

    另外,这场失败的起义也让朝廷第一次看到革命党的破坏力。

    几百人的起义军,竟然一度占领一个知府衙门所在县城,而且还杀了知府和县令。

    如果起义军不是几百人,是几千人,那是不是一个省的巡抚衙门都会被起义军拿下?

    被吓了一大跳的朝廷,马上给南方几个封疆大吏下旨,让他们严查境内革命党,避免大清国再发生什么推翻清朝统治的起义。

    和南方的人心惶惶相比,北方,特别是东北三省,就显得平静很多。

    为何获得足够多的兵员,也为了尽可能开发东北,从东北获取更多的资源。

    袁世凯直接上奏朝廷,从河北,陕西等省份移民百万百姓到东三省进行大开发。

    作为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能力毋庸置疑。

    从第一批移民进入奉天省开始,徐世昌就开始组织移民开垦良田。

    到东北可以春耕的时候,徐世昌竟然在奉天和吉林两省开垦出了四五百万亩良田,保证每一个进入出关的移民都有田可重。

    奉天和吉林两省忙着开荒时,辽东军控制的辽东几十个县城则忙着修建基础设施。

    扩宽管道,兴修水利,为接下来的春耕做准备。

    辽东军司令部,难得来司令部一趟的黄兴正带着满脸笑容向杨兴国汇报辽东几十个县的春耕准备工作。

    “司令,我这里刚收到各市送来的最新统计情况。颜副省长不愧是女中豪杰,半年时间不到,又给我辽东增加了百万移民。最新统计,我辽东军控制下所有区域的总人口已经达到四百六十三万多人,有工人,有商人,有手工业者,当然,最多的还是靠土地为生的农民。”

    “经过统计,整个辽东一共有农民三百八十五万余人,半年来,辽东境内可以开垦的土地几乎都开垦了,一共有良田两千三百二十多万亩。”

    “现在,这些良田已经全部分到每一个百姓手里。剩下几百万亩良田,我按照司令的意思交给军队,成立荣军农场,用来安排一些伤残的辽东军将士。”

    “根据各市报告,半个月后,我们会有近两千万亩良田进行春耕,其中一千两百万亩良田种植水稻。本来没有这么多的,因为我们这段时间大规模兴修水利,把很多低产的旱地都改成了可以种植水稻的水田。”

    “另外还有两百多万亩地种玉米,三百万亩地种小麦,为了发展辽东的榨油产业,专门抽出三百万亩地种植大豆。”

    “只要不出意外,今年的辽东,一定会是一个丰收年。”

    “等秋收一到,整个辽东一定到处都是粮食。别的不说,光粮税都能收上来五六百万担粮食。如果折算成白银,那就是近千万两白银。要知道,以前朝廷在整个东三省的所有税收全部加起来都没有一千万两白银。而我们仅仅依靠一个辽东,而且还只是粮税,就有近千万两白银的收入。这件事如果说出去,肯定没有一个人相信。”

    杨兴国一脸满意感慨道:“黄省长,看来让你主持政府这一块是对的。咱们辽东军,也就你能担起这个重任。对了,近四百万人在短短半个月时间给两千万亩地种上粮食,一个人平均五亩地,这还包括老人和小孩,压力一定很大!”

    黄兴一脸自信回答:“如果放到大清国其他省份,绝对办不到。但是,在我辽东是个例外!”

    “怎么说?”杨兴国脸上迅速露出一副感兴趣表情,下意识追问道。

    黄兴一脸神秘回答:“这就要感谢活动在我辽东境内的几万商人了!”

    “商人?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又不种粮食?”杨兴国脸上的疑惑表情就更浓了,对着黄兴继续追问道。

    黄兴没有隐瞒,非常爽快回答:“这还是颜副省长想到的办法。”

    几个月前,一个蒙古王爷找到颜副省长,想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