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八十年代 >

第100章

重生八十年代-第100章

小说: 重生八十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聪明这东西是相通的。

    媳妇留不住就不说了,养条狗好奇心也是这么大,真该把它关在院子里一辈子不让它出门。这样它也就不会被这个纷乱的世界迷了眼、乱了心。

    不过现在已经不可行了,见过了广阔的田野,再把它关小院子里,会疯的。

    几千年前治水的大禹都知道,堵不如疏。如果只想着把它关起来,闭封它的感知,总有一天它会偷偷溜走。

    就像雁子一样,为了自己的追求,不顾一切。

    赵林一路上给天鹅吃的最差也是卤猪头肉,买只烧鸡都要把两只鸡腿都留给它。

    可是即便这样,每次停车休整的时候,天鹅的活动范围还是越来越大,赵林好几次都想买根绳把它栓起来,生怕它跑丢了、被人抓去做香肉吃了、被其他的野狗欺负了。

    不过每次都忍住了,他不信天鹅也会离开他。

    没有在第一时间满足陈南雁的追求是他的疏忽,天鹅不过是一条狗,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自由和追求很重要,感情就不值钱了吗。

    这一路上,赵林和天鹅同吃同睡,把它当孩子一样养。可是在走盘山路的时候,它钻到山窝子里就再也没有回来。

    赵林忘了,孩子长大了也是要离开父母的。

    把车停到路边,赵林带上车里的所有吃的,然后沿着天鹅钻到山里的路追了过去。

    这座山太大,吃惯了熟食的它活不下去的。

    在山里找了一天一夜也没有找到,赵林灰溜溜地回到停车的地方。

    狗子正蹲在车轮那里等他。

    把藏在怀里的牛肉撕碎了喂它吃饱,看着它拉好大便,上车回家。

    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

    年轻人的感情最为炽热,而且历久弥新,陈南雁一定不会把他给忘了的。

    赵林现在只要多做些事情,把重逢的时间缩到最短就好。

    到家之后,老妈沈岚左看右看没看到儿媳妇回来,反而从车里钻出一条狗,上去就给了赵林一巴掌“玩物丧志,媳妇怎么不带回来?”

    “她比你儿子出息多了,被特招到保密单位去了,等过段时间你看新闻就知道了。”赵林怕说得多了她会起疑心,把话题转开道“我爸又不在家,他跑哪去了?”

    沈岚道“又跑回厂里上班去了,说是要和小丁一起改造厂里的机床,把精度给提上去。你说三十多年的老机器有什么好改造的,有那功夫不如造台新的出来。”

    “不要生气,就当是给他找个新玩具嘛。”赵林开解道。

    “一天到晚不着家,就知道玩!”沈岚还是不解气,盼星星盼月亮的把大儿子盼回来,没想到儿子也不站在她这边。

    赵林从后备箱里搬出来一个大纸箱子,打开给她看“一百份魏碑拓印,十二个国家的声乐教材,以后一有国际大赛我就让人把棋谱给你寄过来,要是还不解气就跟我去京城住,让他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怎么样?”

    “我走了他瘸个腿多可怜,你们小两口自己过日子去吧,我才不过去瞎掺和。”沈岚把箱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眼睛都要发光了。

    这人啊就是要有些爱好才行,要不生活就太枯燥了。

    买菜洗衣做饭,照顾丈夫照顾小孩儿,天天这么过还不如去厂里上班,难免会有怨气。不过有了赵林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她就能把以前的爱好都拾起来,不再单单是个家庭主妇了。

    安抚好沈岚,赵林去找着陈方鹏,不算赵林的话这是陈南雁唯一的亲人了,不可能连他也不管了吧。

    “你姐给你写信没?”赵林扔给他一包烟问道。

    陈方鹏接过烟,先给赵林点了一根道“写什么信?不过她每个月都有给我寄钱,一个月十块钱还不够我喝次酒的,你回去给她说以后别寄了,留着自己买糖吃吧。”

    “没有地址?”赵林问道。

    陈方鹏道“什么地址?她不是和你在一块么?”

    还是这么浑,不过赵林没再抽他脑袋,边上女孩儿看着呢,不能让他栽了面子。才不到十七岁就想着结婚是早了点儿,不过谁让他家缺人呢,早点要小孩儿也好。

    “年龄不够能办证么?”赵林看了一眼正在屋里泡茶的女孩儿问道。既然他也不知情,那就让他糊涂下去吧。

    陈方鹏道“能办也不办,你和我姐还没结呢,我当弟弟的怎么敢抢在前头。要我说,你们先把证扯了再说,又不耽误上学怕什么。”

    “你房子也盖了,想成家就把事儿先办了,到年龄了再扯证也一样,不用管我们俩。”赵林道。

    “那怎么行,没证孩子不好上户口。我还是再等等吧,反正她爸妈都见过了,彩礼也送了,先凑合着过呗。”陈方鹏道。

    赵林忍不住还是给了他一巴掌“按我说的,别拖了,把事先办了。”

    真亏他想的出来,人家女方家长这会儿心里不知道想什么呢,见了家长送了彩礼还不说办事,这不混蛋么。

    老汪也是混蛋,小孩子不懂事你这个当干爹的也不懂事吗?

    “跟我找老汪去,今天就把你的事给定下来。”赵林道。

    陈方鹏道“他也说我年龄不够,让我不要急。”

    “他知道你俩住一块了么?”赵林问道。

    “不知道。”陈方鹏还有点儿小得意。

    赵林一指他媳妇道“一起带着,找你干爹去。”

    大后方的事情得先办好,都稳住了才不会拖后腿。
………………………………

第202章会长人选

    见着老汪,第一句话就是问陈南雁“雁子怎么没来?”

    “过两天我也走,她比我还忙。”赵林不愿多说这个话题,含糊答完就把陈方鹏拉了过来“今天来是说他的事。”

    “他有什么事?”老汪有点不理解。

    赵林又把外面的女孩让了进来,然后说道“结婚的事,你早点安排吧。”

    老汪看看害羞的女孩和有些期待的陈方鹏,然后对赵林道“就知道他忍不住,也罢,先把婚礼办了再说。”

    “那这事就交给你来办,我去把场地安排好。三天以后办事。”赵林打算速战速决。一个破仪式,早完早了。

    老汪道“你慌什么,我得把人都通知到才行啊。”

    “人啊,一上年纪腿脚就不利索可以理解,怎么嘴皮子也不利索起来了?”赵林嘲讽道。

    老汪当着小辈的面不好发脾气,哆嗦着指着赵林道“我要办一百桌,你掏钱。”

    “办一百桌,你也不怕纪委的把你带走。是不是想借机收红包啊?”赵林乐得他不反击,继续说道。

    “滚蛋!雁子不来,这个家里没你的位置,去一边自己撒尿活泥玩儿去。”老汪还是发了飙,把陈方鹏和她未婚妻吓了一大跳。

    这么和蔼可亲的老头儿居然也会发火,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他俩同是没见过老汪年轻时的那些整人手段。不然肯定不会被他天天笑眯眯的样子给蒙蔽了。

    赵林出了门对老汪说了最后一句“三天后,我把场子包下来。三十桌。”

    十五张桌给亲戚,十五桌给邻居,足够了。

    一个桌上八个大人,小孩子不占地方,随意往里加就是,一场婚礼能来二百多人就很热闹了。那个女孩儿家里情况不了解,但是陈家人丁不兴,一共也没几家亲戚,两桌就坐完了,到时候还得靠着邻居来衬面子。

    小孩儿不用随礼,也没专门的人去查是谁家孩子,来了随便往哪张桌子前一站,就能混顿好饭吃,运气好还能捡一兜炮仗回去玩,热闹场面全靠这些小子们到处乱蹿来衬托了。

    有的迎亲队伍如果从小学门口过,那中午吃饭的场面简直就控制不住,除了那些特别害羞的孩子,学校一半男孩儿闻着味儿就都跑去蹭饭。

    有硬气的就随他们吃,实在财力不显也得一人发个馒头往里面加满菜,绝对不会硬生生的把他们赶走。

    不然婚礼上的大人们都喝醉了也热闹不起来。

    这才是大场面。

    只有最扣门的才会在饭店办婚礼,因为饭店里的人不会让这些小孩子到处乱蹿,就算是有司仪挑逗着大家起哄,热闹也最多十几分钟的事情,一点也不好玩。

    赵林找着张成,让他安排做饭和桌椅板凳的事情,场地就选在陈方鹏房子旁边的空地上,三十张桌子加礼台摆不下就摆到大街上去,不怕来的人多,大不了就办成流水席,让大家吃到天黑。

    把这事说完,张全问道“东城现在干的怎么样?省城的一摊子事还等着他回来收拾呢。”

    “你闲着干什么,老是缩在这里,就不会去省城看着点儿?东城不回来了,他在那边有事做。”赵林道。

    张全道“那可怎么办,省里离了他我玩不转啊。”

    “你不行就下去,换个能干的来。好几家人我就不信凑不出来一个能干的。”赵林道。

    “他们谁也不服谁,现在我说话还管点儿用,换个人怕是压不住。”张全道。

    赵林道“你是真傻还是在这跟我装呢,选一个上台你在后面支持着,谁不服就踢他出局。你最好快点儿把这边的队伍理顺,少弄那些勾心斗角的恶心玩意。”

    张全老脸一红道“我知道了。”

    他也是迷失了,忘了赵林才是他最大的支持,只要赵林站在他这一边,那些人再能闹腾也是白搭,如果赵林瞧不上他了,那这个略显庞大的队伍立马就会分崩离兮。因为谁也没这个本事,能从香江弄来那么多货把每一家人都喂饱。

    “省城不管让谁上台,往东城那边送劳动力的活都得干好,不然赚再多钱也让他滚蛋。”赵林又说道。只靠农民自发地外出打工,张东城那边的厂子非得再过好几年才能发展起来,人手不够的尴尬还得自己来解决。

    张全道“这事我一直在办,都送了上千人过去了,怎么还不够么?”

    “再送一百万过去也不够,抓紧点儿,把这当个正事来办。”赵林道。

    “怎么要这么多,那岂不是要把咱们这边的人都搬空了?”张全惊讶道。一百万是什么概念,还都是壮劳力,那得花多少功夫才能办成啊。

    赵林道“你这边的辐射面有好几亿人,一百万很多么?”

    “很多。”张全老老实实地答道。这么多人已经远远超出他的能力了,做事之前说明困难是应该的,开始做事之后再倒苦水那就是欠抽了,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赵林道“不是让你一下子送去那么多,每次都比以前送过去的多就行。过段时间我会安排东城送几个赚到钱的人回来,帮你做做宣传。你呀你,就不知道动动脑子吗,这点事还要我帮你想主意。”

    既然要的是他的忠诚,那能力上的不足就得容忍,要不哪有那么好的事,一抓就是一个又能干又忠心的手下呢。

    华中的销售网络骨架都是从自己县里出来的,再往大了发展也是有限,不过稳定性比华北那边要强的多,不求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出多大贡献,只要能当好稳定的大后方就行。

    不然南边工厂的劳力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找。

    张全把事情应下,出去和那几家的家长商量去了。把会长的帽子从张家让出来,那几家还不得抢掉头啊,张全继续缩在后面看戏就行。他又安了一个张东城在赵林身边,对自己的地位还是很有自信的。

    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那些帮派一样,虽然出风头的都是帮主啊、盟主啊、掌门啊之类的,但是不管谁上台都的得到长老的同意。

    躲在后面坐享其成就行,出风头的事就交给别人好了,赵林也是什么都不管,可这里面的事情还不都是他说了算,向赵林学习绝对没有错的。
………………………………

第203章表哥

    乡下的土路绝对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赵林虽然把小汽车开了回来,但是去二舅家的时候还是选择了自行车。不然万一哪个轮子陷到泥坑里,那可就只能喊救命了。

    沈重做事还算有些章法,粉条和炒货两头都抓的不错。还把原材料收购的事铺到了全乡镇,把赵林惠及大众的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有张全在县里,做出来的东西没有卖不掉的,再加上和供销社签定的合同,村里的产量打着滚地往上涨,光是粉条一项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就做到了一百万斤的规模。那还是因为种红薯的人家太少,原料供应不上导致的。

    要是销售不受限制,做到一千万斤那也是轻松的事情。不过这东西利润太低,受运输条件的限制,产量再增加起来比较困难。

    到了村头就看到好几处浓烟,那都是自己开的砖窑,为盖房子做的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