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孤臣孽子 >

第45章

孤臣孽子-第45章

小说: 孤臣孽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大加快了移民进程,在一个月之内,一万人就都来到了旅顺,并暂时安置在沿海向阳的地方,等天气转暖再朝内陆。

老铁山上就有金矿,阎思源带着山东招远请来的金矿师傅,师傅当然也是倾向义军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其他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有金矿。

不过本地人虽然人少,但榆园军迁民规模太大,人太多,所以也免不了因为利益和这上万的移民产生矛盾,特别是一些投效旗人的汉人,总觉得这地方是他们的,所以慢慢时间长了,一些蛛丝马迹还是传到满清政府里,清朝官府也知道了些什么,为了限制义军,就开始鼓励招民垦荒,以对东北流民加以控制,颁布法令:招一百人迁到东北,文的授知县,武的授守备。

这样看来是给老百姓好处,实则不费一兵一卒加强了对东北的控制,因为义军是不会去当满清的官的,这样后来的官们不知不觉就成为制约义军迁民的工具,即使这样,十几年后满清也不得不严令禁止闯关东,可是后来清末随着俄国威胁的加重,又在咸丰年间放开对闯关东的限制,这样虽然满族占了北京,但汉民却占领了整个东北,后来即使满洲想再从中华分裂出去,但那割不断的血缘文化,使东北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阎思源在这个新大陆上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一个淳朴的沂水姑娘,他原来的妻子因为他投身榆园军,有钱的丈人家把妻子接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主要是怕牵连他们,阎思源开始很恨岳父一家,自从朱慈悲…张之瑜给他讲完天下兴亡的道理,他就不恨岳父家了,这是奴化教育的罪恶,所以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之中,以破除迷信忠节为毕生目标,破除皇帝的迷信,告诉大家那些君权神授都是骗傻子的,说什么刘禅降生白鹤高鸣,那是吉兆还是凶兆?你说是吉兆,解释为蜀国灭亡的凶兆才更贴切,说啥朱元璋父亲是山葬,那为啥不保佑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他这一辈子就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叔叔阎尔梅,一个就是河北义士张之瑜,而且叔叔至今还感谢他把张之瑜拉近榆园军,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张之瑜是真正为榆园军着想的,他守寨墙宁愿站在最中央最显眼弓矢最密集的地方,他不能忘记张之瑜那受伤后的怒吼和爆发,不能忘张之瑜失血苍白的脸和靠枣酒支撑着开弓射箭,他也不能忘张之瑜恳切地说过的那段话:不要依赖我,天师会死的,我也会死的,没有依赖,我们榆园军怎么办?要人人如龙,人人都是天师,人人争当领袖,我们这个队伍才是无敌的。

这个责任的担负,极是沉重,但也十分光荣,阎思源明白,朱慈悲把他们分散到各地,不是为了叫大家逃生,而是到满清的力量薄弱地方去,避实占虚,发展壮大,这一万人,就是一万颗种子,这广袤的关外大地,迟早都是我们的。

想到这里,躺在暖暖的火炕上睡不着的阎思源抱住刚刚熟睡不久的满丫,用干渴的嘴唇去触摸满丫那丰满的身体,满丫的身体还带着一股墨鱼的海腥味道,这让阎思源更加兴奋,虽然是新婚燕尔,但是他是这万人移民大军的总管,成天调派物资,调解纠纷,裁断矛盾,所以总是忙到很晚,回来满丫就睡熟了,也不忍心打扰,而第二天或者被人叫起忙事情,或者醒来发现满丫已经出去和大伙干活了,只好自己去伙房吃点剩饭,满肚子火气地去工作。今天睡不着觉,想到将来的美好前景,才感觉到自己还缺少些什么,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以前的妻子也不知道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就被娘家接回去了,这次在自己的土地上,自己一定要多生孩子,将来老了,儿孙满堂,承欢膝下,……。

满丫也被阎思源弄醒了,刚睡醒的满丫呓语着,抱住自己新婚的郎君,每天丰富的营养让她原本枯黄的头发变得油黑发亮,身材也更鼓涨,在这片土地上,没有贪官污吏的欺压盘剥,远离了战火硝烟的威胁,吃的是山珍海味,这不是在梦中吗?虽然短短几个月,但是婚后的男女们都已经打好了自己的窑洞,为什么?因为大部分都怀孕了,满丫也羡慕那些干活时突然干呕的姐妹,哪个健康的女人不希望自己有一群孩子茁壮成长呢?她下意识的抚摸起阎思源的头发,身体,阎思源的更加激动,挺起自己的阳刚,分开满丫,勇往直前,纵横厮杀,满丫也勇敢应战,交缠翻滚,让小小的窑洞更加温暖,春意融融。

不仅阎思源的窑洞里满满春意,几乎整个关东移民的夫妻们,上至五十多岁,下至十六七八,都在这春天到来的关东大地上,播种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愤怒起来,三百年后,日本人竟然也拙劣抄袭了闯关东人的移民行动,但是他们是靠野蛮掠夺,靠残酷屠杀,所以日本人可耻地失败了,失败得惨无人寰,老辈人闯关东告诉我,当年的日本人在东北骄横跋扈,十块钱一亩的上等好地,他给你一两块就要买走,不卖的话就要家破人亡,而且这一两块钱还要有汉奸翻译的份子,欺人太甚。日本为了掠夺我粮食矿产物资,不许中国人吃大米,一个孩子在地上捡了把大米,刚放到嘴里,就被日本宪兵抓住,把肚子剖开,惨叫很久才死,实在是灭绝人性。可是后来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本兵夺路而逃,当时大街两边跪的全是日本女人,有的还带着孩子,见到中国男人,就跪在地上乞求:可怜可怜,孩子的带走,不要钱;老婆的干活,苦力的干活;可怜,可怜,救命,给口饭吃;……。

  大明孽子  五十六章洪门铁血

黑蛋把东北的好消息送到朱慈悲案头,朱慈悲看完阎思源的详细汇报,抱起黑蛋,呜呜地哭起来,黑蛋把姐夫推开,非常纳闷地问姐夫:“这么好的事情,你哭什么?”

朱慈悲收敛起眼泪,对黑蛋说:“你哪知道我的心情,自满清入关,亿万大汉同胞被鞑虏屠戮,现在在湖南四川广东福建还是每天战火纷飞,死伤不计其数,就是我们这榆园军也是在不断战斗,伤亡不断,我大汉子民再多,也禁不住如此屠戮厮杀,今天听到东北几千妇女有孕,怎能不伤感天不绝中华,我告诉你,3千夫妇,3年一胎,每个妇女可生七八胎,人口六年可翻一番,十二年就是万二,十八年两万四,二十四年四万八,三十年九万六,三十六年二十万,四十二年四十万,四十八年就是八十万,五十四年就是一百六十万,六十年就是三百二十万,我这算法虽然夸张,但是未来的关外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黑蛋嘿嘿一笑,告诉姐夫,现在转移出去的十万人,已经变成十六万人:生孩子三千多,娶媳妇两万,途中招揽流民一万六千,南洋菲律宾雇佣两千多工人开金矿,雇佣三千多土著种庄园,还征召了两千左右的西洋水手和倭奴仆役扩充船队,在苏禄建立了造船厂,……。

朱慈悲打断黑蛋滔滔不绝的王婆卖瓜,问黑蛋,当前的清军有什么消息?黑蛋还是一脸得色,他告诉朱慈悲,他已经把触角伸进了汉军旗,并在满八旗中广泛散步恐慌言论,特别是海州,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很多清兵军营因为夜晚有人做噩梦惊叫而产生连锁反应,其结果就是满营的清兵受惊狂奔,人马杂沓,博洛为此伤透脑筋,无奈把他们全部换防撤到徐州去了。徐州也不安宁,徐宝峰小队就在徐州一代活动,隔三岔五就给徐州放上几炮,弄得徐州商旅断绝,行人稀少,偌大的千年古城,大白天竟如鬼城一般十室九空,因为很多老百姓听说迁民,都举家迁到海外去了,博洛也无计可施,兵粮也调派不力,不是被沉船就是被烧粮仓,没有老百姓,抢粮都没地方去抢,几次勉强凑点口粮,可是饿着肚子出去,饿的更狠地回来,爱马如命的八旗兵竟然能以受伤为借口宰杀战马,让博洛万分痛心,可是杀了十多个杀马的士兵之后,他发现士兵们看他的目光都绿油油的,也胆战心寒,加上最近朱慈悲最近小心防守,没有大举出兵劫掠,所以博洛昧着自己的良心,给顺治上了一道奏本,说榆园匪徒因为巢穴被淹,匪徒星散,已不足为患,有张存仁杨方兴的部队已经足够,自己愿请命去浙江剿杀朱成功的部队,应当说顺治的朝廷效率比较高,或者是江南也是需要人手,所以很快博洛就被调到了福建,为了继续骚扰博洛直到打残他,黑蛋组织了一个秘密组织来找张之瑜问问该起什么名字。

黑蛋跟着朱慈悲这么多年,也肚子里半肚子墨水,一身的软硬功夫,他解释洪字就是“漢失中土”所以他把自己的情报机构的外围组织建设成一个秘密帮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他最早想用张之瑜的姓叫弓长会的,可是总觉得不够响亮,这个洪字则不然,皇帝朱洪武也是洪呀!决断不下,来请张之瑜裁断。张之瑜心里好笑,因为自己本不姓张呀,自己姓朱,不能叫牛八会呀,觉得这个洪帮很靠谱,洪武刘邦,都是汉族平民英雄,中华民族就是胸怀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志气,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面是天地会盟书:今夜歃血拜盟,結為同胞兄弟,永無二心。今將同盟姓名開列於左。原本異姓締結,同洪生不共父,義勝同胞共乳,似管、鮑之忠,劉、關、張為義,与兄弟相互扶助,保守帮会秘密,上不傳父母,下不传子女;如有漏泄根機,含血噴天,全家滅亡。自今既盟後,前有私仇挾恨,盡瀉於江海之中,更加和好。有善相勸,有過相規,緩急相濟,患難相扶,我等兄弟須當循規守法,不可借勢冒為,恃強欺弱,橫兇作歹,故摺募s。

朱慈悲看了看,也没太大的出入,再说这些誓词可以随时更改,这也不太重要,关键在联络方式一定要秘密,黑蛋又拿出一些联络暗号:五點二十一洪字暗號,…或叫三八二十一三指訣,…用三指拿东西號布、花帖、腰懀刃盼铩骋幻苎哼創作了特有的文字,諸如川大車日代表順天轉明等。

洪帮资料:洪帮,俗称红帮,又称洪门。提起洪门的起源,还有一连串曲折的故事。

相传,洪门始祖是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人洪英。洪英又名洪盛英,是明崇祯四年的进士,曾做过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幕僚。清军入关后,继续向南推进。督守扬州的史可法派洪英赴燕京探听清廷的虚实。一路上,洪英联络各地的反清志士,准备组织一支反清抵抗力量。史可法殉难后,洪英逃到安徽芜湖,投奔了名将黄得功。黄兵败自杀后,洪英率余部继续抗清,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而屡战屡败。清顺治二年(1645年),洪英死于芜湖附近的三汊湖。

洪英死后,他的五个学生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发誓要继承先师的遗志,反清复明。他们五人先是投奔了明潞王。不想明潞王很快投降了清廷,于是他们便到台湾投奔了郑成功。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为了加强将士的团结,推进反清复明的大业,仿效梁山泊众英雄的做法,在台湾开立了“金台山”,堂名为“明远堂”。郑成功和他的部下兵将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宣誓要灭清复明。这样,金台山、明远堂就成为洪门开山立堂的肇始。当时,郑成功的这支武装不叫洪门,而叫“汉留”,意为汉人留下来的精英。实际上,汉留和洪门是一回事。所以,后来洪门奉洪英为始祖,尊郑成功为武宗,把他们作为洪门的创始者来纪念。

为了发展大陆上的抗清力量,郑成功派洪英的五位学生蔡德忠等回到大陆。他们潜到福建兴化府浦田县九龙山,投少林寺方丈智通削发为僧。少林寺僧众精于武艺,各地慕名而来的习武者甚多。蔡德忠等五人便从这里开始发展大陆上的洪门组织。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五人后来被洪门尊为“前五祖”。不久,郑成功的侄子郑君达也投了少林,与蔡德忠等人共谋反清大业。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西鲁犯边,清军屡败,群臣无计可施。为此,康熙降旨,不论军民僧道,有能平定西鲁者,赏千金,封万户侯。为了取得清廷的信任,以便继续发展秘密组织,郑君达揭了皇榜,率少林寺众僧出征,与西鲁兵交战。不满三个月,就剿平西鲁,班师回朝。康熙欲分封众僧以示奖赏。但是,除了郑君达受封为总兵外,其余人皆不愿意受封,仍回寺修道。

天有不测风云。众僧回寺后,在少林寺武功排第七的马福仪因调戏郑君达的妻子和妹妹,被智通方丈逐出山门。马为报复,向清廷告密。清廷把郑君达看管起来,并派兵围攻少林寺。在清兵的攻打下,少林寺被焚。众僧中只有十几个人逃出,其中就有蔡德忠等五人。

蔡德忠等五人逃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