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有机农场主 >

第95章

有机农场主-第95章

小说: 有机农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给唐果建房子的人,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在农村建房子,和在城镇建房子不同,城镇接的多是大项目,工钱按月发放,农村按栋发放。建好一整栋房子,才给工钱。唐果并不想这样,房子建好,还要装修,可能还需要一个半月才能完工。所以唐果想先把前面的工钱先给他们结了。

    唐东他们听说唐果要把钱结了,第一个反应是他们哪里做的不好,唐果想换掉他们。唐果解释了一通之后,他们这才安心。

    听闻唐果要种花茶,其它村的人,也都想加入。唐果欣然同意,并让他们在这两三天之内,把地里的速生桉全部卖掉,并把枯枝残叶处理掉,他要亲自领着他们育地。

    得到唐果点头,这些村的人,个个激动不已。唐果有没有本事,光是这些天在唐果家吃的饭菜,就令他们折服了。单单卖蕹菜,一天能赚两三百,一个月下来,近万收入。因而,他们各村的人也说要跟他种植花茶。

    旱地面积,一下增加到五百多亩。

    “丑话说在前面,因为花茶,我没有种过,没经验,到时若是亏本,我可没有赔偿哈!”唐果这次并不打算签一个花茶种植合同。

    “这是我们自愿的!”坞卫村的胡大哥笑道。坞卫村在唐家村的西南方向,大概两公里远的地方,越往西南方向走,旱地就越多,他们村的旱地更多。留在村里种地的,闲下来就干编织活。

    “亏了就亏了。再怎么样,也比种速生桉强!”长古岭村的一位大汉也道。

    唐果育地更简单,把粪肥处理好后,就洒到坡地上,并在上面,洒了飞机草的种子。

    飞机草也是一种外来植物,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引进的物种,其生命力比本地草的强多了。飞机草是农民最头疼的一种野草。烧不死,拔不光,几天又长出来。

    正是要它的疯长速度,吸收掉地里的有害物质。等飞机草长到一定程度,就将它铲掉,集中处理。

    一年前,唐果这种行为,会遭村人嘲笑;一年后,再也没有一个人笑话他,甚至有不少人在模仿他。

    (本章完)


第187章 已经领证



    每年六月下旬,是阳山镇早稻收割的季节。莫小虎莫小龙他们早两天前就到了。今年和往年不一样,竞争蛮大的。除了他们这一收割机队,还来了不少人,不仅东北,华北,就连汉中等地也有机子。收稻价格同去年晚稻一样,70一亩。阳山镇人,再也不用担心收稻问题了!

    莫小虎他们这一趟,钱估计得少赚一半,他们却不是十分在意。见到唐果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莫小虎居然想帮忙。他们都被唐果的房子,‘靓’瞎眼了。

    唐果家院长三亩大小,一亩为六百多平方,每一层的面积是两百八十平米,房子占地,不会显得过大。

    屋门开在房屋的偏旁,房屋的构造除了承重墙,大多数采用木结构,墙壁用古色古香的青砖筑造,窗为方形,四楼的屋顶为悬山顶,三楼顶是平的,可以用来晒谷物。前后有两个院落,唐果打算在前面的院落建一个小水塘,和种上花草树木,后面的院落,除了原来的树木就养家禽牲畜。

    工人分为两拨,一拨人建围墙,一拨人装修。

    房子住的舒不舒适,关键看装修。新房建设也到了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这几天,唐果每天都跟着大伙一起忙活。

    早稻种的是粳米。粳米和普通大米是两种不同的水稻,从外观上并没有差别,形状一样,色泽上稍微有一点差别。

    粳米的营养比普通大米高,但是普通大米,也就是杂交水稻的产量更高。以唐果带他们种植粳米的亩产为1200斤,相比去年,产量已经翻倍。口感上,粳米的口感更有韧性和嚼劲。用粳米煮汁煮粥有益肠胃,清热解毒,祛除烦躁等作用。

    因而,在阳山镇,国有的粮仓只收购早稻的粳米。

    早稻熟了,也到了能卖的时候。到底要卖给谁,批发还是零售,唐果目前还在测试阶段,看冯姐他们的客户,能接受多少钱一斤。

    网上查新闻,卖的最贵的稻米,当数胭脂米。最优的胭脂米一斤能卖3到4千,最次的也能卖80多元一斤,但这种米产量特别少。

    电商平台,稻花香网店上能卖到7…8块一斤,包邮。观音香米,网上卖6块,超市卖4块。唐果主要拿这两种米来对比,看是不是他们的粳米更胜一筹。其它普通香米,超市的价格卖268元一斤,有点更低。不在他比较的范围之内。

    唐果的理想价格,至少卖8块一斤,不含邮费。因为小地方邮费这玩意儿太坑了。或许,是时候,自己也开一个快递点,寄东西的费用会少一些。

    ‘村里有块田’工作室已经口头成立了,目前的成员有小静、唐利和唐念友,小桂圆被唐果‘轰’回镇中学念书。

    卖粉小分队再次成立。夏天,是吃卷粉的最佳时节,生意和去年一样好,毕竟别的村人,干了小半年的编织,又攒了不少吃粉钱,半年没得吃了,早就回味的不行。

    这次不同,唐母他们卖粉的时候,这些村的人几乎都过来,除了卖粉,还想加入唐果的种植小队,跟唐果一起种植!

    跟唐母去推广编织活的杨文沁,一开始很惊讶,慢慢的就‘麻木’了。唐果,已经是十里八乡的‘大人物’了。她也正好借这个‘大人物’的名气,让更多的村民,干她的编织活。她的手工费,比刘康高出一倍。

    之前没人相信她,嘴皮磨破,都没几个人愿意干她的活,她能拉到活,还是因为她的颜值。现在跟这唐母六叔公一起,织户可以说,抢着要干她的活。

    正把刘康的生计,一点一点的抢走!

    “林哥,小静拍的图可以用吧?”

    “可以!太可以了!”林哥赞道,“你没做过美工,可能不知道有这么一句话。拍照一分钟,抠图两分钟,修图三小时。意思是说,如果只用一分钟的时间拍照,到后面修图就越难修。拍图特别关键。而小静拍的图,已经有中级摄影师的水平,等你们有空,过来我们这边,请个专业的摄影师指导她几天,那估计就是大师级的水平!”

    “林哥,你说的太夸张了,小丫头又骄傲了!”唐果开着免提,小丫头正坐他腿上,听着呢!

    为了‘方便’果子哥,小静几乎每天都穿裙子,她也不再听大姐的话,故意掉果子哥的胃口,只要果子哥想了,她就给。不管是野外,还是果子哥的房子里,哪怕是在还没有安装门窗的新房里。。。

    小静的改变,可谓是便宜唐果,主动起来的小丫头,险些让他吃不消。

    “你那是什么声音?你们在看片?”林哥有些无奈道,“不会是真人的表演……要是忙,一会儿再打电话……”

    “咳咳!不忙不忙!”唐果忙忙掩饰道。

    林哥说,他们小团队,八月份,打算休半个月的年中假,这两年数码3c类目越来越不好做,八月是淡季。不如抽个时间,放松放松身心。旅游地,唐果家。

    “果子哥……”

    “怎么了?”

    “以后,你能不能只对我……这……样……”

    “傻丫头!咱已经领证了,已经是合法夫妻!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忠诚!”

    “嗯……”小静红着脸道。

    尽管还没办婚礼,但实际上,唐果和小静,已经属于合法夫妻。因为,两天前,唐果就带着小静,到民政局把证给领了。这事,两家人都知道,且非常同意。唐果和小静,偷偷把饭煮了,唐母和谭丽都早已看出来,两人商议,酒席在今年中秋举行。

    早些年,未成婚,女方要是在男方家过夜,农村这些‘三姑六婆’们,少不得在背后说三道四。如今这种现象在农村,早已见怪不怪。相反男方能把女方留在家里过夜,那就是一种本事,会得到‘三姑六婆’们的称赞。

    去年的这个时候,唐果还在为地里的稻谷没人收发愁,今年莫小虎他们过来免费帮他收,结婚证也领了,新房子也在装修。

    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有人的日子,越过越滋润,就有人越过越扎心。

    比如,感染了猪线虫的贺晓雅。

    (本章完)


第188章 美味田螺



    国内外,最顶尖的医院,最权威的医生,去看了,治不好。中药偏方,试了,没效果。每治一次,均令贺晓雅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只要猪线虫感到威胁,就会在皮下组织里,发了疯的四处乱窜。唯一可以缓解的办法,就是整天戴着一对可以降温的长手套,一整天把温度控制在七八度,误导猪线虫以为冬天已来。

    这种方法,能使贺晓雅的症状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危害更大。猪线虫以为冬天来了,所以又提前产卵了,等她觉得不难受的时候,把手套取下来,结果繁育出更多的猪线虫来。

    贺晓雅感染上的猪线虫,已经由手腕蔓延到了手背以及手肘。一双手臂,就像得了麻风病,有的地方很白,有的地方很暗,皮一层一层的掉。

    下班回到家的曹晓云,见到她家门口蹲着一个‘披头散发’女人,以为又是易伟的家人搞的鬼。易伟跟她离婚,折了不少钱,要不是没钱了,易伟也不会去干那种缺德事,也不会被抓去坐牢。而她对此的无作为,让易伟的父母把气撒到她身上,没少来找她麻烦。

    “晓雅?!你来多久了,怎么不给我打电话?”晓雅她怎么在这?病治好了?有一堆的问题,曹晓云想问,又咽了回去。贺晓雅看起来,就像街边捡东西吃的智障女人……她又是怎么进来的……

    “表姐,是不是我做了很多坏事,所以老天要收拾我?”

    瞧着折磨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表妹,曹晓云也只好说了一大堆,好听的话哄她。

    然而聊了一番之后,曹晓云咯噔一下,心里拔凉拔凉的——晓雅言语行为均不正常了!总说有人在跟踪她,朝笑她,想打她,整个人疑神疑鬼……

    数天后,早稻收割完了,现在是农历的六月,晚稻需要在农历七月初七之前回种,如果不培育秧苗,稻田大概有一个月的空档期。如果不是看到稻田里有土生土长的田螺,唐果没过,以后能在晚稻田里养鱼。

    本地田螺,因为稻田过度的使用化肥农药,田里的水质极差,早已灭绝。但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名叫福寿螺的田螺,却疯狂繁殖起来。福寿螺专吃秧苗,号称秧苗‘收割机’。村里人插秧之前,都用一种剧毒的四聚乙醛的毒螺药物将之杀死。但使用这种毒,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将稻田里的很多鱼类给毒死,比如泥鳅、黄鳝……

    福寿螺个头大,肉多,但不好吃,有的人吃了之后会中毒,甚至死亡。鸡鸭吃了没事,因而唐果就建议大家,把家里养的鸭赶下稻田,让鸭吃掉一部分的福寿螺。鸭到田里,四处拉粪,还能积肥呢!

    四妹五妹都放暑假了,但是四妹玩几天,就得会学校补课。因为她升初三,明年的这个时候,中考也该结束了。五妹升小学六年级,所以还没摆脱‘小学生’的称呼。

    两人现在,都在田里,帮忙捡田螺。可怜这两个小妮子,她们出生的时候,田螺已经灭迹,要早几年,跟小静一个年纪,还能吃上几次田螺。她们在镇上吃的螺,不叫田螺,而是纽丝螺,有的地方叫山坑螺,外形酷似圆锥,只有小手指大小。纽丝螺,肉不及田螺鲜美,个头也小很多。

    “果子哥,你为什么要放点盐下去,还扔了两颗鸡心椒到水桶里?”水桶里,装着刚捡回来的田螺。鸡心椒是朝天椒的一种,非常辣。“不会辣坏田螺吗?”五妹搞不懂唐果这样的做的用意。

    “小学生,你又不懂了吧!”四妹得意的解释道,“这样做要辣死田螺,给田螺入味,保存田螺的鲜美!”

    自从放暑假,小静发现自己的耳朵就没再清净过,多希望四妹能早点回学校补课,再把五妹送去县里的兴趣班。这两个‘灯泡’,常常破坏气氛。

    “四妹,你能不能别总是怼五妹行吗?”小静叹道,“果子哥这样做,是为了让田螺早点把田泥吐干净。”

    一共捡了两桶田螺,唐果打算傍晚就将它们全炒了,跟他关系好的村人,都喊过来,大家一起吸田螺。

    房子已经装修好,支架等东西,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拆掉,到时也差不多能入住了,毕竟唐果用的材料,大部分属于环保型材料。就连家具,比如床,桌椅沙发柜子等,他都是让本地的木匠师傅帮忙定制的。这个木匠师傅可了不得,十里八乡,就他还保留着这门传统手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