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兵王在三国-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宣当着麾下官员的面,问道:“北海国百废待兴,如今国傅一职却空缺了下来,必须有人填补才行。孔相,你可有人选推荐?”
孔融想了想,回答道:“殿下,臣有一人举荐。”
刘宣道:“说!”
孔融眼神镇定,缓缓道:“臣麾下幕僚陈耳陈思聪,此人精于内政,才能出众。由他出任北海国傅,足以胜任。”
哗!
大厅中,喧哗声一片。
一个个王府的官员,以及诸多北海国的官员,都分外惊讶。孔融举荐的陈耳是他的幕僚,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孔融神色平静,眼神幽深浩瀚,看不出内心的想法。
刘宣眼中掠过一丝的惊讶,旋即又平静了下来,沉声道:“肃静!”
顷刻间,大厅安静了下来。
刘宣目光深沉,缓缓道:“举贤不避亲仇,此乃先贤之语。孔相当众举荐陈耳,足见孔相心胸坦荡,本王相信孔相。如果陈耳没有真才实学,本王也相信孔相不可能举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自然能看出好坏。”
众人听了后,都不再言语。
孔融脸上也多了一抹会心的笑容,其实他举荐陈耳有两层意思。
第一,陈耳的确有才华有能力。之前,陈耳就作为他的幕僚辅佐他。田昭攻破了剧县,陈耳也不曾投降,隐藏起来和田昭对抗,足见其赤胆忠心。
第二,刘宣登上北海王位,摇身一变成了北海靖王,身份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孔融不知刘宣的心态如何,故而想试探一番。
刘宣的信任让孔融吃了一颗定心丸,刘宣仍是一如既往的信任他。
君择臣,臣亦择君。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刘宣信任孔融,孔融自当全力的支持刘宣。
孔融拱手道:“殿下贤明,臣佩服。”
刘宣微微一笑,说道:“本王虽然是北海靖王,但还兼任了东莱郡的太守一职,不可能长期留在北海国。北海国的政务,需要孔相多多费心。”
孔融道:“分内之事,臣自当竭尽全力。”
刘宣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道:“昔日,张饶带着贼匪袭击北海国,致使北海国陷入危机。今时,田昭又带兵侵犯北海国。不论是哪一次,敌人都轻松的杀到了剧县。”
“个中原因是什么,是北海国没有军队镇守,没有强兵镇守。”
“本王决定建立一支军队,名为‘第一军’,兵力两万,负责保护北海国的安定。军队就驻扎在北海国,以剧县为核心,辐射整个北海国。”
“北海国的一应战事,皆由第一军的主将负责。”
刘宣眼神锐利,透露出锋芒气息。
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宣初登王位,便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了。
国傅一职官位显赫,但对刘宣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刘宣把问题抛给了孔融,卖了孔融一个好。但第一军的主将,必须是刘宣绝对的心腹。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刘宣身上。
到底会是谁呢?
毫无疑问,第一军的主将绝对是权柄赫赫。一个个的目光掠过管亥和徐晃,目前而言,刘宣麾下的将领当中,也就这两人符合条件。
管亥的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
他是极早就追随刘宣的人,论资排辈,他是老人了。
徐晃倒是心平气和,并没有什么激动的。毕竟他在刘宣麾下时日尚短,立下的功劳并不多,战功也并不显赫。
刘宣目光落在徐晃身上,沉声道:“徐晃听令!”
“末将在!”
徐晃噌的站起身,神色中有着一抹讶异。他没有抱希望,没想到刘宣竟然要安排他担任第一军的主将。
刘宣吩咐道:“本王任命你为镇军将军,担任第一军主将。”
“末将叩谢王恩。”
徐晃单膝跪地,抱拳道谢,然后才站起身。
此刻的徐晃,激动无比。
他初来乍到,刘宣就给予了这么重要的官职。
这份信任,足矣!
徐晃心中激动,却也暗暗的告诫自己,一定要戒骄戒躁,努力练兵,训练出无敌之师,才不负刘宣对他的信任。
管亥看着徐晃被任命,心中有一丝的失落,但瞬间又压了下去。刘宣有刘宣的安排,他是刘宣的下属,无权干涉。
“糜芳听令!”
刘宣话锋一转,骤然下令。
“卑职在!”
糜芳站起身,神色中有着一抹讶异。
追随刘宣以来,糜芳是在刘宣身边跑腿的人,负责传达消息,整理资料,没有什么特别的。史阿追随了刘宣后,刘宣出入都带着史阿,他的作用就更加的微乎其微了,存在感愈发的少,以至于糜芳都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刘宣盯着糜芳,吩咐道:“本王任命你担任第一军长史,协助徐晃处理第一军的政务。军中所有的政务情况,由你上报于本王。”
“卑职遵命!”
糜芳答应了下来,心中也是激动无比。
终于,他有了自己的位置。
郭嘉和贾诩眼中,却是掠过了一丝的精芒。
两人相视一望,都明白了刘宣的意图。
军中以徐晃为主,但刘宣又给了糜芳奏报政务的权利。这样一来,官职上徐晃更大,但糜芳却有奏报的权利,两人相互帮助,又相互制衡。
这一安排,可以确保刘宣对军队的掌控。
好手段!
两人的心中,都忍不住夸赞一声。
刘宣缓缓说道:“军队要强盛起来,要有战斗力,需要你们两人的同心协力。本王希望,下次再见到第一军的士兵,他们已经是参天大树,足以抵挡任何敌人。”
“卑职比不辜负主公厚望。”
徐晃和糜芳神色恭敬,都是抱拳回答。
刘宣微微颔首,继续说道:“第一军驻扎北海国,负责北海国的安全,直属于本王调遣,不受任何人的安排。但北海国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徐晃你得全力协助孔相,明白吗?”
“卑职遵命!”
徐晃闻言,点头应下。
孔融心中一转,明白了刘宣的意思。
通过刘宣对第一军的安排,以及对第一军的定位,孔融心中暗道刘宣行事老辣,竟然把军政分开了。换句话说,刘宣掌控着第一军,就掌控着北海国。
孔融如果没有其他的心思,那一切安稳,北海国可以政通人和。如果孔融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徐晃就是悬在孔融头顶上的利剑。
对此,孔融并没什么想法。
相反,孔融欣赏刘宣的手段,刘宣越厉害,未来的前途越光明。
第241章 田楷来攻
刘宣安排了徐晃和糜芳的官职,目光落在郭嘉和贾诩身上。
这两人,都是他的谋主。
此时的郭嘉,还只是观阳县的主簿。一个屁大的官儿,郭嘉做了快两年。
刘宣吩咐道:“郭嘉听令!”
“臣在!”
郭嘉站起身,神色严肃的拱手。
刘宣沉声道:“本王任命你担任右军师,随我左右。”
“遵命!”
郭嘉点头,直接答应了下来。
对于刘宣给予的官职,郭嘉没有太多的在意。诸侯讨伐董卓时,他去了袁绍的麾下,袁绍给的远超刘宣给予的,但他认为袁绍刚愎自用,难成大事,所以离开了。
郭嘉看重的,是刘宣的能力和潜力。
当然,还有两人的兄弟情谊。
即使刘宣成了北海靖王,成了权柄赫赫的君主,在郭嘉的眼中,刘宣还是原来的那个刘宣,还是他的二弟。
刘宣话锋一转,继续道:“贾诩听令!”
“臣在!”
贾诩站起身,老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在场的所有人中,贾诩的年龄最大,也是最晚追随刘宣的。不过他履历是最丰富,做过大大小小的官职,也在董卓的麾下担任过要职。
刘宣吩咐道:“本王任命你为左军师,随我左右。”
“臣遵命!”
贾诩拱手应下,然后回到坐席上。
自从和刘宣认识后,贾诩亲眼见证了刘宣步步为营,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对于刘宣的手腕和能力,贾诩也相当的佩服。刘宣给予的信任和器重,也让贾诩心甘情愿的为刘宣效忠。他摸了摸内中穿着的金丝软甲,脸上有着一抹笑容。
安排完了身边的文官,刘宣看向孔融,微笑道:“孔相,本王不再担任观阳县令,所以得重新安排观阳县令。这一人选,由你安排即可。在观阳县任职的糜竺,我即将调到东莱郡,担任东莱郡的主簿。”
糜芳一听,心中为兄长欢喜。糜竺担任了东莱郡的主簿,糜芳担任了第一军的长史,意味着糜家彻底成为了刘宣麾下的核心。
孔融微笑道:“殿下放心,臣自会安排妥当。关于县令人选,殿下可有属意的人?”
刘宣想了想道:“要说合适的人,观阳县的县丞李奕倒是不错。”
孔融说道:“臣明白了!”
刘宣安排了糜竺,话锋一转,道:“管亥听令!”
“末将在!”
管亥神色兴奋,终于轮到他了。他在刘宣的麾下,虽说不是最出色的,更是黄巾贼出身,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员大将。
刘宣吩咐道:“本王任命你担任东莱郡的郡丞!”
“末将遵命!”
管亥的心中一阵欢喜,郡丞是仅次于太守的官职。换句话说,管亥就是东莱郡的二把手。只要刘宣不再东莱郡,管亥就可以代刘宣行使权力。想到这里,管亥之前心中的一点失落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欢喜。
刘宣挥手,待管亥落座,道:“周仓听令!”
“末将在!”
周仓站出来后,抱拳回答。
刘宣吩咐道:“本王任命你为东莱郡督邮,负责纠察县乡。”
“末将遵命!”
周仓抱拳应下,心中更是兴奋。
督邮这一官职,周仓也是有所了解。他自从跟了刘宣,也开始认书识字,读了一些书。督邮一职,督察县乡,是相当重要的官职。在某种程度上,督邮不弱于管亥的郡丞。
刘宣看向史阿,又道:“史阿听令!”
“末将在!”
史阿一步站出来,抱拳行礼。
相比于管亥、周仓等人可以上阵杀敌,史阿精于剑术,更多的是跟随刘宣的左右,保护刘宣的安全,替刘宣传达消息。
对于自己即将得到的官职,史阿也颇有几分期待。
刘宣眼神肃然,吩咐道:“本王任命你为建忠将军,组建警卫营,人数定额为五百人,负责护卫本王的安全。”
“末将遵命!”
史阿抱拳应下,神色更是郑重。
他负责保护刘宣的安全,可谓是责任重大。
刘宣安排完了麾下的人,朗声道:“诸位都是本王的心腹,望诸位能同心协力。”
“臣等必不辜负王恩。”
众人闻言,齐声回答。
“报!”
忽然,一名士兵自大厅外快速的跑了进来。士兵神色中有着一丝的紧张,单膝跪地道:“禀报大王,前线传回消息,田楷亲率三万大军,兵临剧县边界,往剧县杀来。”
“终于来了!”
刘宣眼眸眯了起来,眸子中掠过一道精光。
当初击溃了田昭,刘宣知道消息传开后,田楷肯定不会罢休的。
刘宣说道:“徐晃,立即整军出战。”
“诺!”
徐晃抱拳应下,和糜芳退出了大厅。
管亥、周仓也跟着离开,两人还没去东莱郡,自然要协助徐晃。
刘宣让孔融出面安抚民心,让其余的官员各司其职,保证北海国的运转。刘宣把郭嘉和贾诩喊到书房,拿出了剧县的地图,指着地图道:“田楷率领三万大军杀来,你们怎么看?”
郭嘉微笑道:“主公,现在不是和田楷决战的时候。”
刘宣问道:“哦,兄长是什么意思?”
郭嘉缓缓道:“依我看,大军需要备战,但也只需要派遣一名善辩之人前往田楷的军营,对田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田楷会撤军。主公执掌北海国,虽说麾下有两万军队,但根基还不够稳固,没必要和田楷拼杀,损耗力量。”
对于郭嘉的建议,刘宣眉头微皱。
刘宣没有给出答案,问道:“文和先生认为呢?”
贾诩不急不缓的道:“要和田楷和谈,得打过才行。否则,田楷会认为主公怕了他。任何时候,拳头都是最重要的。打了一战,把田楷打痛了,再谈判不迟。”
顿了顿,贾诩又说道:“奉孝的意图老夫明白,是想等主公在东莱郡立足后,有了真正的力量和根基,再和田楷决战,逐鹿青州。只是奉孝的想法,必须建立在主公能让田楷畏惧,让他不敢再觊觎北海国,否则一切皆休。”
刘宣道:“文和的建议不错,我认为可行。”
三人聚在一起,迅速的商讨对策。
计策确定后,刘宣带着郭嘉和贾诩直奔军营。和大军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