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大明的资源,其中朝鲜也就罢了,但是倭国根本对大明来说根本没什么利益可言。
周重听到焦芳问起自己对朝鲜和倭国的安排,当下也是哈哈大笑,他其实早就等着焦芳或张彩来问自己这个问题了,毕竟对朝鲜和倭国的布局,关系到日后大明的历史走向,这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必须要有人辅助,现在看来,还是焦芳这个做过内阁首辅的人更有担当。(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望海园(下)
“焦老大人多心了,我之所以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图谋朝鲜和倭国,自然有着自己的理由,其中朝鲜想必您也看到了,自从合并到大明之后,大明上下都对此十分满意,士人要的是名,百姓要的是土地,商人要的是钱财,这些都可以从朝鲜得到,而且有了朝鲜做榜样后,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人从大明国内走出来,到时也能缓解一下国内的土地兼并。”
周重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缓缓的道:“至于倭国那里,我主要需要倭国的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倭国九州岛的石见地区,那里是倭国最大的银矿产地,倭国之所以盛产白银,就是因为有那座银矿,而我大明以白银做为货币,但本身的白银产量却不高,所以那种石见银矿对我们十分重要,至于另外一个地方,则是一个重要之极的港口,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到达遥远的美洲大陆……”
周重接着把美洲大陆丰富之极的物产介绍了一遍,另外还有欧洲的殖民者已经开始登陆美洲,若是大明放任欧洲人借助美洲的资源发展,日后肯定会对大明形成极大的威胁,这点可以从葡萄牙人进攻马六甲就能看出一些。而想要从大明到达美洲,就必须通过倭国那边的洋流,所以大明在倭国至少也需要拥有一座港口,当然能够完全占领倭国是最好不过。
就算是以焦芳的城府,在听完周重的讲述后,也是震惊的张大了嘴巴,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有着如此远大的抱负,甚至现在已经开始为大明规划未来的走向,难道他年纪轻轻的就能成为总督大人,以前他还觉得这是皇帝陛下的恩宠,可是现在看来。这个周重却已经拥有比他还要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目光,这让焦芳自然是万分的震惊。
过了好一会儿,焦芳这才从震惊中醒悟过来,当下站起来向周重行了一礼道:“总督大人志向远大,实在是远超吾辈,焦某枉活了这么多年。在见识与胸襟上却远远无法与总督大人相比,实在让焦某惭愧无比!”
看到焦芳如此郑重的行礼,这让周重也是吓了一跳,当下急忙把对方搀扶起来道:“焦老大人实在是太过看的起周某了,正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某以前家道中落时。一心想的只有重振家业,不过后来得到陛下的赏识,这让周某自然也生出报君恩的心思,所以周某现在做的这些,都只是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实在当不得老大人的如此夸奖!”
“总督大人就不必谦虚了,本来当初老夫见到大人如此年轻。心中还有几分轻视,甚至以为大人只是靠着陛下的宠信,所以才能从一介白身做到现在的高位,可是现在看来,实在是老夫太过无知了,以老夫观之,满朝文武之中,恐怕没有一人能与总督大人相比!”焦芳再次夸奖道。
他现在十分庆幸自己当初厚着脸皮向正德请求来周重这里,本来当初他还仅仅是想通过四海总督府混个官身,满足一下自己对功名的追求。可是现在看来,这简直是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若是能够辅助周重完成吞并倭国,进而到达那片传说中盛产金银,同时也是玉米和番薯故乡的新大陆。那他焦芳的名声肯定会到达另外一个顶点,至少绝对不比他原来的内阁首辅要低。
周重这时也看到焦芳满脸都是狂热之色,心中已经猜到焦芳在想些什么,不过对于焦芳想要借助自己恢复声望的事,他却是乐见其成,毕竟只有焦芳对自己有所求,他日后才会更加的卖力,虽然现在焦芳都已经八十岁了,但只要他能再坚持几年,为自己打下一个政务的基础,这就是给周重最大的帮助,更何况焦芳也有不少门人弟子,比如他的儿子焦黄中,同样也是一句干吏,只要能让焦芳真心相助,日后就不必担心会缺少人才。
接下来焦芳又仔细询问了一下周重对日后的打算,毕竟这关系他能否东山再起的希望,而周重在讲出自己的抱负之前,先将整个世界的大势讲了一遍,特别是欧洲各国现在的情况,尤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头饿狼,他们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地殖民,若是大明再不抓紧时间的话,恐怕日后不但会落后欧洲各国,甚至还会反遭欧洲各国的欺辱。
虽然焦芳不相信大明会受到欧洲那些小国的欺辱,但是他却对欧洲各国的崛起抱有一定的警惕,特别是他在听到周重介绍欧洲的火器已经超越了大明的火器水平时,心中更是十分的警惕,因为当初太祖与成祖陛下之所以能把元蒙赶到草原上,火器的应用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现在连大明引以为傲的火器都被人超越了,这让焦芳如何不警惕?
讲完了世界的大局以及欧洲各国的情况,周重就开始讲解自己对未来大明的计划,这也是他第二次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计划,第一个听到这个计划人就是正德,而且也得到对方的大加赞赏,正德之所以能够不遗余力的支持他,除了两人是亲兄弟外,另外他也对周重的计划十分重视,甚至为此不惜让周重继续隐瞒身份,为的就是能够更方便的完成这个计划。
在周重的计划里,他将大明未来的走向分为三大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攻占南洋,这个攻占并不仅仅是用武力攻占,而是以商业开路,然后辅助以武力,尽可能将整个南洋纳入大明的领土之中,彻底的将南洋变成大明的内海。
南洋不但有着丰富之极的物产,而且还拥有面积广阔的海岛,如此一来,大明不但可以从南洋获得大量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将国内的一些百姓迁移到南洋,一方面加强对南洋的统治,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大明日益尖锐的土地兼并矛盾,可谓是一举两得,相信等到将南洋开发出来后,整个大明内部的矛盾应该也转移的差不多了。
南洋的物产和土地都是大明急需的,所以周重将南洋列为大明向外扩张的第一方向,同时他也将整个南洋视为大明的禁脔,任何其它势力都不得指染,所以之前葡萄牙人想要进入南洋,就被周重狠狠的打了回去,现在不得不派使者议和。
而在控制南洋的同时,周重也没有忘记与葡萄牙人的交易,这也就是他的第二个扩张方向,那就是印度洋区域,那里现在已经成为葡萄牙人的地盘,但是周重却知道,因为葡萄牙人的军队太少,所以并不能完全控制整个海域,再加上之前葡萄牙人被自己打败了,所以现在正是他入侵印度洋的大好时机,在那里他将指挥大明的商队与葡萄牙人展开竞争,应该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商业利润。
对于印度洋区域,周重的终极目标是在海上彻底的将葡萄牙排挤到印度以西的海域,然后再怂恿对方将已经堵塞的苏伊士运河重新挖通,只要能够重新开通这条连通亚洲与欧洲的黄金水道,葡萄牙人虽然可以从中牟取巨大的利益,但是这也使得大明的商人将有机会通过这里到达欧洲,甚至日后能将大明的影响直接扩展到欧洲。
前两个方向是向南和向西的,第三个方向则是向东,也就是之前周重说过的美洲大陆,这片富饶无比的新大陆上有着太多的利益,大明绝对不能落于人后,别的不说,光是那里巨大的金银矿就足够让大明付出足够多的精力打通航线,而且美洲那里还有着无穷的潜力,现在大明能够在那里占据一席之地,日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焦芳听完周重对大明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计划,心中也更加的震惊,一方面他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周重竟然会对世界大势如此了解,另外一方面他也没想到周重的计划竟然远不止倭国,竟然还有南洋和印度,如此庞大的计划,周重应该有着足够的时间完成,但是以焦芳的年纪,恐怕这辈子是没希望看到这个庞大的计划实施成功了。
一想到自己有幸参加这个庞大的计划,但却没时间看到这个计划实施成功,这让焦芳也不禁有些情结低落,不过他紧接着又想到,自己能够在最初时为整个计划打下基础,恐怕日后也会青史留名,而且他还有许多的门人弟子,他们都还年轻,应该可以帮助周重完成他的计划,而且只要计划成功,他的名字将借助这些门人弟子之助,也会在史册上大放异彩。
想到这里,焦芳也不由得激动起来,当下心中已经做好了决定,等到自己这次回去后,立刻就给门人弟子写信,让他们早点前来双屿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应该可以缩短周重三大方向的发展时间,他也能多看到一些大明的变化。
第三百九十八章 南北之争
望海园中与焦芳的一顿畅谈,使得焦芳彻底的对周重归心,开始竭尽全力的辅佐周重完成大明未来的布局,一时间焦芳的那些门人弟子全都开始从大明汇聚到双屿港,毕竟自从焦芳倒台后,他们这些人的日子也不好过,甚至不少人受到牵连被罢官,只能回老家种地,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这让他们如何不兴奋?
看到越来越多的焦芳一系的人进入到总督府供职,这让张彩也是十分心急,毕竟官场上本来就讲究拉帮结派,无论他个人的能力再怎么强,可若是没有别人帮衬的话,那也根本成不了什么事,所以他也开始召集自己以前的一些故旧,并且开始与焦芳一系的人开始竞争。
严格来说,张彩也算是焦芳的学生后进,当初张彩之所以能够与刘谨相识,还多亏了焦芳的提携与介绍,不过张彩这个人的野心很大,以前焦芳做首辅时,他就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所以张彩也早就自立门户,以前门人弟子并不比焦芳少。
但是很可惜的是张彩以前的故旧大多都与刘谨有关,现在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能够赶到双屿港的人实在不多,所以暂时无法与焦芳一系的人竞争,这也让张彩憋着一口气,开始拼命的在周重面前表现自己,希望能够靠着自己压倒焦芳一头,这样自己一方人少的缺点也就能够得到弥补。
对于张彩的举动和心思,周重都看在眼里,甚至平心而论,张彩的确做的要比焦芳出色,毕竟焦芳的年纪实在太大了,许多事情都是力不从心,不过周重却丝毫没有提拔张彩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像张彩这种人,只可以用其才。但却绝对不能让他得势,否则他这个总督搞不好会被张彩架空,所以他对张彩的表现虽然给予了不少奖励,但每次焦芳也都会得到同样的奖励。这使得张彩一心想要压倒焦芳的打算屡次落空。
焦芳与张彩的到来使得周重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大半,同时总督府的运转也终于走上了正轨,他终于不用在政务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有时间多陪一下家人,顺便更考虑一下自己在三个方向上对大明的布局。
不过焦芳和张彩的到来也并不完全是好事,比如他们将自己的门人故吏也安排到总督府中,这就使得总督府里的官吏被焦芳和张彩把持了近半,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焦芳和张彩都是北方人,他们对南方的官吏十分排斥。结果这也造成了总督府中南北官吏之间的对立,甚至已经发生了数次的小冲突。
说起南北之争,这并不仅仅只在后世出现,其实在明朝时,南北之间的纷争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最先出现在官场上,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收复了前宋失去的北方故地,这里的汉人几百年间受到无数的战争摧残,特别是文明的传承,更是元气大伤,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北方读书人的才学要比南方读书人差一些。甚至有一次会试之时,录取上榜的竟然全都是南方的举子。
对于这种情况,明初的皇帝也是大为苦恼,毕竟无论南人还是北人,他们都是大明的子民,若是朝堂上都是南方人做官。那对北方人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后来干脆就设了南北两榜,每次会试南北分开录取,录取的比例也经常变化,但一般来说总能保证南北双方都能有人出仕为官。后世高考的各个高校按比例在各省招生,也是向大明的这种科举制度学习。
也正是有了这个南北分开考试,结果就使得官场上也就分为南北两派,南方官员与北方官员彼此看不顺眼,甚至出现南方人出身的高官提拔南方人,北方人出身的高官提拔北方人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