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着吧!
陕西的大火很快就要烧起来了。
第四三七章 少詹事张奎
李忠有动用王命杀了当地的官吏,这件事被安道学加油添醋一般报给詹事府少詹士张奎。
张奎见信大怒,他已经写信跟李忠有说明了关系,要他跟当地的官吏搞好关系,还隐隐的提出这是张凤府的意思,可是这厮居然连他的面子都不给,居然一连杀了十几个官吏。
混帐东西!
他这是要干什么?
张奎愤怒的撕碎了书信。
李忠有这个混蛋,他这是要将张家陷于不义啊。
杀了这么多文官可不是小事,到时候朝廷一定会追究的,一旦追究起来官员趁机吞并灾民土地的事情就会露出来,这些官员其中就有他张奎的一份。
不行,他一定要采取措施,不能让李忠有再陕西干下去了。
当初张凤府推荐李忠有入陕,张奎就有些不同意,他个人更倾向于督察院左都御史封信和,那个人是他的应声虫。
李忠有虽然是他爹的弟子,但是跟他的私交并不算好,有的时候张奎甚至觉得自家的老头子喜欢李忠有要比自己多一些。
为了这件事,张奎还跟老头子争论过呢?
疏不间亲!
封信和跟张奎是儿女亲家,跟张家的关系要比李忠有亲近的多。
可惜老头子并不看好封信和,认为他没有督抚一方的经验,还是力排众议举荐了李忠有。
哼哼,这下好了吧!
李忠有闹了这么一出,出乎老头子意料之外啊。
张家养了一个白眼狼啊!
“爹,李忠有这是要造反啊!”
张奎愤怒的将信件丢在张凤府的书桌上。
“我们张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你老收的好学生啊!”
他愤愤的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的茶盏灌了一口,噗哧喷了出来,大吼道:“下人都死哪去了,还不去填些热水。”
听到张奎吼了一声,两名下人急忙撤下了桌上的茶水,重新换上了一副。
张凤府疑惑的拿起桌上的信件,看了一眼,淡淡道:“这个安道学的话也不可全信,我相信仲甫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的。”
仲甫就是李忠有的表字,这还是当初张凤府给他取得呢。
当初李忠有的表字叫做文圭,张凤府认为这两个字不详,就给他取了两个字仲甫。
季甫是张凤府已故儿子的表字,张凤府将这两个字送给李忠有,其心思已然是昭然若揭了。李忠有也对张凤府感恩戴德,每次来京必先来府中拜见张凤府。
“爹,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老还护着他。”
张奎哼了一声,悻悻道:“我早说过了李忠有这是根本不把我们张家放在眼中,亏您老还这么看重他,力排众议让他入陕西,说什么他比封信和有经验也有能力。结果怎么样了,你这位得意门生,一入陕西就跟马麟穿上了一条裤子,一伸手就砍了当地十几名官员的脑袋。”
顿了顿,他忽然咬牙切齿道:“早晚我们张家会毁在他李忠有的手中。”
混帐!
张凤府忽然勃然大怒,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伎俩,我问你,你究竟收了安道学多少好处?”
听到他老子这么一问,张奎顿时有些没底了,当下支支吾吾道:“也没有多少?”
张凤府怒道:“究竟是多少?”
张奎没办法只得道:“安道学私底下送给了我关中三万亩的土地。”
混帐东西!
张凤府虽然知道这个儿子打着自己的旗号私底下也做些见不得人勾当。
这次安道学贿赂的事情他根本没有跟张凤府提,张凤府也一直蒙在鼓里,直到李忠有的事,他猛然想到张奎奇怪的语言。
当初也正是这厮怂恿自己举荐督抚入陕西的。
张凤府有二子二女,长子早逝,只留下一个小孙儿,这个次子就是张奎了。
老年得子,未免娇宠了一点,以至于这个儿子有些肆意妄为。
原本张凤府以为儿子虽然肆意妄为,但是也是知道深浅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厮居然连陕西那块烫手的山芋也敢接,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你这个逆子,早晚会把我给气死!”
张凤府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父亲息怒,父亲息怒!”
张奎急忙上来抚胸拍肩。
张凤府咳嗽了一阵,忽而长叹了一声,道:“季甫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整天就知道女人女人女人,把心思都放在那些个娘们身上了。有空的时间也跟仲甫学学,人家四十多岁就当上了督抚,为官一方,名声极佳,百姓有口皆碑。你看你,有些小聪明却从来不用到正道上,整天就想着那些个邪门歪道。”
原本老子教训儿子是天经地义的,张凤府说几句,张奎这个儿子自当唯唯诺诺。可是听到他老子说他比不上李忠有,张奎登时不爽了。
“爹,儿子怎么比不上李忠有了。詹事府上下所有的事情不都是由孩儿说了算,就算是太子对儿子也是亲厚有加。他李忠有不就仗着您老是他的后盾吗?”
张奎不满的说道。
“太子重你,百官畏你,不是因为你有什么手段,也不是你那点小聪明,而是因为你爹是内阁辅。”
张凤府哼了一声,缓缓的说道:“你爹明天死了,你狗屁都不是?”
“爹,你老这是说的什么话?好端端的为什么说死啊活啊。我知道在您老的眼中,我就一个混蛋,什么都比不上李忠有。”
张奎自嘲道:“有的时候我就有些想不明白了,究竟是我是你儿子还是李忠有是你儿子,为什么你事事都想着他呢?难道你老百年之后也指望他给您披麻戴孝?”
听到这句话,张凤府有恼怒起来,追着张奎打。
“老子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将来你老子倒台了,你他么连自己都保不住。”
张凤府骂骂咧咧的道。
“爹,你老身体硬朗着呢,在当十年二十年也不是问题。”
张奎见老子生气了,当下陪笑了几声,围着桌子转起来。
张凤府毕竟七十多了,跑了几步就跑不动了,只得坐下来生闷气。
“爹!”
张奎立即凑了上来,陪笑道:“您消消气,儿子叫了戏班子,晚上跟你老人家唱堂会!”
第四三八章 儿子与弟子
唉!
张凤府对于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儿子也没有办法。
谁都会有私心,张凤府也不例外。
他知道儿子不是栋梁之才,但还是动用关系将其送到了詹事府。
詹事府可是辅佐太子的地方,以后太子登基,辅佐他的人都有从龙之功。
张凤府自然也希望儿子能够有个好的前程。
至于自己。
张凤府苦笑了一下,人生七十古来稀,就算是荣华富贵他还能享受几年。
在大明朝,大凡权臣或可以威风一时,但大多死后遭到政敌反扑,甚至会殃及子孙。
当年赫赫有名的张居正不就是这样吗?
此人生前的权势极大,文臣封爵,着坐蟒袍,生前封三公,门生弟子遍布天下,可谓当时的第一人。
可是他一死,立即就树倒猢狲散了,就连子孙也受到了牵连,可谓是一蹶不振。
张凤府执掌内阁十几年,政敌无数,一旦自己身死,必然会遭到对头的清算,到时候张奎根本保不住自己。
这一点,张凤府是深深的有所体会。
所以他也做了一些准备。
当然他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生与死也看得开了,大明朝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活到了七十多岁,剩下的皇帝谁也没张凤府的年纪长。
天子尚且如此,何况群臣乎?
对于这点张凤府很知足,他这一辈子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可是他不在乎,他的子孙不行,所以他要在生前给子孙们安排一条出路。
当官者一定要站对路线,张凤府当初就是看准时机,投到了当初的程王门下,这才一举成为内阁首辅的。
所以他也安排儿子进入程王现在是太子的门下,想让他也捞一个从龙之功,就算是自己到了,皇帝年在父子二人皆是从龙之臣的份上会从轻发落。
当然这只是一个下策,上策就是在退下了之前培养自己人入主内阁,他看重的人就是李忠有。
李忠有是他的弟子,有他在内阁定会保张家一脉的安全。
所以张凤府才不惜一切代价捧李忠有上位,让他坐镇富饶的南直隶和江浙,让他入陕西平叛立功,为入阁坐准备。
只可惜他的一番苦心,自己的儿子并不知道,相反这个混蛋还私下里抱怨自己偏向李忠有。
想到这里,张凤府就一阵无奈。
要是张奎能够有李忠有的本事,他不惜一切代价也会把他送到内阁。
父子内阁说不得也能成为一段佳话。
只可惜……
张凤府忽然涩声一笑,他实在是太了解这个儿子了,志大才疏胸无大志,有一点小聪明还用在旁门左道上。
当官的重情义的不多,李忠有恰恰是一个。
所以张凤府这才提拔李忠有,像将他绑在自家的战车上,以后自己百年之后张家不至于人人都能踩上一脚。
唉!
老头子再次长叹了一声,道:“你啊你,你这是在为我们张家挖坟掘墓啊!”
“爹,其实陕西这件事情也不牵扯到我一个人,据孩儿所知他们也给高明送了两万亩地……”
张奎满不在乎的说道。
大家都在捞,凭什么我们不捞?
不捞不就吃亏了吗?
再说安道学还提供了一对美妙的姊妹花呢?
不过想起这件事来,张奎就一肚子怒气。
他么的,手底下这帮办事的人当真都是蠢材,自从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他立即派人去谋夺这对姊妹花。可惜荤腥没有偷上反倒惹了一身骚,闹得人家家破人亡,姐妹花也不知所终。
混蛋!
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将这对美人儿找出来。
张奎暗骂了一声,话说他身为首辅之子又是詹事府少詹士,什么样的女人没有见过?
这对姊妹花虽然美艳,却也不到倾国倾城的级别。
可这厮偏偏就执迷于女色两个字,再说他找这对姊妹花还有更大的用处。
张奎也不是一无是处,一无是处的话也不会做到少詹士的位置。
他是个聪明人,心中也有自己的打算。
虽然父亲是首辅,但是毕竟七十多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了。
父亲倒了,他不能倒下,因为他还年轻,还没有享受够呢?
所以这厮就靠动脑筋,暗自的组建自己的班底。
他是首辅的儿子,结交的都是些达官贵人,多数又是些二代,可不要小瞧这些二代,他们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时间长了终究会成为大明朝掌权的一代。
张奎很快就打起了主意。
话说这厮在城外买了一个外宅,里面养着不少美貌女子供其享乐,还美其名曰天上人间。
其实这个天上人间就是他跟那些狐朋狗友享乐的地方,他的朋友非富即贵。
但是二代嘛?都有些纨绔习气,吃喝嫖赌来者不拒,张奎就是靠着这个天上人间将这些个二代们聚集在自己的身边。
酒色财气,自古以来就是交往的利器。
借助这个天上人间,张奎也结交了不少人。
这对姊妹花就是为其中一个贵人准备的,这位贵人最喜欢这个调调。
“爹,我认为李忠有不适合在呆在陕西了?不如让人替他回来吧?”
张奎趁机道。
换李忠有?
张凤府忽然哼了一声,道:“谁都能换,李忠有不能?”
为什么?
张奎不解的问道。
张凤府一字一句道:“如果能有人能够解决陕西的事情,那一定是仲甫了。只有他才有这个能耐。你的那些个狐朋狗友都是些银枪蜡杆头中看不中用,所以也就不要打别的主意了。”
他忽然斜睨了张奎一眼,一字一句道:“以后做事动点脑子,不要老给你爹惹麻烦,你爹给你擦屁股的机会也不多了。”
说着缓缓的站起身来。
“你老人家去哪里?”
张奎急忙扶住了老父,轻声的问道:“爹,那陕西那边的事情……”
张凤府淡淡道:“这件事我自然会处理,你就不用操心了。”
听到这句话,张奎顿时放下心来,自家老爷子手眼通天,大明朝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