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孤臣孽子 >

第84章

孤臣孽子-第84章

小说: 孤臣孽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越小?巴尔太努力说服自己,就凭刚才惊出的飞鸟和走兽,山上应当没有什么人,可能是自己多疑了。

满清的将领都是实战打出来的,都是人精,不像明军的将领多是一些书呆子,这个巴尔太也是比较自信的,他命令哨探继续在前面探路,部队减慢速度,缓慢前进,防备中了埋伏。

朱慈悲就埋伏在山腰,他带领200人扎口袋,本来这200人还在抱怨天师没事抓这么多活的鸟兽干什么,当清兵哨探骑马上山时,他们紧张坏了,因为他们只有200人,而山下却是2000八旗骑兵,不是2000汉奸部队。

鸟兽在放出后,清军哨探迅速解除了怀疑,这下大家开始对朱慈悲的神机妙算敬佩起来,真不愧是天师。

清军缓慢进入了伏击的山谷之中,朱慈悲也开始佩服这清军将领的谨慎和仔细,自己如果稍微疏忽,可能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朱慈悲特意找了一个不像伏击场地的地段,就是这样,清军还是警觉了,朱慈悲暗自反省,以后这种办法要针对书呆子对手,对于清军将领来说:判断反而直接,就是感觉可能会有敌人。这种直觉是在尸山血海中锻炼出来的,根本没办法口传心授。

眼见最后一波清军进入了这片有很多孤立山丘的谷地,朱慈悲把手一挥,埋在路上的地雷一个接一个爆炸了,这次他缴获了几十条船,有的是火药,他用火药为清军制造了一个烈火地狱。

地雷一响,巴尔太眼中射出了精光,脸上的老态一扫而光,他回手摘下挂在马鞍上的大刀,将刀高举,刀上的红缨闪动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原来这红缨里有不少金线和钢线。巴尔太高声喊喝:儿郎们,小南蛮也敢来挑衅八旗铁骑,叫他们看看八旗铁骑的威风。向泉州方向冲锋!

八旗兵在第一波地雷中炸死炸伤了200来人,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迅速整起队形,向来的路上冲过来。

朱慈悲暗中挑大拇哥,这清军将领的判断不错,自己扎口袋是小股部队,而且对于清军来说是熟悉过的路径,哨探已经探过,所以巴尔太迅速回冲,就是相信小股敌军绝对挡不住八旗骑兵的冲锋。假如巴尔太选择快速向前冲出包围,前面刘国轩的800弓箭手和火枪床弩,会让这2000清军会死的一个不剩。

朱慈悲在厦门岛的兵工厂里,新造了不少新弩,闽南的毛竹资源丰富,朱慈悲选取优秀工匠,把*的毛竹劈成竹篾,用最坚韧的外层刮平刨好,夹住钢片,十几层用牛皮缠在一起,打造出复杂的复合床弩,这弩射程可以达到500步,比小炮的射程都远,而且还可以瞄准。

200名扎口袋的精兵,配备了这样的弩100只,炮三门,朱慈悲先不叫他们开火,而是引爆自己埋设的雷阵,这些雷不是一起响,也没有规律,也许半天不响一个,也许连珠炮响一串,这300多个雷,按照朱慈悲的估计,怎么也要响两个时辰,这两个时辰中,大伙只要随时消灭胆大的漏网之鱼就可以了。

果然,八旗兵不怕刀枪,就怕火炮地雷,在巴尔太的严令下,500骑兵冲进地雷阵,一会儿只有六十多个从死亡火海中跑出来,可是跑出来还没有喘口气,就被密集的弩箭全部放倒在地,再也回不了东北老家了。

巴尔太知道,拖得越久,将越难以脱身,自己遇到了克星,就像是大森林里横行霸道的野猪碰到了老虎一样。巴尔太命令士兵向山上冲,下马徒步冲过山顶,不行就弃马,让前面堵截的部队包围上来,就都走不了了。看到巴尔太的部队开始弃马,朱慈悲拿过信弓,放出三只火箭,向刘国轩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郁闷的刘国轩,看到狡猾的清军不来送死,正在骂骂咧咧的诅咒什么,看到了朱慈悲的火箭,刘国轩知道地雷什么的用不上了,拔出腰刀,命令大家向朝山上爬的清军冲锋。

这次的复合弩射程远,重量轻,所以冲锋中的明军不是扬起腰刀长枪,而是拎着张开的弩,看到清军在射程之内,就像射箭靶一样射一箭,十箭九中。

不骑马的八旗兵就不再是八旗兵了,漫山遍野的满洲罗圈腿,被飞毛腿的明军追的无处可逃,一些彪悍的八旗兵准备回身来拼命,可是朱慈悲的明军就没有练过格斗,你来我就退,你追不上我,这是山上,爬山你不行。你不追我,我就回身追你,你肯定是跑不了的。

有人纳闷,八旗兵的弓箭呢,八旗兵的弓箭都在马上呢,没有了马的八旗兵,就像是笼子里的老虎,被绳子拴住的老鹰。一些八旗兵又急又气,竟然哇哇大哭起来,这哭是会传染的,一哭就再也没有斗志了,朱慈悲下令不要杀这些哭的,这些人一般都精神脆弱,可以用来用哭声来感染软化那些比较强横的鞑子兵。

一千明军,抓了一千俘虏,应当承认八旗兵还是很顽强,几百人宁死不投降,朱慈悲一概格杀了。

巴尔太也被活捉了,因为他比较厉害,所以追着明军跑,而明军小兵不和他硬碰,跑出几步回身一弩,将他大腿射穿,他咆哮叫骂,想求速死,可是他穿的比较个性,明军一眼就看出他是立功的好对象,一拥而上,扒光了他的衣服,光着屁股装到一个麻袋里,只露出脑袋,这下就是出了麻袋,他光着屁股也跑不了。

朱慈悲命令大伙举着巴尔太的衣服,旗帜,来到同安城下,同安清军大营里足足有五万清兵,可是看到这一千耀武扬威的明军,一个个缩头不出。

达尔头看到巴尔太被装在麻袋里的丑态,他绝不相信明军只有眼前的一千人,一百条船的船队被人家全部消灭了,连新任统帅也被俘了,自己以前的失败也不算个啥,起码没被俘虏是不是?起码八万人死的少跑得多但还有五万是不是?

想到这里他心理平衡了,有比他还倒霉点背的,他还怕什么呢。

没想到他正从吊斗上下来,李家佐就过来带着两个人把他给绑了。

因为在达尔头的队伍里,八旗兵实在不多了,有关系的八旗兵早就溜走了,剩下的五万人都是汉人,没地方去,李家佐眼见粮食已经没有了,救兵也被消灭了,干脆投降了吧,起码落条活命是不是?

和手下的人一商议,手下早就这么想了,可是不敢说呀,起码到明朝这边都是汉人,语言和生活习惯也一样是不是?

私下一串联,有个小校站出来说,我们这有个人早就劝我出城投奔明军了,我愿把他带来见将军。

李家佐大喜,叫来那个人一问,原来是刘国轩手下的情报人员,马上大礼参拜这位不知名的年轻情报员,请这位情报员出城和明军商谈投降事宜。

朱慈悲和刘国轩都在寨门口呢,寨门一开,走出来一人,刘国轩一看:“这不是王狗子吗?哈哈!你是不是带喜信来了?”

  屡败屡战  一零五章以战为守

情报员王狗子过来见过朱慈悲:“天师在上,这里有城内李家佐降书一封,请您过目。”

朱慈悲仔细把信看完,高高兴兴的对刘国轩说,看来我们拿下福建有望了。

朱慈悲给李家佐回信明早受降,全部士兵齐装受阅,不用放下刀枪。原编制不变,全部降兵由李家佐一人统帅,朱慈悲只挑选3000精兵。

李家佐收到信后,感激涕零,这个朱慈悲太大度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优厚条件,天师,只有天师才这么仁慈大度。

凭着天师天雷石雨的法术威名,加上自己的兵已经忍饥挨饿很久了,估计只要拖三天,手下的兵就会跑得剩不下几个。而现在朱慈悲宽厚地让自己成为了五万人的大帅,这是从未想过的高位,自己一定要好好干,对得起天师的信任。

朱慈悲把消息传回了鼓浪屿,厦门岛100条战船收拾一新,准备天亮去同安接收新降官兵上岛吃饭。

朱慈悲这里也来了客人,原来是榆园军基地的方靖手下,自从窦尔敦回河北,方靖担起了情报的重任,这次派人来联系江西洪门,因为洪门与朱成功联系较多,已经发展到广东福建沿海,听到天师在朱成功队伍的消息,赶紧过来拜见。

朱慈悲也正想找人来帮忙,下一步他的目标是整个福建,急需扩大情报部门,而且一下队伍扩充了几十倍,没有自己人控制不行。

榆园军的情报部门马上飞鸽传书,联络在宁波的东海分舵,迅速派人过来支援解放福建的战役。

天刚亮,朱慈悲就命士兵在受降场搭起一个台子,台子左侧用竹子搭起一个高高的门楼,门口上挂上书写的三个大字,新生门。门楼两个立柱是两个高高的岗楼,上面各有四个神射手和一个观察哨,观察哨手持令旗,和下面联络。

李家佐彻夜未眠,他也怕出意外,在自己的亲卫中,挑出500人来做执法队,在营地里来回巡逻,2000多八旗兵都已单独看管,五万人的大营里禁止喧哗,禁止来回走动,并在各营广撒线报,加强监控。

天一亮,李家佐就命令大军集合,2000八旗兵被分散开到五万人中,军营中仅有的粮食全部拿来做饭还是不够,每人只有一两饭,再不投降,就只有去营外啃树皮了。大家虽然还在饿着肚子,但是看到了吃饱饭的希望,精神非常振奋。

一只五万人肚子咕噜噜的队伍,声音也是很壮观,出城在受降台前站定,朱慈悲早在台上等着他们,带大家站好,朱慈悲对他们讲话:“都说我是天师,可是从没听到这样咕噜噜的雷声。我知道大家都想吃饭,我只说两句话:第一句,昨天的你们已经死了,走过这道门,你们就是新生的中华男儿。第二句,不管你昨天如何,我们明军现在唯才是举,只要你有本事,有的是大好前程。就这两句,下面走过新生门,上厦门岛去吃白米饭”

大家像跑一样的来到海边上船,朱慈悲特意令每条船都留意精壮的士兵,下船时,精壮的士兵就和普通士兵分开了。厦门岛上早就安排好了五万人的饭菜,普通士兵每人三两饭二两鱼一勺鱼汤,精壮士兵每人五两饭二两肉二两鱼。

吃饱了饭,还不到中午,稍微休息了半个时辰,朱慈悲把吃过精壮士兵饭的八千多人带到东坪山下,选拔爬山,刘国轩把剩下的四万多人带下去考察射箭。

考核完的人下来由武大水率领的一百只舰船的船队,把整个同安清军大营彻底搬到了厦门岛。

第二天精装士兵选拔完3000人,普通士兵也淘汰了两万箭术不精,体力不行的。

朱慈悲的情报系统已知附近没有能威胁他的力量,就派全部一百三十多艘船全部出发,载上普通士兵淘汰下来的2万人去台湾垦荒,并许诺以后包他们娶媳妇,成家立业,2万人憧憬着幸福生活,克服了船上的拥挤,没地方睡觉的困难,登上台湾岛。

朱成功看到浩浩荡荡的船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把武大水那三千人派到厦门本来没什么好心,想到清军实力越来越强大,只是希望能抵挡一阵就不错了,没想到这张七如此神通,难道真的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不成?

船队上的降兵正是郑成功急需的帮助,朱成功暗自庆幸自己与朱慈悲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天师还真的是仁慈,宽厚,台湾稻米可收获三季,随时可以插秧,有了这两万人,不愁把台湾全岛的土番全部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

船上还带来了朱慈悲的一封书信,信里朱慈悲还是自称张之瑜:拜上国姓爷:虽鞑虏气焰日炽,我愿做先锋讨平福建!今送上两万人种,助国姓爷经营台湾,繁荣富强,齐心戮力,与国姓爷共同复兴大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朱成功也是明白人,聪明人,知道张七天师最需要什么,他把来的船全部打扫干净,新收的稻米把船装满,还带上许多台湾盛产的水果和鹿肉鹿皮鹿筋,也写信向朱慈悲表示感谢和精诚合作。

朱成功还另致信武大水,感谢他这么多年跟随朱成功浴血奋战,对朱成功的鼎力支持永生铭记;现在张之瑜…张天师来到福建,统筹指挥福建战局,武大水本来就是张之瑜的属下,支援朱成功多年,虽结下生死之交,但为了战局考虑,忍痛请武大水归还榆园军建制。

还委托武大水,派人把在鼓浪屿和福建南安隐蔽的郑经等家眷送回台湾,然后专心随同张之瑜天师作战,前方后方齐心协力,共同恢复大明江山。

信送到厦门,武大水正盼着这封信,他把信给张之瑜看,张之瑜也收到了朱成功的感谢信,两封信一看,不由得感叹还是和聪明人打交道省心,不用说破,大家都明白对方需要什么。

朱慈悲这才命令将鼓浪屿的部队和厦门岛的部队混编在一起,重新布置厦门岛的防务,建起几个高大的沿海遏制炮台,但武大水不想再守岛了,他对着朱慈悲发牢骚说,等轮到守岛的立功,那除非是主力部队完了。所以朱慈悲坚持要做出击的主力部队。

朱慈悲也考虑到武大水立功心切,就叫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