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感精英 >

第143章

超感精英-第143章

小说: 超感精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唉!不在了……”被雷涛这个问题问得愣了愣的季春黯然地说道,“学前街那边是我拆的,你说的孔庙就是原来的老八中吧!”
    华夏自古以来儒学之道盛行,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全国各地每个城市都有孔庙建筑。而邯江这边的学前街,其实就是指的“学宫”之前的那条街。
    “学前街原先是什么样子,我估计老邯江人都快想不起来了对吧!我还记得!”说到这个话题,雷涛就说到了一间让邯江人颇为痛心的事情了。
    学前街这一代原本就是邯江市中心,与城中的主干道中山路是相连的。而以学宫孔庙为中心的一片明清古建筑,堪称邯江市中心的中心,与三公里外的崇元县衙并称“邯江南北两府”——即“县府”和“学府”。
    可惜如今这两府都在前一轮的城市改造中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而邯江学宫更是经历了两次浩劫。第一次浩劫是战乱,第二次浩劫则是**。
    1929年,邯江市教育局在市参议会提出议案,孔庙原有祭器、乐器的基础上,向民间征集文献古物并筹建市立历史博物馆,邯江市博物馆于次年六月建成,可以说这不但是江南省,更是华夏国内第一批公办博物馆。馆舍占用孔庙中部的大成殿及东西厢房,陈列室及办公用房共32间,建馆时征集到藏品70种657件。
    到1935年5月邯江市立历史博物馆规模最大时,馆藏一度达380种2346件,其中有全套孔庙乐器、祭器,以及明代邯江人民抗倭古炮、辛亥革命时期军政分府的门额等文物。馆中陈列的文物从金石、雕塑、陶器、兵器、乐器、祭器、服装、图书、物产和碑帖等十多个分类。1937年,菊国入侵华夏,侵略军占领邯江后,馆内所藏金石、雕刻、书画等各类文物共两千多件被侵略军洗劫一空,邯江历史上的第一个博物馆及孔庙部分建筑由此被毁。
    但即便是战火也仅仅只是毁坏了学宫的一部分。如今稍微上点年岁的邯江人都知道,在如今邯江学前街北侧有一大片古建筑。学宫建筑恢弘、匾额林总,尤其是东西两侧竖有金山石的下马石,上面赫然镌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甚是庄严森然,令人肃然起敬。这里就是邯江县学的所在地。
    元代书画大师倪云林的老师王仁辅所撰的《邯江县志》,其中“卷三下”学校条载:“州学即旧县学也,在州城西南三百步,宋嘉祐三年邑令张诜始创为之。”这时邯江县学最早的记载。但从与孔庙相关的历史看,邯江县学的形成时间似乎比《邯江县志》所载的北宋嘉祐三年还要早。
    由于县学历来为国家诏定,因而邯江县学的形制、规模及功能和全国各地的县学基本都是一致的,东轴线为孔庙部分,主要建筑有戟门、大成殿、尊经阁、文昌阁、名宦、乡贤、忠孝亭和两庑等,功能主要是纪念和祭祀孔子;西轴线为学宫部分,主要建筑有状元坊、明伦堂、讲堂和两庑等,主要功能是教育和培养学子。其建筑虽经千年兴废,但基本轴线及其对称性都是不变的。
    八十年代初邯江县学除了戟门、三幢建筑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幸免与难。但周围的那些建筑却在邯江第一**拆迁中被全部拆除了。现在原本的学宫被淹没在了一片现代建筑中间。孤零零地明伦堂和讲堂被冠以“邯江县学古建筑”和“邯江县学古碑刻”的名义“保护”了起来。原本建于明代的“戟门”,则不伦不类的成了一间二十四小时银行和一所学校传达室中间的“异类”。“戟门”的周围围上了不锈钢栏杆,前面还有一个自行车停车棚。
    雷涛记得清清楚楚,当年他考大学的时候,考点就在原本的市第八中学。原本的学校门口有一座仿古门碑和旁边的戟门相连,整体看还是非常之协调的。但后来回邯江再从那里经过时,原来的八中成了一所全市知名的私立学校,号称“邯江第一贵族中学”。
    一座近二十层的学校大楼取代了原来三层高的校舍。而原本的明伦堂和县学讲堂就在这大楼的阴影中苟延残喘,顶着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头,被钢筋水泥建筑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原本的明代的“戟门”则成了一条被关在笼子里的“土狗”,和那些现代建筑比起来,这些古建筑已经没有了生气和生机,成了早晚要被时代所淘汰的泥雕木塑。
    邯江学前街的大拆迁当时有不少的市民反对,还有人写了不少的人民来信给各级政府。但这些人民的人民来信,远不及城市建设的需要还有投资商们那一支支“圈地”的红笔。也正是在那时,雷涛就已经有了对于老城区建设的一些思考。而这次给省里写的那份报告正是从那时起就有了一个雏形了。
    对于这些,作为一个老邯江人,季春也不是没有同感。当年他带着人拆学前街的那些老建筑时,也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老邯江人在旁边围观,在他身后指指戳戳。现在雷涛提起这个话题,也勾起了季春当年的那些记忆。
   

第二百章 意外事故
    雷涛和季春聊了一会儿对于老城拆迁的那些遗憾,突然间话锋一转:“季老板,你说说看。这邯江市里就剩下这么多老房子,要真是全拆了,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遗憾,我们的祖辈又会怎么看我们呢?”
    对于雷涛的话,季春可以说是无言以对了。他心里虽然赞同雷涛的说法,但嘴上还是死不认账:“我可管不了这么多,我和我的兄弟们要吃饭。这没了活儿……找你,你管饭呐!”
    就在这时,张德强带着光头强走了进来。他正好听到这句话,立刻吼了一句:“没本事就没饭吃!有本事就有饭吃,耍无赖算什么?”
    “你特么说什……么。”季春愤愤地回骂了一句,可当他看到张德强那铁塔似的身躯,调门一下子又弱了下来。
    张德强身高将近两米,体重一百多公斤。整个人就像个北极熊一样,他和站在他身边的光头强比起来,光头强就好像一只趴在藏獒身边的泰迪。看到他这副身板,季春就有点不敢说话了。
    雷涛淡淡地笑了笑说道:“闲话呢,我也不多说了。季老板,今天来我工地上的这些人都是你们公司的员工。他们没戴安全帽擅闯施工重地,所以就被扣下了。你既然来了,就把人带回去。好好教育教育,他们也都是拆房工人,这建筑工地上会出现什么危险,他们其实也都知道。只不过……不长记性是要吃大亏的!”
    雷涛这最后的一句话完全是有所指的!看似平淡的言语中充满着威胁和警告。季春不由得感叹,这事情根本没有安镇勇说的那么容易。而那位容少……更是说话不靠谱。他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朝着雷涛点了点头,带着光头强出去了。在门外,他公司的那些民工也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候着。看到季春出来也就乖乖地跟着他往外走。
    今天在这里呆的时间也够久了,雷涛和张德强邹宁说了一声也就起身准备回去。
    从这工地临时板房到外边有一段路是原来的巷子。季春和他的工人们在前面走着,雷涛离开他们也就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
    可就在他们快要走出巷口的时候,前面有一栋旧楼的整面墙也许因为连接的侧墙已经拆掉了,也许是因为木结构的主体出现了腐蚀。突然掉落了几块砖头。那些工人走的是另一边,而季春和光头强则是在路中间。季春身后有一个汉子看到这几块砖头掉下,本能的抬头看了一眼,这一看之下,他立刻奋不顾身地冲过去将季春和光头强猛地向左一推。
    雷涛看到砖头掉落看得更清楚,他也看到了那整面墙都有点摇摇欲坠的样子。前面发生的那一幕他更是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雷涛的起步几乎和那汉子是同步的,而就在那汉子将季春和光头强推出去的同时,这汉子的后背也被雷涛推了一把。
    “轰”地一声……墙倒了。
    倒下的墙体像雪崩一样轰然倒地,扬起了一片烟尘。而一些散落的砖头和瓦块就在这一群人中间摔得粉碎。这些工人多多少少还是有被砸到的,不过由于本来就在巷道的另一边,而且反应的还算快,倒没什么大事。季春和光头强还有那个汉子三个人则倒在地上,他们的身边还有不少的砖块。
    比较神奇的是,季春和光头强除了突然被推倒身上有些擦伤之外,根本没什么事情。而那个汉子大腿上和后背挨了几块砖头。不过还是很快就怕起来了。
    “老三!你……你没事吧!”这个汉子是季春的三弟,平时不太爱说话,就帮着季春开车。季春回头起身后,看到弟弟身上满是灰尘,立刻关切地问道。
    季春兄弟三人。父母早亡的他们三兄弟一直都是相依为命。早些年有个算命的瞎子,说季春的命太硬,父母和兄弟都会被他“妨到”。老二早年和别人争夺一个工地打群架时,被人打成了半身不遂。这老三要是再出什么事……。
    “没事……哥,我刚刚也被人推了一下。”季秋摇了摇头,他已经活动了四肢,除了大腿和背上有些疼,也没什么大问题。他们三人刚刚是走在一起的。可那个地方现在都被砖墙埋起来了。
    就在这时,张德强和邹宁也从后面赶了过来。他们刚刚是和雷涛走在一起的。可雷涛突然就跑过来把季秋推了出去,而随后那面墙就倒了。张德强和邹宁立刻赶过来开始扒拉那些砖头。而季秋看到之后也立刻过来帮忙,接着季春就招呼身边的那些工人一起扒墙救人。
    这堵墙倒下来之后,这堆瓦砾也不算很多,这百十来个人一起动手,瓦砾很快就被扒开了。当雷涛并他们从瓦砾堆中扒出来的时候,整个人身上全是灰。而他的人也已经昏迷不醒了。
    雷涛很快就被送进了医院。雷涛的意外受伤让很多人都被惊动了。秦殊和余荷立刻赶到了医院,秦殊看到雷涛头上身上绑满绷带的样子,一下子哭晕了过去。余荷也好不到哪儿去,一声不吭的坐在雷涛的床头,默默地看着他掉眼泪。
    行业协会的伍柏年和熊泽进是第一个赶来的官方人士。伍柏年好歹也是从城建局长位子上退下来的,他在卫生系统还是有些人的。在他的帮忙下,医院给雷涛安排了一个比较好的病房,还找外科主任来看过。
    “病人的情况还算好,虽然现在还在昏迷,那是因为头部被砸到了,估计有点脑震荡。不过具体的情况最好做个ct。身上其他部位也大多是皮外伤,骨头什么的都没事……”这位外科主任是市中医院的第一把刀。他看了雷涛的x光片,了解了情况之后,对于雷涛目前的情况还是有一个比较乐观的判断的。不过脑部的情况还是要等做了ct之后才清楚了。
    有了专家的诊断,秦殊和余荷作为雷涛的“亲属”,心里自然是放心了许多。傍晚前后,郑雯接到消息也赶了过来。不过她倒也没多呆,看了看雷涛的情况,了解了一下医生的诊断,并安慰了一下病人家属之后就离开了。不过人们不知道的是,她离开了医院之后,直接驱车去了海州。而在海州,纪嘉和陆宋元他们还在等待着她的消息。
    雷涛受伤的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市里。第二天市政府办公会上,容怡第一个就提出了这个生产安全的事情。安监这一块的工作是由副市长蒋国勇负责的。听到容怡的话,他先是承诺要将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的工作抓起来。可话锋一转他就扯上了负责城建的副市长夏茂先。
    “夏市长,这个工作最好还是要你出面协调一下,城建方面毕竟是你分管的吗!”蒋国勇是市里年龄最大的副市长。原本康元海出事之后,他是有机会进入常委班子成为市政府的三把手。可没想到夏茂先从省里空降下来,占了这个位置。
    自从夏茂先来了之后,在市政府办公会上,只要是涉及到夏茂先的分管工作,他批评多于赞同。挑毛病更多一些。但说话还是挺和气的,这让人虽然有些感觉,但却又不能说他是因私泄愤,端的是只老狐狸啊!
    被蒋国勇将了一军的夏茂先,笑了笑淡淡地说道:“蒋市长说得很有道理,这站前民国风情街区的工程是市里的重点工程。这样吧!泰平坊的这起事故,会后我就带人去看看,了解一下情况。”
    两位主管领导都表态了,作为市政府一把手的瞿勃自然是没什么异议了。而容怡则侧目看了一眼夏茂先。虽然有些担心他捂盖子隐瞒真相,但她毕竟既不分管城建,也不分管安监。就算她是常务副市长有权对其他副市长的分管工作进行干预和指导,但她的手也不能伸得太长。毕竟上头还有市长在呢!
    市政府办公会后,夏茂先第一个就去了市中医院。他是作为市领导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