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 >

第26章

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第26章

小说: 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完毒,他们觉得陆家一定有钱,决定去顺手牵点,发一笔小财,出去潇洒几天,哪知道陆家一半人都是武林高手,还没走两步呢,就被陆寒枫一顿飞蝗石打的脑袋上全是包。
  “二叔,您先把他们绑起来,等明天早上再说。”
  之后的一晚上,陆金瑶忙得没合过眼,因为要清点药材的损失,还要把井里的水全清理一遍。
  虽然陆家上下现在喝的是陆金瑶每天偷偷换进水缸的灵泉净水,但是那些鸡鸭什么的还是喝井水的,所以清理还是必要的。
  不过经过陆寒枫的检查,那些砒霜属于比较劣质的,毒性倒不是很大。
  这是江湖上常见的手段,对于这个,陆寒枫不仅有经验,而且还很会解决。
  就见他从怀里摸出个小药瓶,从里面倒了一颗药丸出来,掰了一半丢进井里,然后收起小药瓶,表示完事了。
  “二叔,你刚才拿出来的什么?”陆金瑶鼻子好使,在陆寒枫拿出小药瓶打开的时候,她闻到了一股从来没有闻到过的清新的、几乎能让人脱胎换骨的味道。
  她断定,这一定是上等的好药,也是用灵药材做的。
  陆寒枫笑道:“这是我师叔给我的解毒丸,能解百毒。这些砒霜的毒,半粒药丸就够了。”
  陆金瑶睁大了眼睛:陆寒枫的师叔,也就是世外高人的师弟,那肯定也是世外高人啊。如果能够见见这位世外高人,跟他学习医术,对自己的医术一定有很大的提升吧。
  她心里憧憬,但是眼下要干的事情实在太多,来不及细问陆寒枫。
  经过仔细的清点,药材损失也不是很大,空间里又早备下了大批的材料,药膳还是可以及时做出来。
  第二天清晨,小道士下山运送药膳,陆金瑶就把昨天晚上的事情说了,又让小道士和清风、明月见了那五个人,审问了一番。
  小道士皱起眉头,显出生气的样子:“无量天尊,这些人实在是太过分了,待我禀明师尊,把他们送到官府,让官府治罪。”
  陆金瑶竖起一根手指摆了摆手,嘴角的笑容显得有几分神秘。
  “送到官府,打一顿板子放出来,还不是等于没用。”
  “那你想怎么办?”小道士奇怪道。
  陆金瑶悄悄把小道士拉到一旁耳语了一番。
  小道士不住的点头,最后道:“这个好说,师尊他疾恶如仇,一定会同意的。”
  “那就拜托你了。”
  该说的话都说完了,陆金瑶又把准备好的早饭给了小道士,让他们在路上吃。
  清风笑着打趣道:“自从认识了小施主,元明子师弟都胖了一圈。”
  小道士脸一红,顿时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去看陆金瑶。
  陆金瑶只是轻轻的笑。
  眼角的余光看着陆金瑶笑靥如花,那双灵动的大眼睛里闪着耀眼的光芒,小道士的脸不知怎么的,变得更红了。
  发现小道士一张俊脸更红,显得有些窘迫的样子,陆金瑶笑道更开心了。
  之后,清风、明月并小道士送药膳上山,同时把那五个人也带上山去,陆家又恢复了平静。
  借口上山,再次进入空间里,陆金瑶看向了迎上来的双生精灵。
  “我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来治疗小狗,我是第一次见到蛊术,只靠我自己一个人的话肯定办不到,所以,我要借助你们的力量。”
  “嗯!”
  “姐姐放心,我们会加油的!”
  双生精灵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
  陆金瑶从篮子里抱出了小狗,眼神坚定:“那么,要加油了!”
  ------题外话------
  ╮( ̄▽ ̄〃)╭猜猜女主到底想怎么惩罚那五个人~

  ☆、五十二、八月十五做蒸月

  给小狗解蛊毒的事情,在陆金瑶和双生精灵的努力下,有了些许的进展。
  陆金瑶虽然可以看见体内的病况,但是对毒蛊这样的致病因却是看不到的。粟昕则能在运用灵术之后看得清楚,最后确定了毒蛊的母体藏在小狗的左后腿的胫骨里。
  躲藏的位置还很隐蔽。
  因为对蛊术没有研究,现在空间里也不提供相关的典籍给陆金瑶,所以她不是很明白蛊毒的运作原理。
  但是,把蛊毒理解为一种生物性毒素,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既然是毒,那就顺着解毒的思路一直研究下去就行了。
  陆金瑶这么想着,去磨了陆寒枫半天,从他手里要来了半粒世外高人的解毒丹。
  把解毒丹切下米粒大小的一点点来,陆金瑶和粟昕开始研究起来。
  能解百毒的药,为什么不能进化到可以解蛊毒呢?
  对这一点,陆金瑶还是比较有自信的,第一,是因为她手里有灵药和灵泉净水,第二则是因为她有着超越时代的医学知识。
  当然了,陆金瑶不是专业的,所以有很多西医方面的事情做不到,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经过几天日夜不懈怠的研究,那解毒丸里的成分基本被她和粟昕一起努力解开了,现在只剩下研制可以解蛊毒的解毒丹了。
  另外,这几天里,小狗身上的蛊毒被抑制了下来。
  归根结底,是它饮用灵泉净水的缘故,可见灵泉净水也是天下毒素的克星了。
  因为蛊毒被抑制,所以小狗看起来没那么痛苦,气色、食欲都好了许多,让陆寒枫不住的称奇。
  日子在忙碌中飞快的过去,一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这是三年来,陆家第一次过一个全家人俱在的团圆节。
  其实陆金瑶之前之所以着急的像是火烧眉毛一样,是因为小狗身上的蛊毒时刻都在侵蚀小狗的身体,现在蛊毒被抑制住了,她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正好这几天纯阳观那边也没什么客人,药膳的生意也可以歇一歇,陆金瑶就有了多一些的时间去准备中秋节应用的事物。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有“八月十五过小年”之说。
  中秋节在《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要设香案举行迎寒和祭月、拜月。
  相传古代春秋时期的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齐王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而在传说中,以美貌着称的嫦娥居住在月亮上,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而到了明朝之后,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天启王朝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从宫廷到民间,全都对拜月和赏月的活动十分重视。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桂花酒最为多见。
  桂花蜜酒、桂花糕、桂花糖……这些东西陆金瑶早就准备好了,祭月时候需要的水果,比如葡萄、苹果、红枣之类的东西,也已经早早的备下。
  那么现在只剩下--做月饼和蒸月。
  大杨树村当地在中秋节有“蒸月”的习俗。
  所谓“蒸月”,就是蒸“枣饼子”。因其状如圆月,又象征十五的月亮,故俗称“月”。
  陆家在大杨树村住了也二十多年了,早已入乡随俗,早早的就准备了蒸月的必须材料。
  在陆寒枫回来之前,连素素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蒸月的材料。
  就连云氏都对蒸月兴致勃勃,亲自动手下厨。
  其实蒸月是一项很麻烦的工作,早在中秋节前夕,就要淘好麦子,磨取“头箩面”(精粉),选取上好的红枣并煮熟。一直到中秋节前一两天,才下手做“月”。
  首先和面,然后取面擀成饼。
  一般来说,饼都在30厘米左右,厚度13厘米。然后,取一张饼,在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红枣,再在上面覆盖上一张同样大小的饼子,形成一个圆枣饼,这就是“月”的雏形。
  接下来,便开始装点“月”。
  装点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给“月”披“云肩”,就是做一层和“月”一样大小的、带花边的薄面饼,紧粘在“月”表面;第二步是捏塑装饰物,就是用面做一些吉祥物造型,如西瓜桃梨、杏花菊花、兔猫猪狗等,并多用红枣点缀其间。这样,一个“月”就做成了,最后上锅蒸熟即可。蒸熟后观之,“枣饼层层,面镂花千瓣”,十分精致喜人。
  陆金瑶可不会蒸月,所以她负责的是做月饼。
  节前,陆寒枫专门跑去香酥斋排了一天的队,买到了十斤月饼。
  这些月饼都作为中秋节的里被送了出去,陆家人在陆寒枫的强烈要求下分着吃了两个。
  香酥斋的生意火爆,再想去排队买可不那么容易了,于是陆金瑶自告奋勇表示要做月饼。
  她前世吃过各种各样的月饼,决定努力把这些月饼都做出来。
  但摆在她面前唯一的问题是,她没有烤箱。
  幸好双生精灵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用灵术尽力营造一个类似烤箱的环境,然后就可以做月饼吃了。
  红豆沙、枣泥还有五仁这些传统的月饼馅料,陆金瑶也已经准备齐全,除此之外,利用空间里充分的时间,她还准备了水果陷,尽管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水果酱做的不是很细密,但她决定在里面加上水果肉块,可以弥补一部分。
  最后,她拿出了几个咸鸭蛋和一大块猪肉。
  看着眼前的一堆材料,陆金瑶先把手伸向了一碗糯米粉:“嗯……就从冰皮月饼开始吧。”
  ------题外话------
  ~(≧▽≦)/~大家中秋节快乐~
  (其实我喜欢五仁月饼,嗯……当然要做的好吃的那种,比如苏式的~不过蛋黄也很OK啦,虽然不喜欢莲蓉~

  ☆、五十三、诗惊众人

  冰皮月饼,最初是从香港传到大陆的。叫“冰皮月饼”的主要原因,是它不同于传统月饼的制作方式。所有传统的月饼都是由糖浆做皮,颜色是金黄色。而冰皮月饼的部分原料是糯米,做成的月饼外观呈白色,做好之后放在冰箱里冷藏,之后再吃掉。
  至于做法,则是跟普通的月饼差不多的。
  先用蒸熟的糯米粉做成皮,然后在里面包上馅料,之后用模具印出花样。
  等陆金瑶的月饼做好了,那边的“月”也蒸好了。
  “月”蒸好之后可不是立刻就摆上桌子吃的,接下来还有“念月”。
  所谓“念月”,就是捧着“蒸月”,望着明月,做念念有词状。
  蒸月是主妇的工作,念月,则是孩子们的事了,这可是孩子们一年一度的拿手好戏。
  陆家有四个孩子,全都要出去念月。
  陆博明虽然看起来像是个小大人一般,但看他拿着蒸月脸上那喜悦的表情,很明显对念月十分期待的样子。
  陆立群呢,因为年纪太小,所以连素素专门给他做了一个小号的蒸月。
  陆金瑶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有趣的习俗,不由得也很期待。
  夜幕一降临,陆家的四个孩子便捧着“月”,拎着小板凳、小马扎出门上街,往村头的空地上走。
  一路上,陆陆续续的,所有的村民家里都跑出了脸上笑眯眯的、手里拿着蒸月的孩子。
  到了村头的空地上,孩子们面朝东方落座,把“月”摆放在面前,静等明月升起。
  那一轮皎洁无暇的明月刚一露脸,孩子们便立刻齐声念道:“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念月饼了,好年景了!念煎饼了,骡子马子一大天井了!”
  听着此起彼伏的童声,受到周围气氛的感染,陆金瑶也忍不住大声跟着念了起来。
  偶尔做回小孩子,也很不错嘛。
  当孩子们都外出念月的时候,各家的大人们便在家里洒扫庭除,准备祭月了。
  当面朝东南,当庭摆开供桌,供桌上摆上香炉、月和月饼,瓜果梨桃等。明月高悬,香火缭绕,瓜果飘香,百姓们在月下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大丰收。
  闲言少叙,忙碌了一天,等孩子们念月回来,佳肴月饼摆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点上气死风灯,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当然,美酒佳肴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尤其中秋时节蟹肥味美,陆朝东专门从莱州府买了些螃蟹来给弟妹一家送去。
  陆金瑶记得,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她想了想,也如法炮制了一番,难得过节,显得高大上也不错嘛。
  “金瑶,这桂花酒专门感觉跟以往的不太一样?”陆炳文尝了一口,奇道。
  陆金瑶正在把冰皮月饼拿上桌,闻言笑道:“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