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孤臣孽子 >

第101章

孤臣孽子-第101章

小说: 孤臣孽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冬过来给了他们两个每人肩膀一拳,笑骂到:“你们两个不要命了,杀官要选择城上杀起来的时候再杀,杀这么早,要是我们进不来你们不就死定了?”

庞小瘪满不在乎地说:“我们怕他到了城墙上见到头领就投降了,就没有我们的功劳了。”

二冬又给了他们一人一脚:“真是蠢货,投降了不是更好吗?”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好意思地嘿嘿地笑起来。

原来这二人是南皮新降的降兵,简拔到突击队里。二冬最近给他们两个教了几手功夫,他们本来就目空一切,这下更觉得会了点功夫就天下无敌了,进了城后,别人防火的放火,潜伏的潜伏,他们两个就专找高门大院,很可气的是这盐山城里高门大院很多,不好找县衙的位置。

还是庞小瘪心眼多,想到现在的县衙一定是最繁忙的,就顺着急匆匆的传令兵,找到了县衙,正好县令出来,只有四五人护卫,两个人一对眼色,就隐在墙角,等县令走进,两人从街边暴起,杀死两个衙差,将县令一刀砍下头来。然后钻小巷逃跑。西门附近埋伏的接应突击队员看到他们两个跑,后面几十个衙差追,也过来帮忙,衙役本来就胆小,看涌出伏兵,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慌意乱,特遣队都是好手,清兵被放倒几个之后,四散奔逃。

杀散衙役之后,庞小瘪就启动紧急联络方式,向城外放出信箭,汇报把县官脑袋砍下来的好消息。

结果放箭之后,更引来一大群官兵,几个人边杀边在小巷之中捉迷藏,要不是几个人都功夫高强,二冬接到信箭之后紧急发起总攻,还真不好说会不会被清兵抓到。

二冬没空和他们闲磕牙,叫他们赶紧找马,出去哨探,大队人马要赶紧撤走,因为清军镶黄旗主力要来了,这两万杂牌军绝对打不过仍然勇武嗜血的正宗满八旗。

为什么满八旗如此战斗力强悍,因为在八旗之中,寡妇都有银子拿,巴鲁图(勇士)是大家最尊敬的人,烈士子女也非常受尊重,所以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满清的战斗力就是靠这些不怕牺牲的勇士和勇士背后的默默支持强大起来的。

二冬也想建立起这样一个制度,只是由于队伍建立时间短,战士们还都没娶妻,但二冬心中也有打算。

盐山多的是官船和大车,但二冬知道,这些慢吞吞的运输工具,对于满轻骑兵来说就是狼嘴边的肉,但是王余佑决定依靠这些东西,给满清骑兵一个迎头痛击。

探报来报,八旗骑兵已经过了沧州,,二冬和师祖王余佑带领大家把盐船当成工事,装上火炮,五千多大车装上盐,慢悠悠朝老漳河退去。

且说费思细带领六万骑兵,紧抽马鞭,加速赶路,他也知道小皇帝逐渐长大,归政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他大伯鳌拜这棵大树也不会很长久,最可靠的还是靠自己能建功立业,打了胜仗就是资本,只要自己能打胜仗,不管是伯伯鳌拜还是归政康熙,都不会亏带自己。

他骄傲地看着身后的将士们,入伍二十多年了,自己从小番一步步熬到现在一军的主将,不仅仅是靠伯父鳌拜,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奋勇敢战,那些前明的兵将,见到满清铁骑就望风披靡,他从山海关杀到山西,山西杀到广西,广西杀到湖南……。前两年才被伯伯鳌拜调回京城。

京城之中,斗争激烈,这种政争是费思细厌恶的,他也听人说过,前明就是内耗严重,群臣结党,现在的汉人太讨厌,给他官做还不满足,还要谋财,还要结党,这种风气会毁掉自己亲眼亲手打造的大清朝。但他不愿介入,因为他不屑和这些小人打交道。

这次出征,他虽然也欣赏施不全的精明强干,但是从心眼里鄙视这个丑鬼,真是劣等奴才,自己要是掌权,手下绝不用这种丑鬼奴才。

前面就是盐山了,出乎意料的是,盐山城并没有守卫,空城一座,抓来百姓一问,原来明军把粮食财物分给百姓一些之后,就把盐装上船和大车撤走了。

一种失落感从心里生起,费思细渴望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自己手下的健儿也渴望一场大战来建功立业,可是可恶的明军竟然逃跑了,怯懦无耻,和以前的明军一样,他命令手下将士,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紧追这些没骨头的懦夫。

六万人绕城而过,紧追撤退的明军,又追出四十里,前面出现了零零落落的明军大车的影子这下清军更加兴奋,纷纷扬鞭催马,追赶大车。

赶大车的眼见不能逃脱,丢下马车,离开大路,跳入路边的河中逃生,费思细也不顾这些人,一定要追赶明军的大部队。

看到前面黑压压的大车,明军在河边把大车丢弃了一大片,堵住了道路,费思细命令手下将士,冲上去,不要让明军逃跑。

疾驰的满轻骑兵来到了被放的七零八落的盐车前,正要下马去推车,突然从盐车后冒出数不清的弓箭手,箭如飞蝗,一瞬间,上前挪车的八旗骑兵就被射成了刺猬,然后弓箭手延伸射击,不断有很多战马嘶鸣中箭受伤,也有不少战士中箭倒地。

费思细脑袋嗡的一响,中计了,这绝不是从前那些怯懦的明军,大意了,这下伤亡足有三千,不过自己有六万人,敌人的抵抗只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费思细扬起马鞭,命令:“镶黄旗的勇士们,弱小的敌军竟敢抵抗,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冲上去,踏平他们!全军突击!

可是清军冲到盐车跟前才发现,所有的看似杂乱无章的盐车,竟然是被组成一个严谨的阵势,明军可以任意出入,骑兵却在盐车面前望而却步,转不过弯来,因为盐车有长长的车辕,被放倒后,人可以猫腰钻过,可是骑兵就要跳过去,可是骑兵跳过去才知道前面竟然是几行深深窄窄的陷马坑,多好的骏马,只要踩进坑里,腿就被折断,马上的骑兵被摔出好远,被围上来的明军乱枪捅死。

无畏的满清战士被杀掉了五千多人,才冲过第一道防线,又死了一万人,才冲破第二道防线,眼见前面只有一道防线了,这时在后面的费思细大声高喊:“勇士们,我们是无敌的,挡我者死!冲呀!”

他没有注意到,自己身边的河里,悄然顺流而下七八十条盐船,船上黑洞洞的炮口在清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从侧面响起。

炮火笼罩了猬集在一起的满清骑兵,费思细赶紧滚鞍落马,趴到地上,听炮声,足有一百多门大炮,一炮就算打死十人,这一下就是千把人,自己这剩下的四万人能坚持多久?

  屡败屡战  一三三章包围全歼

费思细知道自己败了,败得不可挽回,他赶紧鸣号,召唤大家退兵,远离开喷射着索命炮火的河岸。满清八旗确实训练有素,号声一响,齐刷刷退出几里地,费思细仔细估算,自己手下也就还剩下两万多骑兵,这就是说仅仅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三万多满清健儿就血洒在漳河岸边,永远不能回到亲人身边了。

手下将士不服气,坚决要求继续进攻,因为他们一直都没看清对手的面目,对手只是依靠横七竖八的盐车掩护,射了就走,根本不面对面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这样太窝囊了,回去怎么说,被打败了,没看清对方面孔?

费思细自己也窝囊呀!一生气,决定赌上一把,他赌的是这些人只会耍诡计,真刀真枪就不行了,只要冲破最后一层盐车障碍,就像狼入羊群一样屠杀。

带着他美好的愿望,费思细换了一个不再挨炮的方向,带领两万多铁骑向河边的盐车阵疾驰,可是他们跑到近前才发现他们退回去的时候,明军也没闲着,把所有能挪动的盐车又重新布置一番,弓箭更密集了。

但少了河里的大炮,心里还是有一些踏实,又伤亡了六七千人,终于在车阵之中冲出一条通道,费思细一马当先,向前猛冲。

冲过了盐车阵,费思细猛地发现对面一人骑着大青骡子,挥舞大刀,带领几百骑兵猛冲过来,费思细还心中暗笑,这南蛮真有点自不量力,几百人就敢冲一万多满清铁骑的骑阵,真是有点不知死活,但旋即他就笑不出来了,这黑大汉手中刀似光如电,每挥舞一下,一个八旗骑兵就栽落马下。

要知道八旗铁骑可不是浪得虚名,很多八旗兵不是着两层甲,而是着三层甲,里面是棉甲,中间套锁子甲,外面是铠甲,一般的弓箭穿不透三层甲,一些八旗兵攻城时甚至就穿上四层甲浑身插满箭也若无其事地登上城墙。把明军吓破胆子,丧失战斗意志。

可是就是这些两层甲,三层甲的勇士,在这个黑大汉面前,根本走不到一个回合,费思细勃然大怒,冲上前去,用手中五十多斤的大铁枪,来看看这个黑大汉到底有多厉害。

不用说大家也就明白了,这个黑大汉就是窦尔敦,窦尔敦在王余佑的指点之下,摆了一个变化了的却月阵,用自己三万杂牌军,来对抗费思细的六万满清铁骑。

针对满清铁骑骑射厉害,王余佑充分发挥了盐山库存大量粗盐和盐袋子的作用,把盐车变成一个个游动的工事,成功的把盐车变成了战车,满轻骑兵见不到人,自然就射不到人,加上满轻骑兵的轻敌和易怒,所以战斗很顺利的一边倒。现在是关键时刻,只要二冬的三百骑兵封住突破口,船上的五千炮兵就能抄后路,包围住大部分满清主力,到时候他们想跑也难了。

可是这个费思细冲得太靠前了,二冬一直不想杀他,就是不想大部分的清军溃散逃跑,只要费思细还在,清军就不会撤,就可以全歼清军。

可是眼见费思细带队冲了过来,二冬是不能让的,让了之后清军就是一百铁骑冲入步兵队中,就真的崩溃了,所以没办法,二冬想:没关系,打散了我们还有后手。

二冬抡起大刀迎上费思细,骑兵作战速度很重要,速度起来了,就可以借上马力,使攻击更凌厉。

费思细的大铁枪虽然沉重,但也十分灵活,见二冬来得快,猛地毒蛇吐信刺向二冬的胸前,二冬却不闪不避,大刀抡起后发先至,一刀就砍下了费思细的头颅。

两马相冲,速度非常快,虽然费思细的头先落了地,但是费思细五十斤的铁枪也刺在了二冬胸前,好二冬,运起丹田混元气,舌尖舔上膛,双腿夹紧大青骡子,直接接住了大铁枪的雷霆一击,要知道这大铁枪的冲力加上两匹马的速度,要比甩头的震荡力还要大,可是二冬一是有准备,二是有盔甲挡了一下,胸口接枪尖,直接把拿着大铁枪的费思细的尸身撞下马来,二冬若无其事,顺手捞住掉落的大铁枪,右手大刀劈,左手铁枪当铁棍扫,又把费思细带领的二百多人全部冲散,在弟兄们的包围下,突入盐车阵的全部被斩落马下。

费思细的八旗兵乱了,因为大多数人认识费思细手中的大铁枪,当费思细死了的消息传出来,整个清兵再也提不起士气,开始向盐山溃退。王余佑在远处的吊楼上看得分明,令旗摆动,明军搬开车阵,持刀拿枪,追击溃退的清军。

即使遭受如此之败,清军也没有几个投降的,王余佑骑马向前的一路上,看到清军累累尸骨,不由得感叹:你们在关外老家自由自在多好,到关里来送死,何苦来哉。

清军没有了主帅,但也没有溃散,而是又集成一团,向盐山县城里面退去,而且布置守城点火把,准备灰瓶炮子,点油锅,熬粪汁也是布置得井然有序。

二冬追到城下,他手下只有三百多人,即使城中的几千人冲出来他也会损失惨重,所以也没有攻城的打算,退后五里,等待大队人马。

这一切都在王余佑计算之中,步兵来到城边,靠近城墙,也不下寨,天快黑了,清兵忙忙碌碌,也没有人觉得明军不下寨有些奇怪。天黑了,清军在城墙上不断地巡逻,二冬在王余佑跟前,对王余佑感慨地说:清军战力真的是不可小觑,你看他们打败之后,仍然撤退不散,我以前只听说他们骑射非常厉害,可是没想到他们守城也是有章有法,丝毫不乱,真是一只在百战之中锤炼出来的劲旅。

王余佑说:是呀,天下之大,成大事者绝无侥幸,满清凭借几万八旗,就横扫整个中国,确实有需要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们汉人可恨就可恨在奴性太强,一盘散沙,凭我们华夏的智慧和人口,驾驭住这些蛮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想那野猪皮,十三副甲马起兵,就是靠勇武二字,联结蒙古,一统华夏,也真是一个英雄。

二冬纳闷地对师祖说:“为何我大明亿兆子民,竟然不能当这几万蛮族呢?”

王余佑忧上心头,眉头黯然,脸色沉重:“说来话长,首先是我们中国几百年来,重文抑武,自后周柴荣以来,禁毁民间刀枪,以求皇权的稳固,赵宋延续重文抑武的国策,监军掌军,压制英雄好汉,从教育上,从小就教导孩子们奴性愚忠,所以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