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八十年代 >

第215章

重生八十年代-第215章

小说: 重生八十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理解也没错。所以你还是不要再和我赌了,一直赢你的钱我会不好意思的。”赵林微笑着说道。

    “虽然我也挂着十字,但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者。”邓尼斯不信邪地说道“我就不信你每次都能赢。”

    有人上赶着送钱的感觉就是好,不过赵林想了一下还是说道“反正我对拳击比赛也不太了解,他的合约我就免费送给你了。在五年之内他赢得一个拳王的头衔你就给我一百万,卫冕一次番一倍,怎么样?”

    邓尼斯道“如果他真的这么厉害,说起来还是我更占光一些。”

    赵林一摊手道“作为朋友,我不能一直占你便宜,怎么也得让你有点儿回报才行。”

    邓尼斯看着赵林道“比你更自信的年轻人我见过不少,比你年轻就赚下更多身家的人我也见过,但是像你这样为人处事的年轻人就不多了。如果这次你的眼光还是这么好,以后咱们在生意场上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合作。”

    这话赵林爱听,以后想要在老大哥那边掀点儿风浪起来,非得借助邓尼斯在欧洲银行界的力量不可。

    泰木在大马托的破烂拳馆里就能修练到天下无敌,到了邓尼斯的俱乐部里之后会有什么惊艳的表现,赵林还是有些期待的。

    近距离看着一个时代的传奇成长起来,这种感觉不是一般的美妙。

    不过和老大哥那里的财富相比,一个拳击手的命运不值一提。

    奥运会期间,赵林和邓尼斯的关系一直挺不错的,但是知道赵林一直在入手米国的银行股之后,邓尼斯对他的眼光才算是彻底信服,两人的关系至此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玩伴和朋友,在地位上是完全不同的。

    对岛国下手的不止是米国,欧洲的大财团也是主力之一,而操盘手就是这两地的银行系统,邓尼斯的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广鸟协议虽然明年才会正式签订,但是私下的动作早就开始了。赵林入手的时机不早不晚刚刚好,让邓尼斯不得不感叹他的眼光远超一般人。

    虽然赵林的资产依然单薄,但是再把他当成一个陪聊的玩伴,就不太合适了。


………………………………

第439章贷款

    这届奥运会,张东城组织了一批国内的企业和国际上的贸易公司一起,拿下了一千公里的火炬传递里程,占了总数的十分之一,加上其他的广告宣传一起在世界面前好好的露了一把脸。

    最出风头的就是熊猫运动系列、熊猫家电系列以及东方魔水饮料,一时间订单滚滚而来,让国内的企业都为之振奋。

    有他们做例子,去国际上抢钱成为国内企业的口头禅。

    在这个时间上,国家对外汇的渴望是后世人所不能理解的,只要是能赚到外汇的企业,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扶持力度让后世的企业看到都能眼红到掉泪。

    熊猫系列产品虽然是外资企业,但是因为赵林在外汇问题上的‘识趣’,得到的扶持力度也是不比其他企业少。

    关键是高层的桌子上摆着赵林的资料,一点儿也不怕他在这里赚了钱就跑。

    奥运会结束之后,赵林带着五个学生去比奇那里签了个到,然后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

    京大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强,赵林对带他们出来玩半个月的事情一点儿内疚之心都没有。

    回校之后,赵林交待这些学生去其他系里蹭课上,自己到系里请了个假就跑去看媳妇去了。

    陈南雁那里上了许多新项目,赵林捐的那些钱看起来不少,实际上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航天项目,本来就不是个人能玩的起的。

    当了京大的老师也不是没有好处,拿着京大的介绍信不管是坐火车、飞机还是住旅馆,都比以前方便很多。

    下了飞机之后,老文亲自跟车来接的他,相比上次的待遇,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在奥运会上花了太多钱,你要打秋风的话还是容我缓两年再说吧。”赵林看着老文的笑脸,直接拿话把他的嘴给堵上了。

    “银行贷款你有没有考虑过?我可以帮你办无息的那种,你分我这边一些就行。”老文手里有底牌,不慌不忙地说道。

    “这样啊,你容我考虑考虑。”赵林没想到他居然会想到这个办法。

    其实不管是张东城还是丁海峰那里都不缺钱,赵林还有好多不能见光的钱要往里面砸,所以从来没想过银行贷款这件事。

    不过发展到现在,不在银行拿些钱出来,好像也太对不起自己了。

    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别说免息贷款了,就是按现在的高价来贷也是像白捡钱一样,还能给企业绑个安全带。

    现在有这个机会,是要呢,还是要呢,还是要呢?

    赵林假装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老文道“我那里其实也不太缺钱,银行贷款的话,总让我有种当小白菜的感觉。”

    老文哂道“别跟我装不懂,我是看在你是自己人的份上才给你说的,你要是不愿意的话,有的是人想要。”

    赵林尴尬地笑了一下道“那我要十个亿,五年无息的话分你百分之二十怎么样?”

    五年的话正好过完八十年代,分个五分之一出去还是有得赚。

    这下轮到老文尴尬了,指着赵林骂道“你还真敢开牙,十亿,把我卖了也不值这个钱!”

    赵林耸耸肩道“我这可是在帮你,这钱最后可是我来还的,你有什么不乐意的?”

    老文道“太多了,太多了。”

    “哪儿多了?你们有多缺钱我大概也能猜的出来,一亿投进去也只是刚解渴而已。如果你有本事给我贷出来一百亿,我也接着怎么样?”赵林道。

    “让我再考虑考虑。”老文本来还想着怎么说服赵林接受他的条件,没想到反被将了一军。

    到了基地之后,老文急匆匆地就去找上面汇报去了。

    赵林回到他和雁子的小窝,安心地拉了个勤务兵过来给自己服务,终于把自己从家庭妇男的身份里解脱了出来。

    “后年我就研究生毕业,终于不用矮你一头了。”赵林把自己读研的事情给陈南雁说了一下,颇有些得意地感觉。

    “我在重科院的航天研究院报了博士,正在写论文,不等你研究生毕业,我应该已经是博士了。”陈南雁淡定地说道。

    “你什么时候报的,我怎么不知道?”赵林问道。

    “今年回来报的,等论文写出来就能毕业,大概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拿证了。”陈南雁说着像去街上买大白菜一样轻松。

    和学霸比学习,赵林也是自己找不自在,好在对方是自己的媳妇,这要换个其他人,赵林非得抽她一巴掌不可。

    “你们领导准备让你老公我借钱支援国家的航天事业,这事你怎么看?”赵林换了个话题问道。

    “还要借钱?咱家不是挺有钱的吗,你赚的钱我一分都没花过,都跑哪儿去了?”陈南雁反问道。

    “要不咱们还是谈谈诗歌吧,我最近写了一首诗,专门给你写的。”赵林再换话题道。跟她把家里赚的钱,这一夜就别想睡觉了,还是来点儿浪漫而无害的吧。

    谈专业两人谈不到一块去,陈南雁说了赵林也听不懂,谈赚钱,赵林说的再高兴陈南雁也提不起兴趣来。

    还好世界上还有诗和文学,不然两人见面不知道得多尴尬。

    长年两地分居,也只剩下这些东西能让两人联在一起。虽然赵林只会背而不会写,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妨碍他和雁子一起欣赏人类最伟大的杰作。

    有人伺候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赵林就安心地在这里住了下来等着老文来给他答复。

    估计是数目太大,报告一层一层地往上报需要时间,赵林在家里闲了将近一个月才把老文给等了回来。

    “货款的事搞定了,只能用在工厂建设上,如果被人查出来你做其他事情,我第一个饶不了你。”老文正式地对赵林说道。

    “早知道你这么大本事,我该多要一些的。”赵林真后悔自己要少了,这种机会以后可就碰不到了。

    老文看着赵林真摇头“这可是十个亿,基地领导把帽子都压给你了,你可千万别搞事,我求你了。”


………………………………

第440章大发展和家庭教育

    有了这笔钱,赵林的两个生产基地就可以搞搞大跃进了。

    正好奥运会带来的春风还在吹着,基地也需要再次扩建,不然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还真不好应付。

    以前还打算让出去一些让附近的小厂给做代工,现在就不用了。

    圈地盖楼,买机器,招人,囤积原材料。

    张东城和丁海峰两个人就像被鞭子抽的陀螺,一刻也不停闲地转了起来。有这笔钱之后,他们俩也体验了一把国企的待遇。

    只要海外订单不停,他们想圈多少地就圈多少地,想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想囤多少原材料就囤多少原材料。

    外汇就像生命,自己的钱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但是外汇得真刀实枪地去外面抢才会有。

    张东城在棉花产地直接投资建了两个生产基地,以保证未来的原材料不会出现问题。不过赵林想要插手石化产业被打了回来,这些钱不能用在这些地方实在是有些可惜。

    丁海峰把压缩机厂扩大了一下,按照现在的速度,把进口压缩机的市场全抢回来也用不了几年时间。

    其他家电厂的规模也全部打着滚地往上翻,但是不管规模扩的有多大,想要完全满足国内市场也是做不到。

    相比南方工厂的蓬勃发展,赵林在学校的日子也是越来越滋润。学生在学习上有了问题,都很给面子的自己去查阅资料,根本不来烦他——问他也没用。

    赵红阳的电池厂,技术上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现在边建设边开工天天忙的不沾家。

    杨岚还好一些,可以在家办公,不过她常年在家呆着,一旦暴发了工作的热情,很快连唱歌这种爱好也不顾了,为了把赵林随手搞出来的这些东西都理顺当,每天都从早忙到晚。

    “妈,这么多人天天往家里来,多不方便啊。你让他们隔半年来对对账不就行了,何必这样呢?”赵林每次回家都能碰到几个熟面孔,天天打招呼让他颇不耐烦。

    “我正想和你说这个事,家里办公确实挺不方便的。你在报社那边不是盖了办公楼么,过几天我就搬过去。这样也显得正规一些。”杨岚说的根本就和赵林说的不是一回事。

    赵林无奈道“随便你吧,不过小海和小青的成绩可是一路下跌,你和我爸都不管可不行。”

    杨岚道“不是还有你这个老师在么,你连大学生都能教,比我们俩强多了。”

    赵林道“我又不是天天在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跑出去了,这事可不成。”

    “你的活儿都交给我了,还一天天在外面跑个什么劲儿?老实在学校教书不挺好么,什么时候再把雁子接回来生个娃,过过小日子多美。”杨岚管了一阵子人,大老板的派头都出来了。

    每天都有人向她汇报工作,这气质变化的也是挺明显的。

    家里的司机数量变成了三个,赵红阳一个、杨岚一个、小海小青上学一个。由俭入奢易这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原来他们还不适应被车接车送,现在出门没车都不习惯了。

    反而是赵林自己天天骑个自行车上班下班,像个劳动人民一样。

    让杨岚把办公地点搬到报社大楼也好,至少家里清静了。

    既然小海和小青的教育权在手,赵林也不客气地给他俩一人请了好几个家教回来,有教龄超过三十年的老教师,有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有各种研究所里的高级科研人员,当然也有音乐美术这些方面的专业老师。

    开始的时候俩人还挺高兴,有这么多不同的人陪着学习,不过轮番轰炸了一个月之后,两人抱着怀火和张萍的大腿说什么也不回后院了。

    怀火和张萍这俩人带孩子带出感情来了,说什么也不同意赵林这么摧残祖国未来的花朵,不管什么家庭老师来了也不行,护着小海和小青两人,就像护崽的老母鸡。

    赵林和他俩第三次谈判的时候,才算是达成了协议,把老师的数量减少到三个,语文数学和音乐,一样一个。

    本来还想再找个教英文的,不过最后还是作罢。这个好学,等他们再大一点儿的时候再说也不迟。

    谈完家教的事情,赵林拉着怀火到边上问道“这么些年,怎么没见你儿子来看过你,就算不来看你也该来看看你媳妇才对。一个人把他拉扯到,这也太没良心了吧?”

    怀火说起这个就一肚子气,小心地看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