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寰宇时代 >

第39章

重生之寰宇时代-第39章

小说: 重生之寰宇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快?”周轩让卫联看看自己编写的系统,卫联脸上显示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周轩开始网吧管理系统开发的时候,卫联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本来他以为这个系统就算简单也需要几天时间的,没想到周轩一天就完成了。

    虽然在卫联眼里,周轩很天才,创造了hao123这样一个富有创意的导航网站。而且通过后台发现,仅仅十天的时间,hao123的访问量已经达到11万次。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网民也只有几十万的时候,确实是个值得庆贺的奇迹。

    但是卫联也不认为周轩能在一天时间完成一个系统,虽然这个系统的功能仅仅是管理网吧的简单功能。软件开发从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那么多个环节,就算一个简单的功能,要做好也不是很容易的。

    就在卫联怀着周轩做的是不是个垃圾系统的时候,卫联打开网吧管理系统,实际操作了起来。

    不过随着操作,卫联脸上满是震惊的表情。

    “哈哈!卫哥,怎么样?这系统不赖吧?”周轩看着卫联震惊的表情,非常高兴。

    卫联惊讶地问道:“老板,你怎么做到的?太厉害了。”

    不得不说周轩的编程能力确实很厉害,在卫联看来,就算是学校很早就接触编程的老师也没有周轩厉害。

    “哈哈!那是,我是谁啊。”周轩笑着道:“你今天就测试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bug。有的话就记录下来,我明天再修改。”
………………………………

第二十一章 《明朝》全国发布

    卫联听到周轩的话,然后看到网吧管理系统上面的各个功能,笑道:“就这一台电脑啊?只有一台电脑的话可是很多功能测不了的。”

    “哎,你看我这脑袋,连这个都忘记了。那就先不测试,等明天另外五台电脑再连起来一起测试。”周轩想到上午接到吴庆的电话,电脑已经组装好,而且已经发货,大概明天早上就能到县里。

    卫联没想到周轩又买了五台电脑,眼前一亮:“是不是等网吧管理系统测试完成以后,就开始网吧管理系统的推广?”

    “当然,我预计今年的网吧数量就会呈爆发式的增加,到时候网吧管理系统的需求肯定很大。因此我们提前布局,争取在98年占领全国大部分的网吧。然后让所有网吧的电脑上面都有我们hao123导航网站的图标,从而占领大部分的导航网站市场。”周轩信心满满地道,对网吧管理系统的推广充满无比的信心。

    这时候估计还没有人预计到网吧管理系统这个市场,凭借周轩的先机和技术优势,拿下这个市场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占领全国的网吧管理市场啊!就算一份软件只卖一千块钱,就算只有一万家网吧采用周轩的系统,那都是一千万的收入了。

    感觉到网吧管理软件广阔的前景,卫联也对周轩周轩充满了信心。

    但是卫联不知道周轩这么尽力推广导航网站有什么意图,在他的感觉中hao123的潜力完全没有网吧管理软件大,暂时也看不到任何收入。但是也知道周轩这么重视肯定有他的意思,他只要按照周轩说的做就行了。

    因此卫联也点点头道:“我知道了。那我提前准备一下全国各地的电脑房、网吧的信息,方便以后的推广。”

    周轩也点头道:“嗯,人手方面需要提前准备了。”

    按照周轩的计划,过完春节以后,正式开始网吧管理系统的推广。先从大城市开始,然后逐步朝二三线城市推进,力争半年之内覆盖全国主要县城。

    和卫联聊了一会儿,周轩就骑车去了爸妈的服装店。

    几天没来,去看看服装店的销售情况,同时也了解一下父母过年的打算,撒时候关门回家过年。

    不过还没等周轩走进门口,便接到西岭出版社魏西岳的电话。

    “周轩,《明朝那些事儿》确定明天正式全国首发,首印十万册已经发往全国各地的书店。”介绍了一下明朝全国发售的一些情况,那边的魏西岳顿了顿,接着笑道:“周轩,你真的有那么大的信心吗?”

    听到自己的书马上要进行全国首发,周轩心里也不禁有点小激动。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明朝的出版,他的财富和名气将来一个大的增长。

    这对于还是初三的他,已经自己的家庭,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深吸了一口气,周轩肯定的道:“那当然,魏总编你就等着瞧吧。你就等着大吃一惊吧!”

    “呵呵,你的信心还不是一般的大啊!我也祝你小说大卖,到时候来蓉城一定请你喝酒。”那边传来爽朗的笑声,魏西岳笑着说道。

    “呵呵,没问题。”周轩笑着答应。

    同时,周轩又想到拒绝明朝的那些出版社,心里就有些好笑:等着吧,明天以后,他们就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

    这次西岭出版社出版《明朝那些事儿》,也是投入了不小的宣传。毕竟这部小说在他们看来还是有那么大的潜力的,他们也不希望这部小说和以前一样卖不出多少。

    虽然可能成不了年度畅销书,但是销售二三十万本,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能够超过五十万本,那就更好了。

    许多出版社也都关注着这本书,要看看西岭出版社卖力宣传的这本书能卖到多少册。期中有几家出版社更是等着看西岭出版社的笑话,毕竟当初明朝也投过他们出版社,被他们给拒绝了。

    对于明朝这种迥异写法的历史小说,很多老主编都不看好。还有一点就是,这样写,估计那些历史学家会出来挑刺,到时候口碑就不过关。

    98年1月25日,离98年除夕只有三天的时候,周轩的第一本实体书上架销售了。

    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图书城,学校周边,都有明朝的影子。

    蓉城新华书店,周轩的明朝被摆在进门前面比较靠前的地方,非常引人注目。由此可以看到,西岭出版社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还是不错的。

    虽然在门前的宣传海报没有明朝,但是凭着厚重、有历史感的封面,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拿起来阅读。

    谁知道这一看,很多人就舍不得放下,一时间把新书展台都围了起来。

    后来的顾客看到大家都拿着明朝,聚精会神的看起来,都不放手。都好奇什么书让十几个人都看得入神,也想找书看看的时候,居然发现明朝那十几本书没有了。

    这下子就更吸引大家的注意,纷纷询问服务员,明朝这本书怎么没有了。

    服务员过来一看,顿时对着十几位拿着书不放的顾客说道:“你们买不买啊?不买其余的顾客还要挑选呢?”

    服务员这话可把大家给惹毛了,有些气愤地抬起后看着服务员。但是大家看到周围围着的顾客,都盯着自己手上的书的时候,顿时心里没气了。

    “我当然买啊!这就去付钱!”

    “这么好的书!我也买了!”

    “是啊!从来没看到这么好看的历史小说,写的真是太好了!”

    “对!买回家慢慢看!这本书要火了!”

    新书展台刚刚还在看书的众人一下子走的精光,让众人大跌眼镜。其余的顾客看到这本书这么多人买,纷纷抢着要买明朝这本书。

    面对顾客的问题,服务员立马跑到仓库,又搬出三十多本明朝。刚刚放下,就被大家一抢而空,拿在手上阅读起来。

    看到这个情况,服务员那还不知道这本明朝要火了,因此急忙跑向经理办公室。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大书店都发生着,随着时间流逝,明朝的口碑也在发酵着。

    而这时候的周轩正在家里收拾五台新到的电脑,忙的不可开交。
………………………………

第二十二章 断货与加印

    中州出版社,上次商量给周轩千字一百元买断的徐主编和陈主编正在喝着早茶。

    老陈喝着茶,笑道:“老徐,还记得舟子轩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吗?”

    “怎么不记得,这不才一个月不到吗?”老徐放下茶杯,问道:“怎么了?难道他找到出版社出版了?”

    老陈啧啧笑道:“你还不知道啊?人家今天就要全国发售了。”

    说起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老陈和老徐都有点可惜,觉得周轩有点不识抬举,千字一百的价格对于一个新人已经很不错了。周轩居然直接回绝了,这让他们觉得很没面子。

    “哦!”老徐惊讶地问道:“是那个出版社出版接的?”

    “西岭!”

    “西岭出版社啊!”老徐笑道:“他们连一流出版社都算不上,销售渠道也没有我们中州路子广。没想到舟子轩会选择西岭出版自己的小说。依我看,这舟子轩的眼光也不咋的?”

    “呵呵,但是西岭就看上了舟子轩的小说,而且还给了最低百分之五的版税。现在首印就达到了十万册,还投入好几十万进行全国宣传。”老陈啧啧赞叹,却是怎么看怎么像讽刺:“啧啧!真是大手笔啊。”

    “什么!”

    老徐很是惊讶,没想到西岭出版社对这本明朝这么看好,投入那么大的资金进行宣传。不过按照他的想法,明朝那些事儿要是能畅销,那是不可能的。

    “哈哈,等着看笑话吧。魏西岳这次这步棋肯定是走错了,妄想凭借一部有点新意但是却离经叛道的小说,就想冲击畅销榜,痴人说梦吧。”老徐已经在心里对明朝下了死刑,按照他的想法明朝这本书能卖掉一万册都是烧高香的了。

    老陈也很赞同老徐的话:“肯定的,他凭借自己的主编位置,强行出版了这本书,还首印就是十万册,我看他怎么收回成本。”

    “哈哈!”

    想到魏西岳今后可能倒霉,两人不由大笑起来。

    作为凭着一己之力签下周轩明朝的魏西岳,确实是受到了出版社不少的质疑。虽然当初和周轩见面以后,魏西岳就说服了出版社的社长和其他人,签下了这对赌协议。

    但是首印就是十万册、50万的宣传费这样的疯狂举动,还是让出版社里面风言风语起来,不看好这次出版的人更是越来越多。

    有位副社长更是严重指出魏西岳的这次出版,是出版社的严重错误,有可能导致出版社出现资金困难。

    不过因为社长对魏西岳的信任,暂时还没有人能动的了他。但是如果明朝的销量真的不好,那么出版社的人肯定要拿这个说事情的。

    坐在办公室里面,魏西岳波澜不惊的脸上也显出一丝的紧张,毕竟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大的一次决定。

    出版社在明朝那些事上面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百万,对于西岭出版社来说,虽然不是伤筋动骨,但是也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如果现在明朝表现不好的话,直接就导致了这次的投资失败,他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想到周轩对小说的信心,魏西岳心里也平静心安了一点。不知道怎么的,面对周轩的自信,魏西岳却愿意选择相信,相信他一定能创造一起奇迹。

    看着墙上的挂钟慢慢地指向上午十点,魏西岳的心情不由一沉。书店一般都是上午九点到十点开门营业,因此现在已经有人能在书店读到明朝,买到明朝。

    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到底如何呢?

    和魏西岳一样,华夏很多人都在关注着周轩的这本书。

    可以说,舟子轩这个笔名,在图书出版方面终于有了一些名气。

    和蓉城新华书店一样,帝都的图书大厦、沪海的新华书店、中州的第一书店等等这些店面,都迎来了《明朝那些事儿》的销售狂潮。反倒是其他二三线城市,因为本来就是上班时间,来逛书店的反而不多,因此销量也没几本。

    就在这时,吃了早饭的西岭出版社编辑万景林也来到了蓉城新华书店,他是专门来看看明朝那些事儿的出售情况的。

    按照他的了解,像省会城市的新华书店、图书城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铺货还是比较多的,少的有二三十本,多的有几十本。而那些二三线城市,或者小县城的书店,有点估计只有两三本,还有的就根本没有进货。

    来到新华书店,万景林看着在里面选购图书的人还是蛮多的,当然大家都知道在图书城里面起码有一半多的都是来看书的,剩下的能有一半能买书就不错了。

    进门,走到新书展台,万景林看了看,居然没有看到明朝这本书。

    “我靠,难道书店根本就没有把明朝拿出来卖?”心里嘀咕着,万景林还是去问了一下服务员。

    “哎呀,不好意思!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卖完了,我们已经紧急去催货去了,估计下午就有货了。你下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