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走私大明 >

第334章

走私大明-第334章

小说: 走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庆功会。
    看到鞑靼小王子带着军队败退,正德也十分高兴,不过他在高兴之余,心中却又有些不甘,因为他知道这次虽然打败了鞑靼小王子,而且还让对方伤亡了不少人,但却也不算是伤到对方的筋骨,等到明年休养生息之后,对方依然会照常南下,大明年年防守,只要一次挡不住对方的骑兵,那么就会给大明国内带来沉重的灾难。
    正德向来都不是个喜欢被动的性子,在战场上他更崇尚进攻,可是现在鞑靼小王子却带着军队打进了大明,这就相当于打进到正德的家里,而正德却只能被动的防守,虽然打退了入侵的敌人,但是对于正德这个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极强的家伙来说,却依然感觉有些憋屈。
    普通人心里憋屈,最多是找个由头发泄一下,但是正德却是一个庞大帝国的主宰者,他心里不高兴,自然会有人倒霉,不过正德不是个喜欢随便惩罚人的帝王,他只会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在惹怒自己的家伙身上,也就是以鞑靼小王子为首的草原人。
    “我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像历史上的唐太宗和成祖那样,把草原人打的抬不起头来!”正德在庆祝完此次应州大捷之后,立刻召集江彬等人提出自己的要求。
    “陛下,我们的骑兵已经十分精锐了,但是想要用骑兵打败草原人,恐怕有些不太可能吧?”大同总兵王勋听到正德要建立一支打败草原人的骑兵,当下有些苦着脸道,这次虽然打败了鞑靼小王子,但他的大同兵却也损失惨重,正需要朝廷的钱粮重建军队,若是正德这时要建立什么精锐骑兵的话,恐怕分给他的钱粮就会少很多。
    “为什么不行,唐太宗能够消灭庞大的突厥帝国,成祖也同样数次横扫草原,依仗的就是有一支精锐的骑兵,现在边军中虽然也有骑兵,但是别说让他们横扫草原人,恐怕连普通的草原骑兵都比不上,这样的骑兵要之何用?”正德语气严厉的质问道,每次他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打败了草原人,但是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策马奔逃,自己一方的骑兵却不敢追击,这就让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陛下,末将觉得您的想法十分可行,我大明为了防备草原人南下,每年都需要投入大批的钱粮物资养兵,但若是能够一次性投入大批的物资,建立起一支精锐的骑兵,然后一举灭掉草原人的话,那么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这时江彬忽然开口支持道,只是他在开口的同时,嘴角却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



第四百八十二章 正德加封镇国公
    应州大捷,正德亲自书写了报捷的文书,通过驿站飞快的送到京城之中,而且因为这是皇帝陛下的亲笔奏折,所以最后只能交到周重的手里,也只有他这个赵王加监国才有资格审阅这封文书。
    周重一打开这封报捷文书,立刻断定了这肯定不是出自正德的手笔,因为正德的字没这么好看,他的那手狗爬字连周重都比不了,更别说如此规整的小楷了。不过当看了两句,发现全都是正德说话的语气,估计这是正德口述,然后让别人代笔,而且用的都是口语,估计这也是正德强烈要求的。
    这封文书很长,周重大概看了一下,发现主要是正德亲口描述了一下应州之战的整个过程,后面又汇报一下战果,最后还附有一份有功将士的名单,其它的倒也罢了,不过中间的战果上却是极有水分,正德说他们经过几昼夜的混乱,最后终于打退了鞑靼小王子的进攻,经过统计后发现杀敌五万余人,这个数字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毕竟草原人南下一般都不会超过五万人,若是正德他们杀敌五万的话,那岂不是已经把鞑靼小王子的部队给全歼了吗?
    除了正式的报捷文书外,正德还给周重送来一封私信,这封信才是他亲笔写的,信里除了向自己这个弟弟炫耀了一下自己的战功,特别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他亲手斩杀的那个蒙古军官,最后还点明让周重封他一个爵位。名字他都起好了,就叫镇国公。
    对于正德要爵位的这个要求,周重也同样是哭笑不得,之前正德就已经向兵部要了个总兵官的任命,现在倒好,竟然又要给自己加封爵位,可是再高的爵位,难倒会比他的皇帝还要尊贵?
    虽然周重也觉得正德做的事情荒唐,不过他也可以理解。正德是个十分自负的人,在他看来,自己的皇位是从父亲那里继承得来的,并不算什么本事,相比之下,他现在立下军功。这才是他自己的本事,所以自然想要一个爵位显摆一下,不过以他立下的那点军功,竟然想要一个公爵的爵位,显然有些狮子大开口。
    对于正德的报捷文书,周重也没有独断。而是拿到内阁让杨廷和他们商讨一下,结果这几人看到斩敌五万那句话时。一个个都是摇头苦笑,能坐到他们这个位置的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草原骑兵顶多只有五万,怎么可能全部斩杀,顶多能有个七八千就不错了。
    幸好正德还有点分寸,没敢把他亲自上战场,并且杀死一个蒙古军官的事情写在报捷文书上。只是在给周重的信里炫耀一番,否则若是让内阁知道他亲自上了战场的话。恐怕内阁和其它的大臣会立刻跑到宣府去,然后拼死把正德拉回京城。
    等到众人看完之后,周重又与他们商议了一下,对于正德的战功,他们自然不敢隐瞒,而且就算是想隐瞒,但京城里现在还有周重坐镇,他们也隐瞒不了,不过对于那个斩首五万的虚数,却是不能无视,毕竟虚报军功的风气终于不能助长,所以最后王琼这个兵部尚书要亲自去大同一趟审核战功,也只有王琼这样的重臣,正德才不敢耍什么花样。
    大同距离京城不是很远,王琼也是个极有才干的人,所以很快就把真实的战果审核清楚了,应州之战,大同、宣府与辽东三方协同作战,最后斩杀敌人八千六百余人,之所以没有确切的数字,是因为火炮和地雷地的应用,使得有些敌人的尸体被炸的残缺不全,根本无法统计出确切的数字来。
    别的将领虚报战功自然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但是这次领头的却是正德,谁也没敢提处罚的事情,只是对军队的赏赐全都按照实际的战功来,另外正德还要求给他加封为镇国公的爵位,结果周重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内阁松了口,于是正德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镇国公的封赏,同时还让朝廷拨款,在宣府建造了一座镇国公府,看样子是打算长住在宣府。
    刚刚把军队赏赐的事情搞完,周重本以为正德短时间内不会再搞出什么事情了,鞑靼小王子这次被打的这么惨,估计下一年,甚至是后年都不敢再来了,毕竟死了一万多人,以草原人那种恢复速度,估计没个几年别想恢复过来。
    不过周重显然小看了正德,就在给边军的赏赐刚刚送去后,正德又十分正式的给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奏折里的内容更让周重头痛,因为正德竟然想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然后用这支骑兵主动攻打草原人,像历史上的唐太宗和明成祖那样,直接把兵祸引到草原上去,免得大明每年都要花费巨额的军费维持庞大的边军。
    对于正德的这个想法,周重倒是十分的赞赏,甚至他认为这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想法。不过赞赏归赞赏,对于这个一看就行不通的想法,周重也是坚决的反对。
    先不说现在能不能建立起一支在草原上纵横的骑兵,哪怕是可以建立起来,但是谁又能保证打的过现在的鞑靼小王子,毕竟现在的草原已经不是当年的草原,唐朝就不说了,时间太过久远,没有什么可比性,当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够把草原人打的哭爹喊娘,除了本身的兵力强盛外,另外就是元朝刚刚被赶出去,对于大明的军队有种天然的畏惧,而且残余的元蒙势力分裂,彼此之间勾心斗角,面对大明的清剿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指挥,所以最后才会一败再败。
    不过就算是明成祖时期,也并不是一直压着草原人打,其中有数次也被草原人打的大败,毕竟大明的军队对于草原并不适应,打了败仗也很正常,而且朱棣经过多年的用兵,也把大明的国库消耗一空,后来经过好多年才恢复过来。
    现在正德想要建立一支精锐骑兵,把战争转移到草原上,这种想法虽好,但却不太现实,首先现在的草原局势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四分五裂,而是被鞑靼小王子统一,整个草原的力量凝成一股绳,哪怕是正德能够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也不见得能占到便宜。
    另外周重也在担心,万一这支骑兵建立起来后,正德心血来潮亲自带着这骑兵杀进草原,以正德的脾气,他绝对做的出来,甚至很可能带着骑兵进入草原后,就会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直接在草原上就食,到时大明的皇帝陛下带着军队在草原上做强盗,杀人放火无所不为,虽然周重不在乎,但是整个大明的文臣们都得发疯。
    想到骑兵建立后的可怕后果,周重也不由得恐惧的摇了摇头,另外若是正德真的亲自带着骑兵杀进草原,在那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谁也无法保证正德的安全,万一他有什么意外的话,那么周重很可能会接任正德的皇位,毕竟他的儿子都还太小。
    也许在别人看来,周重坐上皇位可能会更方便他对大明的改革,但是他自己却十分清楚的知道,若是自己坐上皇位的话,反而不如现在以监国的身份更方便,一来他这个监国依然是大明的臣子,与杨廷和等人勉强算是站在同一行列中,想要推行改革的话,也可以用比较温和的手段,实在不行的话,就让正德下圣旨硬推,反正正德的荒唐世所皆知,大臣们都已经被他搞的没有什么脾气了。
    不过若是周重坐上皇位,那就成为大明的皇帝,虽然皇帝名义上大明帝国的统治者,但其实他的权力也要受到大臣们的限制,特别是大明这个时候,皇帝与大臣们天然就处于对抗的位置上,到时周重再想推行改革,恐怕不论这项改革是对是错,都会引来大批臣子的反对。所以对于周重来说,正德就是他推行改革的挡箭牌,若是他不在的话,那么周重就将直接面对臣子们的诘难。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重比任何人都不想让正德冒险,至少在自己改革初见成效之前,正德绝对不能出事,所以他在接到正德想要建立精锐骑兵的奏折后,立刻召集内阁商议,不过商议的内空并不是是否建立这支骑兵,而是该如何让正德打消这个想法。
    内阁也同样不愿意建立这么一支骑兵,一来他们对正德出京就持反对的态度,若是再让正德建立骑兵的话,天知道他会什么时候回来?二来现在大明的国情刚刚好转,国库里虽然有钱,但大明各地需要用钱的地方却也很多,若是把钱都投入到边疆上,那国内怎么办?
    内阁与周重的意见一致,只是对于如何让正德打消建立精锐骑兵的想法?他们却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以正德的脾气,只要是他打定的主意,就不会轻易改变,更何况现在正德刚刚打了个胜仗,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若是这时候他们坚决反对的说,说不定正德一赌气,真的会呆在宣府不回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八十三章 拖延
    文渊阁是内阁大臣们办公的地方,这里除了几个内阁大学士外,平时也有一些低级的文臣,这些文臣一般都是大明最有前途的年轻官员,他们在文渊阁里跟着几位阁臣学习为政的经验,日后只需要外放为官历练几年,等到再调入京城时,就会立刻得到重用,可以说这些年轻官员几乎就相当于大明高级预备官员。
    这些能够进入内阁的年轻官员大都二三十岁,平时负责草拟文书传达消息,甚至负责照顾几位阁臣平时的饮食起居,用后世的话说,就相当于内阁里的秘书。不过别看这些官员的职位低,但因为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大明的核心政务,所以个个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再加上这些人又年轻,因此在外人面前,一个个都是神采飞扬,不少人都是拼命的巴结他们,为的就是早点知道一些朝政的走向,而大明官场上本来就**成风,所以这些内阁里的官员职位可算是大明有名的肥缺。
    不过自从正德皇帝离开之后,这些内阁里的年轻官员们却遇到了大麻烦,因为周重这个摄政需要经常处理政务,同时也要与内阁及时沟通,而周重又不喜欢把自己住的赵王府变成办公的地方,于是最后他与杨廷和商议了一下,干脆就在文渊阁里给他找了个房间,成为他平时的办公之所,每天早上他都会按时前来上班。
    周重年轻而又精力充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