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玩票人生 >

第214章

重生之玩票人生-第214章

小说: 重生之玩票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丰志业一看十四叔这样,就知道老叔这是面子上过不去,急忙点头道:“是,是,是,您说的对,那您说过价吧!”

  十四叔哼了一声,对着烟杆子嘬了两口,这才开口道:“娃子,跟你说实话吧,俺没打算坑你,俺就是想着村里的娃子们都这么大咧,还木的学上,想用这老宅子换点钱,让娃子们去上学!”

  上学啊!

  这一路走过来,王文远多少也清楚点这边的情况了,莲台山是属于兴齐镇的,但是处在兴齐镇最边缘,兴齐镇就一个小学,在镇上,离着县城很近,可离着莲台山就远了,少说十几里地,这还是说的是到山脚下,要是算上爬山这一段又得多出二三里去,小孩子去兴齐镇上学,确实不容易。

  除了兴齐镇的小学,再一个就是南边走四五里左右的一个小学了,可那个小学是人家潍州市的,青渠县下辖乡镇的小学,莲台山的小孩子想去那里上学直接是不可能。

  王文远琢磨了好一会儿后,开口道:“十四叔,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说个别的法子吧,单纯的给你们钱,确实能解决你们一时的困难,但是想彻底的解决困难,就不行了!”

  “我是这么想的,我出钱,给你们修一条路,再每家每户送你们一辆自行车,您看,这样行不?”

  咣当!!!

  十四叔的烟锅子直接掉地上了,他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道:“娃子,你,你,你说滴是真滴?不,不骗俺老汉?”

  没等王文远开口的,丰志业就抢着道:“老叔,俺们老板向来说一不二,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吹牛,但是俺们老板说这话,那绝对是真的,这些东西在别人看来难上加难,可在俺们老板这里,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俺们老板的机械厂就产自行车,我现在就是机械厂的厂长,修路的钱,别说给你们修路了,俺们老板的钱都拿出来给咱们全县修路都绰绰有余!”

  十四叔没搭理他这个老侄子,他就死死的盯着王文远,王文远知道十四叔是啥意思,他轻笑着道:“确实跟丰厂长说的一般,给你们修路的钱,我明天就可以打到你们乡政府的账户上,当然了,若是你们不愿意这样,我也可以派人来专门负责这件事儿,修路的工人你们出,料钱、工钱我出,怎么样?”

  十四叔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浑浊的双眼很快就被泪水给模糊了,他胡乱的拿袖子摸了几把,激动的道:“俺,俺信你,俺也信的过政府,你把钱打给政府吧,只要选俺们村的人修路就行了,工钱也不用开多少,一个月给十块钱就行!”

  朴实的人啊!

  王文远心里感叹不已,真的,全世界都没有咱们圣邦的老百姓朴实,你对他们稍微好一点,他们就能记你这好记你一辈子,他们真的就能以涌泉报你这滴水之恩。

  “这样吧,十四叔,一会儿啊,您跟着我的车,咱们一起去一趟镇上,找镇上的领导一起说一说这事儿!”

  十四叔激动的站起身来道:“唉,行行行,我,我这就把俺家那小崽子叫来!”

  王文远不解,丰志业急忙解释道:“老板,那啥,十四叔虽然是村长,可管事儿的现在是他小儿子,和我同辈,叫丰继业,上过初中,算是这村里除了我和我大哥之外,唯一的有文化的人了!过阵子就是这小子当村长了。”

  王文远没说话,只默默的点了点头,这情况,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农村里很普遍。

  没多会儿功夫,一个小四十岁的农村汉子就跟着十四叔来到了村支部,王文远打量了这汉子几眼,便带着他们上了那辆212,直奔乡镇府而去。


第391章 修路以及教育问题(二)

  PS:上一章老刀糊涂了,把城关镇写成了兴齐镇,已经改过来了!

  。。。。。。

  自从二伯当上城关镇党委书记,王文远还没来过城关镇镇政府,城关镇镇政府就是一个大院子,东北西三个方向各一座老式的苏联二层楼,东西两边的办公楼都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北边这一座,就是领导们的办公室。

  顺着楼中间那完全开放式的楼梯,王文远等人上了二楼,左右扫了一眼,王文远便看到了最东头那个办公室门前挂着的、写着书记办公室的牌子。

  他刚想带着人过去,就见身边的办公室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年纪约莫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这小伙子看到王文远等人,先是一愣,紧跟着就露出了一个笑容问道:“几位同志,你们好,请问你们要找谁?”

  王文远没隐藏身份,直言道:“我叫王文远,王安邦书记是我的二伯,我来找我二伯有点事儿!”

  一听这话,这年轻人笑容更盛了:“您好,王文远同志,我叫庞兵,是王书记的通讯员,您来的有些不凑巧,王书记去了财政局了!”

  王文远笑着跟庞兵握了握手之后,便疑惑的问道:“我二伯去了我大伯哪儿?走的时候有说什么事儿吗?”

  庞兵没有回答王文远的问题,而是先一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去王书记的办公室再说吧!”

  王文远暗道自己也是糊涂了,笑了笑跟着庞兵进了二伯的办公室,庞兵麻利的给众人上了一杯茶水之后,才开口道:“这不是年底了,咱们的提留款交上去之后,原本大前天就应该把咱们那一块拨下来的,可这过去三天了还没动静,整个乡政府都指望着这钱发工资过年呢,所以王书记今天就去了财政局,想催一催,看能不能尽快拨下来!”

  王文远的眉头一下子拧了起来,这事情有些蹊跷啊,大伯是财政局的局长,按说扣着谁的钱,也不可能扣着二伯的钱啊。

  思索了片刻之后,王文远起身问道:“庞秘书,我大伯办公室的电话你知道不?”

  这当秘书的,财政局局长的电话怎么可能会不记住,所以王文远一问完,庞兵就道:“知道,号码是……”庞兵迅速报出了一串数字。

  王文远点了点头,拿起电话按照庞兵说的数字拨了出去,这也就是城关镇,换成别的乡镇,都没有程控电话,全都是手摇的。

  电话很快接通了,话筒里传来了大伯那沉稳的声音:“我是王定国,请问是哪位?”

  王文远笑呵呵的道:“大伯,是我,文远!”

  王定国微微一怔,随之温和的笑了起来:“是文远啊,怎么给我打电话了?是有事儿?”

  王文远也不啰嗦直言道:“我今儿有事儿来找二伯,听说二伯去了你那里!”

  王定国的心思一下子就转开了,若是别的小辈电话里给他说这话,他不会多想,可若是王文远,他就不得不多想了。

  沉思了片刻之后,王定国才开口道:“是,你二伯来我这里是为了提留款的事儿,你也知道,我在这个位子不好做,所以为了避嫌,你二伯那边的事儿,我都交给另外几个副局长了!”

  王文远一听这话就懂了,沉思了片刻会后才开口道:“大伯,我多了两句嘴,咱们齐州县当前的局势,你就是避到天边去,别人也不会忘了您和二伯的关系,更不会忘了你屁股坐到了哪边!”

  王定国嘿的一下子笑了:“臭小子,行了,我知道了,你找你二伯有什么事儿?”

  王文远傻笑了两声,才把事情跟大伯说了一遍,王定国略微沉吟了一下后道:“行,我这就让秘书去通知你二伯一声,让你二伯回去!这事儿是好事儿,但是要办好了不容易,你自己掂量!”

  王定国话音落下,不待王文远在说什么就挂了电话。

  王文远无语的耸了耸肩,放下了电话,在他看来,大伯什么都好,就是小心谨慎的有点过分了,若是大伯能放开一些,成就绝对比现在大了不止一倍,但就是因为太过小心谨慎了,才导致了他错过了无数的机会,成就才只有今天这样。

  也就是二十来分钟,院子里响起了汽车的引擎声,紧跟着没多会儿人上楼的声音就传到了王文远的耳朵里。

  等门推开,王安邦走进来时,王文远已经站在了门口:“二伯,回来了!”

  王安邦以为办公室里就王文远一个人呢,没想到办公室里还有别的人,他嗯了一声之后,便径自坐到了办公桌后的椅子上,庞兵很利索的给王安邦上了一杯茶,然后退了出去。

  一看二伯这样子,王文远就知道大伯没跟二伯说,所以便开口道:“二伯,今天我过来找你,是因为……”

  王安邦听完王文远的解释,脸上一下子就浮现出了巨大的喜色,说实话,自打他去年十月份上任以来,到现在已经4个月了,还没打开局面。

  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城关镇能让他打开局面的地方不多,更让他感到难受的是,但凡能让他打开局面的地方,都需要打量的钱。

  他没想到,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侄子给他送来了打开局面的筹码。

  “文远啊,你这可是帮了你二伯我大忙了!”

  王文远不解,不过他没问,他知道这会儿不适合去问这个问题。

  王安邦也没给王文远解释,他转头看着莲台村的老村长十四叔和丰继业道:“丰老村长,这事儿,您放心吧,我马上就召开党委会,研究修路的事儿,三天之内一定给您一个答复,至于招修路工人的事儿,就算您不说,我也得找您的,希望到时候您能多出些人!”

  十四叔一听王安邦这么说,心立刻就放下了,笑了一脸褶子:“王书记,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用您通知我,三天后我让继业来听通知!”

  丰继业立刻就附和道:“是啊,书记,不用您通知,我来听通知就行了,呵呵!”

  王安邦也跟着笑了起来道:“哈哈,实话跟你们说吧,一开完党委会,我们就会组建修路工作小组,然后进驻到沿途的各村里去,所以真不需要你们来听通知!”

  一听还有工作组进村,十四叔这个老村长算是彻底的放了心,笑呵呵的说了几句,便领着儿子丰继业走了。

  等这俩外人走了,王安邦才跟王文远说起了他工作上的那些事儿……


第392章 给王安邦破局(一)

  听完二伯的讲述,王文远才知道为什么二伯一听到他要来修路这么高兴了。

  城关镇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怎么说呢,城关镇一共有36个自然村,这36个自然村中刘姓村子占了17个,剩下的村子,多数姓崔,然后就是李和赵,再就是多数姓氏共居的零星个村子。

  这17个刘姓村子占据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其次就是那些个崔、李、赵姓氏的村子,剩下的多数姓氏共存的村子都是在最边缘的地方。

  莲台村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村,整个村子都姓丰不说,就连整个莲台山也就这么一个村。

  城关镇是如何形成这么个局面的,王安邦不知道,王文远就更不知道了。

  但是正是这奇怪的格局,形成了王安邦面对的困局。

  城关镇的老书记叫刘得生,土生土长的城关镇人,退下去后,王安邦接任了刘得生的位置,外人看着王安邦似乎是得了很大的便宜,但是只有他自己清楚,他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潭中。

  城关镇党委会,一共九个人,刨除王安邦自己外,剩下8个人里,5个姓刘的,2个姓崔的,1个姓李的,虽然没有姓赵的,但是办公室主任姓赵,这些人,全都是城关镇本地人。

  除了这些之外,乡镇七站八所里所有的人都是这些姓氏的人。

  看到这些,傻子都知道王安邦遇到了什么情况了,他彻底的被架空了。

  王安邦在任职的这四个月里,什么都没做,但又做了所有的事儿,他什么都没做这事儿很好解释,甚至不用解释大家就都明白,他做了所有的事儿,这也很好解释,原因就在于所有的事儿他都点了头,他都签了字,这就是为什么他做了所有的事儿。

  四个月的时间,王安邦也终于明白了,刘得生之前的那些人是如何做这个书记的了,就是个人形图章而已,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人一到点,立刻就调走且不论位子好坏的原因了,但凡有点志向的人,都不可能在这里虚耗光阴。

  若是以前的王安邦,可能就会安心的当个人形图章了,可自打刘红军成了县委书记,大哥被刘红军提拔成了财政局局长,他也因为刘红军的赏识而成了城关镇的党委书记,被他藏起来的雄心壮志又回来了,他想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来证明刘红军没有看错了他。

  而且他才41岁,他还有的是进步的空间,他甚至幻想着能以厅局正职退休。

  这次王文远提出出资修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