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孤臣孽子 >

第111章

孤臣孽子-第111章

小说: 孤臣孽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揣知卷十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结左右以观情,无不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屡败屡战  井堵了,解堵中

请假一天

  屡败屡战  一四八章处世之道

玄烨从没有读过如此深邃的人际交往学问,他也知道,虽然冯道号可道,可是他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一些术。

这个术就是捣鬼有术的术,就是一些技巧和办法,比如明朝的很多大臣就钻研这些东西,作为保命升迁的秘诀。

其实还是需要有大道的,喜欢研讨大道的都是一些英雄豪杰,都是一些开拓者,当然,因为英雄的目标远大,所以失败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增加了。

但是由于有这些小人之道,这些奴才喜欢研读的东西,英雄们失败的几率更是大大增加了。

这就是偌大的明朝分崩离析不堪一击的原因。不会这些东西是满清的幸运。

所以玄烨决定把这书列为禁书,绝对不允许满清的将士染上这些研读人际关系学的恶习,真正的战士,只要战斗就足够了,学的太多,反而丧失了战斗力。

一念及此,玄烨决定重新审视中华文化,一定要把一些不利于大清皇朝的东西清除掉,这些东西浩如烟海,自己在这些东西面前简直太渺小了。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鳌拜,鳌拜也蜕变了,从一个战斗的勇士,已经变成了争权夺利的恶霸,这最近鳌拜已经太过分了,不仅圈地占地,弄得汉民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又要换地,要八旗子弟也内讧内乱,看来不处理不行了,可是确实鳌拜立有大功,自己和父亲称帝都要感念鳌拜的鼎力支持,他确实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刚读过的《荣枯鉴》里几句话自然而然冒出来: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看来这冯道是厉害,回头还要多看看这冯道的书,这小人之道大伙都会就不好,但是自己会一些看来是很犀利的武器。

玄烨小麻子心中阴阴地奸笑,鳌拜,不是圣心负你,是你已然威胁到大清的整体利益,于百姓,于八旗来说,你已经是万夫所指,虽然我玄烨并不想忘恩负义,但是我是天下的共主,有道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和你不能讲个人恩怨,不能讲私人感情,我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不是你当初扶持的小麻子玄烨了,为百姓,为八旗,为大清,只能对不起你了。

看到奶奶已经困了,玄烨也有些困了,就这样了,玄烨告别奶奶,径自回宫安歇。

没想到,第二天康熙一睡醒,就收到了御前侍卫的报告:鳌拜最近擅权过甚:先是他命同党、吏部尚书阿思哈为镶白旗满洲都统,不久,又转授为兵部尚书。二月鳌拜任命另一党羽、辅国公领侍卫内大臣班布尔善为内秘书院大学士。他的孙女婿贝勒兰布本是敬谨亲王尼堪子。顺治九年(1652),尼堪在同李定国交战中被杀。事隔十五年,鳌拜以念阵亡功为理由,运用手中大权,晋封兰布为郡王。三月,鳌拜对其同党在六部诸衙门中的职务进行了重要调整,以阿思哈为吏部尚书,正红旗都统噶褚哈为兵部尚书,正白旗副都统马迩赛为工中尚书,镶黄旗副都统泰壁图为吏部右侍郎,迈音达为兵部右侍郎。

看来要及早除掉鳌拜了,负责会变成尾大不掉的形势。康熙找出年初索尼要求皇帝亲政的奏折,来找奶奶孝庄。

康熙六年(1667)春,四辅政大臣之首索尼带头奏请康熙帝亲政。仔细一找,最近奏请皇帝亲政的折子已经有三十多个,孝庄和康熙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征求了各方的看法,准备好了各种应急应变手段,于七月初三日,正式昭告天下:经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允许,爱新觉罗。玄烨择吉亲政。七初七日,康熙帝祭告天地,行亲政礼,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百官上表庆贺。宣诏天下,诏内“恩赦”十七条。其中有免直隶静海县、本年分水灾额赋十之三免直隶霸州等二十三州县、江西宁州等三十一州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等等分别派遣内秘书院学士等告祭岳镇海渎诸神。同一天,康熙帝在乾清门处理政务,以后日以为常,时年十四岁。

建孝陵神功圣德碑。其文曰:我国家肇基东土。祖功宗德。昭格皇天。恢弘景运于万年。笃生我皇考皇帝。睿圣首出。奄有万邦。大孝弘仁。武功文德。配两仪而轶千古。既奉册宝。恭上尊谥。惟陵寝宜有功德之碑。谨撰述大概。镌诸贞珉。用传永久。叙曰、皇考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九子也。母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皇考未诞之先太皇太后、尝有红光绕身。女侍惊以为火。近则不见。众皆大异之。又梦异人授一子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次日。皇考诞生。宫内红光照耀。香气弥漫。经久不散。皇考生而神灵。英异非常。六龄读书。不假师资。一目数行俱下。太宗甚钟爱焉。甲申。嗣登大宝。是时流寇肆逆。明祚已终。国亡君殉。万姓无归。爰整六师。一战而破百万之强寇。乃建都燕京。齐晋秦豫。传檄底定。靖寇救民。王师南下。金陵僭号者、其臣下执之以降。由是下楚蜀。平浙闽。两粤滇黔。数年之内、以次扫荡。遂成大一统之业。治本爱民。出师则严纪律。毋敢杀掠百姓。知民苦赋重。尽除明季加派。又停江浙督催织造官。免狭西皮张绒褐之贡。罢各省柑橘鲥鱼石榴等物之进。停止边外城工。蠲派徵民间助工之饷。已临清烧砖之役。减朝鲜进贡之数。定赋役全书。修大清律令。各衙门规制事例。祇奉太祖太宗成法。治具毕张。敬天尊祖。飨祀亲虔。孝事太皇太后。晨兴问安。长跪受教披阅章奏。每至夜分。勤学好问。择满汉词臣。充经筵日讲官。于景运门内建直房。令翰林官直宿备顾问。经书史策。手不释卷。遂知性知天。洞悉至道。兼综天文、地理、礼、乐、兵、刑、赋役、古今因革利病之源。旁及诸子百家。莫不博涉。得其要领。素衣菲食。不兴土木之工。亲视太学。释奠先师。发帑金崇其庙貌。虽太平、不弛武备。立贤无方。丁亥己亥。再举会试。间广额数、以罗人才。科场作弊者、从重治罪。视满汉如一体。遇文武无重轻。破故明人臣朋党之习。尚廉正。黜贪邪。时时甄别廷臣、以示激劝。下诏求言。虚怀纳谏。外官入觐、面谕以爱民勤职。详慎刑狱。大辟覆奏、再四驳审。命官恤刑。各省冤滥者、皆得免。又停秋决一年。阉寺不使外交。立铁牌示禁。命儒臣修祖宗圣训。顺治大训。通鉴全书。孝经衍义等书。以教天下臣民。诣先农坛、躬耕耤田。劝农以足民。四方水旱灾荒、频发内帑多金赈济。云贵初平、颁发帑金、溥赈军民。焦心劳思、惟念军民疾苦。至于故明诸陵、设护卫。禁樵采。悯崇祯帝死难、颁谕祭诔。其臣之殉难者、予赠恤。其宗室投顺者、令畜养乐业。其厚待如此。我皇考以精明理政务。以仁厚结人心。法制则细大无遗。德音则遐迩咸遍。故使山陬海澨、莫不覃被恩膏。东至使鹿使犬等国。西至厄内忒黑、吐鲁番等国。北至喀尔喀、俄罗斯等国。南至琉球、暹罗、荷兰、西洋、海外等数百国。见海不扬波。咸曰、中国有圣主出焉。梯山航海。莫不重译来王。我皇考惟是兢业祗慎。无一日自暇逸也。顺治十八年正月。不豫。于丁巳日上宾。呜呼哀哉。圣寿二十有四。在位十八年。葬孝陵。陵豫定于昌瑞山。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呜呼。故明政乱久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诞膺景命。定乱无难。特以尚德缓兵故也。至我皇考当流寇残破明室。生民涂炭。大兵西下。扫平逆寇。统一寰区。非神武不能开基。非至圣不能致治。谟烈于昭。道法具在。虽尧舜之德。汤武之功。何以尚兹。谨拜手稽首而陈颂曰。天祜下民。眷于有德。大清受命。奄有方域。太祖肇基。太宗弘业。皇考缵绪。亶生睿质。运协祯符。懋建皇极。大武布昭。剪除寇贼。王师西下。一战而克。定鼎燕京。绥怀反恻。指顾荡平。一统万国。怙冒烝生。仁恩洋溢。罢贡停工。以苏民力。立纲陈纪。利兴弊革。成宪周详。有典有则。图治励精。忧劳日昃。万几毕理。大猷允塞。崇俭去奢。克勤无逸。敷政优优。居心翼翼。丕承遗绪。永言孝思。先意顺志。恭事慈帏。好学不倦。悟道渊微。博综经史。百事周知。戒励臣工。首在勿欺。贤奸立辨。黜陟咸宜。纂成文籍。洋洋训词。金匮是宝。万世可师。慎刑薄赋。赈救荒灾。劝农兴学。富之教之。帝王道贯。覆载功齐。声教四讫。远迩不遗。殊方重译。入贡京师。治化溥洽。道法昭垂。休徵骈集。洪烈长贻。巍巍孝陵。神爽凭依。山苞川拱。祥护灵祇。镂词贞石。亿禩歌思康熙帝亲政后,因另一辅政大臣索尼已死,鳌拜便班行章奏均自首列,凡事则与弟穆里玛、侄塞木特、纳莫及上述诸人在家中议定而行。对于康熙帝,鳌拜有时竟非常无礼。迫于形势,康熙批准议政王大臣所议,准鳌拜另授一等公,其原有的二等公由子那摩佛承袭。十二月,户部满尚书缺员,鳌拜想将马迩赛安插其间,而康熙帝已授与玛希纳。于是,鳌拜援引清太宗年间也曾设户部满尚书二员事,强请除授。户部汉尚书王弘祚熟悉部务,马迩赛不能独专,鳌拜遂寻机排除。

  屡败屡战  一四九章天蓬星君

先不说康熙与鳌拜,先说大家最关心的朱慈悲。

朱慈悲正在易县斗母宫中治病,斗母宫是斗姥,又称斗姆。斗(古自也可以写成斗),意思是指北斗众星,姥字(古字也写成姆),意思就是母亲的意思,把这两个字加起来,意思就是说,斗姥就是北斗众星之母,也就是很多星星的母亲的意思。

再者,根据《道藏》书中所说,斗(斗)是祂的魄,水是祂的精,法相是三面四首,左右各有四只臂膀;手中分别拿着太阳、月亮、宝铃、金印、弯弓、矛、戟等作战兵器或法器。

斗姥元君被尊称为:「大圆满月光王」、「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中无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道教也尊称祂为:「先天道姥」、「象道之母」,而道教中的朝斗法科,都遵奉斗姥元君为主神,而斗姥元君的神号全称为:「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无尊」。我们节录《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上的故事,来让大家对斗姥元君的起源,能更加的了解:是时,斗姆告真人曰:「…吾语汝。吾即,摩利支天万泰阳也。天皇之前,吾已出世,地皇之先,吾住西洲天竺国,运大神通,往来印度,继见北周郁,单越周御国王辰祭从,心慈好善,因往助之;觅净土,筑垣阙,持书戊己之宫,实养金胎之室,一团神气,三次超脱。为生圣嗣九头。长曰天英,是为人皇,后升玉真仙灵;二曰天任、三曰天柱、四曰天心、五曰天禽、六曰天辅、七曰天冲、八曰天芮、九曰天蓬,琼林玉蕊,亭亭森森,是为九子,皇号九皇。

人皇与群季分治九州,称居方氏,仁风灏荡,普惠群生。九皇升举,子母同居。元始称吾为先天道后,以着养育九皇之德。鸿钧在手,掌握斗枢。九皇上映九星,九星环绕一垣。吾凭一杰妙,更化七元君,九辰或下世,七元代运行。」。

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里面说的话:「摩利支天手下的金猪,是她的御士,守护人于王难、贼盗、行路、迷途、画夜、水火、鬼魅侵扰、毒药……」。

天蓬元帅在道教中是北极紫薇大帝座下北极四圣之首,但也作为玉帝的辅神出现:天蓬、天猷、翊圣、玄武(后为真武大帝)四大元帅。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

北极天蓬元帅是四圣之首。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