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新秩序 >

第151章

大唐新秩序-第151章

小说: 大唐新秩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大堂内等候的有五十余家客商,每家都缴纳了一百贯“保证金”,只有缴纳“保证金”之后,才有列席参加竞拍的机会。这是营州长史府商贸科立下的规矩。

这一次商贸科拿出来的营生与别的都不相同。他们拿出来的是“路权”。经过与行商们的初步交涉,商贸科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表明,行商们对收取“过路费”比较感兴趣,因此。营州的官道准备全部按照出售“路权”的方式来修筑。

第一条竞拍的官道是怀远军城到辽城的路,竞拍标价即“过路费”,也就是说,各家商户竞拍,谁收取的每车单次过路费最低。便由谁来承担该条官道的修筑,一应费用由该商户承担,当然该商户也将享有这条道路的收益,其收益为这条官道的十五年过路费,收取的标准就是竞价达成的费用协议。竞价的过路费是按“每车”来计算的,同时每车相当于四人,如果报出的单车收取费用为百文,则每人通行费用为二十五文。

随着商贸科一名文吏的鼓槌声,竞价开始。

“李记出价每车单次一百文。有没有比这个价格更低的?”

“八十文!张记出价八十文!很好,有没有更低的……”

“六十文!周记出价六十文……还有没有?”眼见商户们都在窃窃私语,文吏立刻开始煽动竞价气氛:“诸位可以算一下,怀远军城至辽城一百一十里,要求为两驾马车并行的硬土官道。修筑总费用约两万贯。若是收取过路费为每车六十文,以每日通行百车计,便可收取六贯,一年两千余贯。十五年就是三万余贯,扣除各项开支。足可挣万贯!若是每日通行达到两百车,获利即可翻番!”

“六十文,还有没有?……五十文!很好,李记出价五十文!……五十文一次!……五十文两次!……三次!现在某宣布,怀远军城至辽城段官道路权,由李记获得!”

……

“下面竞拍的是辽城至渤海国西京的官道,诸位都知道,渤海国乃富庶之国,自从都督东征渤海之后,商路重新开通,其收益嘛,呵呵,某就不多说了。这段官道二百四十里,因为较长,将分为两段拍卖。上段为辽城至渤海国正州,现在开始竞拍……”

话音刚落,才吃下上一条官道的李记就喊了起来:“五十文!”

周记应声而起:“四十文!”

……

福如客栈大堂中正在热火朝天的拍卖营州各处路段时,李诚中正在中南海接见两名自幽州玄英观招募的道士。两位道士仙风道骨,神采不俗,一人手搭拂尘,一人手持一本道卷。

“都督所说乃吾道门‘伏火’之法,用以降服金丹中的药性,以适合身体所用。都督也知道,金丹中药性过猛,凡人身体是承受不了的,必须降低药性……”手搭拂尘的道长孙思鱼娓娓讲述着。

“嗯,我要的就是这种伏火的方法,听说爆竹之中用的也是这种药?”李诚中道。

“正是,此乃火药,故此有雷鸣之声,乃是道门中勾引天雷之火,以降金丹的**……”孙思鱼继续卖弄玄虚。

“对,就是火药,我要很多,不知二位道长能否为我配置出来。”

“呃……火药乃小道,求长生的根本还在金丹之上,都督莫取小道而舍大道。”另一个道长张君恩忍不住了,出言提点李诚中。

“金丹之类的就算了,我就要这种火药,我有大用。”

孙思鱼和张君恩对视一眼,两人都很是不喜,他们来此是为了向营州都督传授长生之道的,无法容忍对方对长生的莫不关注,因此相当失望。

两人正在琢磨怎样让李诚中改变主意,却不妨听李诚中加了一句:“我在柳城为两位道长筹建道观一座,只要二位道长能为我提供大量火药,每年供奉三千贯!”

两人不由气息一滞,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再次对望一眼,齐声道:“如此,便依都督所言。”

“很好,下面咱们说一说火药的配方问题,刚才孙道长说,你是孙思邈真人的后辈?不知孙真人传下来的配方是怎样的?……两位放心,我并无意要窃取二位的配方,无论如何,此事必然由二位主持。我记得有个方子是一硝二磺三木炭,但是我觉得或许可以改进一下……”

李诚中讲到这里时,两位道长面露讶色,孙思鱼道:“想不到都督也精研此道。”

李诚中一笑,继续道:“硝六成、磺三成、木炭一成,但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或许可以继续试验几次,比如硝石加到六成二分,磺减少一些,当然,具体多少,还要二位道长来参详。三种药粉搅拌之后,用青面浆加入,碾成颗粒状,如米粒般大小——这是关键。二位道长请试着制作一些,然后咱们再往里添置一些煤粉……呃,黑石粉……不过我想请二位道长制作的时候一定小心在意,否则药力会相当火爆……”

李诚中对于火药的简略介绍令两位道长目瞪口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过来,眼前这位都督原来竟是个中行家里手!既然明白了对方的根底,两位道长也不再遮遮掩掩了,开始和李诚中一起讨论火药的制作方法。

对于火药而言,土硝是主料,但李诚中知道的土硝其实很不纯,真正起作用的是提纯后的硝酸钾,于是三人埋头在一起,开始讨论提纯的步骤和方法。

李诚中当然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和他们一起做化学实验,所以把自己知道的大概分说一遍之后,便留下了这一课题,让两位道长继续钻研。

他说到做到,当即拨付了一千贯,在柳城之外开始建造道观,这座道观采用砖石结构,除了必要的横梁、立柱之外,不采用木料,这当然是为了安全考虑。在李诚中的眼里,这哪里是什么道观,分明是化学实验室,为此,他亲自给这座道观命名——“科研观”,如果不是为了符合道观的身份,他甚至想直接取名为“科研院”。

“科研观”的建造属于紧急要务,李诚中要求在两个月内建成,为此,张老匠亲领三百名工匠,连日连夜督造道观,终于让两位道长在五十天之后搬入了观中,随同入住的还有新募的三十名年轻“道士”。

李诚中长出了一口气,开始关注其他政务。就在这时,他在幽州结识,并曾有过“联手斗殴”之谊的张茂安从河东返回了,张茂安径直来到柳城,手持卢龙监军使张居翰的书信,求见李诚中。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四十五章春夏(十一)

ps:感谢皇兄和在意兄的打赏,感谢sd130269的月票。;!

今天第一更送上。

营州的夏天,各项内政全面铺开,从柳城到燕郡,再到锦县、辽城、建安等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大建设之中。

营州军的军队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左右厢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白狼山军校正在大规模培训基层军官骨干,柳城和怀远军城外的新兵训练营,各种号子震天阶响亮。

李诚中成天里忙着军民诸事,常常工作到深夜也无法回后宅歇息,通宵达旦,往往累到极处,便在桌案上趴一会儿,眯瞪片刻,然后翩然惊醒,继续挑灯奋战。虽然疲劳,但他内心里却很是充实和满足,看着营州迅速的向前飞跃式发展,便如守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一般,他终于体会到后世国家领导人为何日夜操劳而不舍歇息,那种期盼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叙述的。而自己的体会,却要来得更加强烈一些,毕竟营州属于李诚中,只要李诚中枪杆子硬,这片地盘就是他个人的私有财产,这种军阀独有的专属性,是后人体会不到的。

我的地盘我做主!

营州规划中的官道为一横三纵,即从榆关到柳城、经燕郡至怀远军城、再到辽城,继而东向渤海国西京的东西大动脉,以及燕郡至锦县、怀远军城至扶余、建安至辽城的三条南北主干道,如今这项工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也承包给了商户们,正在努力建设中。

东山铁厂的高炉设计方案已经出台。“科研观”也在加快建设,三发式手弩开始量产,标志着营州在科技树上的攀爬开始起步。

辽西工业基地和辽东粮食基地的布局已经完成,就等其生产效应的放量喷发。

丁口增加到了四十万,这个规模级的劳动力基础已经能够初步满足营州的发展需要。

而军队,一旦三个月的训练期过后,李诚中将握有六千多以最新方法训练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经历过丰富战阵经验老兵和基层军官的主战集团!

在东征所获得的巨量财富的刺激下。整个营州都在高速运转,不停的积蓄着力量。

当卢龙军在南方迭遭惨败的同时,李诚中却在北方连获胜绩,他的声望已经在整个卢龙军中开始上升,以营州为龙头,带动平州、蓟州、幽州等北方州府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成为了卢龙军中引人瞩目的一大亮点。

城中商铺繁荣、道上车水马龙。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与河北南部西部、河中、河东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让张茂安看得心潮澎湃,激荡不已。那乡间缓缓升起的炊烟,田埂间一垄垄的青苗,草场上悠闲的牧民,越是临近柳城。张茂安越是生发出莫名的感动,不由眼眶都湿润了。

没有经历过那种胆战心惊以求生存的局面,没有体验过一路烽烟、满地尸骸的可怖景象,是无法体会张茂安此刻的心情的。张茂安自去年随张居翰前往河东后,所见所闻全是频繁的战事。今天你杀过来,明天我杀过去。今天你屠我一村,明天我烧你一城,普通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谓朝不保夕,人命贱如狗。张茂安还算好的,他紧跟在张居翰身边,还没有到需要亲自上阵厮杀的地步,但后期河东军最艰险的时候,张茂安和张居翰都曾经提刀登上晋阳的城头,虽不曾真个上前厮杀,却也亲眼目睹了战事的惨烈。

所以在李诚中亲自给他布上一盏酒水,亲自为他的碗中添上一块香喷喷的羊肉时,张茂安忍不住哽咽了:“都督……”

李诚中微笑的看着他:“文毅,先别急,饮了酒,吃些东西再说话。”

张茂安自晋阳返回,路上千里之遥,此刻刚换过衣裳,稍微梳洗了一把,却连饱饭都没吃上一口,着实饿得很了,他知道李诚中体恤自己,连忙点点头,先把酒饮了,放开肚子大吃起来。

李诚中也不打扰,就在一边慢慢啜着酒水,微笑坐陪。他如今已是营州都督、壮武将军,早非昔日小小的宣节校尉,就这么耐心陪着一个小小阉宦吃饭,对张茂安而言,真心是极高的待遇了。

李诚中看他吃得急迫,安慰道:“慢慢吃,文毅别急,不够还有……来,再饮一盏。”又为张茂安满上酒水。

张茂安心下感动,举盏饮了,酒盏却不曾放下,遮挡着面庞,直到将眼泪以手背悄悄蹭去,才落下来,又道了声:“都督……”

李诚中笑道:“一别经年,文毅怎么生分了,别都督都督的,还是叫我李兄,或者自成兄,当年文毅帮我打过张九生那泼皮,咱俩可是有战友之谊,我虽然如今当了都督,却还把文毅当好兄弟看待。先吃完饭,有什么话吃饱后再说。”

张茂安拼命点头,深吸了口气,继续举箸。

等吃完了,李诚中又命人上好茶水,才问:“文毅怎么来的,说说,你不是在河东么?张监军如何了?”

张茂安经过这么一年后,已经沉稳了不少,不再是过往那个意气风发,梦想着战场立功的热血青年,李诚中虽然待他一如既往的亲厚,但他却自知自己的身份,仍是以“都督”敬称:“都督,咱家跟随大人前往河东,真是见识了不少,以往只知战场之上可建功勋,却不知其中几多白骨……”

就这么一句话,足以说明张茂安转变了不少,李诚中点头:“有了这番见识便好,将来对你也有莫大的好处。这次回来所为何事?”

张茂安道:“说起来惭愧,咱家这次回来,是投奔都督的。”

李诚中道:“谈何投奔?来了就好,有我老李一口饭吃,就不能让文毅饿着肚子。难道河东情势已经到了这么危机的地步了?”

张茂安长叹一声,道:“形势不妙。前个月,宣武军六路大军齐发,自东、南两个方向围攻河东,沁州刺史蔡训降,都将盖漳亦降,随后李存璋丢了泽州,昭义节度使孟迁于潞州降敌,屯将李审建、王周率军一万投降、辽州刺史张鄂投降,随即承天军陷于宣武之手。河东军纷纷溃败,宣武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晋阳。当时宣武军于城下挑战,河东军无人敢出城应战,随后宣武军攻城,曾经数次登上城头,若非黑鸦军死力,恐怕晋阳早就破了。”

宣武军势大,李诚中是知道的,但没想到如今竟然到了这么强悍的地步,连赫赫有名的晋王都被围在城中,他听得有些无语,随即追问:“后来呢?”

张茂安道:“晋王曾经一度想弃了晋阳,北回云州,那几天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